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零一章太子的壓力

第一百零一章太子的壓力

九公主雖然敬重新科狀元的人品,對新科狀元的拒絕也是無可挑剔,可是因為對新科狀元是一見鐘情,離開大殿的時候真的還是一步三回頭,那種失望、失落,無奈,不可名狀的心情是從未有過。

看到公主並沒有因此有怨恨陳燁的意思,皇上和皇後也不好再說什麼,只是為公主感到惋惜。

「果然是朕的應夢賢臣,有如此高尚的情操,朕深感欣慰。感謝上蒼,感謝列祖列宗的庇護,陳愛卿,明日是黃道吉日,你陪朕去拜祭太廟。」皇上好像是不加思索地月兌口而出。

群臣在殿下再一次地嘩然,不要說本朝沒有這樣的先例,就是自古以來也沒有這樣的先例,隨意去拜祭太廟,一般只有皇上、太子以及皇子皇孫才有資格,即使是功高蓋主的異性王也少有幾個能夠享受這樣的待遇,難道剛才皇上被新科狀元氣糊涂了?才見新科狀元一面就為九公主賜婚,這個還可以理解,可是新科狀元已經抗旨,皇上現在反而讓新科狀元去拜祭太廟,此舉無異于宣布新科狀元的崇高地位,這是說的那一出?這樣置滿朝文武于何地?

然而,皇上的金口已開,就是聖旨,群臣還沒有反應過來,禮部尚書帶頭再一次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一看禮部尚書高呼萬歲,立即條件反射地齊刷刷地跪下一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子府今天晚上氣氛特別緊張,太子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听說了今天朝堂上的事情的經過,趕緊召集幾個親信前來太子府商量。

「父皇早就有重新立皇太孫為儲君的企圖,只是我們一直小心,沒有被抓住什麼把柄,他沒有什麼理由廢我。再說我們已經有了二十多年的根基,滿朝文武大部分是我們的人。只是現在我們手上的兵力不足,還沒有足夠的震懾力量,否則早就讓父皇做太上皇了。現在父皇突然如此看重新科狀元,說是什麼應夢賢臣,難道還能有什麼新的企圖?」太子看著手下的幾個親信,眼里盡是不解之意,希望手下的幾個智囊發表高見。

「太子,據臣看來,一個新科狀元翻不起什麼風浪,管他是什麼應夢賢臣,現在他手中無兵無權,其奈我何?皇上讓他去拜祭太廟,恐怕還是想施恩于他,為了九公主著想,拜就拜吧,沒有什麼了不起。」吏部尚書吳定鶴急忙寬慰道。

「吳大人,事情恐怕不會有這麼簡單,皇上讓一個新科狀元把我們踩在腳下,去拜祭太廟,這樣做恐怕是在試一下群臣的反應,也好像在給我們施加壓力,甚至是向我們示威。我們不可掉以輕心,明天早朝我們要據理力爭,盡力阻止皇上帶狀元去祭廟。根據祖制,新科狀元沒有資格拜祭太廟,我們有理有據,都不能顯示出我們的實力,阻止不了皇上的荒謬,那以後那些正在觀望的大臣恐怕就會倒向皇上那邊,這樣太子要想早日登基恐怕就有更大的阻力。如果我們明日早朝能夠阻止祭廟,那些正在觀望的大臣就不會再心存幻想,正好為了太子的登基掃除了障礙,這樣我們就可以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把壓力變為我們前進一步的動力了。」工部尚書葛其嚴分析道。

「是啊,葛大人說的對極了,無論如何不能讓皇上帶狀元去祭廟。太子與皇上的對峙由來已久,可以說是滿朝皆知,現在可以說是關鍵時刻,一個小小的風吹草動有時也會引起天枰的失衡,何況是祭廟這樣是大事。我們不能示弱于人,否則,那些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以後如何會臣服于太子?」戶部尚書馬玉梁不無憂慮的說道。

「恩師,您看怎麼辦才好?」舉棋不定的太子轉頭看著坐在自己身邊的一位老者。

這位老者正是太子集團的核心人物,現任太子太保的楊顯貴,雖然太子太保在朝廷是一個虛職,可是楊顯貴在太子集團卻是二號人物,太子對他言听計從,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楊家的顯赫家世。

原來,楊顯貴的大哥楊天貴是太子的受業恩師,也是當年平定太師之亂的功臣之一,五年前去世時皇上追封為太子太師、南湘王。太子太師楊天貴生前的門生不計其數,其中大多數在朝為官,又因為其為官清廉,剛正不阿,在百官中有著極高的威望,多年來,皇上沒有廢太子,太子也不敢輕舉妄動,多半是因為他從中斡旋的原因。後來楊顯貴因為大哥的原因,被皇上封為太子太保,可以說是權傾朝野,再說,其大兒子楊英豪現任江浙總督,大權在手,重兵在握。其佷子楊英科任撫州知府,都是太子的肱股之臣,可以說楊家是太子最大的倚重。

「太子,以老夫看來幾位說的有道理。皇上是早就有廢立之心,原來是因為先兄的斡旋,才沒有行動。這幾年太子已經深得多數大臣的支持,皇上也知道廢立之事,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也不敢輕舉妄動。可是這次皇上的心思老夫實在是看不透,舀新科狀元來做文章也有這個可能,我們也不能操之過急,現在還不能用強,兵部尚書秦強的態度還不明了,京城禁衛軍還在秦少陽的手里,如果是皇上的一個圈套我們可不能往里鑽,可是我們又不能任由皇上把一個新科狀元凌駕于我們滿朝文武大臣之上,所以今晚我們就要去聯合所有的大臣,明日早朝勸勸皇上收回聖命,如果皇上沒有令人臣服的理由,要有違祖制,一意孤行,那皇上就真的是孤家寡人了,這樣只會對太子有利。」楊顯貴說話慢條斯理,顯得老成持重。

「皇上早就該退位了,太子登基那是眾望所歸,這次皇上讓新科狀元去祭太廟,群臣多有不服,我們要好好利用這個機會,能夠讓太子登基就好了。」工部尚書葛其嚴樂觀地說道。

「是呀,是呀,太子登基是我等盼望已久了。」其他的人連忙附和道。

「恩師說得有道理,現在還不是我們有必勝的把握的時候,我們還不能輕舉妄動,我們一定要盡量爭取絕大多數大臣的支持,同時還要把禁衛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即使要逼父皇退位,也要師出有名,得天下者必須先得民心,我不能讓人說我是不肖子孫,留下千古罵名,不到萬不得已,不能篡位。現在我們要爭取時間去聯絡其他的大臣,明天在朝堂之上把壓力還給父皇,看看父皇如何解釋新科狀元拜祭太廟的事情。」太子雖然是禮賢下士,可多少有點優柔寡斷。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