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一名大梁軍士滿頭大汗,翻身下馬,「啟稟招討使大人,吐蕃的合水、棲雞等城,在失去維州作為屏障後,已經退兵撤防,逃回蘇毗去了!」
「報!」龐厚啟還沒回過神的時候,一個傳令兵又疾馳而來,「趙秉忠將軍讓我稟報大人,與吐蕃結盟的邛崍山以西的八國,都表示願意前來歸附!請大人定奪!」
「這該怎麼辦?」龐厚啟愈發感覺到事態的嚴重。
「什麼怎麼辦?這不好事嗎?」方連山卻是笑笑,「這樣一來,不僅我大梁可減少八個地方的鎮守兵力,而且不必出兵,即可收復一千多里的失地。況且吐蕃前不久還在圍攻蓬魯州呢!這難道表明他們真有誠意遵守兩國以前簽訂的和平盟約?現在的新盟約又有什麼用?」
「話雖如此,可始終聖命難違啊!」龐厚啟長嘆一聲。
「啟稟大人,大理特使求見!」一個屬官從府城方向奔來,跪倒報告。
「又有什麼事兒?」龐厚啟眉毛都快擰到一起了。
「好事壞事總要面對的!」方連山拍了拍龐厚啟的肩膀,「現在熱鬧才剛開始呢!放心,我們是好朋友嘛,我會幫你的!」
「方兄!」龐厚啟不禁拉緊了方連山的手。
「語嫣、阿依你們先回家!」方連山溫柔地對兩女道︰「現在事情緊急,我得先到知府衙門去!」
「好男兒當為國為民,你去吧!」語嫣柔情似水,上前為方連山整理了一下褶皺的衣襟,「我們都在家等著你!」
「我們先走了!」阿依挽著語嫣一步三回頭,不舍而去。
「你子也太有福氣了吧!我們快去衙門吧!」龐厚啟心中酸水直冒,那個難受啊……
「連山,你回來了!」陳傳庭早已等候在衙門外,見方連山平安無事,心中大為安慰。
「陳伯父,這段時間您幫著龐兄,可真辛苦了!」方連山忙行禮。
「再辛苦也沒你苦啊!」陳傳庭卻是謙虛道︰「出生入死,力挽狂瀾,賢佷真乃大才也!大人,賢佷,快進去歇歇!」
「那大理特使在哪兒?可听到他是什麼來意?」龐厚啟趕忙問道。
「在大堂等候,似乎不是什麼壞事!」陳傳庭恭敬回稟,「只是態度好像有些傲慢!」
「走,去會會!」龐厚啟一馬當先,大步走了進去,方連山和陳傳庭在後緩緩跟上。
「大理特使拜見招討使大人!」見到一身官服的龐厚啟進來,大理特使只是起身微微鞠躬,並未下跪。
「不知特使匆匆而來,有何要事?」龐厚啟強壓心頭不悅,勉強回應。
「此番我乃是奉我皇之命,前來與大梁進行協商!」特使卻依然倨傲,「我們希望大梁解釋為何會趁我大理內亂,興兵南來,奪我關城,竟一直打到了金沙江畔,給我國造成了巨大損失!」
「怎麼著?還想讓我們賠償嗎?」方連山亦昂頭走了進來,「那前番大理和吐蕃共攻大梁,掠去我大梁百姓財物無數,又該怎麼辦呢?」
半晌,卻沒什麼回應,方連山見龐厚啟和陳傳庭都目瞪口呆地看著自己,有些莫名其妙,于是向特使看去。
只見那特使正俯身跪在地上,渾身顫抖,如同見鬼了般。
「臣參見王……方大人!」這特使居然是石重信!
「重信?你是特使?」方連山忙扶起有些激動又有些緊張的石重信,向傻著的兩人解釋道︰「這是我的故交!」
「快坐!」方連山笑意盈盈,「真是有趣,我前腳剛走,你後腳就跟來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啊?三弟怎麼會突然向大梁要什麼賠償?起來,大梁不是幫忙了嗎?」
「這……」石重信有些為難地看了看龐厚啟和陳傳庭,欲言又止。
「無妨!」方連山寬慰道︰「他們都是自己人!」
「這都是丞相大人的主意!」石重信見方連山如此,便再無顧忌,講了起來。
原來段正淳和高泰運重逢後,雙方都表示不計前嫌,遵守盟約,共同維護大理國家利益。
大梁的蜀地得到大治,大梁又接連擊退西夏、吐蕃和大理等,此番大梁還陳兵金沙江,這一切都表明大梁開始強大起來,兩人都同意在外交上應和大梁友好相處,並準備派遣使者出使大梁。
但維州守將悉怛謀叛逃大梁的消息傳來,大理感受到極大的震驚和威懾,這表明吐蕃已開始走上衰退之路,大梁開始發威了。
所以,段正淳和高泰運緊急商議,歸還前番進攻蜀地時所掠奪的百姓和財物,並且準備模仿高句麗以外藩自居,承認大梁的宗主權。
但高泰運怕大梁識破大理底線,所以特地囑咐大理特使一定要先強後軟,盡量為大理多爭取一些利益。
湊巧的是,段正淳和高泰運居然都推薦石重信出使大梁……
「你和方兄到底是什麼關系?」龐厚啟大喜之下,又十分震驚,「你居然將底線和盤托出!」
「我相信方大人會處理好這件事情的!」石重信卻是依舊恭敬地注視著方連山,「他一定會拿出一個讓雙方都滿意的方案!」
「龐兄,既然大理如此有誠意,我看兩國不如趁此結為宗主與外藩的關系吧!」方連山想了想,「當然對這份誠意還是要表揚的!第一,允許兩國互市,繁榮兩國經濟。第二,允許大理子弟到蜀地求學,由我大梁出資捐助。第三,兩國共同應對吐蕃和越南的威脅。你看如何?」
「好!」龐厚啟大喜,「不知重信特使對此可有異議?」
「一切听憑方大人處置!」石重信卻是愈發恭敬。
「哈哈!太好了!」龐厚啟歡喜地合不攏嘴,「來人,送特使回驛館歇息!」
「方大人,」行將出門時,石重信卻是對送行的方連山悄聲道︰「皇上他很想念你,不管發生什麼事,他都在大理等著你回去!」
三弟!方連山的眼眶有些濕潤。
「高丞相也有話帶給你,」石重信有些迷糊道︰「他請你照顧好阿依,他會永遠感激你!」
「我知道了,告訴三弟,我也想他,謝謝他削去了我的王爵封號。也告訴高丞相,望他遵守約定,我會照顧好阿依的。」方連山也悄聲道︰「你一定要和成五密切聯系,做好三件事。一定要秘密進行。」
「謝大人信任!」石重信有些激動,「請大人吩咐!」
「第一,保護好、輔佐好三弟。」方連山神情嚴肅,「第二,暗中監視高氏的一舉一動,高泰運會提拔你的,繼續秘密聯系和提拔赤黑!第三,拓展商路要堅持,多和緬甸的江喜陀王子和景隴金殿國的桑凱冷王子聯系。一有風吹草動,立即報告給我!你自己也要多保重!」
「存天理,滅人欲!信天理,救萬民!」石重信卻神秘道︰「我教竟有方公子這般人才,何愁不能復興!屬下萬死不辭!」
「你……」方連山驚得呆住了……
「方兄,陳副使,你們看!」龐厚啟拿出一本記錄,苦笑著,「陛下為了讓我接受旨意,特地將政事堂的會議記錄發給了我!」
「這左相大人的話倒有些意思!」陳傳庭讀了起來,「我朝和吐蕃重新簽訂和平盟約不久,就接納吐蕃維州守將的歸降。從國家的利益來,奪取維州的事,而遵守盟約的信義為大;從吐蕃對國家危害的程度來,也是維州稍緩而關中最為緊迫。那麼,從大梁來,究竟利益和信義、維州和關中,哪方面更重要呢?」
「這左相果然是以國家信義為重啊!」方連山笑笑。
「這太子怎麼和左相的話差不多?」陳傳庭有些疑惑,又讀了起來,「悉怛謀降大梁,從大梁方面,他這樣做是向化;但從吐蕃方面,則不免為叛臣。因此,他就算送回後被誅殺,又有什麼理由值得同情呢!我們不應該只考慮國家的利益,還應該考慮國家的信義!」
「我怎麼覺得有點不對勁啊!這齊王也是順著這話在啊,好像事先商量好一樣!」龐厚啟眉頭緊蹙,聲讀了出來,「如果鄰居家的牛丟了,跑到自己家里,有人勸這家人的哥哥把牛還給鄰居,有人勸他的弟弟把牛留下。勸還的人︰‘留下來不仁義,而且可能被人告發。’勸留的人︰‘鄰居過去曾偷過我的羊,對他還拘泥什麼仁義!牛是大牲畜,賣了可以使家里富裕。’即使老百姓對見利忘義的行為都以為恥,何況一個國家的天子!」
「還有禁軍大都督段天貴的話呢!」陳傳庭忙讀道︰「如果惹怒吐蕃,其就會和西夏結盟,那大梁西北可就危險了,蜀地也會動蕩不安!」
「這四個人的話都一樣啊!」方連山覺得這事兒透著邪,「都國家該以信義為重,這沒錯。那國家的利益就不要了嗎?事情很明顯啊!第一,鄰居家的牛跑到我家來了,是該還。可這牛本來就是我家的啊!該還嗎?第二,如果我們一旦歸還維州和悉怛謀,那悉怛謀定然會被處以極刑!那不是自我斷絕今後再有人效忠歸降朝廷的門路了嗎?只會讓敵人夢中笑醒。從古至今,再沒有這樣做更愚蠢的了!」
「我決定了!」龐厚啟猛然起身,「我要再寫奏章,要求陛下收回成命!被駁回幾次,我就再寫奏章,我就不信陛下會看不到其中的險惡!」
「龐兄,你沒感覺到嗎?」方連山有些擔憂。
「感覺到什麼?」龐厚啟莫名其妙。
「陰謀的味道!」方連山直視龐厚啟,「這分明是重信義輕利益的是他們,而你則是重利益輕信義的人!」
「任他們去吧!只要真有利于大梁,我不在乎!」龐厚啟毫不畏懼。
「連山的意思沒這麼簡單啊!」陳傳庭長嘆一聲,「讓群臣和百姓對你留下人印象倒是其次。重要的是這樣一來,大人您先前的一切功績算是白忙活了。更關鍵的是——陛下不僅會認為你太輕道德重利益,還會認為你急躁冒進,甚至會覺得你這是不顧大局,急于建立個人威望,恐有不軌之心!」
什麼!龐厚啟倒吸了一口冷氣,臉色變得慘白,一下癱在了椅子上。
「龐兄莫急!」方連山急忙上前,「這次我們絕不能對著干!只有軟下來,仇視你的王公重臣們才會覺得你能被控制,從而輕視你。不然,你一定會被扼殺在搖籃中。人要想躍起,必須先彎曲膝蓋。」
「嗚嗚!」龐厚啟痛哭失聲,「那大梁的將來怎麼辦?我對悉怛謀的承諾怎麼辦?」
「維州據高山絕頂,三面臨江,在戎虜平川之沖,是漢地入兵之路。只有收回維州,吐蕃擔憂南方,才不敢全力謀奪關中。我們再想想吧!」方連山望著西邊茫茫群山,心中亦是痛苦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