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應夢賢臣
正在進攻的禁衛軍,突然看到愛神顯身,身高八丈,氣吞山河,嚇得魂飛魄散,齊刷刷跪倒一片。
叛軍眼看就要土崩瓦解,太師不甘失敗。「大家別怕,哪有什麼愛神?那是小皇帝搞的鬼,里面只有幾十個人抵抗,天下馬上就是我們的了,抓住小皇帝,官升三級,賞萬戶侯。否則,同樣都是死。」那些有痴心妄想的賊兵又重新集結,進攻更加猛烈。
愛神不想殺戮生靈,解下捆妖索,圍著宮牆一周,頓時變成銅牆鐵壁,叛軍無法撼動分毫。
秦勇率勤王之師一路望風披靡,傍晚趕到京城,現在勤王之師的將士個個奮勇爭先,人人期望立功,正要攻城,誰知突然城門大開,原來里面已經殺起來了,禁衛軍中有幾個將軍本來就對太師一伙不滿,只是攝于太師的婬威,才無可奈何,現在眼看外面有勤王之師的到來,里面有天神護衛皇上,太師一伙必敗無疑,所以帶領手下的士兵倒戈進攻守門的叛軍,太師叛軍在內外夾攻之下,早已潰不成軍,叛軍無不紛紛投降。
得道天助,無道天滅。剿滅奸佞,舉國歡騰。那些正直的忠臣終于揚眉吐氣,皇權得到空前的鞏固。
「君是君,臣乃臣,豈能不知倫理道德乎?」這句話時時在皇上的耳邊響起。皇上從此推行仁政,用倫理道德治國,期望神州大地永享太平盛世,從此萬民無不豐衣足食。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幾十年後,大陳王朝已經是風雨飄搖,步履蹣跚,太子結黨營私,和皇上分庭抗衡,封疆大吏擁兵自重,欲要裂土稱王,北胡虎視眈眈,數十萬精兵陳兵邊境,隨時想滅我大陳王朝。更加糟糕的是神州大地近幾年又連遭天災,不是天干地旱,就是洪水滔天,黎民百姓流離失所,痛苦不堪,朝廷的國庫空虛,無能為力。皇上已經預感到了大廈將傾的前兆,似乎已經看到了大陳江山支離破碎,大陳土地血流成河,于是皇上日日不安,夜不成寐,只要一合眼,就希望看到應夢賢臣為自己重整山河,然而一睜開眼,就不停的仰天長嘆︰應夢賢臣啊,你何時能夠橫空出世?
看著就跪在眼前的新科狀元,皇上現在不知為何有莫名其妙的激動,在位四十余年,自己在朝堂之上早就是處變不驚,任何時候都是心如止水,可是這個從未謀面新科狀元朕何以感到如此的熟悉,如此地親近,難道他真的就是朕的應夢賢臣?
「愛卿抬起頭來。」
看著陳燁抬起頭來,皇上仔細端詳,但見新科狀元光潔白皙的臉龐,透著稜角分明的冷俊;烏黑深邃的眼眸,泛著迷人的色澤;那濃密的眉,高挺的鼻,絕美的唇形,無一不在張揚著高貴與優雅,立體的五官刀刻般俊美,整個人和當年救駕的愛神是一模一樣,想當年,太師作亂,朕處在生死攸關的緊急關頭,是愛神拯救了朕,挽救了朕的江山,制止了天下大亂,黎民涂炭的局面的發生。
皇上此時激動的無法用言語來表述,他不是朕的應夢賢臣,還能是誰?于是皇上顫顫巍巍的走下龍座,不由自主地來到陳燁面前,親手把陳燁攙扶起來,聲音顫抖的說道︰「愛卿平身,快快平身,朕等這一天等得太久了。」
群臣無不感到詫異,這可是我朝以來絕無僅有的事情。
皇上回到御案前,看到簾後面的九公主正在呆呆的看著新科狀元,就知道九公主也對新科狀元非常滿意,要不能,九公主早就扭頭就走。
皇後坐在龍椅旁也是目不轉楮地看著新科狀元的一舉一動,看著陳燁的舉手投足是那樣的得體,令人感到無比的舒坦,心里早就喜歡得不得了,再看九公主那個呆呆的樣子,皇後心里就有譜了,還未等皇上開口,就迫不及待地問道︰「陳愛卿,听說你還未娶妻,不知是否是真的?」
「啟稟皇後,臣確實還未娶妻。」
皇後心中大喜,用眼楮看著皇上,點了點頭,希望皇上給九公主賜婚。
看到九公主和皇後的反應,皇上當然也是一百個願意,「陳愛卿,既然你沒有娶妻,朕想為你賜婚,把朕的九公主嫁給你,卿家意下如何?」
听到皇上此言,殿下群臣一片嘩然,要知道,九公主可是皇上皇後的心肝寶貝,老來得女,從小就疼愛有加,前任駙馬也是萬里挑一的青年才俊,可惜四年前因病而亡。現在的新科狀元雖然是千古奇才,英俊、威武,可比九公主大足足十二歲,皇上第一天見面不進行殿試,不問國策,就直接把九公主下嫁于他,新科狀元不要說是鯉魚跳龍門,簡直就是一步登天了,這不能不說是今天出現的第二件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事。
「啟奏陛下,臣不能領旨。」陳燁不亢不卑地回答道。
此言一出,殿下又是一片嘩然。
「陳愛卿,難道你要抗旨嗎?難道朕的九公主配不上你嗎?」皇上的臉上有點掛不住了。
「啟奏陛下,臣不敢。君是君,臣乃臣,臣豈能不知倫理道德?然正是因為臣知道倫理道德,臣才無法接旨。臣來自山林,出身布衣,家境貧寒,幸得義父垂憐,得以廣讀聖賢之書。臣義妹,不棄于臣之落難之時,並在臣頹廢之時與臣生死相許,才喚起臣之萬丈雄心,讓臣擠身于廟堂之上,臣豈能得意而忘本,攀高而絕情?此為天下所不齒矣。請陛下收回成命,臣之萬幸也。」陳燁一席?鏘有力的話語,令殿下群臣無不動容。
「君是君,臣乃臣,豈能不知倫理道德乎?」皇上赫然想起愛神當年現身的時候也說過這一句令自己終生難忘的話,正是因為這句話,皇上從此推行仁政,用倫理道德治國,神州大地才得于有二十余年的太平盛世,才有萬民無不推崇的天威之治。
九公主听到新科狀元對父皇賜婚的拒絕,雖然心里感到非常難過,但是由于是狀元對愛的忠貞,不會因為自己是公主就移情別戀,所以對新科狀元的人品更加敬重。
九公主正因為敬重新科狀元的人品,才覺得新科狀元的拒絕也是無可挑剔,可是因為對新科狀元是一見鐘情,離開大殿的時候真的還是一步三回頭,那種失望、失落,無奈,不可名狀的心情是從未有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