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飛兔走,忽忽入冬,天氣冷將上來,北風整日肆虐而來肆虐而去,刮得人膽戰心驚。
陳芸高瞻遠矚,早預備著天氣變化,提前把各院各戶的窗子加了一層,總算得些人心。
陳氏歇肩日久,每日耳聞目睹,見陳芸忙進忙出,勝任愉快,不光讓沈母和自己十分安心,下人們也職有所分、責有所歸,就連一向愛挑刺的吳夫人最近也不到她面前說嘴,欣慰之余,更加樂得清閑。
這日,婆媳倆房內說話,陳氏想沈復離家久了,不免關懷道︰「復兒可說了什麼時候回家?」
「昨兒才來了信,說是臘八前趕回來!」陳芸一面回答,一面恭恭敬敬地給陳氏遞了杯茶。
陳氏順手接下,嘆道︰「復兒好歹還有個準頭,老爺就說不準了!我听鄧善保回稟,說老爺才領了一份差事,這幾日,正忙著各處操辦,恐怕最早也要到年下才能家來!」
陳芸听了這消息,真是喜從中來,心想︰「每逢老爺在家沐休,相公總是畏手畏腳,如今老爺遲一些歸家,這倒是天大的好事,最起碼相公可以無憂無慮一陣子了!」
陳氏見她若有所思,誤以為她在思夫,只開口問︰「一入冬,日子就過得飛快,府里的冬事可置辦了沒有?」
陳芸回過神,忙道︰「才安排了下去,只余年祭那一項還沒主意,要請太太示下!」
陳氏嚴肅道︰「我倒沒什麼旁的要求,只是勸你一句,最好還是按著往年操辦,那畢竟是在年下,幾位老爺皆在場,萬一出了漏子,丟臉是小,一旦惹了他們不快,卻是大事!」
陳芸點頭應下。
倏忽出了正堂,只見北風無情,呼呼吹落了一地枯葉,腳掌一踏上去,立馬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陳芸心不在焉地走了幾步,只听空中幾聲嗚鳴,不由好奇地抬起頭來,卻見邈遠難及的空中剛剛飛過人形雁行,不禁目光凝合,思緒飄去遠方。
遠方,遙不可及的地方,山巒起伏,丘陵縱橫,一輛馬車孤孤單單地奔在馳道上。
沈復坐上回家的馬車,激動得一夜未眠,眼見過了江寧地界,這才安心愜意地眯上眼眸。
平順守在旁邊,直到夜色落幕了,才小心翼翼地捅了捅沈復的胳膊,問︰「爺兒,咱們先回府還是先去給老爺請安?」
沈復蠻不高興地睜開眼楮,道︰「先去織造府給爹請安吧,不然,又要落一頓訓斥!」
平順點頭稱好,連忙撩開車簾,告訴車把勢行程。
又過兩個鐘頭,馬車終于到了舒府,沈復輕松自如地跳下馬車,十分自然地遞了名帖給門子。門子對沈復有些印象,倒是沒有為難他,反而好聲好氣地送他進了府邸。
另一邊,夜色深沉,孤月高懸,北風一陣一陣地刮著,慢慢將庭院里的綠植打成光棍。
景瑞手里攥著筆札,一推門,邁步進入房間,只
見沈稼夫正站在書案後頭,一手提筆,一手按住尺幅邊緣,正饒有興致地作著山水畫,不禁叉起手來,默默在旁邊看了一會子,等沈稼夫意猶未盡地收了筆,他才上去道︰「老爺,眼下離年關不遠了,是時候預備著為舒大人選節禮了,不然,誤了呈貢,恐落下不忠不敬的口實!」
「舒大人守著織造府,權力有限,年年不過是呈恭綾羅綢緞,總也翻不出什麼大花樣來!」沈稼夫一邊說,一邊用鎮紙壓住畫作,「比不得那些封疆大吏管轄一方,有權有勢,金子、銀子、珠寶、珊瑚,奇珍異寶,不知凡幾,成車成車地往宮里送!」
「這也是約定俗成的慣例了,到了年節前頭,各省各府盛產什麼,就往宮里頭送什麼。小人記得,是前年吧,山西巡撫恭了玄狐皮、海龍皮、羊獺皮、天馬皮、烏雲豹皮各一百張,陝甘總督恭了紫藏香一千枝、黃藏香一千枝、西安掛面兩箱、紫氌氌四十卷、寧夏羊皮一千六百張。」
景瑞見沈稼夫沉吟不語,就故意停了一停,然後才面色平靜地繼續說了下去︰「去年年關,安徽巡撫上恭了徽墨十錠、徽硯十端、朱錠十匣、宣紙十沓,而雲貴總督、江西巡撫、河南巡撫三人只上恭了當地特產,聖上也並沒有因此而遷怒他們!」
「這幾個地方窮鄉僻壤,本就沒有多少油水可撈,再加上天災不斷,自給自足尚且不能,還拿什麼去孝敬聖上?」沈稼夫頭也不抬地說了一句,忽然又話鋒一轉,道︰「今年,織造府府產不多,若一下子進貢多了,恐怕明年就要難捱了。何況宮里還放了消息出來,等開了春,聖上預備南巡,途中經過揚州、蘇州、江寧這一帶。我估模著,隨行有不少一品大員,應該還有許多品軼高的京官,到時,舒大人身為地方官員,免不得要上下打點,這可又是一筆大的花銷,咱們不得不精打細算啊!」
景瑞听了這一層,心里也打起鼓來。沉思默想了一會子,他才抬起魚紋叢生的眼瞼,道︰「年貢不比節貢可以從簡辦置,依小人愚見,今年,照例還送各色二則八絲緞袍料、四則五絲緞袍料,至于那綢褂料,就由原來的八百件減少到四百件,雖然不比去年豐厚,可總產量在那里擺著,聖上英明決斷,應該不會故意刁難咱們!」
沈稼夫听他早拿定主意,心里甚是寬慰,可沈稼夫也有自己的顧慮,不由開口問︰「不能只將眼光放在蘇州,你有沒有打听清楚江寧、杭州兩處織造府今年預備送出手多少貢品?」
景瑞似乎沒想到這一層,當面怔了一怔,道︰「這個,小人倒不曾打听過,但從江寧、杭州兩織造府去年一年的貢品數目來看,小人估計,他們今年應該也會縮減!」
「如此,就按照你原來擬的單子呈貢吧!」沈稼夫松了口氣,忽然又想起另外一宗事,不由緊張起來,道︰「差點忘了,舒大人送給兩江總督和江蘇巡撫的年禮備下了沒有?」
景瑞月兌口而出
︰「早備下了!」
沈稼夫見所有事情俱是妥當,不由安心下來,就近捧了一盞楓露茶,細細品了幾小口,正想和景瑞繼續商量其他事宜,忽見丫鬟款款進來,稟告道︰「老爺,公子到了!」
景瑞察言觀色,自覺道︰「老爺,小人還要趕著去給舒大人送筆札,先告退了!」
沈稼夫點點頭。
景瑞慢慢往後退了幾步,繼而才完全轉過身去。
走到門口,見沈復要進來,景瑞立馬靠在一邊,低頭見禮,直到沈復闊步過去,他才默默離開。
沈稼夫一見沈復,面色從來不善,只是寥寥幾句問了近況,然後就自然而然地拐到學習上去。
沈復見父親大人百問不厭,只能凝神屏氣,小心應對。
沈稼夫見他懼怕自己,心里又難受又傷心,只嘆自己膝下單薄,不能多子多福。嘆著氣,沈稼夫快速瞄了沈復一眼,道︰「等明年開了春,聖上南巡要經過咱們蘇州,屆時必有召試。」
沈復耳朵一動,凝眸望向父親。
沈稼夫繼續說︰「按照聖上往年南巡的慣例,蘇州學政會預先擇選出一批士子,填入迎鸞獻冊之文士名單,再等聖上貴足駕臨,舉行召試,再由閱卷大臣評出等第,上呈聖上觀閱,然後取一等者數名,授職內閣中書。」
沈復凝神諦听。
沈稼夫縴悉無遺地說著,突然又嘆了口氣,道︰「我也知道你學問淺,不一定能獲得聖上青睞,但這好歹是一條出路,萬一你走了時運,便是被聖上欽封為舉人也好,好歹省了幾年功夫,直接進入會試。最不濟你連等第榜也沒上,權當去練練手吧!」
沈復唯唯點頭。
「我前日才托景瑞去學政衙門給你報名,等你明日回了府里,就不要到處走動了,只管安心在家讀書,尤其是賦、詩、論,這三項是召試必考,你務必要趁當下有時間多練練!」沈稼夫叮囑著,慢慢看了沈復一眼,「你這次若能爭氣,我便是即刻死了,也甘心瞑目!」
沈復慚愧得不敢抬頭。
沈稼夫看他風塵僕僕,不免心下憐惜,也就不再多說,連連打發他去廂房歇息。
沈復關了房門出來,腦海里開始回想沈稼夫的教導,不禁心下生愧,恨自己攻學數年,最後卻志淺才疏,不能馬工枚速、下筆有神,不能顯身成名、光宗耀祖
轉念一想,學問知識最忌心急,急則心不靜,心不靜則心受擾,心受擾則下筆艱難,更難做出好文章,而況那日試萬言的本領不是人人都可以一蹴而就,還須慢慢鍛煉才是。
沈復心里百回千折,忽而又想到陳芸身上。
想夫妻倆分離日久,一個在天南,一個在地北,本是人家比翼鳥,硬生生變成織女牛郎,隔江相望。沈復一念至此,不禁心旌搖曳,暗暗發誓,等回去了,一定要和陳芸雙宿雙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