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二章

朝中定下的這個策略,因是機密,所以並沒有公布開去。

而且這個計劃,也是長寧同皇帝留在京中最信任的幾位大臣一起商議出來的,定下這個計劃,自然還要前去北方前線讓皇帝同意此事。

路明征本想勸阻長寧公主,讓她不要前往北方涉險,不過想到長寧公主一向有主意,先皇御駕親征時,她便曾隨駕在其身側,這次前往北方前線,定然不是他能夠勸住的,于是只得多做了一些準備,希望長寧公主在路上不要出什麼事。

此時已經是年底,這個春節,長寧又不能在京中度過了,而是要在路上。

長寧穿了厚厚的裘衣,又裹上披風,懷里攏著暖手爐,坐在馬車上,馬車沿著官道往壽州城而去。

隨侍在長寧公主身邊的,只有如意和玉娘兩個貼身宮女,然後還有另外幾位健壯的僕婦,其他便是數十侍衛。

路明征帶了不少人在身邊,除此,還有長寧收攏來拿去賄賂韃靼高官的禮品。

因和北齊大戰,要往前線運送糧草,大周國的官道修建得十分平坦寬闊,雖然這些日子總是下雪,但路上並沒有怎麼結冰,積雪不厚,也頗好走。

所以這一行人走得很快。

路明征坐在自己的馬車里,但每天都會到長寧公主的車前行禮問安。

長寧公主在見路明征時,會戴上帷帽,因裹著貂裘,看起來雖然些許臃腫,卻有種異常雍容愛的美感。

兩人一路上也交流了不少觀點,雖然長寧公主才十五歲不到,但路明征很佩服公主殿下的一些觀點,認為公主殿下是位巾幗女子。

而長寧在和路明征不斷交談之後,也越信重他,認為非他不能完成這次游說。

要說服韃靼君臣出兵南下攻打北齊不難,難的是如何不惹起北齊注意地帶著厚禮從北齊境內前往韃靼。

大周是有北齊境內的地圖的,而且已經選好了一條最行的路線,但即使是最行的路線,卻也並不能保證路上不會出問題。

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還得好好商量。

因公主殿下和路大人輕車簡行,路上只花了七八天就到了北邊重鎮壽州城。

之前北齊倒是想圍攻下壽州城的,但奈何壽州城中兵力充沛,不僅如此,大周皇帝御駕親征北上,已經讓幾位大將帶著先鋒兵力分幾路突襲北齊。

將戰火燒到了北齊,北齊反而處在了被動狀態。

但北齊騎兵之強大,絕不是徒有虛名,很快就將大周的先鋒兵馬打散,然後大軍壓境,向大周撲來。

此時北齊大軍在淮河北岸,因淮河南岸多丘陵山脈,不利于北齊的騎兵沖殺,故而作為大將的皇甫元,在皇帝想要渡過淮河攻擊大周的壽州城時,便反對了他的這個決定。

他說︰「壽州城城牆高大堅固,且其中有慕靖的七萬兵馬,此時大周新皇帝又到了壽州城,帶了數萬兵馬和數萬石糧草進去,即使他們堅守壽州城不出,這些兵馬和糧草,足以保障我等攻不進去,他們也能撐上很久,而大周其他兵馬還以前來援助,到時候我北齊不能快速攻下壽州城,反而會被里外夾擊。老臣不贊成陛下要圍攻壽州城的決定。」

蕭祐非常惱火,怒道︰「那依將軍之見,要如何行事。」

皇甫元道︰「老臣認為攻擊泗州城,攻下後,佔據泗州城而攻擊濠州城,進而攻擊壽州城,更穩妥些。」

蕭祐冷哼了一聲,沒有應他。

既然顧世旻在壽州城,當然是要快速攻下壽州城,殺了顧世旻,那周國必定大亂,便長驅直入將大周納入北齊了。

長寧到了壽州城,乃是送了公主手書,這才被放行進去了。

皇帝住在大將軍府中,並沒有住在營帳之中,就同前一年先皇一般。

長寧被帶著走進大將軍府,甚至有些許恍惚,好像在廳里等她的,不是皇兄,而是她的父皇。

但她很快就回過了神來,並且越堅定了信念,絕對不能讓顧家的基業毀于一旦。

長寧披著披風,戴著帷帽,身邊跟著如意和玉娘,風塵僕僕。

皇帝到門外來迎接了她,看到妹妹,他便是又惱又無奈,在長寧還沒來得及請罪和問安的時候,他就親自挽著妹妹的手進了稍間里去,說︰「你先別多那些虛禮,先進來同朕說話。」

他的語氣里帶著惱怒,但是很顯然,並沒有要責怪長寧的意思。

進了稍間,里面同先皇住在這里時,已經有了一些變化。

先皇是個沒有什麼文化和藝術細胞的男人,所以屋子里全是適用的家具,甚至連裝飾品都是弓箭,而皇帝顧世旻顯然不是這樣,所以房間里多了裝飾的花瓶,還插上了梅花,牆上也有字畫,多寶閣上擺著幾件文玩。

房里燒著暖爐,比較暖和。

因如意和玉娘不敢跟進來,留在了外面,長寧又被拉進了稍間里,頭上還戴著帷帽,她只好自己解下了帷帽。

皇帝因為生氣,此時已經在一邊坐下了,看長寧自己收拾帷帽,才對著在里面伺候的太監呵斥了一聲︰「還不趕緊伺候公主。」

那大太監趕緊上前接過長寧手中的帷帽,然後遞給小太監,又伺候公主結了披風,已經有人送了熱水和巾帕進來,伺候長寧洗臉暖手。

在皇兄跟前做這些,其實是不大好的,長寧說想去收拾好了再來給皇帝請安,被皇帝駁斥了,說︰「不急,先和朕將話說清楚了再去。」

長寧無奈了,于是只是簡單地洗了洗臉,又暖了暖手,便對皇帝行禮道︰「皇兄,我是有要事,才前來此地,還望皇兄恕罪。」

她要來這北方的事,之前並沒有對皇帝說過。

皇帝讓房里的太監們都出去了,這才同長寧說道︰「是有何事,為何不在信中說,卻冒著嚴寒前來此地。」

長寧站在那里,將她同幾個大臣商議好讓韃靼對付北齊的事同皇帝說了,又道︰「韃靼汗答里赤寵幸自己的小兒子明王也都,也都喜好金銀珠寶,為人有狂傲,要是前去賄賂他,很容易說動他讓答里赤出兵攻打北齊,除了也都,韃靼宰相古延也是主戰派,要說動韃靼朝廷對付北齊,太容易了。再說,路大人一張嘴巧舌如簧,而且他本就有一半的韃靼血統,他的生母是韃靼人,當年是奴隸,他的身份也不高,年少時受盡欺辱,當年得遇皇兄您,才能有今日,他是願意為皇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由他前往韃靼游說,沒有不成功的。」

「只要韃靼出兵攻打北齊,北齊定然不能再顧上我大周。大周就以抽出兵力全力對付西梁,定能攻下西梁,還能為長姐報仇。」

長寧說著,目光殷切地看著皇帝。

皇帝上前將長寧拉著讓她在榻上坐了,說道︰「說動韃靼容易,但要通過北齊到達韃靼,卻是不易。」

長寧堅定地說道︰「總能有辦法。」

路明征和長寧一道進入壽州城,因要長寧公主上報皇帝之後,他才能覲見皇帝,故而他一直等在外面的耳房之中。

喝了兩杯暖茶,又烤著火將身子烤暖和了,便正好有太監來傳他,說皇帝召見。

皇帝在稍間里接見了他,他進屋便行了大禮,皇帝和藹地說道︰「愛卿平身吧。賜坐。」

便有太監端了椅子放在了一邊,路明征趕緊謝恩,這才去坐下了。

再抬起頭來看時,只見長寧公主就坐在皇帝的旁邊,已經去掉了披風和帷帽,穿著一身素色裘衣,肌膚如雪,眼瞳若夜空,氣質沉穩,氣勢隱隱,甚至不比皇帝身上的雍容貴氣以及帝王威勢要勢弱。

這是路明征第一次見到長寧公主的真人,因為之前長寧公主都戴著帷帽。

他看長寧公主時,長寧公主也在看他,甚至還對著他點了一下頭,氣度從容穩重,絲毫沒有小女兒的嬌柔之氣。

且公主殿下的黝黑眸子實在太過懾人,讓路明征不敢多看。

長寧說道︰「路大人,你便對皇兄說一說你的計劃吧。」

所謂計劃,就是用什麼辦法從北齊去韃靼。

路明征對著皇帝又行了一禮,這才開始說他的計劃。

雖然大周和北齊一直在打仗,就從沒有友好過,但兩國之間並不是沒有往來,這個往來就是走私的商人。

大周有海上的商船偷偷前往北齊的膠州等地,他以先坐船去到膠州,再從膠州前往韃靼。

雖然海上風浪大,危險度高,但據他所說,大多數海船還是沒有事的。

皇帝听了之後,便問道︰「如此,需要多久能到韃靼。」

路明征道︰「一路順利的話,一月不到便,即使遇到些麻煩,一月半也能到了。」

皇帝上前執了路明征的手,道︰「朕等你歸來,為你加官進爵。」

皇帝這種承諾,自然是會算話的,路明征道︰「下臣本只是一無名小子,乃是陛下的恩德,讓下臣有了今日,臣甘為陛下肝腦涂地死而後已。」

路明征出去之後,長寧便對皇帝說道︰「若是大周有足夠的海上戰船,從海上到北齊海州,攻蕭祐一個措手不及,也不是不能。只是要展海上戰船,卻是不易。等解決了此事事情,皇兄以考慮此事。」

皇帝道︰「正是如此。寧寧你比朕所思深遠。」

長寧說道︰「那是因皇兄您要忙的事太多,且您是皇上,知人善任乃是明君,而我只是您的妹妹,能夠為您分憂,便已經滿心歡喜。」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