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8章 3 不速之客

話分兩頭。

在灞上軍營,突然出現三名項羽訊兵,如同鬼魅一般,只見中間那人拈弓搭箭,箭上捆著項羽給劉季的書信。

發射之前,側旁訊兵大聲沖著城上的守軍囔道︰「項大將軍給劉將軍的傳令!」

話音剛落,一支包裹著書信的羽箭不偏不斜射在城台的地面上。

很快,羽箭連書一起被呈報到劉季那里。

灞上的軍政大帳里,劉季緊急聚集張良、蕭何、樊噲、夏侯嬰等商量項羽星夜送來的最後通牒。

《告劉季書》

本將軍已經駐軍新豐鴻門,已設宴安排,著劉季明日實時出發赴會,其本部兵馬,一律不得出城,靜候指令!項羽書!

張良分析道︰「引蛇出洞,這不明擺著殺主公之心,昭然若揭!」

劉季看到大家緊張的樣子,想緩解一下氣氛,接話笑道︰「哈哈,子房,你怎麼知道我屬蛇的!?」

樊噲插話道︰「更像關門打狗,那我們不去了!」

蕭何說︰「項羽勢大,此宴不能不赴。否則,這將成為他開戰的借口。」

張良接道︰「沒錯,一定要去,但也要平安歸來!要像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一般,不給對方留下話柄和借口。」

夏侯嬰道︰「又要送羊入虎口,又要虎口月兌險,怎麼弄?」

這時候,帳外護守侍衛通傳,張良有重要朋友來拜訪。

張良告辭沛公,起身出去接待帳外來客。

劉季道︰「早去早回,還望子房想出妙策。」

「嗯!我先去看看這麼深夜誰來了,有點神秘兮兮的。」

來者不是別人,正是被自己搭救過的項伯。從前在秦朝時,項伯因誤殺了人,逃亡途中到了下邳,幸遇張良收留方才月兌離險境。後來雖然分開了,項伯講義氣,常念張良救命之恩,卻沒有報答的機會。他接到了項羽攻打劉季的安排,不由得為張良擔心起來,準備把恩人先帶走。

項伯︰「良弟!」

張良關切地問︰「開戰在即,項兄何故深夜造訪?容易被誤傷的!」

項伯︰「壞了,壞了。」

張良拉著項伯,笑道︰「大哥,莫急,先烤烤火吧?」

項伯︰「兄弟,都火燒眉毛了,我是來接你逃跑的。」

張良︰「這麼嚴重?可我不能背信棄義就這麼走了!」

項伯︰「有人告密說你們家沛公想自立為王,他一定會被滅了,你趕緊跟我走吧。」

項伯見張良既不答應也不拒絕,默不作聲,猶豫不決,十分著急。

一會兒,張良道︰「mygod!我的天,我是答應了韓王協助沛公入關的,況且沛公待我不薄,如今他有大難,我背著他私自逃命就不義了,老兄稍坐片刻,待我稟明了沛公再說。」

說到「mygod」這個詞匯,是我教他的,他時常來我家吃我做的飯,我對這個漢初三杰之一的張良,是歡喜的,他也時常和我聊人生和戰術,他也特愛學習,能夠接受新思想,所以,我們都在互相影響著。

項伯︰「啊?那我就不去了,太不方便了,這樣我會很對不起我佷子羽兒。」

張良也沒等項伯說話,早已跨出接待的帳中,急走剛才的會議室。

張良迅速地把情況扼要地反映給劉季,劉季大吃一驚,趕緊問︰「啊,一定是狡猾的範增想的毒招,兩手準備,子房,怎麼辦?」

張良問︰「當初沛公為啥派兵守住函谷關而不讓項羽部隊進入的?這事怎麼沒跟我們商量一下!」

劉季回答說︰「唉,一言難盡呀,是那個淺陋無知的儒生鯫公勸我說︰‘把守住函谷關,不要讓諸侯進來,秦國所有的地盤都可以由你稱王了。’所以我听信了他的話。」

張良說︰「現在項羽已經突關,沛公的軍隊還能夠抵擋住他的軍隊嗎?」

劉季沉默一會兒說︰「本來不如人家,該怎麼辦呢?」

張良迅速作出決策,道︰「沛公,本來還以為項羽只是單純的邀請,並不會發兵攻擊我們,現在情況有變,他們是兩手打算,打算明天同時來攻打我們,鑒于敵多我寡的形式,不能硬拼,只能智取。您跟我出去見項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定要說是場大誤會,沛公不敢背叛項王,明天去赴宴賠禮道歉解釋清楚!」

出去的路上,尾隨張良的劉季問︰「你怎麼和項伯有交情的?」

張良說︰「在秦朝的時候,項伯和我有交往,項伯殺了人要抵命,我救了他;現在有了緊急的情況,所以幸虧他來告訴我。」

劉季說︰「真是要多行善呀,善有善報的以恩相報,他你年齡,誰大誰小?」

張良說︰「他比我大。」

劉季說︰「我得用對待兄長的禮節待他。」

這時候的項伯小坐了一會兒,越想越覺得不對,準備離開楚營,正待他不辭而別,出來準備趕回去的時候撞見了張良和劉季,並跟著的眾將。

無賴本性的劉季連忙小跑過去,拉住項伯笑嘻嘻地說︰「項伯兄,來了也不通知我一聲,外面天寒地凍,又是冷雨夜,進到帳中喝壺暖酒吧?」

項伯辭謝道︰「不了,謝謝沛公,夜已深,我要趕回去吶!」

劉季余光看見張良使了個眼色,意會道︰「既然這麼急,我也不留您了,望項兄告訴項王,表我之心,還我清白,我們封府庫的目的就是迎接我的結義項老弟來入駐咸陽當關中王。」

張良補充道︰「麻煩賢兄務必幫幫沛公,這純屬誤會,我們明早一定按照項羽將軍安排,去鴻門謝罪。」

當然,此刻的張良為劉家軍捏一把汗,勝敗也許就在咫尺了。命運已經走到最重要的時刻來了!是項羽的時刻,也是劉季的時刻,是張良的時刻,也是樊噲的時刻,是蕭何、夏侯嬰等的時刻,亦是所有天下人的時刻!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就是中華民族亙古不變的真理!

張良接著道︰「賢兄,不如進軍營再坐上片刻,喝壺酒暖暖身子,小聊幾句再走?」

項伯看各大將軍都瞅著自己,而且張良又親自說,得給足他面子,只好同意。

劉軍軍營大帳,劉季早已經屏退左右侍衛,著他們在帳外守護,殿內只留下幾員生死相交的兄弟將領,劉季、張良、蕭何、項伯四人均已團團在爐邊坐好,而近身守衛的事就交給樊噲及夏侯嬰,他們倆則在幾仗之後負手而立,留心細細听著和項伯的講話。

只見項伯沉聲道︰「羽兒和範軍師調度真快,明天過後,咸陽城內所有人將是插翅難飛。」

劉季親自奉上一杯酒為項伯祝福,說︰「我進入關中,極小的財物都不敢沾染,登記官吏、人民的戶籍,封閉了收藏財物的府庫,以等待項將軍的到來。之所以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它盜賊的進出和意外的變故。我幾乎是日日夜夜盼望著項家軍的到來,怎麼敢反叛呢!希望大哥您對項將軍詳細地說明,我是不敢忘恩負義的。」

于是,各位輪流祝酒解釋說沒有與項羽作對的意思,更沒有稱王**的野心,正道是,「眾口鑠金,積毀銷骨」,項伯也堅信是場誤會。

劉季還在大家的鼓吹下和項伯結為兒女親家,將劉元許配給項伯少子。

項伯答應說︰「明天你務必早些來親自向項王謝罪,以免他下令出軍,那時就晚了。」

劉季說︰「好。」

于是項伯又連夜離開,回到軍營里。

項伯回營後,硬是把項羽叫醒,把與劉季、張良面談的經過詳細地說給他听,並趁機說︰「劉季不先攻破關中,您怎麼那麼容易攻打進來呢?我仔細觀察過劉季,他絕沒有稱王打算的狗膽,我們听說的不過是傳言和一些人的猜測。現在人家有大功卻要打人家,這是不仁義的。不如就趁機友好地款待他。」

想繼續抱著虞姬睡覺的項羽一听也有理,就改變了「殺人」的主意。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