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四十二章三叔

故事要先追溯到上個世紀(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史稱「大饑荒」,(祖)父輩稱作「三年自然災害」。就是那個饑寒交迫的歲月,女乃女乃懷了第五胎。眼瞅著家里就要揭不開鍋了,身旁的街坊鄰里已有餓死的了,青年時代的爺爺已然快一籌莫展了。三姑六婆們傳言屯子里有一家稍有些余糧的老李頭膝下無子,想要收養個男娃來繼承香火。話傳到祖父耳里,爺爺很快便和老李頭取得了聯系,約定以兩袋苞米面粉作為交易,將未來誕生的娃子交給老李頭收養。

隨著三叔的呱呱墜地,老李頭當日就把兩袋苞米面粉送到了爺爺家。可是血濃于水,親情難舍。爺爺輾轉反側,徹夜未眠。第二天,雖然如貝多芬般矮小,但亦如貝氏一般身強力壯的爺爺扛著兩袋面,將原物送還、完璧歸趙,反了悔,將三叔,他口中的「三兒」又要了回來。然而家里實在是無法再添一口飯食了,爺爺只好把三叔過繼給了同樣無子嗣的他的大哥寧玉江(即我的大伯祖,東北話叫大爺爺,一個在抗戰期間冒死支援過東北抗日聯軍糧食,卻從未寫進過歷史書的錚錚好漢)。正因為三叔生在那個饑饉的年代,因而他從小羸弱,一生骨瘦如柴、疾病纏身。

那個年代糧食粒粒如金,有一天五歲的三叔不小心掉入已稍微晾涼的小米粥鍋里,全家人還是把那鍋粥來了個連鍋端。

六十年代初,爺爺作出了他一生中最英明的一個決定︰舉家從煤城遷往省城冰城。這期間大姨姥(女乃女乃的大姐)一家居功至偉,使得寧氏一門能夠在省會城市安身立命、度過難關。由于三叔還在大伯祖家,因此他的戶口未能一同遷來,他的人生也因之改變。如果沒有爺爺的英明決定,我和寧昕以及其他兄弟姐妹們要麼不存在(唯物主義觀),要麼是以另一種形態呈現吧(唯心主義觀)!諒必更不會有這部比現實主義松散、比現代主義嚴謹的小說啦!

三叔叫寧長生。在生下三叔的隔一年,女乃女乃又生了一胎,可惜是個死胎,蓋因營養不|良之緣故吧!如此一來,「發福生財」(太姥爺事先取好的名)的夢碎了。爺爺是窮一代,父輩們就成了窮二代。幸虧未來堂表兄弟姐妹們可以成為富一代,他們的子女可以過上富二代的生活,此乃後話。

大伯祖夫妻去世後,盡管在戶口上無法恢復父子關系,但剪不斷的親情卻使三叔受到了其生身父母的百般溺愛和嬌慣,這就叫︰「老兒子、大孫子,爺爺、女乃女乃的命根子」。剛符合法定婚齡的三叔就與三嬸「先上車後買票」懷了寧彤,草率辦了婚禮,之後又違反當時的計生政策生下了寧闖。既然生米煮成熟飯,木已成舟、添丁進口,爺爺女乃女乃只好承認了這樁婚姻,允許老三來冰城發展,寄居在爺爺家。

後來的故事,讀者諸君在《堂妹》這一章里可以管中窺豹。寧彤死後,我當時對一向「虐待」她的三嬸恨之入骨,一日,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徑直沖三嬸喊道︰「你就是個後媽!」三嬸對俺這句話記取了一輩子,嗣後對寧闖反而是加倍寵愛和慣縱,亦為後話。堂妹溘逝後不久,三叔三嬸就離婚了。三嬸後來再醮,成為煤城某位高級警官之續弦,過上了錦衣玉食的幸福生活。但是之後還是會有許多剪不斷、理還亂的故事發生。而三叔呢,由于欠了一**債(想必是高利貸),業已瀕臨崩潰暨犯罪邊緣。

一九九五年元月的一天,三叔來向爸爸借款。自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這個國家實行後,我家就一天天地比其他親戚窮起來,貧富差距越拉越大。是故爸爸無法借給三叔五萬元錢。翌夜,我當時正巧放學歸來。彼時黑燈瞎火,幾乎是伸手不見五指。俺剛踏上大樓梯的前幾級台階,就發現身旁有一個比我稍高一些的瘦子正持著一把尖刀,欲躥上樓梯。隨後听見了爺爺的聲音︰「老三,你等等,我有辦法!」爺爺說完,把三叔拽住,拉下了大樓梯。因為兩人目標單純,所以他們二人都未發現我。這件事就算父親也不知道,事後我猜三叔是想威脅家父交出一些錢吧!爾後,我得知爺爺女乃女乃把他們唯一的一套房子賣了,大概賣了五萬元,並替三叔還了債。三叔自此也沒臉再見眾多親戚,迅即回到煤城躲了起來,其間又干了許多違法之事,暫且不表。從此,祖父母喪失了物業,過上了寄人籬下的生活,十年間主要是在我家和二姑家寄居。當我再見到三叔時,已經是十一年後的事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