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皇子都有专门的老师指导。像大皇子和二皇子就一直在皇宫里学习,没进过崇文馆。三皇子纳兰无忧应该是纳兰王朝有史以来第一位远离皇宫,凭自己的实力考入崇文馆的特殊皇子。
当今皇上只有一位兄弟,名唤纳兰七夜,但他十多年前出家做了和尚,之前也未有过婚配,故膝下无子。若翻阅史册,就可得知当朝皇室是历代中子嗣最少的。宫里就只有三位皇子,连旁支的王爷,郡主都没一个。
大皇子的母妃是兵部尚书李纲的亲妹妹,李柔,人称柔贵妃。二皇子的生母是已故兵马大元帅梁铮明的遗女,梁玉容,人称容贵妃。三皇子的生母是江太守的大女儿江如琴,因为生无忧难产大出血而死。皇上自琴妃走后,再未专宠过任何妃子,其他得了皇上宠幸的女子,最高的品阶也只是昭仪,比贵妃低了足足四级。
后宫事务表面上由柔容二妃执掌,实则是柔贵妃专权。朝堂里的大臣们主要分三派。一派支持大皇子,以兵部尚书李纲为首。一派支持二皇子,武官居多,多是梁将军的旧部。还有一派中立,以司空丞相和墨将军为首。近日三皇子名声大噪,也有不少的官员开始对三皇子持观望态度。
崇文馆会试后,红榜上那三百名学子,得以进入城南校区。城北的学子却没有城南的多,新生不过百人而已。崇文馆的学风历来严谨,纳兰王朝尊师重道的风气又很浓厚,就算是王公贵族的子弟进入崇文馆学习,也得放下架子一切听夫子们的安排。往年常有三年之期未满便自动退学或被夫子劝退的学生。
其实三年里要学的东西很简单,只有四类“礼乐射御”。对于平时养尊处优的公子们来说,礼乐都不算难,难的是骑射与驾车,这些事向来是身边的随从替他们做,若要自己动手,肯定得吃很多苦头。抱着与其来崇文馆历练,不如让家里走动关系,安排个闲差的心思,有不少官宦子弟都放弃了崇文馆免试入学的机会。
崇文馆会试三年一次,纳兰无忧入学时,上一批的学员已经毕业,被分配到全国各地上任或留在兰城任职。
入学第一天,很清闲。舍监,类似现代的宿舍管理员,正忙着清点到校人数和安排住宿。来得早的人可以先挑住的地方。虽然原则上是两人住一间,但今年城北学生少,八十八间两人宿舍住不满,有的人就能独占一间房,或者自己挑选同住的人。
无忧来得早,舍监对这个有状元之才的皇子也特别优待,推荐他选离练武场,教室和食堂都比较近的第一排宿舍。但无忧喜静,不想被人打扰,就从远离教室的最后一排宿舍里挑了间空气流通又僻静的住处,这一排只有三间房,想来也不会太吵。他搬着行李走到这里,却看到隔壁两间房的门前柱子上各栓了一匹马。
柳扶风和司空明宇一人住一间,早已整理好了各自的行李。他们从房里出来透气时,正好遇上刚搬来的纳兰无忧,大家相视而笑,没想到,住在旁边的都是熟人。
赵钱孙李四人本想跑过来和无忧住一块儿,但他们之前追着鸡鸭跑耗费了不少力气,一听舍监说最后一排宿舍离教室很远,估计要走小半个时辰,他们就打了退堂鼓,没人帮忙扛行李,他们已经累坏了,哪还有力气再走过去。
李浦原想跟着无忧去,但走了一会儿就被无忧甩在了身后,停下来歇一歇,便连三皇子的后背都见不着了。他暗暗下决心要强健体魄,总不能输给看上去和女人一般柔弱的三皇子,何况他比无忧还年长两岁。
食堂的饭菜尚算可口,但只在规定的时间供应。司空明宇和柳扶风真是有先见之明,晓得带马进来。哪像无忧,来时和墨香凝共乘一骑,取了行李就让香凝把马骑走了。看来他以后若不想来迟了吃冷饭冷菜,就得施展轻功赶时间了。
第二天一大早,所有城北校区的学员集合出发去城南校区,在那里听皇上训示。城南城北的学子,身上的布衣和华服形成鲜明的对比。不少寒门学子骨子里都仇富且清高,见了这些公子哥,本能的从鼻子里哼出一个冷冷的单音。不过也有想结交讨好高官子弟的城南学员。计无心身上的衣服倒很精致,人又出挑,在城南学子里鹤立鸡群;纳兰无忧身份最高贵却是城北的学子里穿得最素最简朴的,反而有点格格不入。
为了显示公平,两个校区授课的夫子们都一样。只不过平时上的课岔开了,免得总劳烦夫子两边跑。而且每门课业都至少有三位负责的夫子。偶尔还会有精通礼乐射御的朝廷高官来崇文馆客串两节课,类似客座教授。
------题外话------
本周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