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藥田旁的小樹林邊,站著兩個人,一個是阿錯,一個是師傅鄭山。

「師傅,怎樣提升內力?」

「仔細體會口訣,姿勢、運行線路不能出一點差錯,最重要的是有時間就練,不要懈惰。但是切記不能操之過急,過猶不及,一旦走火入魔就前功盡棄。」

阿錯點點頭︰「師傅,怎麼練好劍法?」

「有三點要記住︰一是保證一招一式姿勢正確;二是勤練,做到運用純熟;第三,講究悟性,做到靈活運用。要明白劍招是死的,人是活的,不能一成不變的運用,這一點尤其重要,有的人練了一輩子劍也長進不大,就是悟性不夠。阿錯,你這臭小子心眼夠活的,不然也不會取巧勝了金官,上一次遇襲也不會死里逃生。但是你要記住,還是要勤練,一遍一遍地練,光靠取巧總有一天會跌跟頭的,還是要老老實實把基本功打好。」

「弟子記下了。師傅,速度快與反應快有什麼不同?」

鄭山眼楮一亮,哈哈笑道︰「好小子,不錯,你提這個問題算是問到點子上了,師傅我也是這幾年對這個問題才有所體會,你將來成就一定超過師傅。據師傅理解,速度快只要體力和內力好就能實現,主要是身體方面的要求;而反應快,要求的就多了,想要提升也比較難。眼楮要快、腦袋運轉快、手腳跟上快,三者缺一不可。像你,內力還很弱,但你的反應速度極好,大約是這麼多年來逼出來的,你小子雖然吃了很多苦,但也有常人沒有的收獲。不過還有一點你要記住,速度和反應速度都很重要,當對方的速度太快時,你就是反應快也跟不上,所以要盡快提升內力,這是根本。」

鄭山講道這里又忍不住贊道︰「不錯,這個問題提得好,許多入門多年的老弟子,甚至一些有些本門的優秀弟子,對應變能力或者說反應力都沒有提高到相應的重視程度,你能醒悟這一點,很好,對你以後的發展益處極大,師傅看好你。」

阿錯嘿嘿一笑︰「多謝師傅夸獎。師傅,那是不是內力強就會反應快、速度快。」

「這也是一個重要問題。內力強,運用得好,速度就會快。內力強是反應速度進一步提高的基礎,還必須經過長期的刻苦歷練,或者在與對手的較量中逐漸提高。倘若內力不強,應變能力就會受到限制。內力運用不好,也只是一身蠻力,像你大師兄,內力不錯,可就是速度跟不上,反應更不行。唉!小子,你以後要好好用功,讓師傅也跟著有點面子。」

「多謝師傅。別煩啊師傅,最後一個問題,為什麼很多高手一眼就能看出對手的內力如何呢?我怎麼看不出來呢?」

「臭小子,真是鬼心眼多。能看出對手的內力層次,除了觀察對方的氣勢、面色之外,最主要的是看對方的眼楮。」

「眼楮?弟子不明白。」

鄭山沉吟了一下,娓娓道來︰「中土有句古話叫「胸中不正,則眸子眉焉」,就是說眼楮不明亮的人,其心難測。眼楮是心靈的窗戶,是順應宇宙中日月星辰而生,蘊含著本體的諸多信息。眼楮是靈魂之窗,一個人的眼神或眼的形態,其實已向人透露了很多秘密,一個人之精神、精要就在眼中。觀人要察局、形、神、體格、四肢、五官、氣色、氣質、聲音、行為的形態,但這些往往可以人為偽裝,但眼楮卻會把這些偽裝的東西透露出來。」

「眼為髒腑的精華所在,離為火,火為心,眼為心靈的窗戶,看人心性、賢愚主要看眉眼之間,眉可看人的個性,而眼則看心了,是善是惡、是正是邪、是忠是奸、是賢是愚易在眼神中流露出來,眼神是很難偽裝的,比如眼神閃躲的人,多見是小人,若是光明正大的君子,眼神又何必閃躲?端正的人,其眼神也自然端正,眼神可讓人知道此人的心性外,也了然其情緒。」

「同樣的,人的內力越精湛,他的眼楮看起來越明亮、深邃,這和一般少女的明眸善睞可不一樣,小子,你不要想歪了,要慢慢體會,仔細觀察、總結,你才會有所心得。」

「比如你小子,這一段功課做得比較好,我基本從你的眼楮里就可以看出,你快要突破到第三層了。」

「當然,倘若內力極其深厚,則可以返璞歸真,眼楮就變得如同正常人,就不好察覺了。嗨,這些對你小子還不重要,當務之急是盡快把自己的實力提上去。」

「阿錯啊,你以前在外門沒有好好學,想學也受很大限制。現在麼?有師傅我教你,還有師兄師姐們幫助你,你可要好好修煉,不要丟師傅我的臉。你要清楚,你們這幾個外門來的弟子,年齡已經不小,但實力比內門的其他師兄弟都有不小的距離,要想法盡快趕上去。」

鄭山嗦嗦一大通,阿錯听得雲里霧里,但明白鄭山是為自己好,就恭謹謝道︰「弟子記下了,以後定會努力,讓師傅的臉越來愈大。」

「你這臭小子!」鄭山笑著揉搓了一下阿錯的一頭亂發,轉而臉色有些陰沉,「不僅是為了師傅,重要的是為你自己。江湖險惡,而今又有山雨欲來之勢,你要多些保命的本錢,也順便為宗門出力,不要像現在,動不動不是挨打就是受傷,你上次遇襲的事情尚無頭緒,也不可大意,小子你子明白嗎?」

「是,師傅!」

鄭山又指點了阿錯一會,扭著粗壯的身子,踏著沉重的腳步走了。

有師傅真好啊!別看鄭山外表五大三粗的漢子,其實心思細膩,有師傅真好啊!別看鄭山外表五大三粗的漢子,其實心思細膩,對阿錯也很是回護,讓他心里暖暖的。

倘若自己實力強,就不會一再受傷;倘若自己功夫好,就不會在師姐落下山時自己無能為力,讓師姐被摔傷、被蛇咬。

為了師姐,為了師傅,為了自己,一定以後不再胡鬧,要好好練功。

在樹葉逐漸飄的樹林旁,在大部分已經成熟的藥田邊,在風力越來越大的風谷上,阿錯暗暗下了決心。

揮劍,再揮劍,直至筋疲力盡。于是緩緩坐下,平定心神,開始按照口訣修煉內功。

一個月過去了,阿錯感到自己到了一個瓶頸。

他的的內力早就到了二層頂峰,可練了這麼長時間也總是無法突破,讓他很是苦惱。

還有劍法,自從進了內門多學了幾招之外,也沒有太大的進展,心里很不滿意。

他想來想去,總是覺著少點東西。

少點什麼呢?阿錯站在風谷邊上,迷茫無解。

冬天就要降臨了,強勁的北風從遠處遼闊的齊魯大地上呼嘯著匯聚而來,擠過窄窄的山脊缺口,卷起漫天雜物,咆哮著向南方沖去,一往無前,勢不可擋。

風谷之上,鳥兒不敢飛過,野獸也怕被卷走,只有漫天的沙石、灰塵、樹枝以及其他身不由已被裹挾來的東西隨風疾馳,如萬箭疾馳而過,倘若此時一個人被風中的石子打在頭上,輕者頭破血流,重者一命嗚呼。

阿錯看著驚心動魄的風谷,眼楮慢慢發出亮光,對呀,以前有外門幾十個師兄弟陪練,自己才能以簡陋的劍法打敗金官,不就是因為反應快嗎?這風谷豈不比那幾十個師兄弟厲害十倍,常听說一些名震江湖的劍客曾經在瀑布甚至大海中練劍,我何不來個風中練劍,說不定有意外的收獲。

說干就干,阿錯束緊了衣服,手舉寶劍,跳下風谷。

不料他尚未落地,就被狂風吹得身形浮動,隨即不由自主東倒西斜的隨風飄飛,石頭樹枝沒頭沒臉的打過來讓他眼冒金花,嘴里出不來氣也吸不進氣,這個難受勁就甭提了。

阿錯大駭,雖然小心加小心,還是小瞧了風谷的威力。

他慌忙穩定心神,順著風勢使勁掙扎,終于慢慢腳踏實地,長劍在谷地上發出刺耳的聲音,隱約可見火花閃過,借助長劍的阻力,阿錯猛地往旁邊一閃,貼近谷壁,風勢才小了些。

就這麼轉眼功夫就滾出了幾十丈,倘若一直這麼下去留不住腳,只能是直接摔下懸崖,粉身碎骨喂了山中的野獸,而且吃起來不費勁。

好險啊,阿錯習慣性抹了一把臉上的冷汗,其實冷汗也早被風吹跑了。

放棄嗎?不,阿錯的牛勁又上來,他喘了口氣,啐了幾口沙子,看看越發破爛的衣服,一狠心,開始在谷邊慢慢的一招一式練起劍來。

所謂的一招一式,並不再像以前那樣按照鳴風、刺風等死板的順序來,因為不停地有沙石等飛速而過,比飛箭更密、更無規律,必須小心提防,隨時擊打,同時還要抵抗風的吹力,站穩腳跟。

真不容易啊,以前練兩個時辰才趕到筋骨酸軟,如今不過一柱香的功夫,阿錯就已經氣喘吁吁,汗珠隨出隨干。

一個不小心,阿錯又被吹得飛出去幾丈遠,所幸這次有了些經驗,很快被他定住了身體,讓他驚喜的是,竟因此發現了一塊巨大的花崗石凸起處,在風谷一側形成了一個風直吹不到的死角。

雖然地方極小,但尚可容身,有一個喘氣的機會,最重要的是,可從這個地方攀爬上去,離開風谷。不然阿錯還真不知道怎麼回去。

從這天開始,阿錯沒事就來風谷練劍,練劍累了,就盤坐修煉內功。

那一件被豐色修補好的夾袍已被他疊放整齊小心地藏起來,新發的袍子也在上次采摘草藥的時候掛破的東一塊西一塊,上面還浸滿了血漬,後來豐色好不容易才清洗干淨,阿錯現在身上穿的就是這一件。為了不讓衣服被風吹石打弄得更爛,阿錯在衣服外面披了一個野草樹葉編的衣服,防風御寒,腳上的新鞋子也是師姐親手做的千層鞋,穿著真叫舒服。

不過阿錯心里很有盼望,因為照看藥田有功,宗門這兩天就會獎勵他一件嶄新的黑棉袍,他似乎已經感到了那柔柔綿綿的暖意。

至于寶劍,遇襲時丟了一把,還好沒舍得用的那柄松風劍還在,不過阿錯也不舍得使用了,萬一不小心被風吹石打弄飛了,還不心疼死他這個小窮鬼。

他用松木刻了一把粗糙的闊大寶劍,專門用于風谷練劍。

練劍十天後,阿錯已經可以在風谷邊上站穩腳跟,熟練應對各種情況。

一個月後,已可以走到風谷中心地帶,勉強應付。

光陰似箭,轉眼已是十月中旬,天逐漸寒冷,雪花飄飄灑灑,今年的第一場雪降臨。

天氣過于惡劣,阿錯今天沒有去風谷練劍,而是在小屋里獨自小心翼翼地運行著經脈。

世間一般認為十二正經分手三陽經、手三陰經;足三陽經、足三陰經。經絡內聯髒腑,外絡肢節,由頭走足,由足走月復,由月復走胸,由胸走手,由手走頭,再由頭走足,循環往復,周而復始。就像圓環一樣,沒有開頭,沒有結尾,倘若一定要說有,那就非丹田莫屬。

本朝一位大能發現,陰經陽經相互貫通,如圓環一樣沒有開端,沒有終止。其流溢之氣,進入奇經,相互灌溉,在內溫煦髒腑,在外滋潤腠理。奇經統共八脈,不拘制于十二正經,無表里配合,故稱之為奇經。

人在孕育之初,先由男精女血會合成精,精發育而生成腦髓,再逐漸生成人體,骨為支柱,脈為營運氣血的通道,筋來約束骨骼,肉像圍牆一樣衛護機體,到皮膚堅韌毛發生長,出生之後,脈道內外相通,水谷入于胃,化生精微,血氣開始運行不止。經脈,是用來決斷死生、處治疾病、調節人體虛實的,做醫生的不可以不通曉。也就是說,人體自生成之日起,就由血氣、經脈維系著生命活力。

經脈運行,是開拓經脈寬度、容納內力程度的必修課,也是提高內力的基本功課。

當第三遍運行到丹田時,驀然一頓,似乎有什麼東西被打破了,內力運行霎時變得歡快、粗壯起來,身上一陣陣灼熱。

阿錯一陣暗喜,哈,終于突破了,從第二層到了第三層,看了這一段的風谷修煉頗有斬獲。

他不敢妄動,繼續兩個循環,等到經脈運行平穩下來,才長出一口氣,緩緩地站了起來。

舉目望去,夜似乎沒有那麼黑了,屋外飄落的雪花一瓣一瓣的清晰可辨,阿錯明亮的眼楮在黑夜里熠熠閃光。

凝神細听之下,似乎能感受到周圍狂風的呼嘯之下,一些小動物索索發抖的聲音,是錯覺嗎?

在阿錯的眼里,世界變的與以往不同,更清晰了些。

他看看自己的身體,當然不能看到身體里經脈的運行情況,似乎那只是傳說中仙人才有的本事︰「內景隧道,惟反觀者能照察」。

然而有一點是明白無誤的,伸伸手臂、腰肢,感覺到自己力量大增。

內力第三層了,加上自己自認為不錯的劍法,阿錯有信心能夠正面擊敗大部分的內門弟子。要知道,阿錯不僅應變快,哈,鬼點子還多。

而且,隨著內力的增強,阿錯以後可以在風谷中心正常的練劍了,進入冬季,藥田現在基本不需要料理了。

這真是一個不錯的收獲,讓阿錯信心大增,每日在風谷中堅持不輟地修煉著。

又一個月過去了,阿錯已經可以在風谷中心揮劍自如了,對來襲的沙石可以得心應手的隨意擊飛,不再像一開始的時候,還時常被石塊擊傷,這還要多謝以前十數年的雙奴生死陪練。

唯一不如意的,風太刺骨,衣衫太單薄,野草「外套」換了一套又一套,附近的野草都被拔光了。久藏的夾袍依然不舍得在練劍時使用。

為了彌補,阿錯這些天撿了不少從大山外隨風飛過來的衣衫,雖然已經破破爛爛,有男有女,阿錯也不是挑三揀四的人,索性統統弄來,纏裹在身上,再加上內力的支撐,感覺好多了。

阿錯這身行頭,有一次把來找他的豐色師姐嚇了一大跳,以為是野人呢。

即使木頭寶劍,也不知道換了多少個,每一柄木劍用不了太長時間就會被石塊擊壞、擊碎。

這天,看看天色已晚,阿錯順著花崗岩巨石邊緣爬了上來,小步跑回屋里,敲開冰碴,舀了幾瓢水,清洗了一下臉上、身上的灰塵,換上衣服,邁步向東廂大院的餐廳走去。

餐廳里已經坐了十七八個人,除了石克巴、豐色、陶罐、張小胖,還有幾位,阿錯認得是前一段下山歷練的師兄歐陽松、荊貴、孔朝聖、齊魯四人,基本都是二十余歲左右的年輕人,功力也基本相似,在四層中段,還有一些不認識的師兄。

阿錯進來向眾人打個招呼,給師兄見禮,然後在末座坐下。

熟悉的相互之間講述著江湖軼事,等待師傅鄭山到來,就可以開飯了。

豐色看看阿錯︰「阿錯,你的頭發太長了,快成野人了,吃過飯弄盆熱水洗洗頭,師姐給你剪剪。」

小胖擠擠眼︰「阿錯好福氣啊。師姐,我也要剪頭。」

豐色笑道︰「你不是才剪過嗎?再剪就要做和尚了。」

陶罐細聲細氣的說道︰「小胖說,大師兄剪的頭像狗啃一樣,太難看了。」

石克巴嘿嘿笑著︰「滾、滾一邊、邊去,罐、罐兒。」

清秀的孔朝聖一本正經道︰「師妹,阿錯的頭可剪不得?」

大家看著他,孔朝聖不緊不慢︰「阿錯全指望這頭長發保暖呢,你要剪了,他怎麼過冬啊?」

大家嘻嘻地笑。

阿錯道︰「孔師兄,听說你家是個大戶,離這又不遠,我準備明天下山,去殺富濟貧,弄個綢緞棉袍、蠶絲棉褲穿穿,搞不好就成了個員外爺,小胖,你要不要一路?」

孔朝聖幽幽嘆息一聲,卻沒有說話。小胖撇撇嘴,也沒理他。

正在這時,一陣重重的腳步聲,眾人知道師傅來了,趕緊端正做好,一臉嚴肅的樣子。

進來的鄭山比眾人嚴肅,還帶著陰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