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顏晉耘很快就給孫二回了信, 信的大意是︰徒弟啊,你的孝心,師父心領了。若是踫上了合適的機會,你當然可以幫為師澄清一二。但這不強求。咱們堂堂正正做人, 很多時候沒必要去理會外界的流言, 只要自己無愧于心就行。對了, 上次為師派了一位教你讀書寫字的小廝過去,你跟著他學得怎麼樣了?為師會檢查你的功課的。

他在這封信里還化用了一個典故。

孫二看不懂,只好去求助耿融。想來這也在顏晉耘的算計之中。耿融可比孫二通曉世事,解釋說︰「咱們都知道你師父是有本事的。外頭說他樣貌如何如何的,著實有些膚淺。你為你師父澄清流言時, 只要強調他有實力就行了, 別拿樣貌說事。」

耿融還給孫二舉例子︰「如果有人對你說, 听說尊師形貌昳麗, 真是叫某心馳神往啊。你可以說, 不, 其實我師父身上真正令人心馳神往的是他的手藝,而不是他的樣貌,您這樣反倒是小看家師了。也可以說,在為徒弟, 豈能品評師父的樣貌,非要說的話,家師不過是五官端正,他是靠實力說話的。但不可以說, 你說錯了,我師父長得壯壯的黑黑的。這樣就太過了,你知道嗎?你絕對不能說你師父長得丑。」

孫二反駁說︰「我師父不黑啊,他比我白呢!也不壯啊,反正沒我壯!」

耿融哭笑不得︰「哪能和你比。你師父比京城四美如何?比他們黑吧?比他們壯吧?等等,我剛剛說了那麼多,這不是重點。重點在于你知道以後怎麼說話了嗎?」

「知道了。」孫二先老老實實地應了一句,然後再次反駁,「我師父也不丑啊。我的意思是,他們把我師父夸成是絕色,這就不對。但我師父長得也是五官端正啊。」

「沒錯!就是要你這個樣子,保持住。你對外就這麼解釋。」耿融說。

就孫二的這種二吧,其實正是顏晉耘所需要的。顏晉耘笑眯眯地對巫慎說︰「咱到底長什麼樣,咱自己心里有數。孫二是我的徒弟,在這個徒弟絕對不能忤逆師父的時代,他對外說了什麼,都可以代表是我的意思。所以,當孫二幫我澄清流言時,他對外說我其實沒那麼好看,絕不能算是美人,外人會認為這話也是我自己想說的。」

哪怕顏晉耘的終極任務是要成為天下第一美人,但這話絕對不能從他自己嘴里說出去。他總不能一輩子不見外人吧?他若是親口說了自己長得極美,被仰慕者見到真容後,或許就會迎來反噬。你們看後世那些動用水軍炒作的明星,他們當然可以立人設了,但只要立了人設就要確保這個人設永不崩塌,否則他們會遭到極大的反噬。

但是,如果顏晉耘的第一美人都是別人想象出來的,在無數文人墨客把他想象成古往今來最好看的美人時,他的徒弟卻一直對外說真話。啊呀,你們大家說得太夸張了,我師父只是五官端正而已,他絕對不是什麼美人,他的廚藝才真正值得稱道。

于是,那些沒見過顏晉耘的人就會這麼想︰

公良先生不僅形貌昳麗,品格還十分高尚,竟是這般謙虛之人!

而那些見過顏晉耘真容的就會這麼想︰

原來公良先生長這樣啊……不是說他長得天下第一美嗎,這也太叫我失望了。等等,似乎公良先生確實從未說過他長得美,一切都是我自己臆想出來的。公良先生是那樣誠實的一個人,我不該怪他的,一切都是我的錯啊,是我對不起公良先生啊!

顏晉耘很清楚,這樣的手段在後世的娛樂圈中是不管用的。信息社會中,大家誰都不是傻子。他這樣做會被扣上一個「又當又立」的帽子,被諷刺是一朵白蓮花。但在這個時代,許多文人都以君子的品格要求自己,他這一點手段就顯得非常適用了。

最妙的是,只要顏晉耘的品行上不出大錯,此時的文人吧,他們會用詩文夸一個美人長得美,但不會用詩文去諷刺一個品行良好彼此間也沒大仇的人長得不好看。

因為,搬嘴弄舌非君子之道啊!

要是顏晉耘再裝裝可憐,故作無奈地表示,我也知道我在外頭傳出了怎樣的名聲,但這並非是我本意啊,我一直很苦惱啊。不用說了,他反過來還能收一波同情。

這麼一來,沒見過他真容的反正就一直死心塌地地認為他美,見過他真容的也會被他的品性折服,顏晉耘幾乎不會遭到反噬。就算冒出一兩個不受控制的非要去大庭廣眾之下喊著說,其實公良大廚長得一點都不好看,只怕還會被當做是嫉妒之言。

顏晉耘就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了。

「不錯,你這個徒弟確實收得挺好的。」巫慎點頭表示贊同。

「但這樣還不夠……還不夠保險,我還得再做點什麼,必須確保大家永遠都能把我當成是一朵真正無辜的白蓮花。不過這事不急。」顏晉耘仍是笑眯眯的樣子,「孫二是個好徒弟,當初收下他時,我就只是想要回報一下孫家人而已。他們一家人都是公良向榮的恩人。但現在看來,收了這個徒弟真的稱得上是走了一步絕妙的好棋啊。」

巫慎跟著笑了兩聲︰「你啊,就是心腸太軟。我不知道別的任務者處在你當時那種情況下會怎麼做。但我猜,肯定有大部分人直接給銀子,給個一百兩的,絕對夠報恩了。或者心腸再好一點,考慮得再周全一點,會給孫家買個院子、買幾畝田地。只有你,完全不怕麻煩,願意收孫二做徒弟,不僅仔細打磨他,還諸事為他安排好。」

「別這樣說。我當時也是因為嘗不出特效才收他的。」顏晉耘忙說。

巫慎搖了搖頭︰「買個用來嘗特效的下人還不容易嗎?你承認吧,你就是想拉孫家一把。孫二要是掌握了一門手藝,手藝是可以傳家的,孫家就算是徹底起來了。」

之所以說收下孫二大有回報,當然不能是因為孫二的「二」了,而是因為顏晉耘已經猜到唐閣老接下來的計劃了。這與顏晉耘在孫二開灶之後的打算不謀而合。當耿融在他們師徒的幫助下順利考上舉人後,顏晉耘就想過要把孫二推向文人科舉圈子了。

果不其然,轉過年來,等耿融在春闈中一路高唱凱歌,先中了貢士,又中了榜眼,緊接著被授了翰林院的從七品官職後,他過去的經歷就迅速在讀書人中傳開了。

耿融的成績自然是沒什麼好懷疑的,只要想一想他的父親是誰,再看看他那幾位師兄,本朝科舉制度又極為嚴格,就知道他是憑本事考出了全國第二名的成績的。

但是,就這麼一位全國第二名,他考秀才的時候竟然被卡了好多年!

「據說耿榜眼當初不知怎麼的,考試前的一個月總是難以入眠。你們想啊,連著一個月都睡不好,等到考試的時候又怎麼會有好狀態呢?他便因此蹉跎了好些年。」

「怎會睡不好?莫非是被小人所咒?還是耿榜眼身體不好?」那麼耿融如今順利中了榜眼,是因為耿家是請了厲害的道士破了咒,還是請了厲害的大夫為耿融去了病?

「這就不清楚了。不過,自從耿家請來了一位大廚後,耿榜眼就好吃好睡了……」這人說得有聲有色,就仿佛他每天都蹲在耿家的餐桌下瞧著,躺在耿融的床底看著。

大家恍然大悟,原來是請了大廚相助啊,難怪耿榜眼就此起來了。

這位大廚不是別人,正是公良先生的徒兒!

這幾個月公良先生在京中引起的熱度其實已經漸漸平復了,畢竟公良先生常年住在皇莊不露面,大家說來說去都見不到當事人,自然慢慢就不說了。但是大家心里的憧憬仍在,那些自詡有才華的人誰不想品一品公良先生的手藝呢?現在,把耿融一手捧上了榜眼之位的大廚竟然就是公良先生的徒弟,這消息一出,讀書人又要瘋了。

本來嘛,有些在春闈中落榜的舉人听說了這事,忍不住在心里酸溜溜地想,我離著榜眼或許只差了一位好廚子呢,我也不比耿融差啊,我當年只考了兩次就考上了秀才,耿融一連考了好多次,他現在卻追到我前頭去了,竟然成了榜眼。可惜我沒有耿融那福氣,請不到也請不起廚子。偏還有人刻意引導輿論,把他們的不滿放大了。

這時,又有人總結了歷屆的科考名單,說哪一屆哪一屆的狀元當年是請了程家大廚照管一日兩餐的,哪一屆哪一屆的傳臚當年請了柳家大廚……其實請不起專屬大廚的讀書人明明佔了大多數,但這名單一放出來,好像成績和大廚月兌不開關系似的。

然後給耿融洗白的來了——其實耿融本來就挺白的,沒什麼黑點——耿融之所以請了大廚,主要是想讓這位大廚為他做一種沒有特效的食物,這種食物沒有其他任何作用,只能確保他好吃好睡。這也就罷了。可程家的大廚最擅長做那種能叫人思路更加清醒的菜,柳家的大廚最擅長做那種能叫人注意力更加集中的菜……考前數月,思路一直比別人清醒,或看書時注意力一直比別人集中,這是不是有一點不公平呢?

在這樣的氛圍下,唐閣老在大朝中給皇帝上了奏本。奏本大意是,建議朝廷成立一個專門的食堂,專供春闈使用。參加春闈的考生們提前兩個月入住食堂,由食堂統一提供飯菜。這個廚子嘛,唐閣老就推了孫二,因為孫二的食物既美味又無特效。

圍繞著這個奏本,反對派、支持派當著皇上的面擼起袖子開撕了!

孫二,一個即將要喚起血雨腥風的男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