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阿錯再次醒來時,已是兩天之後,依舊躺在少林自己曾住過的那間禪室,這間禪室的名字叫問空。

是夢,是真,還是夢中夢,亦或夢中真,阿錯已經分不清了,當他睜開雙眼時,立意要把這一切都忘掉,但真的可以忘掉嗎?

「大師!」阿錯一眼看到德性大師正坐在自己身邊,想要掙扎起來,哪里動得了。

「別動別動,你這傷勢可是不輕,就是以我少林的療傷聖藥,外傷也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這次這麼麻煩少林諸位大師,真是令小子心里不安。」

「小兄弟怎麼如此說話?」德性大師大眼一瞪,也不顧什麼施主之類的稱呼了,他本就是一個直性子,他的師傅給起法名德性,就是希望他能夠修身養性,靜心參悟佛法。

只听德性扯著大嗓門道︰「阿錯,你搶回了少林的經典,不知道對少林多麼重要,救了我和老尚的性命倒還在其次,少林如此做實屬本分。只是這峻極派實在過于狠毒,竟把你傷得如此之重,尤其這內傷,方丈師兄說你體內數處經脈斷裂,委實棘手得很,這位風掌門太過分了。」

「不過方丈說了,倘若阿錯願意皈依佛門,成了我少林弟子,方丈願意傳授你少林秘籍,重新洗髓,不僅經脈重續,對以後的修煉更是大有好處。」

「方丈的好意阿錯心領了。不過阿錯以後還要殺人為師姐師兄報仇,為武林除害,恐怕與佛門的慈悲為懷宗旨大相徑庭,倘若以阿錯一己之私再累及少林清譽,委實不願也不敢。」

「莫非你要找峻極派的麻煩?這可不大容易!」

「大師誤解了。阿錯雖然不知道自己身世到底如何,但倘若真的不是風家人,風掌門此舉雖然很過分,但情有可原,阿錯固然怨恨但還不是首要。阿錯誓要誅滅的是神槍山莊的yin賊惡人,其他以後再說。可惜,」阿錯嘆了口氣,「可惜阿錯成了一個廢人。」

「阿錯你莫要擔心,大和尚我再勸勸掌門。你今日剛醒,不易說話過多,有損身體。我去給你安排素齋,你吃完後好好休養,其他事情慢慢來。」

少林的療傷聖藥非常有效,加上阿錯年輕生機旺盛,半個月後,阿錯已經慢慢可以走動,有時苦海、有時苦口、有時德性大師,陪著他在寺里四處游覽。

深山藏古寺,碧溪鎖少林。少林寺在少溪河北岸,寺院宏大。從山門到千佛殿,共七進院落。山門的正門是一座面闊三間的單檐歇山頂建築,它坐落在兩米高的磚台上,左右配以硬山式側門和八字牆,整體配置高低相襯,十分氣派。門額上有皇帝親筆所提「少林寺」三個大字。

一進山門,便見彌勒佛供于佛龕之中,大月復便便,笑口常開,人稱「大肚佛」、「皆大歡喜佛」。神龕後面立有韋馱的木雕像,神棒在握,是少林寺的護院神。過了山門,便是甬道,兩旁碑石如林,故稱碑林。錘譜堂就在山門內碑林西側,里面有泥塑和木雕群像。

經甬道過碑林後便是天王殿,三間重檐歇山頂殿堂,外面有兩大金剛,內里則是四大天王像,威武雄壯。

穿過天王殿,其後有大雄寶殿。殿內供奉著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藥師佛的神像,屏牆後面懸塑觀音像,兩側有十八羅漢侍立。大雄寶殿之後,又有藏經閣藏書八百萬卷,這是寺僧藏經說法的場所。殿前甬道有明萬歷年間鑄造的大鐵鐘一口,重約六百五十公斤。藏經閣的東南面是禪房,是僧人參禪打坐的地方,對面的西禪房,則是負責接待賓客的堂室。

過了法堂便來到方丈室,這是方丈起居與理事的地方。曾有皇帝西渡洛水至少林寺,即宿于此,並賦詩一首︰「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禪靜,寺據萬山深。樹古風留籟,地靈夕作陰。應教半岩雨,發我夜窗吟。」

達摩亭在方丈室後,是一座單檐廡殿式建築,相傳是二祖慧可立候達摩、雪地斷臂之所。東配殿位于達摩亭西側,殿內有「阿彌陀佛」的石像和「達摩面壁影石」。

千佛殿又名毗盧閣,殿中供奉毗盧遮那(即法身佛)的佛像,千佛寺地東側有白衣殿,西側有地藏殿,都十分壯觀,值得一游。

出得少林寺,西面不遠處,是歷代少林寺高僧的墓塔,一二百座,造型典雅,石雕藝術精湛。

其他還有初祖庵、達摩洞、二祖庵等,名景名勝引人遐思。

不愧天下第一名剎,真是個修身養生、敬佛悟道的好地方。

青燈黃卷古鐘木魚,就此一生似乎也還不壞。但想到師姐豐色受人欺負生死不知,阿錯就忍不住熱血沸騰,恨不得立即就有絕頂功夫,在神槍山莊殺個七進七出,方泄心頭之恨。

這一激動,又讓他心潮起伏,氣血上涌,一陣眩暈,想起方丈大師的「不宜嗔怒」的告誡,強自忍住,緩緩定下心神。

不過一個月,阿錯的外傷已經基本痊愈,當然不是說徹底好了,不過是可以自由活動了。這些對于大傷不斷小傷天天的阿錯來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只是那處烙鐵燒傷雖然已經結疤,還需要慢慢恢復,不免又讓他私下里把鄭一動罵了無數次。

四月初四,漫山遍野的鮮花盛開,但在少林寺里,只有蒼松翠柏,以及牆角徑畔生命力極強的青青野草。

天氣一天比一天炎熱起來,阿錯的心有些騷動,開始考慮是不是離開少林寺的時間到了,總這麼打擾別人讓他感覺心虛,在諾大的少林寺中,只有他是一個外人,一個俗人,一個增添麻煩的人。

阿錯最不願意的就是麻煩別人。

這天一早,剛吃過素齋做完早課,方丈德美大師帶著、德性大師級兩個弟子來到了問空禪室。

「阿錯小施主,看你面色,這段日子恢復的不錯!」德美大師一臉的慈和。

「多虧方丈大師和德性大師的照料,阿錯的傷已經好得差不多了。」

「不然,雖然外傷無礙,但內傷並沒有大的起色。老衲今天來,就是要看看小施主的傷勢。」

「方丈大師……」阿錯想要說自己不能加入少林寺,這易經洗髓恐怕不大方便。

「小施主勿要多慮,老衲自有計較。來,盤膝坐好,意守丹田,無塵無憂,切記切記。」

阿錯無奈依言坐好。

德美大師也盤膝坐于阿錯身後,一只溫暖的手掌貼在阿錯背部要穴,稍頃,阿錯感到一股柔和的內力緩緩進入自己身體,如春風般向前游走,突然,阿錯感到一陣劇痛,不是他對于疼痛有超常的忍耐力換做常人就要叫出聲來,他強忍著,過了半個時辰功夫,疼痛逐漸消失,那股內力也慢慢退了回去。

德美方丈大師靜坐了一會,然後站身來,旁邊早有弟子送上毛巾茶水。德美大師擦了把汗飲了一口茶,然後對阿錯道︰「小施主,感覺如何?」

「稟方丈大師,疼痛減輕多了。」

「嗯,看來果然有效。小施主可以活動一下了,老衲下午再過來。」

看德美領著弟子去了,剩下德性對阿錯言道︰「阿錯,你知道嗎?方丈師兄在用內力幫你重續經脈,這門功夫以天下武林之眾,也只有我少林寺方丈師兄一人精通,你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德性大師,阿錯技藝微薄,竟如此有勞天下敬仰的方丈大師,此恩此情不知道如何報答,真是有些愧不敢當。」

「阿錯,你和少林是什麼關系?這話以後可就不必再說了,德性我老和尚听了很不高興,要犯嗔戒。」

「是。」阿錯低頭受教。

「的確,方丈師兄因為不便于傳授你《易筋經》,所以只有親自出手,以無上內力助你修復經脈。對了,你可不要怪方丈不傳你《易筋經》啊?」

「阿錯不敢,少林作為武林榜樣,自有規矩,既有規矩,必當遵守,否則何以表率天下。」

德性滿意點點頭,接著道︰「其實,方丈大師采取了這種方法直接以內力運行易筋經,為你重新續上經脈,可是一件大耗內力的差事,但見效反而更快。」

「是。」阿錯不敢再謝,唯恐又惹德性大師犯嗔。

「老和尚不和你多說了,你好好休息,午後方丈師兄會過來繼續為你治療。但切記不能修煉內力,否則凶險極大。」這德性大師一會自稱老和尚,一會自稱大和尚,一會自稱老衲,甚至直稱德性,並無長性,想到邊說,很是爽直。

如此這般,一連持續了三天,方丈大師方才長出一口氣,緩緩收功,臨走時並無多少寬松神情,只是依然交代阿錯只能極緩慢地修煉內力,平常一個周天一個時辰,此時要四個時辰,而且要慎之又慎。

阿錯第一次修煉又驚又喜,驚的是很多地方很不順暢,而且非常疼痛,因為不能快,所以疼痛的時間更長,看來以後還少一個很大的問題;喜的是,德美大師為了方便重續經脈,竟然幫阿錯打通三四個重要穴道,新增加了一條經脈,倘若阿錯修煉恢復正常,內力有所增加。

第三天一早,大和尚德性大師就來到問空禪室,興沖沖地像小孩子一樣炫耀︰「阿錯,你知道不知道,方丈師兄決心傳授你一門少林絕藝?」

阿錯道︰「不會吧德性大師,這沒道理的,阿錯又不是少林弟子,這不合規矩啊?」

德性大師道︰「是啊,另外幾個大師也是這樣說的。不過方丈師兄說,阿錯你的經脈雖然已經續上,但很不牢固,一不小心就可能更加麻煩,說什麼就像房子地基一樣下面太虛不夠堅實,要解決這個問題並非易事。豈料方丈師兄學究天人另闢蹊徑,忽然想到我少林七十二絕藝之一獅子吼,通過巧妙地震顫讓你的經脈更加牢固結實。」

德性繼續道︰「阿錯,你莫要小看這獅子吼,那是僅次于《易筋經》的少林絕技,練至大成,一聲怒吼可讓千萬人為之魂飛膽散,威猛無比。」

「這樣的絕技如何能傳于我這樣一個小子呢?」阿錯听得有些目瞪口呆,更有些迷惑不解。

「是啊是啊,那幾個老和尚也是這樣說的。噓,咱們小點聲,別讓他們和他們的徒子徒孫們听到。」

德性大師謹慎地看了看外邊,就像一個小孩天真爛漫,直讓人忘了他揮動方便連環鏟縱橫殺敵的威猛無儔。

「不過,方丈師兄說了幾個緣由,」德性大師很得意,「那幾個古板的老和尚方才啞口無言。」

看看阿錯不接,德性大師只好自顧自說下去。

「其一,方丈師兄說,阿錯小施主不學此絕藝,則可能脈斷人亡。我佛慈悲,常言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少林寺如何能見死不救,否則豈不是枉為修道禮佛之人?方丈師兄還說,阿錯小施主救德性師弟時可曾以此為由袖手旁觀?難道堂堂少林寺的有道高僧還不如一個年輕後輩嗎?」

德性大師學著方丈師兄的話,很是義正詞嚴。

「其二,方丈師兄說,我佛最講因果,阿錯還經、救人在前,少林又為何不能傳藝救人在後?」

「其三,方丈師兄說,佛門廣大,只渡有緣之人。何為有緣?阿錯小施主搶回的經典之中就有《獅子吼》,這就是緣;何為渡?入我佛門是渡,救人性命又何尚不是渡?」

「其四,哦,這也是方丈師兄最後說的一條,少林始祖創立少林絕藝是為了降妖除魔,多方考究,阿錯小施主從無惡行,少林絕藝在他的手里,未必不能符合降妖除魔之要旨,少林不必拘泥不化。」

「阿錯,我看我家方丈師兄說來說去,估計就是看你不錯,這才是最重要的。」

「方丈及諸位大師厚愛,阿錯必當銘記,絕不會連累少林的聲望。」

「聲望名利均為空,積德行善方有善果,阿彌陀佛。」德性大師突然誦起了佛號,讓阿錯一時有點不適應。

「不過有一條,方丈大師讓我轉告你,任何情況下,不得少林寺允許,《獅子吼》絕不許外傳,務必記住。」

「阿錯謹記在心,決不敢忘。」

德性大師一臉鄭重,轉而帶著羨慕之色道︰「此功幾乎不外傳,即使我少林寺也只有方丈師兄和德英師兄修煉,我德性也無此福緣,小阿錯你運氣可不是一般的好。」

當日午後,方丈德美大師果然來到問空禪室,屏退眾人,單獨以口相傳,為阿錯講解《獅子吼》修煉心法及要訣,讓阿錯先熟悉一番,不要急著修煉。

獅子吼,乃是少林寺秘傳稀世奇功之一,此功為人體丹田內氣外發,發聲吐氣之功法,功成之後遇敵交手,發功呼嘯,則猶如訊雷疾瀉傳出數里之外,令敵肝膽劇烈,心驚膽戰,毛骨悚然,往往一聲長嘯即使對手不戰而敗,一般江湖豪杰均知其大名而不知其精髓。

據傳,《獅子吼》見于釋迦牟尼佛初誕生時,太子(指佛出家前為悉達多太子)生時,一手指天,一手之地,作獅子吼,雲︰「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關于《獅子吼》的寓意,可見《普曜經?論降神品》︰「譬如獅子吼,諸小蟲怖懼,暢佛獅子吼,降伏外異學。」有震懾人心的不可思議之威力,後經少林寺祖師們的研練,遂成一門克敵之絕技,秘傳至今,今世俗很少有人窺其三味。

阿錯熟悉了一夜,次日一早開始修煉。

《獅子吼》修煉分數步︰

首先︰于清晨寅時擇柏樹多、環境幽靜、空氣清新之處,先隨意活動頭、腰、手等關節數分鐘後,面南向北,盤膝坐于地上,頭正身平,百會與會陰穴成一條垂線,雙目微閉,舌尖輕抵上齶,排除一切雜念。然後,口吐濁氣,吐氣之法開口放氣,不可令粗急,以之綿綿恣氣而出,意想身中百脈不通處,放息隨氣而出,次當閉口以鼻納清氣。如是至三,待身息調和然後將目光自鼻尖下注于下丹田,意守于此,呼吸要避免風、喘、氣作到息。風喘氣皆為不調相。何為風相?坐時則鼻中息出入有聲是風;何為喘相?坐時息雖無聲而出入結滯不通,是喘相也;何為氣相?坐時息雖無聲,亦不結滯,而出入不細,是氣相也;雲何為息相?不聲不結不粗、出入綿綿、若存若亡、資神安穩、情抱悅豫,此是息相也。守風則散,守喘則結,守氣則勞,守息則定。

總而言之,不澀不滑四字為要。中意守要順其自然,勿忘勿助。「順其自然曰勿助,守其自然曰勿忘。」剛開始時,雜念紛紜,這就要以一念代萬念。慢慢在功夫有了進展之後,雜念會越來越少而漸入神定之境界。那時,意守就會自然舍放。練功過程中,口內生津,增多滿足,有的會很香甜,這時千萬不要吐掉,應分三次用意念緩緩送到下丹田。古代養生家稱此津為「天河水」「玉液金津」」對于人體十分有益,有一個要點就是要提肛,提肛謂之「搭下鵲橋」。舌抵上齶謂之「搭上鵲橋「。搭鵲橋是為了內氣在體內運行,如同將自來水管接起來,水就會流動自如。如是練習半個時辰,即可收功。

然後起立,將氣慢慢吸如下丹田,氣吸足後,口中猛發一聲「哈」。發聲時氣從丹田猛沖而出,應內氣十足,一氣呵成,不可只用口腔發聲。如是反復八十一次次,再打坐一炷香功夫即可收功。

如此半年下來,再找山頂無人處,立定,雙腳分開略寬于肩,雙手自然下垂,立身中正。然後緩緩吸氣;同時身體坐下,坐成馬步時,氣吸滿,然後突地束身而起,同時發聲吐氣。如是反復練習三年,隨內功功力大小,取得不同成就。

德美大師一再告誡,練此功應循序漸進,不可為貪求功效而蠻練,每天必須打坐煉氣,否則氣散,收效不大;其次練功時要寧定心神,情緒安泰,身體各部位不要緊張,要松靜自然,心平氣靜,避免七情六欲干擾,如心情不佳、動怒、悲傷憂愁等,當日不要練功!

阿錯經脈不穩,尚無法全面修行,只是開始緩緩運轉,並在德美大師親自指導下,嘗試自行修補經脈,但這遠非一日之功,據德美大師說,要是方法得當二個月後,阿錯經脈方可全面穩定下來,那時才可以正式修煉內功及劍法、輕功等,同樣可以正式修煉《獅子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