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三章冬天

第五十三章冬天

冰城的冬天是異常寒冷的。從氣象學意義上說,冰城的冬天可長達半年之久;也就是說,春、夏、秋三季加在一起才有半年左右。

季秋時節,家家便都糊好窗戶,蓋彼年月尚未發明塑鋼窗。到了冬天,由于北方有暖氣提供,大家都喜歡呆在家里,即貓冬。那時還不是一戶一栓,而是由樓下的鍋爐房燒煤取暖,因之一到冬天,我家的大樓梯下便形成了一座煤渣山。穿著女乃女乃縫制的棉褲,我和寧渺時常到煤渣堆上面玩耍,恰似一雙飛山越嶺的神奇小飛俠。

乍一入冬,媽媽就要儲備冬糧了。那時還沒有電冰箱和超市,媽媽爸爸要到副食店去買回上百公斤的土豆、白菜、大蔥和蘿卜。趕上譚寧姐在我家作客時,她也自告奮勇地添一把力,媽媽也會叫她帶回二姑家一些菜蔬。同理,女乃女乃和二叔家亦與有份焉。嗣後便把這些蔬菜放置在涼台,涼台之制冷程度絕不亞于冷櫃,菜皆被凍得結結實實,可謂杠杠的。五樓一門的鄰居阿姨是朝鮮族人,每到冬天就給我家送來她親自腌制的辣白菜,媽媽也會把自己腌的酸菜送給她,所謂禮尚往來者也。二姑還給我家送來她本人泡的糖蒜,別具風味,一吃難忘。一冬,闔家幾乎就是吃著這些儲備的蔬菜度日的。

樓下馬葫蘆一旦壞了,返上些糞水,未幾,結冰後,便成為孩子們得天獨厚的抽冰 的冰場。南方的陀螺是無法與北方的冰 同日而語的。大舅爺親制了一個極其精美的冰 送給我,作為過冬的玩具;爺爺又用長鞋帶兒和短竹桿兒作了一個鞭子,可謂錦上添花。我和「唧唧嘎嘎」的堂弟輪留抽著能發出「嗡嗡」聲響的慣性旋轉和冰 ,甭提多開心了;以至于汗流浹背,渾身冒著熱氣,竟然一點都感覺不到戶外的綦冷。

金山小學校為了豐富學生們的課間游戲,派人在操場上澆了冰道。(彼時尚無滑冰場。)這樣,除了在下雪天打雪仗之外,打出溜滑便是下課十分鐘的首選活動。每當下課鈴響,大家就自覺地排好長隊,一個個在長冰道上打著超級遠的出溜滑,彰顯速度與激情。

新年(元旦)來臨之際,同學們開始彼此互贈賀年卡片。那是一個多麼純真質樸的年代呀!很多同學把自己親手制作的賀卡送給我。如許賀卡敝人庋藏至今。我也親手作了一些給同窗好友。即便是買的賀年卡(有的賀年卡一打開就可听到曼妙的音樂,諸如《鈴兒響丁當》《生日快樂》《聖誕快樂》《小星星》《新年好》等優美的旋律),同學們也都是親自執筆寫上對對方的問候和祝福。不似今人,都用各種電子傳輸的方式敷衍祝願一下了事;雖則電子祝福方式日新月異、層出不窮、方便快捷,然而人情味卻是一年比一年「情轉薄」了。我在一張白色的卡片上,用當時小學生人手一套的十二彩筆繪制了一幅「龍鳳呈祥」的圖案,親手用紅筆寫上梅花小篆「恭賀新禧」四字,並用藍筆在賀卡上畢恭畢敬地寫下正楷︰「贈我最敬愛的劉老師︰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學生寧波贄。」

八八年底期末考試,我考了榜眼。劉老師贈給我一本包著硬塑料皮的日記本,中間夾有幾張彩色的衛城立交橋圖片(此時我方知有一種人造的交通運輸橋名曰「立交橋」),令我耳目一新,扉頁上還有劉老師用楷書書寫的︰「贈寧波同學︰榮獲期末考試第二名,以資鼓勵,特此留念。劉薔。某年某月某日。」這本日記本,我一直珍藏在隨沄軒,並且未在上面再著一字。

劉老師在寒假來臨之前,親自出資,帶我們四班全體同學到馨閣區公園觀看彩燈。雖說冰城是以冰燈聞名于世的,但是彩燈其實也毫不遜色。佛燈、龍燈、鳳燈、花燈、獅燈、麒麟燈,人物燈、船燈、孔明燈、鳥獸魚蟲燈、亭台樓閣燈,大紅燈籠、燈謎燈籠和四大名著燈籠紛紛交相輝映,五光十色,光怪陸離,繽紛錯落,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看著和外國有關的電影人物彩燈,我還初次「結識」了變形金剛、無頭騎士、羅賓漢、吸血鬼、德庫拉、唐璜、堂吉訶德、浮士德、蝙蝠俠、蜘蛛俠、閃電俠、鋼鐵俠、貓女和超人等西方浪漫主義或超現實主義及魔幻現實主義漫畫暨電影人物;當然在我心里,我還是覺得中國的孫悟空更加神通廣大。記憶中好像劉老師還給我買了串糖葫蘆(全稱冰糖葫蘆,衛城人稱糖堆;),或許是棉花糖,反正令我喜出望外,吃得我不停地吧嘰咀兒,樂得小鼻子冒泡泡,流在觜角邊,結成了冰(凌)花,開在了我幼小的心田里。

附︰敝作《冬鍛》(1995)

自序︰

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鍛煉適度,則百益而無一害。

哈爾濱之冬,祁寒漫長,能冬鍛者少之又少。故予為不畏嚴寒者作詩一首,以贊其志堅。

七絕︰

金華啟明方現(見)光,月星去去日陽輪。

冰波霧海身中鍛(煆),冬晨無能阻毅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