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劉潛興味十足地盯著她,宋敏舒對上劉潛的目光,輕輕一笑,唇邊梨渦漩起,像足了一只狡猾的小狐狸。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
「佛曰不可說,不可說。」
「臣不問方子出處,娘娘總可以說。」
「賢王的眼疾除了看不清遠處的東西,並未給身體造成其他影響。神仙說,賢王這病要治不難,只需要配一副水晶鏡。」
「水晶鏡是何物,為何治療賢王的眼疾只需要配一副水晶鏡。」
藥典記載,水晶「辛寒無毒」,能「安心明目、去赤眼、熨熱腫」。從質材來看,水晶對人確實有好處。據宋敏舒所說劉潛猜測,水晶鏡大約一件外物可以輔助眼楮看清楚遠處的事物,但不能從根本上治愈眼疾。**輒的先天眼疾不同于普通疾病會導致雙目逐漸失明,只是看不清遠處的事物,倘若借住外物能讓眼楮看清遠處的事物,未嘗不是一件好法子。
宋敏舒向劉潛提及眼鏡,最看重的是劉潛不是一個死板固執的人,不會排斥新奇的東西。只要眼鏡能夠改善視力,讓近視的人看清楚遠處的東西,劉潛絕對是推崇眼鏡治療近視的一大助力。
上一世,宋敏舒不是近視,卻在眼鏡店配過無度數眼鏡用做裝飾,當時閑來無事與驗光師聊了一些與眼鏡有關的話題,知道眼鏡是利用凹透鏡成像原理制作而成。凹透鏡中間薄兩邊厚,成小于事物的直立虛像,通常用于配置眼鏡以矯正視力。近視眼主要是由于晶狀體的變形,導致光線過早的集合在了視網膜的前面。凹透鏡則起到了發散光線的作用,使像距變長,恰好落在視網膜上,使人能看清遠處的事物。
東啟沒有樹脂合成技術,唯一能夠用來制作眼鏡的只有水晶。水晶是天然石英礦的純淨結晶,透明度較好,清晰度略高,質地細膩堅硬,遇風沙不易磨毛,是用來制作眼鏡的最佳材料。只是用水晶制作眼鏡不宜長時間佩戴,光線通過水晶時會出現雙重折射作用,產生疊影。且水晶能通過紫外線和紅外線,在強烈陽光下戴與不戴沒有區別,並無保護作用,長時間佩戴容易使眼楮產生疲勞。
想到這里,宋敏舒遲疑地看了一眼劉潛,她無法向劉潛解釋紫外線紅外線會穿透水晶等一些光學原理,她對這些東西一知半解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她無法解釋為什麼她會知道不該出現在這個時空的知識。
「這水晶鏡雖能讓人看清楚遠處的事物,卻有一個缺點。人久戴水晶鏡,眼楮極易感到疲勞。」
「娘娘可否讓先臣看看水晶鏡。」
「我也沒有水晶鏡,只能將水晶鏡的大概模樣與制作說一下,要制成水晶鏡全靠劉太醫。神仙只給我看了一眼水晶鏡的模樣,至于能否做出適合賢王的水晶鏡,這可說不準。」
宋敏舒是真的說不準眼楮能不能制作出來,水晶質地堅硬,脆性大,不易研磨,加工困難不說,即便加工出來了眼鏡的度數也不一定符合**輒的需要。方法是有,實施起來比較難。
自從與劉潛說過眼楮一事後,宋敏舒就將心思重新放到了隨方嬤嬤學宮規禮儀與學醫一途上。對和大哥哥有三分相似的**輒,她能做到的已經盡力做到,余下的就看劉潛能否研制出水晶眼鏡。
一晃十余日,中秋宴終于來臨。八月十五這一日,宮中上上下下一片忙碌,中秋夜宴成了皇宮中的重頭戲。這一日朝中大臣攜家眷同赴中秋宮宴,繼新帝登基,皇宮迎來了又一次盛宴。
楊氏隨宋畢昇入宮後沒有急于去雲陽宮見宋敏舒,只在昌平宮內供眾命婦休息的側殿中小憩。昌平宮是宮中歷年來舉行宮宴的地方,此刻宮宴尚未開始,一早入宮的朝臣與家眷則被安排到昌平宮的左右兩側殿,只待宮宴開始再入席。
彼時昌平宮一眾命婦休息的側殿內已坐滿了朝臣家眷,從楊氏的角度看去,側殿中最受命婦關注
的是當朝皇後之母,右相夫人元氏。與元氏一同赴宴的是皇後一母同胞的妹妹右相府中的四小姐張卿顏。八歲的女孩唇紅齒白,眉眼秀麗,容貌不及其姐,也是個美人坯子。與元氏聊的最歡的是吏部尚書夫人李氏、禮部尚書夫人趙氏以及新上任的戶部尚書厲爵的夫人烏氏。張卿顏不似其母,是個文靜內斂的女孩,面對年紀相仿的女孩親熱的打招呼,也只是客氣地回上幾句,便不願多說。盡管如此,張卿顏身邊仍不乏上前示好的女子,也有兩名女子說話風趣,幾句說下來竟逗樂了張卿顏。
楊氏無心避開命婦,早在元氏攜張卿然到來之前已和眾位命婦一一見禮,說了好一會話。元氏到來後,楊氏同元氏見禮後就回到座位上休息,靜候宮宴開始。這會兒只要元氏被眾命婦纏上,就沒心思對上她。熱鬧的側殿中,楊氏淡看眾命婦歡聚一堂,收回思緒。
「一年多不見,舒兒長高了嗎?瘦了,胖了?」
想到這里,楊氏的臉上浮起一絲寵溺的笑,這一笑恰好被轉過頭來的元氏看到。元氏從眾命婦包圍中走出來,身上的飾物隨著元氏的走動發出叮咚聲響。
「宋夫人不與眾位夫人交談獨居于此,莫不是我等冷落了宋夫人,讓宋夫人不高興了。」
楊氏從座位上站起來,迎上元氏,靜靜地看著她,直到原本話語聲不斷的側殿沒有一絲聲響,楊氏輕笑出聲。
「張夫人說笑了,宮宴即將開始,我不過是躲懶休息一會罷了。方才與眾位夫人交流持家之道,深有所悟。都說京中相國府中,夫人持家有道,使家宅興旺,妻妾和睦。張夫人治家有方,若能指點我等一二,必將受用無窮。」
元氏听罷,一張笑臉霎時冷下來,面上似笑非笑地看著楊氏,心里卻恨得牙癢癢的。元氏對楊氏既是妒忌又是艷羨。張府一門權貴,在外人看來分光無限,可她十分厭惡張府後院中一日多過一日的美人。元氏入張府十幾年,好不容易在前年得了一個兒子,費了千般手段這才穩住了相國夫人的地位,讓府中兩位老人不再看她不順。今日楊氏提及張府諸事,表面上夸她治家有道,實則暗損張府後院混亂。有宋府作比較,元氏對楊氏的暗恨又多了幾分。
「若說持家有道,京中何人比得上宋夫人,誰人不知宋大將軍與宋夫人鶼鰈情深,容不下第三人,連宋老太爺和宋老夫人都不多說一句。宋夫人的手段才叫絕。」
楊氏暗道元氏不入流,小小激將法便能觸怒她。想用宋畢昇不納妾為由指責她善妒,用宋家老
人不敢反對訓斥她不孝父母,可笑的理由。只有愚蠢的女人才會和一群女人斗,她楊氏何須做那些無用功。反觀一旁的張卿然,顯然听懂了她的話,卻裝作不知,才是真正的聰明人。怪不得相府後院的女人一日多過一日。
「請諸位夫人入席,中秋宴即將開始。」
兩名宮女的到來打斷了楊氏與元氏的爭執,元氏心有不甘也只得暫時作罷,在宮女的引領下入席。
在萬歲與千歲的跪拜聲呼中,**徵、太後、皇後、宋敏舒及後宮眾人入席。**徵高坐龍椅之上,太後居左,皇後居右,宋敏舒的座位在皇後下手,于婕妤次之。太後下手是先帝太妃公主。
身體輔一落座,一道殷切的目光傳來,宋敏舒回頭一看,只見楊氏溫柔地看著她,眼楮里滿溢慈愛的光。宋敏舒沖楊氏甜甜一笑,唇邊兩側梨渦淺漩,眉眼彎彎,粉嘟嘟的臉蛋煞是可愛,看得楊氏心都軟了,恨不得抱著宋敏舒入懷。
中秋宴上少不了朝臣的賀詞,更少不了歌舞。舞衣輕薄,腰肢柔軟的美艷舞姬在殿中翩然起舞,舞到興起,朝臣同舉杯恭賀君王。
「走水了,走水了」
皇宮西北方向火光沖天,飛雨殿外,守夜的宮女太監大聲疾呼。熱浪一波連一波,沖向床上躺著
的人兒。滔天的火焰襲來,床上的人兒不見一絲動靜。
天恆二年中秋夜宴,飛雨殿走水,公主舞陽身殞。
作者有話要說︰太晚了,25號可能沒有時間再更新一章,只能盡量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