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哭聲悲切,不免讓人動容,建元帝眼中也浮現出一絲松快,回憶起嬴華小時被他抱在膝上念詩學字,父慈子孝,仿若昨日。
這時尉遲家老太君顫顫巍巍走出來,皇後忙起身去扶,老太君拂開她,動作緩慢的跪在地上。
尉遲老太君已過古稀之年,一應的金銀翠玉高盤在巍峨雪發之上,她母親是高祖皇帝親妹館陶公主,身份尊貴,建元帝也要稱一聲「表姑姑。」
建元帝忙起身,「表姑姑這是做什麼?」
尉遲老太君微微抬起頭,因為常年養尊處優,她皮膚白皙更勝年輕女子,她雙手杵地,一時竟辨別不出,到底是漢白玉的地磚白些,還是她的手白些。
「老身托大,也想替廢太子求這個恩典。皇後娘娘所言不錯,縱有大錯,廢了他的太子,已經是最大的懲罰,何必還要將他囚禁在那暗無天日的掖庭司。聖上,華兒可是您的親骨肉,是您唯一的嫡子啊。」
幾句已嗚咽聲噎,再難繼續,建元帝本就是心軟之人,听了這些話,心里不由松動了些。
尉遲家在大秦朝可謂是第一世家,在朝堂上更是不容忽視。
與尉遲家交好的人不在少數,此刻再按捺不住,起身拱手道︰「聖上英明,廢太子雖有過錯,但他在太子位時一直克盡本分,循規蹈矩,對上恭敬,對下謙和,還是有可取之處。孔子曰,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請聖上看在廢太子以前的功績上,寬恕他這一回。」
一干人等附和,「請聖上寬恕廢太子。」
看著這烏泱泱跪倒一片,建元帝深眉緊縮,沉吟不語。
片刻,嬴徹起身,向上躬身行禮,「兒臣附和。」
眾人皆微微吃驚,不想瑞王竟也向聖上求情,按理他應該是最不希望廢太子被放出來的。
皇後雖不明白瑞王打的什麼主意,但也感激的向他投過一眼。
「徹兒你——」建元帝也是震驚,但又一想,卻心中開懷寬慰,足可見瑞王心里並不是只想著爭權奪利,他心中還是有兄弟的。
榮王嬴傲也站起身來,撩袍而跪,「請父皇寬恕大哥。」
建元帝看著他們,心中不覺熨帖,連連點頭,又贊許的看一看懿貴妃。懿貴妃對他微微一笑,端莊賢淑。
建元帝順勢道︰「既然有這麼多人為嬴華求情,那朕就再寬恕他一回,只是皇後,以後你要多多管教他。」
懿貴妃喜悅之色溢出,盈盈走到皇後面前將她扶起,「姐姐快起來,聖上這是答應了。」
皇後不勝欣喜,連連歡喜叩首,「謝聖上,謝聖上恩典。」
建元帝到底是父子情深,為了顧及廢太子的體面,在他被放出來沒多久,就封為了祺王,支持嬴華的人卻依舊不死心,還在覬覦著皇位。
在他們看來,聖上此舉,正是有再將嬴華立為太子之意。
嬌娘私下也問過嬴徹,為何要替嬴華求情,她才不相信什麼兄弟情深的鬼話。
那時兩人正下著棋,嬴徹趁著嬌娘專注問話,偷偷換了棋子,然後道︰「老爺子嘴硬心軟,他不舍得一直將嬴華關著。再者,尉遲家在朝中地位顯赫,總要顧及,」停一停,「還有,朝堂上要老爺子立太子的聲音不斷,放出了嬴華,他們怕老爺子再立他,就不敢再亂說立太子的話。」
嬌娘恍然中又讓嬴徹繼續吃了幾子,「但若遲遲不立太子,也不是長久的事,總要有人繼承大統才行。」
「他心里有數。」嬴徹一笑,「嬌娘,你輸了。」
嬌娘不以為意,將棋重新推了,「這局不算,重來。」
過年朝廷罷朝,嬴徹在家休沐,初二陪著嬌娘回了趟娘家,因為這事尉遲家對嬴徹嬌娘頗有微詞。
關在瑞王府再如何得寵,也不能在這個日子不跟著正妻回娘家,反去了妾室的娘家,這不是讓人看尉遲家的笑話嘛。
後來尉遲家老太君還專門因為此事進了趟宮,先面見了建元帝,一番憤慨,建元帝自然是心向兒子,對她只敷衍了事,不痛不癢的說幾句嬴徹而已。
三十那天他見了那側妃,容貌的確出挑,怪不得徹兒願意多寵著,不過他看著性子也是好的,又通文墨,懂詩書,還陪他下了盤棋。
明明棋藝比他好,還要想方設法的讓他贏,是個有孝心的孩子。又把他活潑可愛的孫女照顧的那麼好,他更是滿意。
最重要的還是徹兒喜歡,他就由著他去寵愛這個側妃。
當年他不能隨心所欲的寵愛自己喜歡的女人,那麼他希望嬴徹可以做到隨心所欲。
建元帝的敷衍,讓老太君一肚子的火無處發泄,後又去了皇後宮里,一頓埋怨。只是皇後煩心事這麼多,哪有閑情去管瑞王府里的事,她又拿瑞王沒有辦法,最後也落了個無果。
想老太君七十多歲的人,還要為兒孫奔波,說起來也是辛苦。
因為牽掛著玉姐兒,嬌娘也沒在娘家留宿,當晚就回去了。
嬴徹也提議,帶著玉姐兒過去,但嬌娘想到花媚娘解了禁足,也是要回去的,她不想玉姐兒見到她,便沒有帶著。
到初三嬴徹就帶著嬌娘和玉姐兒出城到郊外莊子去了,之前就答應過她們,樊嬤嬤更是高興,殺雞宰鴨炖大鵝,每天不重樣的給他們一家三口做好吃的。
吃的三個人臉上都胖了一圈,特別是玉姐兒,整個臉都鼓起來了。
樊嬤嬤又嚇唬她,說是等這些好吃的東西都吃完了,就紅燒了她的小兔子,嚇得她晚上抱著兔子不撒手,做夢還嘀咕,「兔兔那麼可愛,為什麼要吃兔兔。」
當晚就見一張床上,嬴徹摟著嬌娘,嬌娘摟著玉姐兒,再看玉姐兒,懷里抱著只兔子,也不知道從哪要了根紅繩,一頭綁在兔子的腳上,一端又纏在自己手腕上。
到他們回去的時候已經是初十了,嬌娘還是讓樊嬤嬤和他們回府,可樊嬤嬤這個人擰的很,怎麼說都不听,最後還是他們一家三口啟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