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四月三十這天于氏看王氏拿來的節禮里有一整條豬腿肉和兩條五斤上的鏈魚,便搶先開口道︰「當家的,王家的又送這許多的肉魚來。只這天熱放不住,倒是從中拿些讓滿倉送他舅舅家去,也不必再另買節禮了。」

李高地素不耐煩這些俗物,當下點頭道︰「你看著辦吧!」

郭氏一听就來了氣。現家里一應魚肉開銷都是她來,她婆于氏把著家里出產的糧食和棉花錢卻分文不出。

現難得大房送了魚肉來,她婆卻翻花樣地往自己娘家送——她婆這是吃定她了嗎?

郭氏看于氏一刀切了能有四斤肉,然後又要去拎兩條魚,終忍不住道︰「娘,這魚是不是給家里留一條?」

李高地一听也道︰「對,滿囤發財,他送來的魚不要給別人!」

「對了,還有酒,也都替我留著。王家的拿來的酒是花雕,咱們城有錢都沒地買去!」

于氏聞言心里自是抱怨郭氏——繼子孝敬老頭子的東西,如何輪到郭氏分派?

但奈何李高地發了話,她卻是不好再動魚和酒了。

一時李滿倉賣了菜家來,于氏立刻道︰「滿倉,端午給你舅的禮我備差不多了,現就還差兩條魚。你現替我去村里磨坊看看還有賣魚的在嗎?有的話買兩條!」

郭氏聞言不覺冷笑——她婆手緊的,看來魚錢是賴定了要讓她家掏。

李滿倉笑道︰「娘,剛家來時,給舅家的禮和給我岳家的我都已經送過去了。」

「這明兒就農忙了,今兒再不送,後面可就沒時間了!」

還想著再添些肉粽的于氏……

最後還是自家掏錢的郭氏……

王氏送的東西到底是都留了下來,只郭氏和于氏心添了隔閡。

郭氏讓李玉鳳拿魚頭魚尾豬骨燒了兩鍋湯,魚身炸了魚丸子,豬腿肉炸了芝麻肉,總之夠家里老少吃好幾天了。

五月初二李杏花回娘家,送了三斤肉、兩條魚、一壇酒和一包糖。

午飯郭氏便拿李杏花帶來的肉魚做了紅燒肉、紅燒魚,然後加上家里現有的魚丸子、芝麻肉、蒸臘肉、咸鴨蛋、炒粉皮、莧菜、豬骨湯和粽子收拾出一桌八菜一湯一點的酒席來。

郭氏覺得午飯她整治得挺好,結果事後落她婆于氏嘴里卻都是剩東剩西,連只雞都沒殺!

男人為此也跟著責怪她。

郭氏委屈︰家里這些現成的好東西不吃要白放著壞嗎?

再說家里農忙,她忙里又忙外,她婆卻連把手都不搭,還有臉嫌東嫌西?

正是農忙時節,郭氏看三個兒子連學都不上的跟著男人和買的人一起下地,沒幾天白皙的肌膚就曬成了黝黑,而李高地、于氏兩個人不下地就算了,家里的活計也不幫忙搭把手——李高地頂多去曬場轉轉看看收成,而于氏則只管紡紗織布攢私房,郭氏心里早就來氣了。

五月初五端午節。一早李滿倉便讓郭氏殺雞,郭氏照做了。早飯後郭氏又去磨坊前新擺的肉案割了三斤肉,買了一條一斤半的 魚回來讓李玉鳳紅燒。

做完之一切,郭氏去菜園子拾掇,然後又摘了午飯用的菜。

結果剛回到廚房便听到在大門堂吹穿堂風乘涼順帶紡線的于氏道︰「郭家的,我剛去廚房看了今兒午飯還少條雞脯子。」

「這酒席沒同心財余還成?你趕緊地去村里看看有沒有賣魚的。」

聞言郭氏第一的反應就是于氏在找補她先前沒給舅家拿魚的事,心里的火騰地就竄了出來。

她今兒沒買魚嗎?郭氏生氣︰加上家里還有的魚丸,午席都兩樣魚了!

還不夠嗎?

現又讓買魚?感情花的都不是她婆的錢。

她婆既然這麼講究,那到是拿錢出來啊!平常地分文不掏、扶手不動,卻還要她們倒貼舅家——她不過一回沒如她的意,她婆就來尋隙她。

先是雞,現又是魚,簡直沒完沒了!

真是夠了!

她婆卡那許多錢在手里,她看她婆將來死了都帶棺材里去!

但同心財魚這道菜現確是村里辦席的必備菜肴,郭氏駁斥不了于氏,便只能囑咐女兒李玉鳳再去割籃子同心菜,自去村里磨坊買魚。

賣魚的還沒走,但攤上已經沒有雞脯子。郭氏空跑一回也不生氣,轉身剛要走,便听到錢氏的聲音。

「二嫂!」錢氏穿著閃亮的絲綢衣裳戴著銀頭面抱著桂圓領著同樣穿著絲綢袍裙的金鳳一身光鮮的進來。

郭氏低頭看看自己身上汗濕了前襟的藍色粗布褂子,仿佛看到了早年的大房嫂子,心中茫然——她怎麼活成這樣了?

「二嫂,」錢氏笑吟吟地問道︰「你在這兒買什麼呢?」

郭氏下意識地言道︰「來買雞脯子。早起忙忘了,現想起來,結果卻賣光了!」

「那真是巧了!」錢氏爽朗笑道︰「今兒來家吃飯,我便想著不能讓二嫂你一個人忙,所以帶了兩個菜,其中一個正好是同心財余。」

至此郭氏方才看到李金鳳手里提著一個籃子。

當著人郭氏勉強笑道︰「三弟妹真是有心了!」

轉念想起李金鳳身上的衣裳似乎有些眼熟,郭氏不覺又回頭瞅了瞅,奇怪道︰「金鳳這衣裳,是剛做的嗎?」

「二嫂,」錢氏立刻笑應道︰「不瞞你說金鳳身上這衣裳是紅棗的!」

「不過這衣衫說是舊的,其實紅棗也沒穿幾次。你看這新嶄嶄的,我要是不說,二嫂還看得出來?」

「紅棗衣裳多,穿不完,而我們金鳳正好小她一歲——托她的福,倒是能撿些好衣裳穿!」

「這俗話都說有福之人不用愁。」錢氏最後道︰「二嫂,你看只憑我家那幾畝地如何能給金鳳做這樣的衣裳?」

「沒想金鳳這孩子有福氣,生來有個好姐姐,能得姐姐的濟,有好衣裳穿不算,現我當家的,也托賴紅棗發財……」

目睹了嚴五嬸的無賴和玉鳳婚事的不順,錢氏自是心驚,故而人前大肆宣揚紅棗和她家的關系,以期為兒子貴富明年的親事造勢。

郭氏一貫的聰明有心機,聞言當即給氣了個倒卯——她閨女李玉鳳難道就不是李金鳳的姐姐了?

錢氏當著眾人口口聲聲地夸紅棗好姐姐,對她家玉鳳卻是絕口不提——這便就是踩,真是氣死她了!

而更揪心的就是玉鳳比三房的貴富還大一歲,若是明年貴富都說了親,而玉鳳依舊沒有人家,這事兒要咋處?

郭氏一肚子心思地和錢氏往家來,經過李豐收家時,透過敞開的大門看到陸氏、江氏正拿著個搖鼓逗弄盛裝打扮的王氏抱在手上的李貴中,哄他叫人,而王氏則在讓一同來的余曾氏拿香囊匣子給李興和挑……

郭氏看得氣悶便埋頭往家走,錢氏則立在門前脆生生地叫了一聲「族長嫂子、大嫂」便領著李金鳳走了進去……

郭氏前面听到自是更生氣了。

于氏看郭氏進家空著手,不高興地問道︰「魚呢?」

郭氏沒心思和于氏較勁便一股腦地告訴道︰「賣完了!」

「不過三弟妹帶了兩個菜來,其中就有同心財余!」

于氏看郭氏身後無人,又問︰「那錢家的呢?」

郭氏︰「在族長家說話呢,大嫂也在,想必都得一會子才來!」

兩個攀高枝的!于氏心中恨道,倒是無暇再挑剔郭氏了。

郭氏先去廚房看了看,看午席的菜色都準備妥當,便囑咐李玉鳳把家里買的人的午飯準備好後回臥房擦身換衣裳。

郭氏自己也舀了水回房擦身,換了上新做的短夏衣。

日常干活,還是短衣方便。穿好衣裳,郭氏又重新梳了頭,給自己簪了朵紅絨花。

收拾好自己出房,郭氏看對面于氏房屋的門還關著,便知她也在換衣戴頭面,心里頗覺好笑——誰還不知道誰呢?

偏事到臨頭還都要梳妝打扮!

郭氏把男人和三個兒子的新衣都拿出來擺到各屋的炕上,然後又去廚房看了李玉鳳給下人備的飯菜,發現葷菜是一碗和昨天一樣的魚丸子和肉丸子,不覺搖搖頭,心說玉鳳辦事還是不肯用腦。

辦席只要二斤肉紅燒就行了,她今兒割了三斤——可見玉鳳洗燒煮時一點都沒想她干啥要多買一斤肉。

現壯年男人特別難買,郭氏挺愛惜現家里買的這個勞力,不想他一家割忙虧了身子——畢竟比起短工,買肉的錢實在是無足輕重。

郭氏又拿一只碗,盛了大半碗油乎乎的紅燒肉,然後傾倒在缽頭里裝著的糙米飯上……

忙好這一切,郭氏又新泡了茶,方等到王氏和錢氏一同家來。

其時于氏也收拾妥當出來了,她穿了紅棗給拿來的葉青色長袍和湖綠色灑金裙,自覺光彩照人,即便看到王氏的石榴紅彩繡裙也無動于衷。

王氏也帶了菜來一百個羊肉餃子。

郭氏瞧見便讓剛換好衣服過來的李玉鳳去煮。

李金鳳看到李玉鳳便打開王氏讓她拿來分的香囊匣子道︰「玉鳳姐姐,這是大媽給咱們的香囊,你挑一個?」

三年來李玉鳳頭回得到香囊,頗為喜出望外,當下便挑了一個桃紅老虎的,于氏見狀自是不悅——由金鳳來分香囊,她還能有嗎?

王氏真是太壞了!

王氏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她就想著大過節的讓兒子貴中來給差不多年歲的興和、興文、興莊等發發香囊,熱鬧熱鬧。

對于二房李滿倉家的幾個親佷子、親佷女,王氏都不喜歡,方才托詞讓金鳳來發——畢竟是同堂兄弟,不給難看。

至于她婆于氏也想要香囊,王氏根本就不知道。不過知道了也不會在意,她又不欠她婆的。

李滿園五月初八方才回來。一回來李滿園便拿了點心來看他爹李高地,然後興高采烈地告訴道︰「爹,你知道嗎?大哥在府城置宅子了,而且還是個兩進院子。」

「端午節,我們就在他新宅子里吃的飯!」

「啥?」李高地一听就愣住了︰「滿囤擱府城置宅子了?」

「他把宅子買那麼遠干啥?難道還能去住?」

李滿園理所當然道︰「借給人家拿租金啊!」

「滿囤這院子一個月能租多少錢?」

「據說足有一吊錢呢!」

「才一吊錢?」李高地覺得李滿園和李滿囤一樣都不會算賬,生氣道︰「滿園,這府城你也跑過好幾趟了。這來去一趟得多少路費,你心里沒數嗎?」

「一兩吊錢要的吧,滿囤這房屋租金听著不少,實際都不夠路費的!」

李滿園不以為意地笑道︰「爹,大哥才不似你這樣算賬呢!」

「我現不是年節都同我舅子去府城嗎?大哥都跟我和房客說好了,讓房客一回預交三個月的房錢,然後讓我每回去的時候都替他去瞧瞧房屋,順帶收租錢,他給我五分的跑腿費!」

「我覺得挺好,就答應了!」

李高地……

于氏……

李高地很想問問ど子︰給大哥順便幫忙還好意思拿錢?但想到長子和ど子兩家都得的家境到底沒提。

于氏則覺得幼子太忠厚,府城那麼遠,結果才收繼子五分的跑腿費,一趟才得一百五十文。

「滿園,你大哥怎麼一趟才給五分啊?」于氏忍不住問道。

「娘,」李滿園告訴道︰「已經很不少了。如果中人代收,只要三分。大哥給我五分已經是照顧我了!」

于氏不服︰「可你還幫你大哥把錢從府城給帶回來了啊!」

李滿園笑道︰「娘,大哥自己也是要去府城的啊!」

「爹,娘,你們都不知道,這回大哥擱府城買了多少書!呵,好家伙,怕是有好幾十吊!」

「大哥說了往後他得閑便去府城瞧瞧書店,那里許多書咱們城里沒有!」

好幾十吊的書?聞言李高地、于氏都驚呆了,心說︰滿囤買這些書干啥?難不成他看貴林中了,歡喜瘋了,自己也想考秀才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