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兩年後。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七月的一天,肖香回家了,她一進門,就高興地對母親劉志斌說︰「媽,我畢業了,分配工作了。」劉志斌一听,也高興了,說︰「好哇,香兒,你分配哪兒了?」肖香說︰「我分到訥南公社學校了。」劉志斌听了,不覺皺了眉頭說︰「那可是農村啊。」

肖香卻沒有什麼大失落說︰「可不是?媽,那也是沒辦法的事。以後再想辦法調吧。不管怎麼說,這回可好了,我能掙錢了,咱家可有飯吃了。媽,你放心,除了我自己用點兒之外,伙食費呀什麼的,我一分一毛都給家。」劉志斌看女兒這麼懂事,說︰「好孩子,你也別太苦了自己。」

肖香卻不以為然,說︰「媽,我苦點兒不應該嗎?只要家里好起來就行了。」

第二天,肖香帶著行李,坐車來到了訥南公社小學報到。肖香在訥南小學上班一個月,工作很好,無論是講課,還是輔導班級,都顯示了她的能力是非常強的。

肖香講的課,簡潔明快,生動形象,學生們听起來,很感興趣,又毫不費力,學生們非常喜歡她的課。肖香當上了班主任,是四年級的班主任,她有辦法有魄力,把原來很亂的一個班級,管理得井然有序,得心應手。

領導和老師們都很贊賞肖香,覺得她是一個很有前途、很有能力的年輕教師。因為,她是個初出茅廬的畢業生,就有這麼好的素質,真是難能可貴呀。

肖香在一個月後的大休禮拜的日子里,回到了家。

肖香到家後,就把第一個月的工資交給了劉志斌,說︰「媽,給您,我的工資是三十一塊五,我一點兒也沒留。」劉志斌接過錢,說︰「香兒,你都給了家,你用錢怎麼辦?給你拿回去點兒吧。伙食費,還有車票——」

肖香沒有接母親給的錢說︰「啊,伙食費下月再交,我是搭車回來的,我先不用錢。你都拿著,買米,給弟弟妹妹們交學費,再給小弟弟買點兒好吃的。我能掙錢了,你就不用愁了。」

劉志斌高興得什麼似的說︰「我不愁了,有我的香兒在,我還愁什麼呀?」肖香看看一直沒有說話的父親說︰「爸,我也給你找到了工作。」肖春陽一听給自己找到了工作,也很高興說︰「什麼工作?」劉志斌更是喜出望外,用期待地眼神看著肖香。

肖香看看母親,又看看父親說︰「我給爸找的工作是在我們學校當炊事員,原來那個炊事員不干了,我就和領導說讓我爸干,領導同意了,明天就可以和我去上班了。」

劉志斌笑了,說︰「好,好哇!」肖春陽也很欣慰說︰「行,行,明天,我就和你去訥南。」

自從肖春陽和肖香都有了工作之後,家里的日子就不再窮得斷頓,逐漸地好轉了。

兩年以後,肖香想辦法調轉了工作,但是還是沒有回到嘉薩縣,而是去了離嘉薩縣六十里地的清原鎮。肖香的工作調動,雖然沒有回到縣城,但是,從農村調到了城鎮,也是很不錯的了,她沒有門路,更沒有錢,是全憑她的智慧和口才辦到的,真是不容易呀,也看出了她的超人的智慧和才能!

在清原第四小學工作了兩個月,因為肖香的能力超群,被調到了清原鎮的最高學府——清源中學任教。肖香調到中學不久,也給父親找到了工作,在學校的食堂當炊事員。

肖春陽父女在清原鎮工作,在學校住宿,回家也是有數的,肖香覺得很不方便,就想把家搬到清原鎮,她和父母商量了一下,父母也都同意了,但是,家里沒錢買房子,在縣城住的小平房,很舊了,即使是賣了,也賣不了幾個大錢,去清原買房,很是困難。

肖香听說房產要蓋公房,還是磚房,肖香很是高興,她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口才,說動了有關部門領導,也通過學校的領導從中斡旋,終于,得到了公房。

房子蓋好了,收拾完畢,家就搬到了清原鎮。從此,一家人得到了團圓。

這時候,肖海也有了工作,搬家前,是在嘉薩縣的印刷廠工作,家里搬到清原鎮後,肖香出頭露面,把肖海調到清原鎮的變電所工作,這工作是很好的。

家里頭的大事小情,都是肖香出頭露面去辦理,只有成功,沒有失敗。于是,肖香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家里的頂梁柱。

由于肖春陽、肖香、肖海都有了工作,家里的生活逐步提高。最高水平是常吃白面,一星期能吃一次肉。這,家里人已很知足了。

但是,戰爭並沒有結束,只不過是偶爾發生,父母的關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兩人之間有了玩笑話。然而,肖春陽對待劉志斌生的幾個兒女盡管態度有了好轉,他也時常對他們發脾氣。有時,孩子們反感父親的蠻橫,劉志斌勸戒孩子說︰「你們不要生氣,他是你們的爸爸。」

肖春陽在家里也不再專權了,劉志斌也是主宰者。這樣的日子,全家人就覺得很幸福了,在那樣的苦難經歷後,在那樣的歷史背景下。後來,孩子們都長大了,有的上班,有的上學,劉志斌也到了中學的食堂幫廚,生活上了一個新台階。

然而,肖香年紀不小了,她越發漂亮和成熟,該是出嫁的時候了。肖香的個子是女中的中等身材,不胖不瘦,面目清俊,神采飛揚,是清原鎮的一朵鮮花。

這時候,便有人給肖香介紹男朋友,這個介紹人是清原鎮的一把手——夏中元書記。這個清原鎮的首腦人物,是個身材高大,面目俊朗,能說善辯,游仞有余的干才。

清原鎮鎮內處于盆底的地段,而火車站卻在城東的高處。夏中元組織人員修了一條馬路,從火車站到鎮內,這條馬路又寬又平,多少年之後,這條馬路也是清原鎮最好的一條馬路。

這夏中元有個外甥李鴻森,在牡丹江工作,是家里的長子,父親三十多歲就病故了,家里有母親、祖父、一生沒有出嫁的姑母,還有姐姐、兩個妹妹、兩個弟弟,姐姐是出嫁了,這一大家人全靠李鴻森的工資度日。後來,弟弟妹妹們長大了,工作了,成家了,家里的狀況好起來了。

李鴻年齡也不小了,該娶妻生子了。夏中元就給外甥物色對象,他就把清原鎮的第一朵鮮花肖香介紹給了李鴻森。

人道是,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這李鴻森和肖香是有緣之人,一見面便默契,他們雖然是相距千里之遙,但他們的情愫飛揚,二人是鴻雁紛飛,傳達各自的愛慕與思念。一年後,兩人成婚。但是,肖香沒有很快地調過去,而是生了第一個孩子女兒李玲後才調到牡丹江。

調到牡丹江後,肖香征得李鴻森及其家人的同意,仍把工資寄回娘家,自己只留六元錢。這六元錢,肖香也沒自己花,買線衣線褲給母親、父親和弟弟妹妹們,每年暑假都回娘家探望,極個別的時候,她是寒假時回娘家。隨著肖香孩子們的一個接一個地出生,也隨著娘家的弟弟妹妹們的長大工作,肖香才漸漸地停止了對娘家的資助。

肖香是個絕對孝敬父母,愛護弟弟妹妹的人,她曾經在家里最困難的時候,發誓要等自己長大工作掙錢後,一定要讓父母和弟弟妹妹過上好日子,不再缺吃少穿,她真的做到了。並且,她為了這一點,她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她沒有怨言,也沒有後悔過。

而肖家呢,情況也是在不斷地好轉,肖春陽在中學一直當炊事員,後來,就轉了正,成了國家的正式工人,工資也有所增長,直到退休之日,他才回家了。劉志斌在學校干了幾年,沒有轉正,直到肖蘭工作了,她才回家料理家務。肖海呢,在變電所工作,工資也是有所增長。

至于肖家那最小的女兒肖霞和最小的兒子肖華,他們都在上學讀書,他們可以不必為家庭的衣食而輟學。劉志斌呢,她少了許多的憂愁,身體上也逐漸地得到些恢復,不再是很虛弱的了。

肖家是過上了小康的日子那吃不上、穿不上的甚至斷炊的日子,總算是一去不復返了。

可是,肖家的好景不長,便發生了家庭變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