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圖, 羅格318臨時調查總部。
空蕩寬敞的工廠內,一架銀白色的麥飛f485停放在廠房中央。數十名穿著實驗服的研究人員不斷地走上走下,對這架飛機進行基礎數據調試。等到所有變量要素準備完畢,站在二層實驗室里的洛文斯透過落地窗,向下方的人比了個ok的手勢。
站在一層的老約瑟夫也朝他回了個手勢, 接著, 他聲音平緩︰「開始實驗。」
嗡的一聲, 飛機啟動開來,麥飛f485自動巡航系統的第一次實驗, 正式開始。
實機實驗的前三天,調查總部並沒有真的進行飛行實驗, 而是進行了「半」實機實驗。他們在數據上模擬出羅格318墜毀當天的相關數據,由此觀察飛機自動駕駛系統的反應對策。
洛文斯在每周一次的會議上, 發表了這次「半」實機實驗的結果︰「根據俄羅斯氣象總局給出的具體氣象數據,我們在實驗室里一共進行了二十一次的實機實驗。實驗結果顯示, 有19次,麥飛f485的自動駕駛系統都對30海里外的小型海洋鋒面波產生了反應, 有17次,飛機選擇在航線允許的情況下,偏航行駛一定距離。」
老約瑟夫接著他的話說道︰「這是架無比智能的飛機,我們都知道,它甚至會自動和塔台聯系,發送偏航許可代碼。」
安德魯副局長看向身旁一位ntsb的調查員。後者點點頭,對他道︰「這種偏航代碼因為偏航距離太短, 根據最新的faa空管協議,根本不需要得到空管的人工許可,直接就由電腦認同了偏航許可。」
洛文斯總結道︰「所以,就單純的實驗結果看,羅格318因為遠處的鋒面波,發生了主動的右偏航操作。到此為止,一切都是計算機合理的操作。」
卓桓沉吟片刻︰「什麼時候進行實機實驗?」
老約瑟夫︰「四天後。根據美國海洋氣象局的檢測,四天後下午兩點,在東北太平洋海盆,瓜達盧佩島西部發生一場鋒面波,相關氣象和五年前的羅格318空難非常接近。到時候我們會駕駛麥飛f485,進行完全模擬的試飛實驗。」
四天後,舊金山國際機場。
一架嶄新的麥飛f485穩穩停在跑道的起始點,陽光照耀其上,如鋒銳的利劍。冬日下午溫暖的日光,透過暗色的擋風玻璃,照進駕駛艙。
伏城坐在駕駛座上,他的身旁,副駕駛座上,第一次坐了人。
那是一個棕色頭發的美國飛行員。
這次試飛試驗實在太過重要,不容許有一絲的失誤,因為海洋氣候變幻莫測。沒有人敢保證,類似的鋒面波會不會再出現一次。當美國氣象局檢測到這次與羅格318極其相似的鋒面波時,所有人都覺得,這或許就是命運,就是上天注定。
相似的地點,北太平洋海域附近。
相似的氣候,兩個氣團踫撞形成的小型海洋鋒面波。
但凡羅格318晚找到一個月,他們都找不到這麼絕好的機會。
或許冥冥之中,那沉默在海底整整五年的298個靈魂也發出了吶喊。
全世界,無數的人,齊心協力,他們在走向那個真相。
所以不容有錯。
伏城︰「開始起飛前準備檢查。」
副機長點點頭,翻開飛機安全手冊︰「開始進行起飛前檢查。航行燈已打開,確認打開慣性導航……」
長達五分鐘枯燥重復的安全檢查,伏城和副機長的聲音在安靜的駕駛艙里不斷交錯地響起。
這位副機長名叫凱德•沃斯,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美國空軍飛行員,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試飛員。
伏城和凱德對麥飛f485早就有極其深刻的了解,但他們沒有一點懈怠。他們仔細地檢查每一個步驟,哪怕這些步驟對他們來說就像成年人擺弄孩童的玩具,他們也沒有一絲輕視。
檢查完畢,兩人對視一眼。
伏城鎮定有序地開口︰「確認起飛。」
飛機在跑道上開始加速。
它的速度越來越快,終于嗡的一聲,平穩地離開大地,駛向天空。在空中轉了180°的大彎後,它掉頭駛向西方,向著太平洋海盆而去。
與此同時,機場實驗室里,上百位調查員和實驗員也沒有浪費時間。
洛文斯︰「實時監控所有飛行數據。」
老約瑟夫︰「著重關注飛機自動巡航系統的相關數據。」
卓桓站在指揮台前,他抬首望著雷達地圖上,那個綠色的小點。五分鐘後,他神色平靜地按下通訊按鈕。
駕駛艙內,男人清冷沉穩的聲音響起。
「巡航高度。」
伏城握緊了手里的方向舵,他看了眼儀表盤︰「29000尺。」
卓桓︰「徹底開啟自動巡航系統。」
伏城︰「已開啟自動巡航系統。」
卓桓︰「你們已經接近那個鋒面波。」
伏城︰「是。」
卓桓︰「還有35海里。」
話音落下,是良久的沉寂。
麥飛f485的駕駛艙里,兩個飛行員都屏住呼吸,他們望著飛機氣象儀表盤上探測到的氣象地圖。更近了,越來越近了。
還有34海里。
海里。
海里……
應該是30海里,然而並沒有等到30海里,在飛機與鋒面波相距31海里時,伏城目光一凜,迅速打開通訊器︰「飛機自動駕駛系統已開始自動轉向。」
下一刻,卓桓冷靜道︰「等三分鐘。」
伏城和凱德︰「是。」
三分鐘,是羅格318上兩位副機長忽視飛機自動向右轉向的時間。因為月復痛,副機長大衛根本顧不上去看儀表盤;因為同伴突如其來的月復痛,另一位副機長威廉也沒能第一時間發現飛機在轉向。而從他們終于發現飛機在轉向,並且決定作出操縱,一共過去了2分57秒。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當飛機已經悄無聲息地向右轉了一個35°的大彎時,凱德扭頭看向伏城︰「發現轉向。」
伏城立刻伸手︰「關閉飛機自動巡航系統。」
「啪嗒——」
一道清脆的響聲,伏城和凱德都死死盯著飛機儀表盤。
這一秒在他們眼中,變得無比漫長。
伏城仿佛听到了胸腔里,自己的心髒在撲通撲通,緩慢地跳動。他不知道自己所希望看到的到底是什麼,是很輕松地就關閉了自動巡航系統?那麼這次的實驗就結束了,他和凱德沒有任何危險,他們可以輕易接管這架飛機。
但是,自動巡航系統無法關閉,才是羅格318上,齊志烽、大衛和威廉三人真正踫到的情況。
他們應該在第一時間選擇關閉自動巡航系統。
這是一個常識,一個基礎到極點的常識。任何一個飛行員,就算沒從飛行學院畢業也應該知道的最基礎的常識。
自動巡航系統,能被簡單地關閉嗎?還是說,它真的出了什麼故障?
一秒後,卓桓看著飛機傳送過來的數據,同時,通訊音響里傳來伏城平靜的聲音︰「確認關閉自動巡航系統,開始手動駕駛。」
閉了閉眼,卓桓輕輕嘆了口氣。
年3月16日,試飛實驗結束。
卓桓掃視著會議室里的上百位調查員,道︰「實驗證明,確認羅格318在墜毀當日,因為遇見海洋鋒面波,飛機自動駕駛系統直接選擇了向右偏航行駛。」
安德魯副局長微微點頭,他道︰「這應該就是造成空難的直接原因。」
洛文斯︰「試飛中,飛行員很輕松地關閉了自動巡航系統,所以排除飛機的設計原因。那麼只剩下兩種可能。第一,是駕駛員的操控失誤。他們有機會挽救這架飛機,在飛機徹底失去控制前,他們有30秒左右的時間來挽救它,而關閉自動駕駛系統只需要1秒。第二種可能,是飛機零件故障。」
卓桓看向勞倫斯︰「找到另外兩個黑匣子了嗎?」
勞倫斯︰「已經撈到一個黑匣子,現在送去了洛杉磯的麥飛總部,在解析數據。」
卓桓︰「什麼時候能把飛機撈上來。」
勞倫斯臉色微變,他默了默,無奈道︰「再給我一個半月。」
卓桓定定地看他。
勞倫斯抿著嘴唇,他嘆氣道︰「reid,這不是加班熬夜,不是花錢就能解決的事。我已經安排人在訂做能夠容納一架飛機的巨型水箱。如果你想要一個殘破的飛機,我七天內就可以將它撈上來。但你如果想要一架完整的羅格318……給我一個半月。」
卓桓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
勞倫斯松了口氣。
卓桓看向老約瑟夫︰「蘇飛呢?」
老約瑟夫笑道︰「他當然跟著去洛杉磯了,對了,fly走之前讓我轉告你一件事。」
「嗯?」
「reid,七天,他一定給你把那只黑匣子以及里面的數據,完完整整地帶回來。」
***
洛杉磯國際機場。
的調查員們提著一只重重的箱子,走在前面。朋克少年跟在他們後面,一起來到地下停車場。
麥飛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已經在那里等候多時了。
來接他們的人蘇飛居然還認識,他看到一頭金發的麥飛公關部主任約翰尼•伯克利,眉毛挑了挑。
約翰尼看見他們,立刻滿臉堆笑地走過來︰「請跟我來,麥飛實驗室已經準備好了,就等你們去了。」說著,他低頭看向蘇飛,笑道︰「好久不見,蘇先生。」
「也沒多久吧,半年多?」蘇飛想了想︰「上次我們過來,好像來接機的不是你啊。」
約翰尼微微一笑︰「上次我正在歐洲出差,這次我在洛杉磯,所以就由我來了。」
蘇飛思索片刻,也覺得沒什麼問題。他看著ntsb調查員手里提著的箱子,想著里面那只黑匣子,又想起前兩天伏城去舊金山進行的試飛實驗。
朋克少年嘀咕道︰「難道真的要找出真相啦?」
就像命運。
天時地利人和,試飛實驗成功進行,也得到了非常令人滿意的結果。
又像是命運。
勞倫斯的打撈公司在距離飛機殘骸15海里的深海淤泥里,找到了剩下來的兩只黑匣子之一。而這只黑匣子,保存完整度居然比第一個找到的黑匣子還要好。在看到它的第一眼蘇飛就知道,最多七天,他一定能解析出這只黑匣子里的數據,甚至用不到七天。
而且,這是裝在飛機尾部,那只幾乎記錄了飛機所有操縱數據的主黑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