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部 逐鹿亞洲 第426章 天賜良機

歐洲四國正打仗旗鼓的準備東伐,而大明也和波斯大張旗鼓的再地中海沿岸準備建造港口。

相對于剛果河白人被清洗,大明要在地中海修建軍事港口的消息更讓歐洲諸國不安。原先他們各國本土離大明的第五艦隊基地赫姆茲還有數千海里的路程,而且非洲沿岸的航行和補給相對困難許多。但是如果大明海軍出現在地中海的另外一次,那麼意大利、葡萄牙和法國海軍所面臨的壓力將是空前巨大。

西班牙則暗自慶幸沒有加入攻明聯盟,如果大明海軍從地中海打過來,除了意大利就屬西班牙暴露得最多了,最近。自然也會首先遭殃。

荷蘭、意大利和法國、葡萄牙則抓緊了攻伐準備。他們不願意看到強大的大明海軍出現在地中海。對于朱顯波在剛果河流域的清洗事件,穆前其實不怎麼贊同,畢竟影響太大,而且給了荷蘭人聯合其他三國絕佳的理由。但是姚啟聖則認為皇做得不夠,應該直接將第四艦隊開赴聖喬治,在那里展開清洗,然後坐等歐洲諸國前來送菜。

朱顯波安排好兩手準備之後,和柳春燕一商量,覺得既然和白人全面宣戰了,不如干錯干一票大的。配合海戰搗亂歐洲各國的部署。

「你確定要這麼做嗎?如果惹惱了全歐洲,大明也沒什麼好日子過。」柳春燕雖然來自和諧後世,對于朱顯波的種族清洗政策倒是很能理解,但她的擔心也不無道理。

「如果不大傷他們的元氣,就算大明能暫時領先十年二十年,到最後還是會被超越,歷史還會重演,如今有機會就要想盡一切辦法打壓。至少要將歐洲人封死在大西洋內,不得踏足印度洋。」

「那你打算怎麼做?」

「還得依仗你了,你英語這麼流利,我們扮作東方的普通商人,應該會很順利進出歐洲各國。」

「那樣做太危險了,荷蘭、意大利等國已經聯盟向我們宣戰了。」

「所以這次行動人不能太多,我準備選兩名男侍衛,你帶一名女侍衛即可。我們從地中海乘漁船先去希臘。然後一路到意大利羅馬、巴黎等地,這樣就不會引起懷疑。」

「那時間會很長,朝政會不會荒廢啊?」

「其實現在的局面,有我沒我其實差不多。你不看萬歷幾十年也不朝嗎?何況我還有儲君主政。所以這次我們要鬧出點大動靜,配合姚啟聖他們的海攻伐。」

「能不能先去巴黎、羅馬旅游一番再殺人啊?萬一敗露了,就沒機會去這些地方游玩了。」柳春燕變現完全就是一個和諧後世女人,對于這些名城的向往是明代女人無法理解的。

「……」很顯然,這是個為難的要求,按照戰略來講,當然是速戰速決比較好,但自己心愛的女人想借此機會觀光下後世的名城,這個要求也不算太過分。

「考慮那麼就干什麼,我們在歐洲各地旅游的時間越長,越不容易被人懷疑啊,這也有助你的清洗計劃啊。」

「好,暫時答應你,要不我們就從雅典出發一路西進,再阿姆斯特丹開始一路殺回來?」

「我看行。」

對于陸地的行刺,朱顯波還是對那些平民百姓下了手,只能借機搞定一些皇室要員和軍政大臣。還有那些有名的科學家啊,思想家什麼的,尤其是那些有著先進的民主思想的人。他們的消失,應該會讓歐洲文明發展大大減速。

和柳春燕選好隨從,朱顯波又將穆前和姚啟聖召到一起,明確指示兩人海穩步推進,穆前主抓與波斯的合作和戰略補給,姚啟聖作為進攻先鋒,並具有戰時節制第三、第四和第五艦隊的權力。

作為三個同級別的艦隊總指揮,一旦打起仗來必須有一個總把舵的。三人里面無疑姚啟聖的進攻積極性最強。如今朱顯波讓他節制其他兩人,也隱晦的告訴了三個艦隊指揮,大明還是以進攻為主,目標就是五大洋。

姚啟聖對于朱顯波的決定自然十分贊成,一個陸軍出身的將領,對于戰爭的狂熱是一般人所不能比的。穆前雖然擔心長期的戰爭會拖垮大明國內,好在非洲的金礦幫了大忙,而且波斯的合作,也讓大明海軍從特拉維夫進攻歐洲大陸成為可能。

吩咐完三大艦隊,朱顯波又用快報指示給朱朝陽,除了按照既定五年規劃進行國內建設外,天津和杭州港的新造戰艦一旦武裝完成就分批送往卡拉奇,供第四艦隊使用。

就在荷蘭等歐洲四國與大明劍拔弩張的時候,一個對于朱顯波來說絕對算是利好消息傳來。

原來就在1月,奧地利的安娜釋放了被關押在勒阿弗爾的法國孔代親王第四等三人。孔代獲釋後即與西班牙結盟向宮廷和馬薩林挑戰。這次他難以獲得人們的支持,王室和前法院福隆德成員被迫聯合反對孔代,混亂的內戰開始。

令朱顯波高興的這個孔代親王在法國地位並不亞于國王,這下子有好戲看了。

孔代親王第四路易二世•德•波旁是孔代親王亨利二世•德•波旁之子,母為夏洛特•瑪格麗特•德•蒙莫朗西,生于巴黎。童年時在布爾日的耶穌會學校受教育。他在父親在世時的封號是昂基安公爵。1640至1641年,年僅20歲的路易參加了法國北部的戰役,在戰斗中表現勇敢。

在路易的年輕時代,首相黎塞留主宰著整個法國。路易的父親,第三代孔代親王極力討好這位有無限權力的紅衣主教;路易因此被迫放棄自己深愛的女子米耶•瑪泰•迪•維日昂,而與黎塞留的佷女克萊拉•克萊芒絲結婚,後者是一個年僅13歲的孩子。

1643年在三十年戰爭後期,昂基安公爵路易受命指揮法軍在法國北部與西班牙軍隊作戰。1643年5月19日,路易在羅克盧瓦戰役中獲勝。這是一次偉大的勝利,因為路易面對的是長期稱霸歐洲的西班牙陸軍,而且他的對手都是有經驗的將領,而他只是個23歲的青年指揮官。此役終結了西班牙在歷史的陸優勢,標志著法國地面霸權的到來。

在一系列勝利之後,路易返回巴黎,直到1644年被派往德國支援在那里作戰的法軍統帥蒂雷納。這次他被授予整個軍隊的指揮權。1645年夏季的戰役異常激烈,蒂雷納被神聖羅馬帝國軍隊的統帥默西伯爵擊敗。但是在北林根的輝煌勝利中,默西被昂基安公爵打敗,本人陣亡。昂基安也多處負傷。

1646年,昂基安跟隨奧爾良公爵加斯東在佛蘭德作戰。在加斯東返回巴黎後,昂基安單獨指揮戰斗,攻克了敦克爾克。

1646年亨利二世•德•波旁去世,路易二世•德•波旁繼承了親王稱號。他的政治生涯與法國歷史著名的投石黨運動「福隆德」緊密聯系在一起。孔代的赫赫軍功使他成為法國貴族的首領,這些貴族對黎塞留的繼承人、年幼的國王路易十四的首相馬薩林削弱貴族權力、擴大王室實權的政策十分不滿。在馬薩林執政時期,孔代又參加了在低地國家的一些戰役。

164年月,在法院福隆德的關鍵時期,法國攝政奧地利的安娜路易十四之母下令逮捕高等法院的領袖皮埃爾•布魯塞爾等3人。此舉引起民眾極度憤怒,月26日,巴黎發生市民起義,王室與馬薩林被迫出逃。9月,奧地利的安娜緊急召回孔代,希望獲取他對王室和馬薩林政府的支持。孔代十分勉強地同意了這個要求,並在猶豫再三後領導了圍攻巴黎的軍隊。

在法院福隆德結束之後不久,路易二世•德•波旁與王室和馬薩林決裂。他的高傲和野心使他非常不受奧地利的安娜歡迎;在安娜的授意之下,1650年1月1日政府逮捕了路易二世•德•波旁及他的主要追隨者孔蒂親王路易的弟弟和隆格維爾公爵。

孔代的其他支持者,包括蒂雷納等人成功出逃。出逃的貴族領袖們積極策劃營救親王等人,他們實際已經開始造反,從而拉開了親王福隆德的序幕。

王室和前法院福隆德成員被迫聯合反對孔代,混亂的內戰即將開始。

盡管這一次他難以獲得人們的支持,但是可以獲得西班牙和英國王室的支持,當然還有來自東方大明的支持。朱顯波可不想錯過這次機會,連忙從赫姆茲派遣使者帶著信函和錢財分別前往西班牙、法國和英國。

這一次朱顯波要學習美國佬在利比亞對付卡扎菲的那一招。只要是反對派,只要能夠制造混亂和分裂,大明就全力支持,要錢給錢,要人給人。總之越亂越好,拖住法國,四國反明聯盟就少了四分之一,也許還能制造出更大的混亂也不一定。

當然如果這位大孔代願意拋棄成見,轉而與大明聯盟共同對付荷蘭,那那座法國國王,朱顯波也樂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