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四十四章活動

一九九五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及聯合國成立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全世界和全中國都舉辦各種文娛活動,普天同慶、歌舞升平。我校自然也要舉辦紅色歌曲文藝匯演來應景助興。只見各班統一著裝,利用課余時間彩排歌舞,千錘百煉,力求精益求精。最後,八班選定《保衛黃河》和《打靶歸來》參演。音樂課代表聶聰任指揮。兩首歌都采用男女聲「二重唱」的方式演唱,收效頗佳,贏得一片掌聲。總算是對得起俺們全體師生的傾力付出,和告慰為祖國、為人類過上今天幸福的生活而長眠的無數英靈。

不過,當年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活動當數班際籃球比賽。天氣轉暖時,每天午休時分,同學們便可圍在操場上,觀看兩個班級之間的捉對廝殺。一日,我早早吃完午飯,返回學校。但見但聞,同學們正在為各自的班級選手吶喊、加油、助威。我上前一看,正是敝班與九班在一較高下。我一見比分,我班已落後了十二分。可是吾班啦啦隊的加油熱情依然有增無減。正是這些響遏行雲的加油聲使得八班五名悍將神靈附體,超常發揮,竟然逐步將比分扳了回來。我這個不愛看籃球運動的主兒(個頭使然,不言而喻)都開始為鄙班搖旗吶喊起來。奇跡發生了,終場比分是五十八比五十二,八班獲勝。老子所闡述的哀兵必勝、以柔克剛、反敗為勝等哲理在此刻顯現。全班上下歡欣鼓舞、大快人心。

然而,好運不常在。幾天後的下一場比賽,八班對陣十二班。十二班的五名隊員皆人高馬大,佔據空中優勢。加之隊長即體育委員老爺們兒班指揮不當、心急氣躁,發揮失常,讓對方球員頻頻攔下我班球員傳接之球。體育老師勵春影都忍不住從旁指點︰「應當多打低平球,讓對方無法攔截。」可惜雙方終因實力懸殊,吾班敗下陣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一場比賽的勝敗除了取決于實力之外,還有技戰術、士氣、助威、天時、地利、人和、意外等諸多要素使然。

當年體育課測試成績,我的「撇鉛球」是班里投得最近的,因為我實在不想在此種活動上浪費力氣。就像《武狀元蘇乞兒》里的蘇乞兒故意說「拿不動」杠鈴,教裁判舉起「無恥」牌一樣,蘇燦在接下來的其他競技中成績均為十分。所以我想到此節,為了爭回人氣,效仿蘇察哈爾燦,我要在其他體育活動上撈回面子以及打個高分才行。于是,不佞獨到的眼光發現了單杠。我這個如獼猴般靈巧的主兒,恢復了童時在老舅家玩雙杠的活力,找到操場上一合適單杠,開始引體向上、旱地拔蔥。頓時,全班最漂亮、最打眼的幾位美女相繼雲集過來。我這個寫詩的靈感常來自異性的半吊子詩人,登時來了情緒。「一、二、三、四、五……」我心中默數。我用余光瞥見了方瀟瀟、蓋望及、過明明、鮑春暉、時寧寧等靚妹都來為我加油使勁。就連體育老師都未曾想到此生居然能有如此毅力,亦刮目相看,豎起了大拇指。為了傾國傾城們的傾情一顧,「拼了!」繼而我使盡吃女乃的力氣即渾身解數︰「十七,十八,十九,二十!」看似不可能,我這個孱弱無力的小瘦猴竟然一次性拔了廿個引體向上。小仙女們交口稱贊︰「想不到寧波竟那麼能耐!」瀟瀟得意地從旁自詡道︰「俺師父是文武雙全的不世奇才呢!見識了吧!」憑借這次引體向上,我的人氣指數的確攀升不少,再也沒有人認為敝人手無縛雞之力了。一如飛將軍李廣不能第二次將箭射入石稜中一般,如今寫此文時即發福的我,就連四個引體向上也作不出來嘍。

那時在操場流行的體育活動還有仰臥起坐。現下的中學生們一定是同性相按,以防萬一;而我們那前兒,還可以異性壓腳面和摁小腿,卻從無出|軌之舉抑或非分之想,誠可謂天真無邪的、非禮勿動的最後一代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