簡體版

第五部 逐鹿亞洲 第425章 各懷心思

為了自己和艦隊的安全,朱顯波第二天一早還是率艦隊離開了聖喬治往南走,他可不想被歐洲聯軍追。到時候就算不被俘虜也一定很狼狽。

不過在再次抵達剛果河時,朱顯波又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艦隊在入海口逗留,派遣特戰隊員趁著夜色深入內陸兩百多里找了一個比較小的部落聚集地,點起了千米的火帶。很多非洲土著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沒有了。還留下滿地的英語字條,明確的寫著,這是報復。

朱顯波本不想殺人,但為了制造混論,迷惑歐洲諸強。至少在短時間內拖住他們,犧牲一些無辜的非洲人也在所難免了。

既然非洲人被屠村,那麼很多人自然而然的想到前段時間離奇死亡的白人。

想要說這不是報復都很難了。非洲人和白人的矛盾在這塊大路已經延綿百年了。至于東方的大明,很多內陸部落甚至都沒有听說過。

朱顯波的良苦用心還是起到了效果。最先趕赴聖喬治的是意大利很西班牙還有葡萄牙。

盡管皮耶羅向諸位大人說的口干舌燥,但幾個軍事指揮官還是沒有全信皮耶羅的話。一來,皮耶羅沒有親眼看到明人誅殺白人,他只是明確的猜測和肯定。

最關鍵的是皮耶羅自己一直在大明的艦隊里,從非洲最南端來到聖喬治,海路都有千公里。大明的艦隊不遠萬里來到剛果河殺人,而一直呆在艦隊的皮耶羅卻安然無恙,這很難讓人理解。

但是大明全城戒嚴以及慌忙逃離和剛果河兩岸的不明尸體確實存在。意大利和葡萄牙的兩國首領是傾向于相信皮耶羅的,除了皮耶羅是意大利人外,意大利和大明的過節也給予了一定的心里暗示。

但西班牙人就不這樣想,一來大明的實力還麼有完全控制非洲東海岸,是不是意大利人的陰謀,想聯合歐洲諸國對付大明,又或者這只不過是一起普通的非洲土著和白人的沖突,只是大明艦隊正好路過。

當然西班牙人也不會輕易的認定什麼,他們的想法是等荷蘭、法國和英國的艦隊和代表抵達聖喬治之後商議。然後再考慮是否要與大明斷交聯合其他五國一起攻向東方,還是坐山觀虎斗。

這個時候的朱顯波正在趕往神龍角,這幾天來,他也一直在思考,這次的種族清理時間點到底合適不,歐洲六國會不會就此聯盟。

如果六國藉此聯盟攻伐非洲駐點,大明倒是有借口進軍歐洲了,只是盟不再。大明將要只身面對六大海軍強國。而且東非的幾個礦場也很可能被迫停產。

艦隊沒有在沿途停留,經過半個月後直接回到了赫姆茲港。

如今的赫姆茲港在大明軍隊商人的大力投資,波斯民眾的大力參與下比起和當初荷蘭人交戰時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至少治安有了很大改觀。城防設施也得到了加固。

朱顯波金剛之後又托人打听伍丁的近況,得知她一切安好之後也算得到了些許安慰。

在暫時安頓的同時朱顯波又派人前往卡卡器給姚啟聖送信,看來戰爭是在所難免了,吩咐姚啟聖提前準本。

果不其然,在朱顯波回到赫姆茲沒多久,南邊的幾個礦場就傳來消息,歐洲的戰艦越來越多,很多停靠在碼頭就不走了。

原來法國、荷蘭和英國各國海軍相繼接到了皮耶羅的消息,雖然無法判斷真偽,但幾個國家還是暫時的放下了爭端派遣強大的艦隊趕往聖喬治。不管是非洲人干的,還是大明干的,屠殺和種族滅絕的事情讓歐洲諸國十分不安。雖然他們也經常在非洲大陸干這種事情,但他們理所當然的認為白人比黑人先進。

如今東方的大明屠殺白人,就等于整個挑釁整個歐洲,無論他們有多麼不情願都必須在第一時間站出來。

六國軍艦雲集聖喬治,當然第一步就是組建協調小組,一是為了徹底調查剛果河時間,二來萬一向大明開戰也好協調各國行動。

當然最先開展的就是調查,幾個國家一邊派出艦船分隊趕往剛果河流域,一邊在聖喬治城內展開證據搜集。但所有的證據都無法證明大明曾經進行過屠殺。因為聖喬治有更多的白人。當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皮耶羅沒有死。盡管各國都願意相信這是大明干的。

但與大明為敵不是那麼輕松的,單憑一些死尸和皮耶羅一面之詞,英國人肯定不願意相信。荷蘭人倒是覺得這是個難得機會,很想聯合六國一起討伐大明。

不過很顯然,荷蘭是六國當中海軍實力最強的,卻又是離大明最遠的國家。打大明需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將來打贏了還好,如果輸得很慘,首先遭殃的就是西班牙,最後才輪到荷蘭。

法國和葡萄牙對于攻伐不是那麼積極,當然也不明確反對。

而英國人則更多的擔心,一旦失去大明這個盟,自己的國際地位又會回到重前,甚至淪為荷蘭的附屬國。畢竟大明皇室對于查理國王有救命之恩。

調查和討論的結果沒有形成統一的行動聯盟,英國人明確表示不相信屠殺是大明海軍所為,也不會參照所謂的六國統一行動。

西班牙則表示對意大利和荷蘭的人即將采取的行動表示理解,但考慮到自身的海軍實力和地緣關系也不願意參加所謂的聯合攻擊行動,但可以在必要的時候為盟軍行動提供方便,比如開放本國港口給其他國家進行補給。

這樣一來六國變成了四國,葡萄牙其實並不關心是誰屠殺了剛果河兩岸的白人,在他們看來,西班牙不參加,那麼他們就要參加。

法國人這些年也一直在積蓄力量,但捫心自問靠本國實力是打不過大明的。

意大利則表示堅決相信皮耶羅所說的一切,為了維護白人和宗教的尊嚴建議立即向大明宣戰。

當然帶頭大哥還得荷蘭人來當。

于是四國總算達成了協議,以剛果河時間為借口向大明宣戰,不過不是立即行動,而是在聖喬治進行休整,進行聯合作戰演練,各國準備利用三到四個個月的時間調度完畢,然後一路南下,爭取一鼓作氣打回到波斯灣。

為了確保行動順利,荷蘭軍方領導人甚至請示皇室,建議與英國交好,以防後方大亂。

當然這些消息很快就通過大明錦衣衛和英國皇家海軍的信件傳到了赫姆茲。

考慮到繞道非洲進攻歐洲本土的路程遙遠,加非洲經濟遠不如南亞、波斯繁榮很難補給。在下旨第四、第五艦隊日夜備戰的同時,朱顯波將劉輝從加爾各答召來,並遣使前往德黑蘭,表示願意幫助波斯再地中海東岸建立港口並建造造船廠。

當然條件就是允許大明駐軍。

波斯帝國疆域在各時代幾乎覆蓋了西亞,除了莫臥兒帝國帝國及一定,亞丁灣以南外,幾乎大半個伊斯蘭世界都是在波斯帝國的治下。疆域廣闊自然頻繁遇到騷擾。尤其是地中海沿岸,除了歐洲各航海強國官方的軍艦炮火攻城之外,不斷有區域性海盜侵擾邊民。

但波斯以陸軍立國,前些年對付波斯灣的荷蘭軍隊都沒有實力,更無從談狄宗海剿匪。朱顯波的提議,波斯帝國雖然覺得有引狼入室的危險,但至少從目前來看,大明和波斯的關系是值得信賴的。大明想要進軍地中海也需要波斯的支持。

或許趁著這個機會,波斯也能大力發展造船業和本國海軍,就算不能抗衡大明和歐洲諸強海軍,至少砸面臨海盜侵擾時政府能有所作為。

加伍丁等人的勸說,阿拔斯最終同意了大明在地中海沿岸修建軍事港口的建議,不過提出了比較嚴格的要求,就是大明軍隊在這些港口的駐軍必須嚴格經過波斯王室的審查,並且駐軍總數限制在港口全部軍事力量的十分之一內,並且大明需要向港口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還有就是地中海和黑海並重發展。

簡單點說,就是波斯出地,大明來建設,利益四六分成都不到,而且行政權牢牢的控制在波斯手中。尤其是黑海附近的港口建設,對于發明來說基本沒用。

為了防止大明海軍孤軍深入地中海之後孤立無援,朱顯波咬牙答應了波斯王室的要求。

雖然同樣是同盟夠,同樣有恩與波斯和英國,但考慮到地緣關系,波斯更加容易控制。因此大明與波斯的同盟關系也更加牢固。

劉輝再次受命前往特拉維夫、貝魯特等地,考察建設軍港用地。考慮到大明的控制方便,朱顯波首先批準了特拉維夫的建設。

在兩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拉維夫很快就動工興建大型碼頭和造船廠。

在朱顯波內心深處,自然不願意大明的造船技術流傳到波斯甚至地中海。但是為了牽制歐洲諸強,至少做做樣子還是有必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