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隨老崔從後門進了蓬萊閣暫且不提。m
皇宮,段侯城安排妥當,巡視一圈,又回到軍機處,他已經通知張亮,北府軍報道之後,要是沒什麼問題,直接送到軍機處來,現在看看北府軍的人到了沒有。
出乎他的意料,陳不歡和胡鐵生這次辦事很不利落。
他估模著聖親王也該到了,離了軍機處的院子,打算去養心殿。陳開平卻趕了上來,拉住他說了一陣子溫室及剛報來的總結。
又走了沒幾步,跟著張亮值班的文書進宮,又把兩個護衛的供詞給他看了一遍。
耽誤了不少時間,等到他進養心殿,聖親王已經坐那里喝茶了。雁警刀放在他面前。
聖親王放下茶杯。
聖親王睿智英武,多謀善斷,極受人敬重。
但老人家從小就一毛病,記不住人名。三十多年了,段侯城都當了十年殿前總管了,聖親王有時還是把他和段侯雲中搞混。
聖親王對他說︰段侯小子來了。給我老人家和皇上仔細說說。
段侯城在路上就把陳開平和兩個護衛的報告理順了,給兩位講,很有條理。
兩位都點頭,表示非常明白。
景和帝有點疑慮︰父親!影武者出現的時機好像不對啊?再說怎麼能應驗到小三身上呢?小三是個什麼樣,宮里宮外親貴們沒有不知道的。
聖親王倒不在意︰也不一定,昨天我和平成遇刺,也有人相救,如果是同一人的話,倒不一定就應驗到小三身上。
聖親王見景和帝還是很有疑慮,說︰這事好辦。等查清楚了,要是沒什麼大問題,把那個人安排到太子身邊吧!
景和帝緊鎖的眉頭舒展︰父親睿智!孩兒當真糊涂了。
聖親王擺擺手︰你就是當事者迷,你也糊涂。這大位雖說是全族共有,但將來不是你的血脈,他也坐不上這個位子。
段侯城隱隱約約覺得聖親王的話不是很吉利,但見皇上頗為高興,講了也無意,便不作聲。
他說︰陳開平讓我問,那兩塊流星金如何處理,是送到軍機處,還是送到白雲觀。
聖親王說︰都不要,送到宮里來,好好想一想,到底用到哪里合適。
段侯城答應。
景和帝問兩個人︰如何看劈破流星這事呢?
聖親王和段侯城兩人互相看了一眼,點點頭。
聖親王說︰看來,十七年一次的阿修羅夜又要開始了。搞不好,一直到鬼日,這半年都別想過素淨了。
段侯城點點頭︰其實新影武者再現的時機還是挺好的,至少我們知道是誰,省了很多麻煩。
聖親王一擺手︰這是完了。說第二件吧,段侯小子,兩個老東西現在還在軍機處死蹲嗎?
段侯城一時不好回答,望向景和帝。
景和帝連忙攔了過來︰孩兒倒也不是不讓宗室干政。可兩位大宗正或早年軍務或只是閑務,多年清貴,並無制事之才。軍機處權利責任過重,實在是講不得人情。
聖親王點點頭︰我去把他們趕走。他們現在怎樣,是不是真把自己當頭蒜了?
段侯城笑笑︰兩可之間。
這第一呢,五張桌子,五位大臣,可兩位大宗正卻擠在一張桌上。桌上也沒有兩人可批的文書。
第二呢,軍機處發了第一道令,命令京西獨立團一級戒備。一位大宗正硬加蓋了印。
聖親王和景和帝臉卻立刻變青了。
聖親王大怒︰混帳!這麼不知道輕重。
景和帝卻為另一件事︰朕還未知,軍機處便敢擅動軍隊。
段侯城渾身一冷,解釋︰京西獨立團是地方團勇,京兆令許還三也簽了名。
聖親王搖搖頭︰糊涂!咦——,有貓膩吧?
段侯城︰說是迎接太子殿下並防止塘沽方面異動。
景和帝和聖親王都盯著他不說話。
段侯城無奈︰臣把古雲歸的兒子安排到軍機處當侍衛,陳開平幫著點了出來。正好密保局有份塘沽駐軍留用軌道車頭的報告。就安排小古去京西獨立團了,讓他一個月別回來。
景和帝冷笑了一聲︰原來是跟朕打擂台了。
聖親王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
景和帝給他解釋︰孩兒打算了結軌道一案,安排阿城找了古雲歸的兒子,也算是給東西兩府打個招呼。沒想到他們竟然如此放肆,一點顏面也不給朕。
聖親王舌忝舌忝嘴唇︰這我可沒招。得了,辦一件少一件,我先幫你攆人去。
起身,自己就去軍機處了,挺近的。段侯城送他,然後自己回午門外處置殿前司的公事。
聖親王踱進軍機處,侍衛們也不攔他,老人家光監國就干過三回了,又是皇上他爹。
聖親王進了大堂,就見吳再從和黃長亭的案頭上,擺滿了待批的文書。
陳開平哪里也有一點,不過陳開平大部分時候還是在密保局那間屋里,他管得這塊好多都見不得人,幾個干事也鬼鬼祟祟的模樣。不像個軍機行走該有的樣子。
兩位大宗正並排坐在一張光溜溜的大桌之後,閉目養神。
聖親王進來,大家點個頭各自去忙,不是大家不恭敬,實在是事多。
聖親王拍拍兩個大宗正︰年紀大啦,就別在這里熬了。回家眯一會去吧。
梨闊山雙眼一瞪︰我不困,精神著呢。
聖親王嘆了口氣︰何苦呢?得了!老哥倆也別挺了,走!咱哥三個去蓬萊閣,吃吃茶,听個曲,有什麼話咱們自個聊。
兩個大宗正立馬起身,就等著聖親王呢。老哥倆也怕景和帝來,要真把哥倆輦出門,這面子可真掉地下了,大宗正也別想干了。
三人一塊出門,剛出院門,就听見後面有人下令︰通知段侯城,無旨意,以後不許放這兩個老貨進宮。
故意地,絕對故意地!
梨闊山氣得差點跳起來,回頭找人算帳。
梨名普趕緊拉住他︰不啞不聾,不做宗正。辦正事要緊。
一路羅里羅嗦出了宮,要了三匹馬,除去聖親王的四個侍衛,殿前司又派了三個人給三位爺牽馬。順著中南湖去蓬萊閣了。
進了前門,伙計們接過馬,上了樓要間最邊角的靜室。兩個侍衛守門,其他五個人呆在隔壁的靜室了,休息喝茶吃點東西,只是不能出聲。
此刻,廖化正在後廚。飯點剛過,後廚簡單拾到一下,大家休息一下。老崔一進門,小伙計們搬椅子倒茶,大家圍上來列隊听訓。
老崔坐下很有成就感。廖化站在一邊。
老崔一指他︰濟寧府廖化公子。
廖化給大家行禮。
一指打頭的,快四十的漢子,笑眯眯地,像個老太太;這是我的大徒弟封台。
封台笑著說︰我十八跟師傅,現在不多不少,二十年整。
又一指排在第二位,瘦高個,眼楮很大,腦袋不停地晃︰我的二徒弟李小二,這是他的大名。
李小二說︰我跟師傅,挨揍挨了十年了。
又一指第三個,一個腰肥肚大的矮胖子︰三徒弟,我的外甥孫燦,剛學沒一年,不大上進,事太忙,打得少了。
孫燦嘟囔︰那是你沒教,光讓我練基本功了。
一揮手,劃了一個圈︰其他的也都是咱們山東老鄉,大家一塊在後廚混飯吃。在京師附近,咱們山東做廚房的,除了口子幫外,其他就叫魯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