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皇子都有專門的老師指導。像大皇子和二皇子就一直在皇宮里學習,沒進過崇文館。三皇子納蘭無憂應該是納蘭王朝有史以來第一位遠離皇宮,憑自己的實力考入崇文館的特殊皇子。
當今皇上只有一位兄弟,名喚納蘭七夜,但他十多年前出家做了和尚,之前也未有過婚配,故膝下無子。若翻閱史冊,就可得知當朝皇室是歷代中子嗣最少的。宮里就只有三位皇子,連旁支的王爺,郡主都沒一個。
大皇子的母妃是兵部尚書李綱的親妹妹,李柔,人稱柔貴妃。二皇子的生母是已故兵馬大元帥梁錚明的遺女,梁玉容,人稱容貴妃。三皇子的生母是江太守的大女兒江如琴,因為生無憂難產大出血而死。皇上自琴妃走後,再未專寵過任何妃子,其他得了皇上寵幸的女子,最高的品階也只是昭儀,比貴妃低了足足四級。
後宮事務表面上由柔容二妃執掌,實則是柔貴妃專權。朝堂里的大臣們主要分三派。一派支持大皇子,以兵部尚書李綱為首。一派支持二皇子,武官居多,多是梁將軍的舊部。還有一派中立,以司空丞相和墨將軍為首。近日三皇子名聲大噪,也有不少的官員開始對三皇子持觀望態度。
崇文館會試後,紅榜上那三百名學子,得以進入城南校區。城北的學子卻沒有城南的多,新生不過百人而已。崇文館的學風歷來嚴謹,納蘭王朝尊師重道的風氣又很濃厚,就算是王公貴族的子弟進入崇文館學習,也得放下架子一切听夫子們的安排。往年常有三年之期未滿便自動退學或被夫子勸退的學生。
其實三年里要學的東西很簡單,只有四類「禮樂射御」。對于平時養尊處優的公子們來說,禮樂都不算難,難的是騎射與駕車,這些事向來是身邊的隨從替他們做,若要自己動手,肯定得吃很多苦頭。抱著與其來崇文館歷練,不如讓家里走動關系,安排個閑差的心思,有不少官宦子弟都放棄了崇文館免試入學的機會。
崇文館會試三年一次,納蘭無憂入學時,上一批的學員已經畢業,被分配到全國各地上任或留在蘭城任職。
入學第一天,很清閑。舍監,類似現代的宿舍管理員,正忙著清點到校人數和安排住宿。來得早的人可以先挑住的地方。雖然原則上是兩人住一間,但今年城北學生少,八十八間兩人宿舍住不滿,有的人就能獨佔一間房,或者自己挑選同住的人。
無憂來得早,舍監對這個有狀元之才的皇子也特別優待,推薦他選離練武場,教室和食堂都比較近的第一排宿舍。但無憂喜靜,不想被人打擾,就從遠離教室的最後一排宿舍里挑了間空氣流通又僻靜的住處,這一排只有三間房,想來也不會太吵。他搬著行李走到這里,卻看到隔壁兩間房的門前柱子上各栓了一匹馬。
柳扶風和司空明宇一人住一間,早已整理好了各自的行李。他們從房里出來透氣時,正好遇上剛搬來的納蘭無憂,大家相視而笑,沒想到,住在旁邊的都是熟人。
趙錢孫李四人本想跑過來和無憂住一塊兒,但他們之前追著雞鴨跑耗費了不少力氣,一听舍監說最後一排宿舍離教室很遠,估計要走小半個時辰,他們就打了退堂鼓,沒人幫忙扛行李,他們已經累壞了,哪還有力氣再走過去。
李浦原想跟著無憂去,但走了一會兒就被無憂甩在了身後,停下來歇一歇,便連三皇子的後背都見不著了。他暗暗下決心要強健體魄,總不能輸給看上去和女人一般柔弱的三皇子,何況他比無憂還年長兩歲。
食堂的飯菜尚算可口,但只在規定的時間供應。司空明宇和柳扶風真是有先見之明,曉得帶馬進來。哪像無憂,來時和墨香凝共乘一騎,取了行李就讓香凝把馬騎走了。看來他以後若不想來遲了吃冷飯冷菜,就得施展輕功趕時間了。
第二天一大早,所有城北校區的學員集合出發去城南校區,在那里听皇上訓示。城南城北的學子,身上的布衣和華服形成鮮明的對比。不少寒門學子骨子里都仇富且清高,見了這些公子哥,本能的從鼻子里哼出一個冷冷的單音。不過也有想結交討好高官子弟的城南學員。計無心身上的衣服倒很精致,人又出挑,在城南學子里鶴立雞群;納蘭無憂身份最高貴卻是城北的學子里穿得最素最簡樸的,反而有點格格不入。
為了顯示公平,兩個校區授課的夫子們都一樣。只不過平時上的課岔開了,免得總勞煩夫子兩邊跑。而且每門課業都至少有三位負責的夫子。偶爾還會有精通禮樂射御的朝廷高官來崇文館客串兩節課,類似客座教授。
------題外話------
本周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