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贊賞!

神宗十二年冬,因天津港封凍而滯留安東的南線船隊為大虞帶回了一個面積不小于本土的最大飛地‘澳洲’,與南洋九大島一起納入大虞版圖,當然,正式名稱得和‘非洲’、‘美洲’一起,等待神宗核定。`明庭找到了東南宜耕之地的某個入海口,設立據點南虞城(墨爾本)。周庭和土人們實在溝通不來,帶著一艘軍艦開始繞島一周,和麻那里島一樣,在各個可登6地點立碑為界。6顯庭則按著明庭的指示,樂顛顛地帶兵鑽進山里,成功地現儲量豐富的金銀礦,圓滿完成此次任務。

東線探險隊也在美洲大6西岸成功登6,但那兒不是無主之地。墨西哥和美國的金銀礦大虞有望佔下,船隊繼續往南,準備繞了一圈到東岸宣誓主權。

波秋歌當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大食手中**,卻在塔里克海峽輸給同胞伊比利亞,失去進入大馬士革海的通道,逼不得已招募水手,集資建船,想辦法往南展,結果探索出好望角航線,繞道前往東方。

塔里克海峽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從大馬士革海這個歐洲內海通往遼闊大西洋的唯一路線。海峽北邊是塔里法島,南邊有唯一的天然港丹吉爾。從大西洋而來的船只經過塔里克海峽,進入大馬士革海,沿著北非沿岸馬林王朝的墨迦獵地區一路往東,在迦太基城這個拐角,駛向開羅、大馬士革等通往東方的城市。

那時,伊比利亞忙于光復運動,與馬林王朝對掐,把塔里法島和丹吉爾俱控制于掌中,高盧專注于死磕不列顛,日耳曼陷入選帝侯的內部紛爭,卡馬爾同盟與紅毛夷爭奪瓦蘭海控制權,獨闢蹊徑的波秋歌人逐漸佔據了海上優勢,在東方混得風生水起,更是幾乎壟斷這些年的中華貿易公司商權。

其後,隔壁受了刺激的伊比利亞派出著名的‘哥倫布’,試圖沿著‘圓的地球’駛向富饒的東方。現了南美洲,瑪雅帝國豐富的黃金白銀像磁鐵一樣吸引人,他們開始從東北向西南逐步佔領南美洲西岸,以期能開出另一條通向東方的航線。雙方在教皇的摻和下,在大西洋上劃了一根筆直的子午線,西歸伊比利亞,東屬波秋歌。次年,趁著蒙兀人把歐洲攪成一鍋湯,波秋歌幾乎壟斷了天竺香料市場,里斯本取代了威尼斯的海上商業中心地位,在南美洲也想多撈好處,索性把子午線往西挪了點,把巴西劃拉到自家地盤。`

等紅毛夷、高盧、不列顛等國跟著來喝口湯時,只能或在貧瘠的北美洲扎下據點,再想辦法南下撿漏。高盧和不列顛船少人少,只在一地登6,往深處擴張,前者佔了南北美洲東岸加勒比海之間的一串島嶼及其與北美洲相連的半島,統稱為‘路易斯安娜亞’,不列顛的地盤在高盧半島北邊,稱為‘紐英蘭’。紅毛夷僅在巴西東北部有一小塊地方。

相比較于遍地黃金的南美洲,北美洲幾乎算得上荒蠻之地,若立足于此,到處是可開墾的無主之地,能讓漢族揮種族天賦到處種地,而且,只要打通了從西岸通往東岸的6路,從人數而言,這些海上強國不足為懼。如果要參與南美洲的黃金競爭,那麼,大虞將面對現今海軍最強的兩國,是否能繞過南美洲去控制北美洲東岸也是個問題。

打or不打?怎麼打?thatisaquestion!

樞密院的建議是以南北美洲之間地峽最窄處,未來的巴拿馬運河為界,全佔北美洲。目前船隊可以試探一下南美洲西岸的伊比利亞,若能與瑪雅人合作,趕走他們自己搶下玻利維亞、秘魯等地的銀礦也不錯。至于東岸的安全,等待黑死病過去之後再考慮。一是試著與波秋歌合作,他們傻兮兮地佔了好耕作的巴西平原,如願意提供補給,安東軍完全可以繞一圈去問候東岸的不列顛和高盧,剛好趁著黑死病,要他們的命;若波秋歌的盟友地位不那麼牢靠,一路打過去恐怕要面對西方的合力進攻。二是完全拋棄介入南美洲的想法,在地峽找一處可轉運之地,盡快在東岸打下據點,造船建堡。

在沒有巴拿馬運河的情況下,要繞南美洲最南邊的合恩角去東岸,得多出兩個多月的時間,而如今的巴拿馬地峽根本不是人待的地兒,完全是熱帶雨林的潮濕悶熱氣候,巨木參天,瘴蟲密布,地形崎嶇,無路可走。若要開鑿巴拿馬運河,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以目前的人力和物力做不出升降水閘,更不可能把地峽上的淺湖挖成跟海平面一般高。關于這一點,顧辭能幫上點忙,她記得另一條沒成型的尼加拉瓜運河的大致路線。尼加拉瓜湖離西海岸最近的地方作為上岸的中轉點,翻越過這一小段6路,湖里有一條河可直通東岸的加勒比海。至于河道的深淺,只能現場去查探了。

萬幸美洲水土沒有因為這是個穿越者輩出的時代而流失或改變,大虞探險隊上岸後,砍伐巨木,造出幾艘小船,開始探索那條‘平安河’的水文情況,還鋪石為路,打算弄個轉運港口出來,為可能到來的海戰做準備。`

***********************

針對報紙上公布的新土地,朝廷的反應度第一次和商人們比肩。市舶司、民部、工部等部門急需大量有吏考文憑之人去海外執行公務,中華礦業公司獲悉麻那里島和澳洲的礦產信息,和驛所等其他周邊產業一起籌備明年開春包船出,並內部出招聘啟事,招募礦工和職員。沉寂百年的安東軍次大規模擴軍,樞密院特請神宗簽‘征兵令’,為即將爆的海戰做準備。

在利好消息的刺激下,臘月封印之前,神宗下旨撤楚荊府等內6地區的正三品‘布政使’一職,日後此職僅設于邊關,且品級不限,除了之前任命的東海、南洋、扶南、蒲甘、大理、康藏六位布政使,再增設烏梁海、瀚海、渤海、西寧、敦煌、蔥嶺六處,新增的地區分別由顧恪、羅兢、張圭白、周邁、武沉揚和武沉舟擔任,除了西寧和敦煌,其他府衙設于齋桑、庫倫、扶余和于闐。

所謂‘布政’,在知府一職的‘承宣政令、管轄屬官、掌控財賦’之外,最重要是‘辦學、開考、修路、護商’,普及漢文教育,吸納當地人參加吏考或科舉,修建硬質寬闊的官道和推廣商貿。

對于新歸附的游牧民族,統統拉去干基礎建設,或是圈地為牧場養牛馬,其他非稻米農耕之處,指定當地人種植特定作物,讓其從根源上依賴大虞提供的糧食。對于魚米之鄉,只讓其種谷糧,其余物品皆靠商人提供,徹底在各處邊境打破當地自給自足的經濟結構,納入大虞整體經濟圈。

政績突出的布政使們以顧家姻親為主,被戲稱為‘外戚戍邊’,掌握了許多邊貿資源,無形中又激化了很多排斥、反對展商業的保守人士不滿。

這些確鑿的消息證實了新土地遍地是金,終于在新年伊始引了全民淘金熱潮。

開海之初的海貿以沿海城市為主體,大量青壯年出洋謀生後,自然有災荒或貧困地區的人口流動到缺少佃農的江南魚米之鄉作為補充,淘金熱更是加劇了這個流動的度和深度。大量奴僕與平民為金錢而月兌離了耕耘數百年的土地,奔赴海外,形成大規模的移民潮。

***********************

波秋歌與伊比利亞瓜分了大部南美洲的‘巴西’,在北美洲,前者只搶到東北部一大片,後者在西岸往北展時,遇到了來自東方的船隊。

這是東亞與西方第一次正式的海上沖突,大虞除卻人數十倍于對方之外,軍械軍艦和炮火的威力完全碾壓那幾十艘木質風帆船。伊比利亞船隊很快舉起了白旗,安分地退回南美洲。雙方經過‘親切友好的談判’,大虞把整個北美洲和中間的狹長地峽盡數拿到手里,一方面準備登6設堡,建起尼加拉瓜湖和平安河這個‘海-6-海’通道,另一方面繼續派出軍艦,繞合恩角去往東岸,收攏整個北美洲。

袁嶄一行人繞到東岸見到波秋歌人,他們痛快地‘讓’出了北邊那片冷冰冰的區域,還做東請袁嶄一起去非洲好好玩一玩。紅毛夷那處彈丸之地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再往北見到高盧人,這個半島地方在出前神宗給的地圖上被標注為橙色,說明是‘能拿下最好’,袁嶄一擼袖子去談判。這次是真談判,因為高盧人太少,打起來勝之不武。高盧少尉看見大虞艦隊第一眼,馬上握著袁嶄的手,就想來個愛的擁抱,極力攛掇大虞去弄死北邊那群搞黑暗料理的豬玀,待黑死病過去,他一定會說服國王,退出北美洲。在蒙兀人跑來挑戰歐洲佬脆弱的小心髒之前,隔著海峽一衣帶水的高盧與不列顛生了一場決定性海戰,不列顛大勝,獲得了英吉利海峽的制海權。所以居于劣勢的高盧人不介意拿這些貧瘠的土地換取其他利益。袁嶄再去北邊看了看,也是人少得讓他不忍心打,請了兩人上船,協商個解決辦法。兩波人非常有風度地寒暄,坐下飲了幾口茶,便開始用不同語言對罵,完全無視他們這群主人……

結果自然喜聞樂見,高盧與不列顛‘自覺’退出北美洲大6,在島鏈上安家落戶,

這種近距離長時間的軍事接觸,讓西方人引以為傲的海軍實力受到了嚴重心理打擊,遙遠的東方帝國除了遍布黃金和珠寶,更有高于他們、足以威脅歐洲本土的軍事力量。現在在北美洲,大虞已經表現出攻擊性,那麼,這些鋼鐵巨艦會不會跨越重洋去歐洲玩一玩呢?

等黑死病帶來的恐慌過去,美洲的消息傳至歐洲,在這樣的憂思之下,哪怕東方人看起來再無害,西方人也需要考慮新的戰略布局與之應對,尤其伊比利亞和不列顛,一個是掌握了大量黃金白銀和控制塔里克海峽,有機會逐漸壓倒波秋歌成為真正的海洋霸主,一個是完全沒有6地紛爭之憂,可全面投入海上爭霸,希望取代伊比利亞的島國。

***********************

這種搶地盤的事不是顧辭的關注點,她的激動在于東線探險隊出到達美洲的第二年送回了第一批‘國禮’,其中有被稱為‘淚樹’的橡膠樹成株和好幾大麻袋的種子,她第一時間安排藝青著手成立中華橡膠公司,在南洋群島和宋卡城一帶開設種植莊園,這是中華貿易公司今年的唯一任務,其重要地位等同于糧食!剩下的白灰色成品全部交給宋應星,讓他研究硫化和定型,用于鞋底、車輪等等一切需要緩沖之處。讓準備向格理大學機械系下課題,研制可批量生產膠底鞋、馬車輪和三輪車的各種車床。

然後,在強勁香艷的枕頭風下,甚為饜足的神宗爽快地答應了以後南洋布政使的考核標準里多加一項橡膠產量。作為尚未見過什麼叫橡膠,甚至種子還沒到手就要被考核的第一個倒霉蛋,南洋布政使谷策表示太苦逼了!為了執行考成法,須奔赴本土之外各地區核定施政情況的吏部官員也紛紛表示苦大仇深,一來一往,小半年就沒了!

商人們可高興壞了,他們敏銳的察覺到,這個叫橡膠的東西,日後地位不啻于糧食、硬玉和硬木,紛紛蜂擁至南洋、東海和東南亞一帶,誰也不會嫌錢多呀!

東線探險隊走了四年多才圓滿地跑回來,神宗十四年臘月,徐宏祖教授榮登格理大學的‘大學士’一職,成為終身享受朝廷供奉的學術決策人之一,崔舫升任輿部情報司正三品掌司,袁嶄如願以償得了個禮部鴻臚寺從二品的少卿職位,開開心心接出姨娘住進新府邸,共享天倫之樂。而大虞的版圖經過十五年的努力,比開國之初幾乎大了十倍,中南半島、南洋諸島、澳洲、北美洲、中部和東部鮮卑荒野俱為四方軍威所懾,已邁入不惑之年卻意氣風的神宗,聲威與權勢如日中天,朝野內外再無人敢與之相左。

這是屬于他的時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