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時,和寫作文有關的課程被稱為「說話」,當時還是由劉老師來兼任。到了上三年級後,其他班級都聘請退休的老教師來講授作文課,敝班亦不甘落于人後。劉老師先給我們延請位姓金的女老師。金老師的教學水平得到了孩子們的一致好評。然而金老師因故無法再繼續教我們,劉老師只得另請高人。沒想到,新聘來的女老師是個蒙人的二道販子,授課純屬靠胡扯了事。有同學把此事告訴了家長,家長又反映給了劉老師。劉老師遂把此土耳其大騙子式的老太婆趕出了教室,鬧得個不歡而散、反目成仇。
隨後,我們有了第四任,也是在小學期間的最後一位作文教員——崔老師。崔老師是位年近六旬的矮個女教師,教學謹嚴,語言平實,孜孜矻矻,一絲不苟。我們四班同學對伊口碑載道。一天,我在課上匆匆寫了篇僅有兩段的五百字的命題習作(當時小學生作文以寫四百字即算及格),名叫《第一場雪》。被崔老師工工整整地謄抄到了黑板上。我以為是拙作成為了範文,內心竊喜。誰承想,原來敝文成為了一篇反面教材。崔老師認認真真地指出了該文行文、語法、句讀、段落、結構、煉字上的錯處和不足。真是批得個體無完膚。我不獨不懷恨在心,反而令我更堅定了寫出錦秀文章的志向。于是,我叫媽媽給我訂了《故事會》《童話大王》《中小學生優秀作文》等刊物閱讀。此後,崔老師在我的每篇作文後幾乎都留下同一評語︰樸實無華。很快,班上除了孔德棟的虛構式文章外,我的寫實體作文之優秀在四班無出其右。我還曾和孔德棟商討過︰「孔兄,我看書上說小學生最好不要寫虛構的文章。」孔德棟回敬道︰「老弟,你太易輕信和盲從啦。盡信書不如無書。古今中外的小說哪一部不是在生活和歷史的基礎上虛構出來的。」思來有理,故未反駁。後來,孔德棟寫了一篇《我的大學教授——寧波》。故事內容是寫某位與我同名的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幾十年後從海外以終身教授、哲學博士和大作家之頭餃載譽歸國,為國效力爭光的故事。听得我都冷汗直冒,不勝羞愧。不過,劉老師卻說這是篇好文章,「立意新穎,文筆雋永,充滿合理的想象」。
這樣不久後,劉老師選拔了我和孔德棟、李箏、黎硯等人參加了全區小學生作文競賽。題目是《我愛家鄉的……》。我想到了多數人會寫冰城之冰燈,便反其道而行之,遂在考場上寫了一篇《我愛家鄉的雪》。未料,其他幾位同學之大作皆名落孫山,不才之作竟獲得了一等獎。連崔老師都為我高興和自豪,夸獎我選題得當、下筆有方。我也不改謙虛之作風︰「是您和劉老師對學生栽培有道、教導有方。」
亦因此次獲獎,我獲得了參加市小學生作文競賽的比賽資格。題目正中下懷︰《尋找……的腳步》。我引用了賀知章的《詠柳》,一揮而就,寫成《尋找春天的腳步》。不想,又一鳴驚人,獲得了市小學生作文競賽一等獎(其實全市共有數十人獲得一等獎)。二叔知道此事後,評價我︰「這就叫‘自古英雄出少年’、‘有志不在年高’哇!」由是,我又獲得了參加全國小學生作文競賽的資格,此為後話,待日後他章再述及。
一天下課期間,我和鹿漉因瑣事吵架,我一時沖動用肘部猛杵了一下她的xiong部。發蒙的我忘了女人的rufang是不可以輕易觸踫的這一律條了。崔老師發現後,批評了我︰「女孩子的xiong是不能隨便踫的,那是一處死穴,會痛徹心扉的。鹿漉剛剛喪母不久,你應該有大將風度,要處處讓著她、關心她。」我尋思過味兒來,向鹿漉道了歉,從此再未對不是我對手的女流之輩下過死手。崔老師還進而給我講述她小時候上私塾背書的故事︰背不對,就要挨先生的戒尺打手板。因此,從某方面說,崔老師不僅是我循序漸進、寫好作文的啟蒙恩師,也是啟迪我謙虛退讓、為人處世的良朋諍友。
某一天,我斗膽問崔老師的名諱,她告訴我她叫崔文竹。幾十年俱往矣,尊駕安泰乎?萬分感謝您,您是奠定拙作文風的基礎柱石。
附︰法國批判現實主義大文豪巴爾扎克成名後,某日一位年過半百的女老師專誠拜訪他,請他為一名小學生的作文作下評語。巴氏讀畢,說此生之文「詰(佶)屈聱牙、一無是處,長大成人後恐怕也難在寫作上有半點成就。」女老師遂語重心長道︰「這就是您小時候寫的一篇作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