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八發榜,李貴林榜上無名,五月十一便回了高莊村,李滿囤也一起回來了。
對于兒子沒能考上秀才,李豐收內心雖說有些失望,但還是盡力勸慰道︰「貴林,你頭回去府城考試能中童生已經是意外之喜,這秀才不中也沒啥。你想考明年再去就是。」
雖然去一回府城的花銷不小,但李豐收手里頗有積蓄,供的起。
李貴林笑道︰「爹,您不必寬慰我。我這回出去見了不少的世面,心里都是明白的,我這次差還是差在文章上,離中秀才,別說廩生了,就是普通秀才都差距不少。」
近距離接觸了廩生,李貴林很容易地就感受到自己和這個群體的差距——不服不行!
不過知道了自己的欠缺,倒是知道以後往哪個方向使勁了,他有信心下回再試!
看兒子確不是失意模樣,李豐收方道︰「貴林,你這回中了童生可是我李家立宗以來從沒有過的大喜事,我打算五月十五開祠堂祭告祖宗。」
有差距也不妨礙光宗耀祖,李貴林聞言自是願意,但想到五月割忙,不覺問道︰「爹,現可是農忙,您趕現在開祠堂族人們都願意?」
開祠堂祭祀可不是一家花錢的事。
「當然!」李豐收理所當然道︰「大家伙都巴不得呢!」
「而且東西我都準備好了!」
說定開祠堂的日子,李豐收又道︰「貴林,再就是擺酒請客的日子。咱們族人好說,哪天都行。只你城里的那些讀書朋友,這個怎麼請,必須得你來定!」
「爹,」李貴林想了一會兒道︰「我既是成了童生,論理該把先前的塾師、同窗和新交的秀才童生都請一回。」
「不過這回我同去的人里有兩個中了秀才,現他們還在府城,所以這席現便請不了。」
「而等他們家來後也少不了要請席,且咱們城這回除了我中了童生外,再還有兩個童生。」
「爹,咱家這席的日子你得等我和他們商量後才能定。怎麼也得六月了!」
「六月,」李豐收沉吟︰「那這日子可有些遠啊!」
李貴林想想道︰「爹,要不咱們先請了親戚和族人吧!」
李豐收覺得這確是個主意,便點頭應了,然後父子倆便商定了五月十九這個請族人親戚的日子。
李滿囤回到桂莊,和王氏貴中敘了別後之情,第二天方來老宅給他爹李高地問安。
自打知道李滿囤在府城買宅子放租後,李高地就深刻感悟到長子的出息——府城置宅和李貴林中童生一樣,都是高莊村的頭一份!
李高地現再看府城回來的李滿囤便就不由自主地加了「大出息」濾鏡——李滿囤的形象在李高地的心目中變得偉岸起來。
李高地極和氣地問了李滿囤城里置宅的事,李滿囤言簡意賅地說了一遍。
李滿囤和李滿園說得沒差,但卻得了李高地的衷心夸贊。
「好啊!好!」李高地高興得打了哈哈︰「滿囤,你是個有出息的,瞧瞧這家業都鋪到府城去了!」
李滿囤聞言自是高興,他也覺得自己能耐,高興道︰「爹,我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我在本地實在是買不到地,才想著去府城踫踫運氣!」
「可巧踫到一個合適的宅子,就買了……」
轉又說起買了幾十吊錢的書的事,李滿囤笑道︰「爹,你別听滿園說得夸張。其實沒買幾本,而且都是閑書,看著長長見聞罷了!」
「爹,你知道的我先沒念過幾年書,見識不高,現和謝家大房做親家,日常來往說話,不好跟先前一樣啥都不懂。」
李滿囤沒說假話,他買的多是戲曲、游記、筆記等。他覺得這些書里面的內容都頗為有趣,比如他從來都不知道家常吃的紅燒肉竟然是蘇東坡這個大學問家教人煮的。
于氏自听說李滿囤買了許多書後便生了讓孫子們借書看的心。現听得李滿囤如此說便疑心他不想借書。
于氏有心拍李滿囤的謊,故意問道︰「滿囤,你買的都是些什麼閑書?說出來,讓我跟你爹也跟著長長見識!」
李滿囤道︰「有幾本類似《滿堂笏》這樣的戲本子。先每回去謝家吃席,親家和女婿都讓我點戲。我啥都不懂,只能閉著眼楮瞎點。這回在府城書店看到,我就買了好幾本。這樣往後我家里辦事要是請戲班子,也知道都安排啥戲了!」
幾回去謝家吃席,李滿囤心思都在跟謝子安和謝尚說話上,並沒有好好看戲。事後被人問起看了什麼戲都是一問三不知,頗覺尷尬。
李高地一听也道︰「對,滿囤,你這什麼戲本子,下回也帶兩本來我瞧瞧!」
李高地一樣也想知道。
「哎!」李滿囤答應後又道︰「再還有些花譜。我上回去紅棗那兒看到一院子,怕是有幾百種的菊花,紅棗當時給我講了一遍,結果她前腳講完我後腳出門就全忘了。所以也買兩本回來瞧瞧,多少記兩個名字,這樣下回再去也不至于一說三不知!」
……
于氏見李滿囤張口即來,頭頭是道,不似撒謊騙人的模樣,終去了讓孫子們去借書的心思——孫子們還小,要是看了閑書移了性情咋辦?
听說謝家小十二房人,就是先前在京時玩樂太過,以致這些年都進不了學。
不過對于紅棗的日常生活,于氏卻是愈加羨慕了——听听,一院子幾百種的菊花,這得多好看啊!
小半年沒見,紅棗听說她爹李滿囤已經回來頗為想念,但礙于不年不節的不能家去便只能打發人送些吃食聊表孝心。
收到李貴林家五月十九吃席的請柬紅棗極為高興——她可算是能見到她爹了!
李滿囤知道李貴林家請酒的日子後當即便去城隍廟找戲班子的班主去李貴林家唱《滿堂笏》的事。
李滿囤打算酒席那天送出戲給李貴林,給他熱鬧熱鬧!
戲班子日常住在東城門外。沒活計的時候就在東護城河邊練功,並不進城。李滿囤得人指點尋到護城河邊找到那班主後說明來意,班主听說有錢賺自是願意。
李滿囤得了確信,方才來告訴李豐收。
李豐收聞言頗為激動,覺得李滿囤此舉開氏族慶賀之新風,可幫抬自家門第。
眼見李豐收點了頭,李滿囤又讓人從桂莊拉來木板,擱李豐收家院子的影壁後搭了個簡易戲台。
天熱,露天的酒席得傍晚才開。但五月十九一早,就有許多族里婦人來給幫忙。進門看到新搭的木頭高台,打听到用途,無不是喜氣洋洋。
誰不喜歡熱鬧看戲呢?但自從三年前的踩踏事故後,高莊村的婦人們除了李家三房人再不敢在明面上提戲這個字。
李滿囤此舉無疑是打破了這個禁忌,受到了族人,特別是婦人的熱烈歡迎。
婦人們一邊干活一邊興高采烈地議論起來,然後都跟陸氏江氏打听今兒演什麼戲。
陸氏江氏作為主婦要操持酒席哪得閑說戲?
錢氏見狀便自告奉勇地道︰「今兒要演的這個戲我先前在謝家吃席時看過。可好看了。我最喜歡里面的‘打金枝’一折。」
「‘金枝’你們知道嗎?就是公主,皇帝女兒的意思……」
女人們何嘗知道公主,自是都听出了神,有的甚至忘了手上的活計。
而等錢氏一遍講好,女人們的議論就更多了……
馬車剛行到李豐收家的大門,紅棗便听到門里傳來的絲竹鑼鼓。
「貴林嫂,今兒還請了戲?」紅棗下車後看到迎上來的江氏忍不住笑道。
江氏也笑︰「滿囤叔送的,說要給你貴林哥熱鬧熱鬧!」
原來是她爹干的啊!紅棗聞言更歡喜了,捧場道︰「果然,我這兒還沒進門呢,就已經感受到了!」
謝尚也跟李貴林笑道︰「貴林兄,恭喜恭喜,今兒我岳父送的這一出《滿床笏》應景的!」
……
繞過影壁,走過戲台,紅棗看到戲台後的酒桌邊已經坐滿了人。
主桌上的陸氏看到紅棗立刻輕輕招手,紅棗趕緊走了過去,輕聲叫道︰「族長伯娘!」
聞聲,一桌人連王氏在內才發現紅棗來了!
眼見其他桌的人都還在看戲,紅棗在簡要的跟于氏、孫氏等問了好後便挨著她娘王氏坐了。
于氏、孫氏等人的心思都在戲上,眼見紅棗坐了,眼楮便又轉回了戲台上。
王氏則悄聲道︰「紅棗,你來的正好,這個戲演得正好看呢!」
說著話王氏的眼楮也轉向了戲台。
紅棗……
紅棗轉頭四下看看,看到席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被戲台牢牢吸引著,驀然升起一種在前世電影院看電影的即視感!
眼見連她娘也不理她,紅棗無事可做也只能跟著看戲,然後邊看邊在心底開啟久違的彈幕吐槽模式︰行頭不行,故事人設也沒邏輯,八十歲的爹,七子八婿中的老三郭曖才是新婚燕爾……
謝尚在男席的遭遇比起紅棗來也是不遑多讓。
謝尚生平頭一回看到周圍人這麼專心看戲,一時間左看右看頗為新奇,心說這戲有這麼好看嗎?
李滿囤見狀自是得意,和謝尚解釋道︰「尚兒,我們莊戶人家難得看戲。倒不是有意冷落你!」
謝尚笑道︰「岳父說哪里話?這戲確是挺好看的……」
迎完了所有的客人,李貴林回到只聞曲樂聲的院子。李貴林看差不多所有人的心思都在戲台上不覺扶額︰這要怎麼開席?
沒辦法,李貴林只得找他爹和李滿囤跟班主商量先停了戲開席,等席近尾聲了再接著唱。
李滿囤客隨主便自是答應,謝尚一旁听到頗覺好笑——他岳父好心送戲,沒想卻喧賓奪主,成了砸場子的禍首。
真是意想不到!
擔心城門要關,謝尚不及席終便提出告辭。
李高地一旁听到,在請謝尚和紅棗上家去坐坐還是繼續看戲之間不過猶豫了一下,便選擇了繼續看戲。
李高地道︰「尚兒,難得你和紅棗來一趟,論理該請你們家去坐坐,但今兒時間實在不湊巧,我就不耽誤你們了,下回再來也是一樣!」
謝尚原對去老宅就不熱衷,聞言便順水推舟道︰「岳祖父說的是,這城門關閉不由人。孫婿多謝岳祖父體諒!」
李滿園倒是頗真心想請紅棗和謝尚家去坐坐。
這回他去府城賣加印了一張紙說明的七巧板和雙面異色花樣的風車又賺了十來吊錢。
過去大半年他跑了三回府城便即掙了有四五十吊錢,這都快趕上他家山頭枸杞的收入了。
現李滿園看謝尚和紅棗就跟財神爺似的,他極希望請兩人家去紅棗駕,給他家再添些財氣。
不想紅棗連他爹家都不去,李滿園自覺還沒他爹的面子便只能心里可惜,盼著下次機會了!
回去的路上,謝尚和紅棗說起今兒岳父好心差點辦壞事的笑話來猶自笑個不停,紅棗想想也是好笑。
這世普通人的娛樂太少,朝廷也不給組織送戲下鄉的活動來豐富勞苦大眾的精神生活。老百姓看出戲不容易,自是看得目不轉楮。
想著家里沒人看的戲班子,紅棗不覺搖頭道︰「大爺,我瞧咱們家的班子比我爹請的這個班子演的更好,就可惜沒人看!」
「對了,咱們家這戲班子怎麼演來演去就只演八個戲,平時都不排新戲的嗎?」
再好的戲也會審美疲勞,紅棗暗想︰也許排兩出新戲就有人看了。
謝尚笑道︰「一般的戲都免不了生離死別,哭哭啼啼。爹覺得不吉利,都不給演。熱鬧的又沒妨礙的戲文不多,所以一直就只這八個戲隨便唱著。」
「紅棗,你今兒也看到了這戲若是演得太精彩,這席就熱鬧不起來了,反失了這唱戲給酒席助興的意義!」
總之謝尚是不會把家里戲班只八個戲的真實原因告訴紅棗的——他得替他爹維護好形象。
紅棗想想有道理便就罷了。
她娘今兒為了看戲不僅沒帶弟弟,也都沒和她說幾句話,所以這戲單不更新也挺好的。
橫豎她兩世都不懂戲,也都不是戲迷。
說完笑話兩個人方才言歸正傳。紅棗問謝尚道︰「大爺,你今兒跟我爹打听府城買房的事了嗎?」
謝尚攤手︰「周圍都是人,怎麼打听?吃酒時倒是有其他人問,岳父都沒詳細說。」
紅棗一想也是便道︰「看來,這就便得等六月九號二弟抓周了!」
謝尚眨眨眼︰「六月八號你弟弟生日,岳父不辦嗎?」
紅棗搖頭道︰「不辦!我們村只辦抓周和娶親,再然後就是五十以後的整壽。」
謝尚道︰「既是這樣,你弟生辰那天你便只送些壽面壽桃回去吧!」
紅棗點頭答應。
六月初二這天,張乙拿來了紅棗給她弟和謝奕準備的生辰禮物,兩匹刷成紅色的木制小搖馬。
謝尚一見就瘋癲了,挺大一個人硬擠到小木馬上騎著搖。
幸而這木馬做得結實,才沒被他給坐塌搖散。
「大爺,」紅棗看謝尚搖了好一會兒都不下來不得不勸道︰「你都有奔虹了,這個木搖馬給不能騎馬的小孩子玩倒也罷了,哪里極得上真馬好玩?」
謝尚繼續坐在木馬上搖,不高興地想︰他生氣是好玩不好玩的原因嗎?
他媳婦做小木馬都沒他的份,真是太不把他放心上了!
紅棗看謝尚任性地坐在木馬上不下來,試探道︰「要不我再做個大些的搖馬給大爺!」
聞言謝尚終于哼了一聲道︰「還要雕花!」
紅棗扶額︰木馬雕花?雕哪里?馬腦袋上嗎?
六月初九那天,謝奕抓周,王氏抱著李貴中來吃席。
「紅棗,」王氏一見紅棗就笑了︰「你昨兒送去的那個木搖馬,你弟可喜歡了。坐著一直搖,一直搖!」
李貴中也自豪道︰「姐姐,我坐搖馬搖,好玩!」
紅棗聞言笑道︰「好!貴中,你玩時可要坐穩了,注意別摔下來!」
李貴中舉手示意道︰「我抓的穩的!」
紅棗握住李貴中的胖爪爪,笑道︰「我試試你的勁兒有多大!」
……
謝子安做了庶吉士,前途可期。謝奕今兒抓周便就沒人搗亂,故而謝奕便不負眾望地抓了書筆元寶等物,贏了個滿堂彩。
謝尚見狀心里便有些泛酸,但礙于人前不好顯露,只得強顏歡笑。
抓周後吃席,紅棗看她娘王氏吃席時並不看戲,不免問道︰「娘,戲不好看嗎?您都不看!」
王氏悄聲回道︰「就是好看才不敢看!這要是看迷了,說錯了話,可是難看?」
紅棗服氣,想想道︰「娘,那下回您過生辰我也給您送戲吧!」
既然她娘喜歡看戲,紅棗覺得送些給她看也無妨,橫豎能送的曲目也不多,等她娘去了新鮮就好了。
王氏心里喜歡,但礙于人言,頗為擔心道︰「不過整生日唱戲會不會顯得興師動眾?」
紅棗笑道︰「怕啥?橫豎你又不請外人,正適合專心看戲!」
王氏一想也是,笑道︰「那感情好!」
散席後謝尚依舊請了李滿囤家來說話。
對于女兒女婿跟自己打听府城買房的事,李滿囤自然不會藏私。他把自己在府城的經歷講了一回,最後道︰「尚兒,紅棗,在府城買個普通宅子相對容易些,但想買好地段的宅子就要等機會,而想買鋪子和地,就更難了。」
「這府城的有錢人特別多,個個都拿著錢等著買地買鋪呢!」
晚飯後送走父母,紅棗便陷入了沉思︰她和謝尚的四千銀子要怎麼在府城買房買鋪呢?
作者有話要說︰ 一邊看戲一邊吃席,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