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小時候的我對哪種動物最感興趣、最愛研究?舍昆蟲其誰?
上三年級後,我通過一位愛撇飛粉筆打同學的中老年女自然老師處得知昆蟲都有六條腿這一特點,遂經常在北岡大壩上的花園里尋覓昆蟲,從而格物致知、鉤深致遠、探賾索隱。最新更新:苦丁香書屋我發現花園里的蜻蜓、蜻蛉(斗娘或豆娘,由于跟蜻蜓體態頗似,當時我還以為是蜻蜓的幼蟲呢)、螟蛉、蝴蝶、蜜蜂、馬蜂、蛾子、蚊蚋、蚜蟲、瓢蟲(花大姐,金龜子)、螢火蟲、天牛、小咬(蠓)、蠅虻、螞蟻、蟑螂(蜚蠊,小強)、螳螂、蜣螂(屎殼郎)、螞蚱(蚱蜢)、蛄等動物都只有六條腿,坐此我斷定它們屬于昆蟲。可是,我又發現蚯蚓、蝸牛、蜘蛛、蚰蜒和蜈蚣這些我幼時以為是昆蟲的動物,要麼是沒有腿,要麼是腿有得是,思來想去︰它們八成和昆蟲是近親,但不是昆蟲。雖然我被跳蚤和虱子叮過,然而我早已忘了它們是幾條腿的動物,故而好鑽研的我不敢貿然把它們歸納到昆蟲一族中。
自然老師說四害是「鼠臭蚊蠅」(在十年浩劫里四害被定義為「鼠雀蚊蠅」,莫不如定義為「王張江姚」),然而我僅在二姑家看到過一回傳說中的臭蟲,除此以外,臭蟲就在我的記憶中消失了。多年後中國又將四害定義為「鼠蟑蚊蠅」,更多年後連什麼是四害都不再提及。
女乃女乃給我買了個蟈蟈(聒聒,蛐蛐,螽斯,蝗蟲;南方人愛養蟬和蟋蟀,即知了和促織),本以為夜晚會叫,結果根本不曾叫過一聲。多年後,我了解到昆蟲的叫聲實際上是從它們的雙腿中發出的,一定是那只小蟈蟈因被束縛在蟈蟈籠里,無法自由伸展雙腿,才不願鳴夏的。
劉老師說蝗蟲是害蟲,專愛吃人類的糧食。我便想為民除害,「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地和渺渺在院里逮了十幾只我們以為的蝗蟲。我們把它們包在紙包里,用火柴點著,給它們來了個集體火葬,超渡了這些無辜的弱小生靈。阿彌陀佛,懇請秉持眾生平等觀的佛祖原諒兩個頑皮無知的小不懂吧!
一個夏日,萬里無雲,風和景明,我來到一個即將拆遷的院落旁的花池里尋找昆蟲,遂發現了一只螳螂。我想起了經典動畫片《黑貓警長》里關于母螳螂吃掉公螳螂以便繁殖後代的故事,想到動物界中竟有這麼不顧親情和愛情的異類,更想對此種昆蟲加深直觀了解。這只螳螂女敕綠色的身體、與周圍環境逼肖一致的偽裝和一對鋒利無比的刀臂令我著實著魔。霍然,我听見一個小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叫聲。我回頭一看,是一位青年女子把一個看起來三歲左右的小女孩放在一位中年婦女的懷里,小女孩「媽媽媽媽」不停地哭嗥著。女青年一步三回首、含淚地蹀躞著。我當時尚且不懂「收養」這一概念,只是想到這個小女孩實在太可憐了,那個女青年一定是窮困潦倒才賣孩子的吧!陡地,中年婦女發現了我,我不知所措,生怕那中年婦女是人販子,拔腳跑開了。心有余悸的我,回家後反詰自己︰「要是有朝一日家里揭不開鍋了,媽媽不會不要我吧?」
附︰很多人都在童年寫過《戰蠅記》和《戰蚊記》,是以在下不再多此一舉。于此,好為人師的我僅為這兩種昆蟲辯護幾句。蒼蠅除了六條腿和口器外,身體其他部分比人體干淨得多。蚊子中的雄蚊只喝草露汁,雌蚊子才是吸血鬼,然而雌蚊若不吸人畜之血就無法生育,這就叫造物(化)弄人(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