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匕首砍削了兩根木棍,我和拉布用來拄著翻山,出了棕樹林後的這片小山,不高也不陡峭,只是我們兩人又餓又疲憊,拖著灌鉛似的兩條腿,感覺走了好遠的路,路上拉布給我講了此次的任務目標,一個關于被砍頭的大海盜克勞斯•施托爾特貝克爾寶藏故事.
克勞斯•施托爾特貝克爾雖已人頭落地,但他的故事卻還遠遠沒有結束。對尋寶者來說,他們的尋寶之路才剛剛開始。
直到這個大海盜死到臨頭,他才嘲諷性告訴德國漢堡的議員們︰他和他手下的海盜不但積聚了數量眾多的西方國家的珍貴物品,而且還攫取了數量巨大的金銀財寶。但是這筆財富埋藏在什麼地方,他卻絕口不肯吐露。
漢堡的議員們當時確信,不論采取什麼手段,他們總會找到施托爾特貝克爾藏匿的金銀寶藏。
但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些議員們的想法錯了。雖然經過了許多人長時期的尋找,但直到今天,那個德國海盜船長的所有財產仍然下落不明。
隨著尋寶的人們不斷地「刨根問底」,隨著從各地搜索的線索越來越多,人們才知道,為了給搶來的金銀財寶找個絕對安全的地方,海盜們先是把其中的一部分貴重的金屬如黃金等熔鑄成了金錨鏈,然後掏空船桅桿,藏匿在桅桿之中。
施托爾特貝克爾死後不久,他的海盜船「紅色魔鬼」號被一個普通的漁民買了下來。這個漁民想把船的艙板、船舷和桅桿統統劈開當木柴。在鋸斷三根桅桿時,他在凹處發現了大量的金幣和銀幣。這當然是海盜們預先藏在其中的戰利品。但這個漁民非常膽小怕事,他並沒有留下寶藏,而是把裝滿財寶的桅桿埋到了一個秘密的地方。
從此,施托爾特貝克爾的寶藏便下落不明。
以至于後來的人們甚至懷疑,海盜們提出的金錨鏈和他們的財寶是真的嗎?假如是真的,它們又被隱藏在哪兒呢?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狡兔三窟」,但是要把這句話用到克勞斯•施托爾特貝克爾身上,三窟對這位海盜來說,那可還是不夠。
人們發現,這位海盜豈止是三窟,他起碼有六個藏寶的「窟」?
根據人們從撲朔迷離中整理出來的線索,施托爾特貝克爾的「海盜寶藏」大概藏在了這麼6個地方︰
首先,應該是哥得蘭島的維斯比。
其次,它們可能隱藏在波羅的海的烏澤多姆。
第三,有人認為藏到了呂根島。
第四,也有人認為那個地方是費馬恩城堡。
第五,還有人認為他藏到了一個聖母教堂里。
第六,最後一個地方是索馬里伯培拉橡膠園不遠處的一個小農莊。
讓我們先來看看最有可能找到寶藏的地方——維斯比。
維斯比為著名的漢薩同盟城市,位于哥得蘭島,是北歐的歷史名城,如今有著「北歐水城」、「玫瑰之都」的美譽。1995年,維斯比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維斯比建立于海盜時代早期,距瑞典海岸約100公里,早在幾千年前,此地就有人居住。9世紀,當北歐海盜維京人在海上橫沖直撞時,維斯比是維京人一個重要據點。公元900年,它成為瑞典的一部分,到12世紀時,它成為漢薩同盟的主要城市之一。
那麼,一向處世謹慎的克勞斯•施托爾特貝克爾船長,為什麼會把他的寶藏首選到維斯比呢?
原來,維斯比城的建築特色別具一格,在整個北歐所有的城市中,它的城牆最厚、最高,碉堡最多,難攻易守,是最富于防御性的城市。對海盜而言,這是「絕對適合海盜們藏匿的地方」。當然,它的建築特色也是它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理由之一。
為什麼這麼說呢?
當今天世界各地的游客們漫步在維斯比城的街頭,即使小孩子也會發現,這座城市的城牆比別的地方城牆要高厚得多,建築也比別的地方更結實。早在13世紀時,維斯比的居民就環繞著全城築起了一道長3.5公里,帶有44座碉堡的城牆。城牆由石灰石建造,四周的城牆竟高達12米,城牆上的每一座城樓都壁壘森嚴。到了14世紀,當地的居民又把城牆加高、加固。城牆內的街道從城門直通海港,港口附近有三條被航道隔開的大街,城內的幾條街道布局自然、寬窄不定,由石灰石、鋪路石和花崗岩石片鋪砌而成。
1396年,克勞斯•施托爾特貝克爾看中了這里的地理優勢,率領著他的海盜同伙佔據此地。1398年,十字軍騎士團向他們發起攻擊,克勞斯•施托爾特貝克爾船長被迫撤離。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維斯比城,之所以每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30萬游客來到哥得蘭島,其中很多人慕名而來,就是想親身領略這座城市城牆和教堂的風采。在維斯比15個教堂的遺跡中,除3座之外,其余12座全部建造于中世紀,教堂拱形大門上的石刻、木刻以及教堂內部的壁畫反映了中世紀文化藝術的最高水平。教堂是宗教聖地,在一般情況下無人敢妄加涉足,更談不到大舉搜索。因此有人分析認為,1398年十字軍騎士團攻打哥得蘭島,當克勞斯•施托爾特貝克爾率領著他的海盜團伙行將撤離時,他很可能處于防止被發現,把裝有金銀財寶的箱子埋藏在了維斯比的某個教堂或修道院的地下深處。
也有人認為,克勞斯•施托爾特貝克爾可能把他的「金錨鏈」和其他財寶隱藏在波羅的海的烏澤多姆島上。
烏澤多姆島是個面積有445平方公里的小島,位于波羅的海南部,屬德國和波蘭兩個國家所共有。對有些讀者來說,也許對烏澤多姆島還不太熟悉,但是對當地的島民來說,多少年來,他們都知道島上的某處隱藏著兩個巨大的秘密︰一個秘密是通往山峽的,一個秘密是飛往太空的。
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凡是在島上居住的人們都知道此地的「施托爾特貝克爾山谷」。那是一條位于島嶼月復地的幽深峽谷,峽谷內懸崖壁立,路徑曲折,人煙稀少,有很多神秘的洞穴。據島上的居民傳說,過去這條山路曾經通往一處海盜的藏身地。有人認為,施托爾特貝克爾無價之寶也許就藏在山峽的某個岩石洞里。
而另一個秘密屬于德國最大的機密,它是現代人制造的。
正是在這個小島附近,人類開始了飛往太空的第一步。
我們都知道,1926年3月,美國火箭之父戈達德試驗成功世界上第一枚液體火箭。但很少有人知道,現代火箭的真正起步點是在德國。
因為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是戰敗國,凡爾賽和約規定了對德國人的軍備限制,不準它發展重炮和坦克等常規兵器,但卻忽視了限制它發展火箭。于是,德國陸軍于1930年奉命接受了秘密研究液體火箭的任務。
1942年10月3日,第三帝國的高級將領把所有的注意力轉到了烏澤多姆島上,一枚火箭從波羅的海之濱升起,不久,一架奇怪的「飛機」跌入到了烏澤多姆島東北處。
這就是世界上第一枚彈道式現代火箭。火箭的設計者,就是27歲便給希特勒上過火箭課,而後來被稱為「現代航天之父」的布勞恩。
1944年6月,布勞恩主持完成了舉世聞名的V-2火箭的設計和生產。在戰爭中,V-2火箭越過英吉利海峽,數千次地轟炸了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僅倫敦就挨了1050枚,以致老百姓談「V-2」色變。盡管V-2火箭在戰爭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但它畢竟是航天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用一枚大型運載火箭,將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送入了太空。
從此,人類征服宇宙,開拓天疆的神聖使命,落在了火箭的肩上。
對當地的居民來說,就像隱藏著克勞斯•施托爾特貝克爾的寶藏一樣,從此,這個小島上又隱藏了一個巨大的秘密。
還有個地方是呂根島,它是德國北部波羅的海上的一個島嶼,只有一座大橋和大陸相連。提到呂根島,我們並不陌生,在《波羅的海海盜》一篇中,我們曾提到,早在1930年,德國納粹頭子阿道夫•希特勒曾命令其部下在呂根島興建了宏大的建築。希特勒想把這個工程建設成為供兩萬人度假的世界第一大旅游勝地。這個著名的滿是白色峭壁的白堊質海岸曾經是大批古代海盜的棲身之處,那里還有許多有裂縫的很深的山洞。在過去的搶掠活動中,海盜們也曾在此地落腳。所以,這里一度被人們稱之為「海盜灣」。
第四個地方就是費馬恩城堡。費馬恩城堡位于費馬恩島,它是波羅的海西南部的一個島嶼,屬德國西北部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它東西長16公里,南北寬約11公里,面積185.3平方公里。在費馬恩島周圍,是大大小小的島嶼、湖泊和淺灘。此地不僅地理地貌千變萬化,而且古堡和森林隨處可見,尤其是在風景如畫的小鄉村,在崇山峻嶺生長茂密的森中到處散落著過去的君主和統治者居住的皇宮、修道院以及教堂和城堡。近年來,尋寶者在此地的城堡里發現了古老工事的斷垣殘壁,建造年代與城堡不一,似乎是漢薩同盟和克勞斯•施托爾特貝克爾生存的時代建造的。有人據此判斷,那里可能是海盜們最適宜藏寶的地點。
第五個地點,是位于馬林哈弗一座年代久遠、極為古老的聖母教堂。這座教堂建有60多米高的鐘樓,早在14世紀時,這里曾是海盜們最喜歡的棲身之處,也是克勞斯•施托爾特貝克爾喜歡光顧的地方。有人認為,也許海盜們把他們的寶藏放在了聖母教堂鐘樓里的某個地方。
前邊五個可能埋藏寶藏的地方都已被搜索過,只剩最後一個地點是離索馬里伯培拉橡膠園不遠的一個農莊。從12世紀開始,這個農莊就莫名其妙地突然變得很富裕,後來農莊的主人又把他的女兒嫁給了克勞斯•施托爾特貝克爾。施托爾特貝克爾有時就住在他的岳父家。有些人根據這些跡象猜測,這個農莊是依靠海盜贈送的財寶才突然富裕起來的。那麼,他的寶藏會不會就藏在了那里呢?我和拉布此次任務就是要潛入農莊並奪回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