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邊荒沒落宗室 第四十六章 搶種搶收

新開墾的的旱地,是用來種小麥、黃豆及其它雜糧的。

所以一旦開墾平整完畢,便立即播種。

而水田則需等到端午前後,稻秧達到插播時機。

此時李家堡子去年播下的冬小麥已經成熟,勞力充足收割起來也快。

但由于不是太平年景屯墾,也不是支農任務。

而是四周部族勢力虎視眈眈,隨時有可能發動報復性攻擊。

有練兵重任在身,自是采取特殊措施。

集中上千人,幾天時間便將那三千余畝麥田搶收、搶種完畢。

隨後留下千余不適宜騎馬、作戰的人口,繼續開荒並進行田間管理。

率近千精壯分批潛回朱圉山大營,開始以索多嘟嚕部旗號招搖地練兵。

來自後世,當然不可能依照此時「舊制」行事,首先在軍制上就做了很大調整。

按大唐折沖府兵制,十人為火設火長,五火為隊設隊正、隊副,二隊為旅設旅帥,二旅為團有校尉,若干個團為折沖府設都尉。

李卓遠作出改動,作戰部隊十人為什設什長,一百以十人為隊設隊正,三百六十人為營設營尉,八百二十人為團主官為團校。

與現代連、營、團設置,類而不同。

因為隊沒有隊副,但有一個包括隊正在內的領導什。

隊正兼任這個什的什長,成員都是各具特長的士兵且當值過什長。

營則在三個隊之外,另轄一個三十人編制的隊,稱為指導隊。

這個隊分為三個什,一個斥候什,一個突騎什,一個指導什。

隊正由一個稱作指導長的充任。

營尉兼任指導什什長,這個什包括營尉、指導長和指導員八人。

營尉和指導長同級別,前者不一定能斷文識字,但指導長必須粗通文墨。

作戰時營尉指揮,指導長配合;平時則兩人商量著訓練、管理部隊。

八名指導員均是輪值過隊正,但沒有正式擔任者。

團有直隸營,編制一百人。

營尉由一個稱為督導長的兼任,分為一個督導什,一個三十人的衛隊,兩個各三十人的斥候隊。

督導什由團校兼什長,其余成員是督導長、斥候督導三人(斥候隊正佔兩個名額,另一人為斥候長級別只稍高于隊正。)、文案督導三人(其中一人為長)、助理督導員二人。

輜重部隊則是五人為火設火長,二火為什設什長,五十為隊設隊正,四隊為營主官營尉。

此時手中已有一個團,兩個輜重營。

團校兼督導什長程懷慎,督導長兼直隸營尉許格洛,斥候長列尚迪力。

一營營尉兼指導什什長王侃,指導長兼指導隊隊正曹敬辭。

二營營尉兼指導什什長挈窠德兒,指導長兼指導隊隊正張元光。

六個戰斗隊隊正按序列分別為︰

一隊杜貴、二隊莫語、三隊韓大嗓、四隊伏咄、五隊莫東望、六隊格弈結朗。

伏咄和格弈結朗,這是兩個原李家堡子家僕出身的勇猛隊正,原打算分別放在一、二營。

但是挈窠德兒和張元光兩個,說什麼也反對。

因為莫氏兄弟領的隊,是最像騎兵的隊,不宜放一個營中。

杜貴又是曹敬辭的好搭檔,這樣就有個韓大嗓要放在他們二營。

他們二人一听見韓大嗓門,就不由自主哆嗦。

這是實情,李卓遠也是有體會的!

于是原來當過衙役頭兒、武藝又好的韓大嗓,只能被塞進比較好說話的一營。

兩個輜重營營尉,當然是莫言和趙廚子。

輜重一營側重于馬匹管理與運輸,分別有兩個戰馬保障隊和兩個運載隊。

四個隊正並不指定擔任,都由莫言根據任務臨時指定,平時由各什長輪值。

輜重二營設有炊事、糧秣、兵甲、急救四個隊,也是各什長輪值隊正。

練兵之初,面對大半羸弱奴隸,只能選取其中相對強壯者編練。

次些的交給莫言組成個戰馬保障隊,讓這些人在照料戰馬的同時得到恢復鍛煉,以備擴大補充。

再次些的丟給趙廚子,在伙房將養將養,壯些則轉戰馬保障隊去鍛煉。

趙廚子一開始不明就里,覺得自己好不容易將手底下的人喂壯了。

怎麼壯一批,就調一批啊?

也不嫉恨莫言,而是私下訴苦。

莫言這位大唐老遺民呢?

他憑借當著各部族的馬奴,還要拉扯倆孩子生存下來的本事。

帶著戰馬保障隊的人,既干好自己本職工作,又四處找食。

能吃的植物根睫、可以捕捉獵物的方法,全都傳給大家。

所以那時他們戰馬保障隊耗糧不多,還為炊事隊提供了不少素食、肉食。

這兩位後勤隊正,沒把自己找食的事聲張出去。

只是兩個隊的人自己嚼著,盡量省出糧食、牛肉,甚至是牛雜湯供給訓練強度大的隊伍。

那是天寒地凍的時節,萬般艱難困苦,這樣相互扶持熬過來的。

冒險出兵滅了索多嘟嚕部,掃來鄣縣及附近糧食、物資、牲畜之後。

日子還是過得緊巴巴的,所以兩個隊的傳統,直到現在還是一樣。

其實一開始趙廚子也清楚,李卓遠如此安排的用意。

讓羸弱的先到炊事隊,又是煮飯又是來回跑動撿箭矢,是慢慢恢復體格。

再到戰馬保障隊去忙活、顛簸,是進一步恢復鍛煉。

只是趙廚子一門心思用在帶上真正意義上的兵。

現在,這支隊伍在壯大,大家都在努力,他也成了個營尉。

于是就更加起勁,幾乎用全部心思在後勤保障上。

在慢慢壯大起來的隊伍中,李卓遠給自己啥樣的官職呢?

自任知軍,只帶一個通訊兼衛兵什、一個處置什。

按唐制,有沒有知軍這一職無關緊要。

反正有一軍知一軍,有兩軍知兩軍。

如此知軍,總比拿著官職在長安城作滾刀肉要強!

李卓遠並不以為吐蕃各部真能被蒙住,更不會為表面平靜所麻痹。

鄣縣、伏羌相隔並不遠,就算現在交通與通訊不如自己那時代。

可一兩個月時間,夠吐蕃各部往來溝通個兩三回了。

保密工作做得再好,對方要查找蛛絲馬跡也非不可能。

暴風雨該來的,終歸要來。

爭取到這麼長的準備時間,他已覺得自己該慶幸!

與種田搶農時一個理,自己滅掉索多嘟嚕部的時候,其實就已種下種子。

接著搶種搶收,就看自己的手段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