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邊荒沒落宗室 第四十七章 官原來可以這樣當的

四月中的朱圉山,已是處處蔥翠。

冒充索多嘟嚕部,瞅空子掃了鄣縣回師進駐朱圉山以來,伏羌吐蕃千戶還是很識相的。

不僅自動讓出朱圉山,還在耀武揚威的「索多嘟嚕部」騎兵巡視時,讓家兵躲遠點。

且忙罷農事開始大規模練兵之際,當一營打著索多嘟嚕部的旗號開到洛門川口。

他們再次主動退出,且是不留一兵一卒地走人。

這樣,洛門川口到朱圉山一線以西,基本劃入李卓遠部防區,算是有一塊小小的地盤。

落門水對岸、朱圉山東北邊的吐蕃家兵,偶爾也悄悄窺視,但沒有什麼出格動作。

能解釋的,就是伏羌吐蕃千戶及附近的部族,以為索多嘟嚕部進駐朱圉山不是對付他們。

要要麼對付近些年富裕起來的盧都氏,要麼是想休整一下進攻唐境。

無論哪一種可能,對他們這些吐蕃部族來說都是好事。

借住朱圉山,就借吧!

反正你們又沒來要進獻,也沒有再進一步逼近,可以暫時井水不犯河水。

防一手還是必要的,從伏羌吐蕃千戶在兵力部署上,就看得出來。

他們在朱圉山東北面不遠,設下一座大營。

洛門川東岸,也設下一座大營。

而且東面臨近大唐秦州地界,又是一座大營。

這三座大營,都是千戶得力干將在領兵。

且距離伏羌都不超過三十里,一處受攻擊,三處可增援。

你說伏羌吐蕃千戶,他還怕個什麼勁?

李卓遠沒想讓他們怕什麼,而且巴不得他們就這樣幸災樂禍下去。

直到自己動手,把他們一個個拿住。

到時候,再告訴這些牛人︰以後跟老子混,虧不了你們!

至于自己的皇家生意,在長安城內掛起什麼樣的風,李卓遠此時還不知道。

因為無論走水路還是陸路,都是很耗時間的。

直到這時了,才收到二月底從長安來的書信,是有必要加強通訊。

但那是以後再考慮的事,現在正在朱圉山木城大帳內,忙著閱讀李 的家書。

還有他那些狐朋狗友的信,重點是太監黃福的。

黃福在書信中說,受封九品坊市購置使時,他覺得自己快飛起來了。

可一听說無職無爵的李 ,授職親勛翊衛校尉、散昭武校尉、勛驍騎尉。

又覺得十三郎畢竟是龍子龍孫,一飛沖天。

「嘿,你酸溜溜的?

「多少宗室成員尚在襁褓中,已是王公了!

「李 是不是該氣死?」

李卓遠搖搖頭,輕聲自言自語苦笑。

不過,覺得李 這個結義的太監九哥,倒沒什麼有惹人厭的!

至少在為兄們爭取弟散官的問題上,很仗義也很大方。

田令孜不是順口說,九品以下隨意給個十張八張的麼?

兩顆馬蹄金,令秉筆、司印太監拿人的手軟,按照十加八等于十八的最大限額批發。

並說明,多了他們也擔不起責罰的風險。

中尉大人(田令孜還是掌管神策軍的中尉)記憶力驚人。

且一旦察覺手底下辦差的欺蒙他,會要人命的!

這十八張可以狡辯說,是錯把十張八張听成十八張。

就是這樣,也不能太過分,正九品上的仁勇校尉十個,從九品上的陪戎校尉八個。

畢竟中尉大人還要借此斂財!

再給兩顆馬蹄金,兩位太監又出主意。

說要是能再出點錢,打點一下其他相關太監。

七、八品的名額,也可以從別個托請的那里摳那麼幾個。

還可以另外再添兩個從九品上的湊整。

黃福想︰十三郎逃婚,他那幾個舅哥,除了成天一起鬼混的程五、程六是十三小太保的老大老三不好說什麼。

那四個成家的可沒好脾氣。

既然十三郎正六品,十三太保別個也都九品,就弄幾個七、八品的來。

算是賄賂程家那哥幾個吧!

于是,花光了賀總管掖給他的所有馬蹄金、銀餅、銅錢。

再加上平時摳摳索索節約下來的一點積蓄。

額外拿到從六品上的振武校尉、從六品下的振武副尉,從七品上的翊麾校尉,從七品下的翊麾副尉,正八品上的宣節校尉、正八品下的宣節副尉、從八品上的御侮校尉,從八品下的御侮副尉告身各一份。

並在信中以兄長的口氣說︰給李 岳父老程一份從六品上的振武校尉,給程家二叔一個從六品下的振武副尉,再給程家那哥幾個長幼有序、按年齡排品各得一官,必會寬恕十三郎。

「呵呵,這個小太監還算厚道。

「要是他提筆亂填一氣散發開去,還真就吆五喝六的潑皮一群!」

李卓遠細點了一下二十八張空白告身,不由得一笑。

黃福的願望,就是名氣不大的十三小太保,能像田令孜那些親信什麼十虎、九豹、十三太保之流一樣,橫行半個長安或是名震長安城內外。

書信中強調,這些空白告身由李 親筆簽發效果好。

還一個勁催促李 趕快回去,說是混好了說不定成為個開國縣男之類的爵爺。

唐代的官爵,有職官、爵位、散官、勛官之分。

職官是有具體職務,爵位只授予皇室、親勛,散官則意味你有資格任官但未派職務給你,勛官是類似榮譽級別稱號,並不是每個官都四類齊全。

要是有一個職、散、爵、勛俱全的十三郎為骨干,再加這麼些無所事事的散官兒。

或許十三小太保,還真能玩住長安百余坊中的若干個。

要是換成真李 ,大約會!

可是現在是李卓遠,不會把官拿來這樣玩的!

「來人,去把團營隊官都叫回來。」

軍營有軍營的樣,李卓遠帳外還是站著衛兵的。

「喏!」

帳外一聲響亮的回答,人卻未露面。

只听腳步聲遠去後不一會兒,馬蹄聲大作,奔向各個方向。

這是李卓遠的規定,不要有事沒事都鑽進帳內來應諾,听清命令立即傳達去就是了。

每天就那麼幾個衛兵,誰的聲音還听不出來?

費那時間做什麼?

不僅砍掉那些不必要的繁文縟節,就連下級向上級敬禮,都做出改動。

不許行叩拜禮,只需徒手時右手抬到胸口,握兵器時雙手持刀槍抱拳即可。

「娘的!老子最煩為了狗屁官威,非得整出繁瑣透點的破規矩!」

看看李浯在信中,諄諄告誡不許做違逆犯上之事,否則逐出家門之類。

李卓遠有些心煩氣躁,心知這便宜老爹听說自己練兵玩兒,怕給朝廷眾臣參奏「謀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