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峻極峰。m
「阿蘇,阿蘇!」
「一回來就大驚小叫,沒一點掌門的樣子,讓弟子們看見了豈不是笑話。」疲憊略帶嬌嗔的聲音從內堂傳來。
「哈哈,笑就笑吧,今天我可不介意。」風正源攜著阿錯的手,跨入峻極峰掌門獨院的正堂。
「阿源,你今天怎麼有些瘋瘋癲癲的樣子,是不是在外面撿到金元寶了。」一個婦人從內堂款款走了出來,雖然年逾四十,眉目依然清秀,可以看出年輕時也是個頗為俊俏的女子,只是眉里眼梢帶著點點的哀愁,眼角也有了一些細微的紋路。
這個婦人正是風正源的妻子,姓周名蘇蘇。
「還老是記著以前你我經歷的苦難日子呢?不過今天,我可真是撿到一個世間獨一無二的金元寶,阿蘇你看。」風正源把阿錯推到周蘇蘇面前。
「這是誰家小哥我怎麼沒見過?莫非是你下山新收的弟子?」
「你再仔細看看。」風正源愛憐地看著妻子。
「你是誰家的孩子啊?我怎麼覺著有些眼熟啊。」周蘇蘇有些疑惑,看看阿錯又看看風正源,「你快些講來,偌大年紀了還沒個正經,也不怕人家孩子笑我們。」
阿錯也打量著周蘇蘇,感覺有些陌生,又有些親切。他心道這就是我的生身母親嗎?怎麼和夢里不大一樣啊?當然夢是做不得準的。
「這孩子要偷笑我們,還真拿他沒辦法。阿蘇,我這就告訴你他是誰家的孩子,不過你先定定神,不要慌。」
「行了,別裝神弄鬼了,你就快說吧。說完了趕緊洗手吃飯。」
周蘇蘇不知為何,心里有些忐忑,總覺著有什麼大事情要發生,她想這種感覺是從哪里來的呢?是因為阿源神經兮兮的嗎?
「這個小家伙,就是我們的孩子。」
「我們的孩子?你又認了個義子?」周蘇蘇一時有點蒙,眼楮瞅瞅阿錯又望望風正源。
「阿蘇,這就是我們十六年被搶走的孩子。」風正源說到這里,有些激動起來。
「我們十六年前被搶走的孩子?」周蘇蘇麻木地重復著風正源的話。
「是的,十六年前三月三,杜無前搶走了我們的孩子,就是這個孩子,現在叫阿錯。」
「我們的孩子叫雙志,不叫阿錯。」周蘇蘇下意識地反駁者,一邊圍著阿錯轉圈。
「杜無前給這個孩子起了名字叫阿錯,也就是我們的雙志孩兒。你沒發現他長得很像你的婆婆嗎?」
「真是我們的孩子?」周蘇蘇怔怔地死盯住清淚緩緩流下的阿錯。
「阿蘇,你再看看這個。」
風正源走過來,順著阿錯的脖子從衣服中模索出那個小小的玉墜,周蘇蘇一看,眼一下直了。
「阿錯,還不叫娘?」
「娘!」阿錯淚眼朦朧,酸漲難耐直欲沖破胸膛。
「真是我的孩子?」周蘇蘇猶豫了一下,但阿錯的一聲娘讓她再也忍耐不住,一下撲了上去緊緊地抱住阿錯︰「我的孩兒啊。」接著眼楮一翻,竟然暈了過去。
十六年的骨肉分離,周蘇蘇哪一天不是日夜煎熬的過著,盼望著那個小小的身影微笑著向起自己走來,親昵地叫著娘。
風正源趕緊過來,把周蘇蘇扶到椅子上,掐掐她的人中,周蘇蘇很快醒了過來,神情很是迷茫︰「阿源,我做個夢,兒子找到了。」忽然又看見了阿錯,「阿源,難道這不是夢?」
「阿蘇,不是夢,這不是你的兒子嗎?」
阿錯呆呆地叫了聲︰「娘,孩兒回來了。」
周蘇蘇終于完全清醒過來,她迅捷地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向前重新死死地抱住阿錯,唯恐一眨眼又不見了︰「孩兒啊,這些年你跑哪里去了?可把娘想苦了!」這個素來端莊賢淑的女子忍不住嚎啕大哭。
風正源這個在血雨腥風中眉頭也不皺一下的漢子,走過來用他那寬闊的胸膛抱住了母子兩人,一雙虎目淚光閃爍,心里在想︰「兒子回來了,一家人團圓了,風家有後了,峻極派後繼有人了,列祖列宗不會怪罪我了!」
過了一會,周蘇蘇突然想起一件事︰「兒子,請隨我來。」不由分說拉住阿錯向內室走去。
「兒子,你趴在床上。」阿錯迷惑不解,但是听話地趴在簾帳高卷的大床上。
「阿蘇,你這是干什麼?」風正源有些不解。
周蘇蘇不答,就去解阿錯的棉袍,阿錯吃了一驚,趕緊抓住衣服︰「娘!」
「傻孩子,你是娘身上掉下來的肉,在娘面前有什麼好害羞的。」周蘇蘇嗔道,阿錯猶豫著松開手,周蘇蘇解開阿錯後背上的衣服,倒吸了一口涼氣,嘴唇顫抖著,卻沒有停留,直接下掀,露出了阿錯傷痕累累的**。
風正源已經明白了妻子的意思,兒子的雙臀上各有一個黑痣,所以起名風雙志,妻子就是想驗證一下。
可是一看阿錯身上,大傷疤摞著小傷疤,一個接一個,幾乎沒有好地方。**上更是不堪,箭射的,板子打的,劍刺的,層層疊疊,高低不平,正如一張蛤蟆皮般丑陋人。
哪里還會有什麼黑痣的存在地方,就是有也早打沒了。
「兒子,你這身上是怎麼回事?」
「我從記事時起,就開始在玉皇派做箭奴劍奴,陪大家練習射箭、劍法,就是那時留下的,有的是板子打的。」阿錯語氣平淡地答道。
「我苦命的孩兒啊!」周蘇蘇的眼淚滴滴落在阿錯赤luo地身上,熱熱地。
「杜無前這個狗賊,心竟如此歹毒,往死里折磨我們家孩兒,幸虧咱們孩兒命大,逃得了一條命。哼,孩兒你放心,爹爹一定不會放過他,總有一天要把抓過來,給孩兒出氣。」
周蘇蘇抹著眼淚,協助阿錯穿好衣服︰「是,一定不能繞過這個人,這心也太狠了。」
「對了,阿蘇,還有一件咱兒子小時候你親手做的小棉袍,回頭讓人給你送來。」
「嗯,我做的那件小棉袍還在?那太好了!阿源,咱們一家三口好不容易團圓,我去讓廚房做些好酒好菜,看把我們孩兒餓成什麼樣了。」
轉眼進入臘月了。
風正源的這個小院說是小院其實很大,在峻極派的後方,有通道連接峻極宗門大院,有一個很雅致的名字「乘風苑」,乘風,這個名字倒是與阿錯曾經擁有的花正開的寶劍長風有些相似。
近一個月中,阿錯哪里也沒有去,風正源夫婦也不許他出去,多數時間陪著母親周蘇蘇,似乎不小心阿錯就會溜走了,又變成一個不得不醒的夢。
乘風苑東廂三四間房作為阿錯的居所,有書房,有客廳,臥室自然也是有的。
風正源夫婦還為阿錯特別設置了一間大大的練功房,武器架上刀槍棍棒,木頭人,石鎖,一應俱全。
吃得好,穿得好,阿錯成了大少爺。
有父母的感覺真好啊,阿錯無限感慨,猶如在夢中。但真的回到夢里,卻總是玉皇頂上的情景,夢見了師姐那笑吟吟地溫柔,大師兄的磕磕巴巴,陶罐的細聲細氣,小胖的賤兮兮,就是金官、杜宇也夢見過數次。
每次午夜夢回,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縈繞在年輕阿錯的心頭,讓阿錯對那張舒適綿軟的大床又愛又恨。
至于名字,風正源夫婦認為阿錯已經陪了自己兒子十八年,征求了兒子的意見後,阿錯就作為小名吧,大名自然是風雙志。到明年三月三,風正源夫婦準備廣邀各派,為兒子舉行一場浩大的祭祖歸祖大會,祝賀兒子風雙志回歸風家宗族,也有意一洗此前後繼無人的恥辱。
阿錯此前與不少峻極弟子結有仇怨,這有一點風正源自然不會忽略,他專門召集了一些長老弟子,言明以前是一場誤會,誰也不許放在心上。眾人自然都是識時務的俊杰,沒口子的答應,鄭一動和霍水更是大贊雙志少掌門功夫了得,讓風正源表面不說,心里也美滋滋的。
風正源還特意囑咐了義子風雙歸,話里話外告訴他峻極峰將來必有他的一席之地,萬不可因為弟弟歸來生有他念,風雙歸自然滿口應諾,並主動承諾以後一定好好照應弟弟,決不讓人欺負他半分。風正源看他如此懂事,老懷大慰,還為此賞了風雙歸一個獨立的小院子。
至于《如意訣》,風正源後來自然知道是假的,曾為此訓了一通鄭一動辦事不力,也曾私下問過阿錯,阿錯早有思想準備,一方是父母,一方是生死兄弟,無奈只有兩不相幫,推說不知道杜英兄妹的下落,好在風正源很是寵愛兒子,沒有繼續追問。
阿錯多了個心眼,為了避免出意外,索性把《如意訣》書本毀了。這個《如意訣》很簡單有很奇妙,一點就透,但不點怎麼也不透,阿錯知道自己和杜英都早已掌握了,毀掉了也不可惜。不然萬一哪天落入爹爹之手,怎麼對杜英交代?兩者可是死對頭,阿錯只有如此選擇。況且風正源功夫深厚,對此也未必很在乎。
阿錯只是偶爾出去,他依然不願面對那些峻極派弟子,多年的敵對心理怎麼好一時轉過彎來,雖然杜無前、杜宇很不好,只是把自己當做人質利用,可自己還有師姐、大師兄等,難以割舍得下,何況還有杜英大哥的血海深仇,更是深深地障礙。
除了陪父母之外,阿錯就是練功,看書。
阿錯極喜歡看書,書里的那些大俠讓他羨慕,詩詞文章的美妙意境也略有體會,每每得入迷,父親責怪他時,母親周蘇蘇則護著,說是一個真正大俠必須多書,懂得微言大義,不能只做一個打打殺殺的莽夫,風正源與妻子感情甚好,只好讓步。
趁周蘇蘇不在的時候,風正源仔細探測了一下兒子的功夫,很不滿意,因為阿錯的內力才三層,劍法更是只會幾招,以致他疑惑阿錯是用什麼功夫殺死他手下多名弟子的。他不知道,阿錯和他們走的根本不是一條道路,這也是被逼無奈的結果。
「兒子,你想學什麼?《生死劍法》,《補天劍法》,《峻極心法》,老爹都可以教你。你現在這功夫出去老爹的面子可不大有光。」
「爹,劍法回頭再說,我現在就想盡快提升一下內力。」
「嗯,也由得你。」
「不過兒子修煉的是《玉皇心法》,倘若改練《峻極心法》,又要耽誤幾年時間,倒是一個麻煩事。」
「哈哈哈,這有何難,你爹我這里完整的《玉皇心法》、《落雁心法》都有,你繼續修煉《玉皇心法》吧,內力修煉都差不許多,玉皇派的也有很有獨到之處。」
「哦,爹你怎麼會有《玉皇心法》?」
「自然是你爺爺以前滅玉皇派搶過來的,可惜沒有搶到他們的劍法秘訣,據說《秋風劍法》練至大成非常了得,可惜了。」風正源話頭一轉,恨恨道︰「無怪杜老賊不教你,原來早有打算,果然老謀深算啊,以後對著老匹夫還真不可不防。」
「爹,孩兒懂得一套從yin賊花正開那里搶過來的《花弄影寶訣》,是專門修煉輕功的,您要不要參考一下?」《如意訣》屬于杜家莊的自然不便透露,《花弄影寶訣》是無主之物,告訴爹爹料也無妨。
「哈哈,傻兒子,什麼樣的輕功能比得上咱們的《連天縱》。別練那勞什子了,還是修煉咱們的《連天縱》吧,堂堂峻極派掌門的兒子不會聞名江湖的《連天縱》成何體統。」風正源盡管對什麼寶訣不感興趣,但兒子的一番心意還是讓他很是開心。
「嗯。」阿錯答應了,也借機看看兩個輕功秘訣誰更好一些,其實他心里很有些不服,認為爹爹太小瞧了《花弄影寶訣》,估計是因為在江湖上沒有什麼名氣,風正源想當然認為是個什麼三流的功法而已。
阿錯自此給自己定下了幾個修煉規劃︰
第一,自然是修煉《玉皇心法》,配合《如意訣》,盡快提高自己的內力修為。有了爹娘,他感覺到自己的心慢慢安穩下來,雖然有時空空的,但也是一掠而過地被他有意回避了。
第二,完善《狂蜂十八刺》與修煉《花弄影寶訣》。
第三,探索自己所謂的《阿錯重功》,試圖創造出一條增強手臂力量與速度的功法來,這段時間已經丟下了,需要趕緊拾起來。
第四,是重點,就是在華山落雁峰上看到的那個「險」字,也就是玉皇始祖杜隨心給自己留下的啟示。阿錯隱隱覺得,倘若悟透了,自己的劍法將有極大的提高。
臘月初八,阿錯喝完母親親手煮的臘八粥,突然想起在玉皇派和師兄弟一起喝臘八粥的情景,一時有些心煩意亂,回房加了件衣服,手提寶劍,走出乘風苑正門,經過練武場,與一些正在修煉的峻極派弟子略微打個招呼,獨自向西側走去。
這些弟子知道阿錯現在的地位,雖然各有心思,但都收了起來,尤其看到阿錯很淡漠的樣子,倒也不敢打擾他。
嵩山又名為「外方」,夏商時稱「崇高」。《國語?周語》稱禹之父鯀為「祟伯鯀」,「崇高」之名緣結于此。《史記》中記載︰「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據東漢班固《白虎通》曰︰「中央之岳,加嵩高宗者何?中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西周時稱「岳山」,周平王遷都洛陽後,定嵩山為「中岳」,五代以後稱「中岳嵩山」。
嵩山屬伏牛山系,連綿六十多公里,嵩山中部以少林河為界,中為峻極峰,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嵩山是其總名。古人以太室為嵩山主山,太室少有奇峰,東西起伏如眠龍,故有「華山如立,中岳如臥」的說法。兩座高山層巒疊嶂,綿延起伏于中土民族萬里母親河之黃河南岸。歷代的帝王將相、墨客騷人、僧道隱士,根據這些山峰的形態,給這些美麗的山峰命名,遂有七十二峰之說。
峻極派宗門自然位于太室山的最高峰峻極峰。
太室山共三十六峰,岩幛蒼翠相間,峰壁環向攢聳,恍若芙蓉之姿。主峰「峻極峰」,則以《詩經?嵩高》「峻極于天」為名,有一個皇帝游覽嵩山時,曾在此賦詩立碑,所以又稱「御碑峰」。登上峻極峰遠眺,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面拱,前有潁水奔流,北望黃河如帶。倚石俯瞰,腳下峰壑開綻,凌嶒參差,大有「一覽眾山小」之氣勢。山峰間雲嵐瞬息萬變,美不勝收。正如詩中所說︰「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來往舒心顏。白雲蓬蓬忽然合,都在虛無縹緲間。」
阿錯站在峻極峰,俯覽群山,恍若立于泰山玉皇頂,一股惆悵充溢著阿錯的少年情懷。一陣凜冽的北風吹來,撩起他的衣角,沁進無限寒意,才感到有些清醒。
玉皇頂已遠離他而去,從此,這峻極峰才是他阿錯的家!
三十六峰中,不知道是哪一峰,有一株高大蒼勁的松樹吸引了阿錯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