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舌戰朝堂
第二天早朝,群臣拜畢,工部尚書葛其嚴急忙出列上奏曰︰「啟奏皇上,臣以為,拜祭太廟乃國之大禮,不可草率行事,且非皇族子孫、肱股之臣莫可行之以禮,新科狀元非皇族子孫,于朝廷無尺寸之功,豈可凌駕百官之上獨沐皇恩行此大禮?望皇上三思。」
未待葛其嚴回班,吏部尚書吳定鶴急忙出列上奏道︰「啟奏陛下,據我朝祖制,非皇族子孫、異性王不可拜祭太廟,歷經數代無一例外。陛下破例令新科狀元拜祭太廟,既違祖制,又令百官寒心,請陛下收回聖命。」
戶部尚書馬玉梁也急忙出列奏道︰「臣以為葛大人、吳大人言之有理,太廟乃神聖之地,豈可單獨令一個對社稷無尺寸之功的凡人拜祭,令百官寒心且不說,驚擾歷代先帝就罪無可恕,請陛下收回聖命,百官之幸,社稷之幸,黎民之幸。」
多數大臣看到三位重臣都站出來反對新科狀元拜祭太廟,也有同感,于是齊刷刷的跪倒一片,「請陛下收回聖命。」
禮部尚書祁大人一看群臣有備而來,似有逼宮之意,看來如果沒有令群臣臣服的理由,新科狀元陳燁即使今天勉強去拜祭太廟,今後也將成為眾矢之的,遭到群臣妒忌,甚至仇恨,那將如何幫助皇上扭轉乾坤,重振朝綱?
「陛下,臣聞自古以來,若非常之事,當非常處之;遇非常之人,當非常待之。水無常態,事無不變。自三皇五帝以來,豈有不變之制?況新科狀元乃陛下之應夢賢臣,並非凡人,我等群臣豈可等閑視之,祖制亦不可預測陛下有應夢賢臣降臨我朝。應夢賢臣拜祭太廟,上合天意,下得民心,豈有不當之理?更無不可之說。」禮部尚書祁孟良說的也是?鏘有力,振振有詞。
「祁大人,陛下是求賢若渴,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見應夢賢臣,又豈能知道新科狀元就是應夢賢臣?我等又有誰相信新科狀元就是應夢賢臣?如果舀應夢賢臣說事,是不是有點牽強附會?群臣如何信服?」工部尚書葛其嚴再次發難,明的好像是說祁大人,實際上是針對皇上,言下之意是說皇上說的也許子虛烏有。
「葛其嚴,你好大膽,朝堂之上豈容你信口雌黃,難道你無君無父嗎?皇上親口說了新科狀元是應夢賢臣,難道還需要你相信不相信,你如此欺君罔上,按祖制難道不該斬嗎?」兵部尚書秦強義正辭嚴,大聲呵斥,殿下頓時鴉雀無聲,要知道,其兄秦勇就是皇上也要讓他三分,何況其子御林軍統領秦少陽就在殿外侯著。
「眾位卿家,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不要再爭了。新科狀元是不是應夢賢臣,確實只有朕才知道,朕還沒有老到已經糊涂了的地步,還知道拜祭太廟是朝堂大事,豈能輕率行事?事出有因,等一下眾位卿家也陪朕一起去拜祭太廟,到時候你們就會知道新科狀元是不是應夢賢臣,是不是有資格去拜祭太廟。」看到殿下針鋒相對的舌戰,皇上出來作和事佬,同時再一次作出一個讓群臣意想不到的決定。
以往每年幾度的拜祭大典,豈能如此說拜就拜,那是需要精心準備的,皇上要有三天齋戒才可,皇上恩準的文武重臣也要沐浴更衣,才能進太廟,並且在拜祭過程需要請高僧做法事,祭告先祖,那是神秘而莊嚴。當然更加沒有這樣群臣一起去的先例。
不管殿下群臣各懷什麼心思,但是能夠去拜祭太廟卻是臣子一生中最高的榮耀。皇上剛才讓眾臣一起去拜祭太廟,一下子就瓦解了部分大臣反對的斗志,眾臣大喜過望再一次跪倒在地「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位卿家平身。宣新科狀元上殿。」皇上站了起來,目光看著殿外。
陳燁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大殿,雙膝跪倒磕頭「臣陳燁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陳愛卿平身,朕今日帶你領著眾位大臣去拜祭太廟,剛才眾位卿家還在為愛卿可不可以去拜祭太廟的事情爭論不休呢,到了太廟之後,朕要給愛卿和眾位卿家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到那時就沒有愛卿能不能拜祭太廟的爭論了。」皇上對剛才的唇槍舌劍輕描淡寫,可是誰都知道這是太子集團對皇權第一次公開的挑戰。
「朕今日帶你領著眾位大臣去拜祭太廟」皇上的這一句話無異于告訴群臣新科狀元現在的地位,這是對狀元去拜祭太廟的資格最有力的肯定,不但他有資格,而且還是你們的領頭羊。太子集團的中堅力量對此是又恨又怕,可此時已經無可奈何。
「太子殿下駕到。」戶部尚書馬玉梁正要再一次的上奏,殿外的一聲傳報讓他縮了回來。
太子在太子府實在是如坐針氈,自己不在朝堂,太子集團群龍無首,怕是無法阻止拜祭太廟的決定。怕不但阻止不了,還會因此損失自己的左膀右臂,到那時真是弄巧成拙,恐怕還不可收拾。
「兒臣拜見父皇。兒臣听說父皇要去拜祭太廟,不知兒臣可否參加?拜祭列祖列宗,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是兒臣夢寐以求的事情,可以告誡兒臣為政勤勉,以保我朝千秋萬代,萬笀無疆。」太子一進殿就發現氣氛不對,知道拜祭太廟是不可阻止,于是順水推舟,要求一起前去,也好見機行事,了解拜祭太廟的真相。
「剛才朕已令眾位愛卿一起陪朕前去拜祭太廟,太子要去當然可以。朕本想和新科狀元單獨去拜祭太廟,以了結朕多年來的一樁心願,可是百官認為此事不可草率,有說可以的,也有說不可以的,爭論不休,太子,你認為呢?」皇上突然給太子出了一個難題,如果說可以,剛才自己手下的大臣說的話就有忤逆的嫌疑,如果說不可以,那剛才自己還主動要求去拜祭太廟,並沒有提出反對的意見,現在怎麼能出爾反爾?
「父皇,兒臣以為,新科狀元每屆都有,為了一個狀元去拜祭太廟似有不妥。然父皇欲帶領群臣去聆听歷代先帝的教誨,使他們更加勤政愛民,以保社稷永固,這是萬民之福啊,豈有不可?」太子畢竟是太子,回答的不但得體,而且話里有話。
「哦,太子,朕給你引見一下,這位陳愛卿就是新科狀元。」
陳燁趕忙跪下行禮,「臣陳燁拜見太子殿下。」
太子轉過身來,想仔細看看父皇如此看重的新科狀元。
「平身。」
「謝殿下。」
太子看著陳燁站了起來,仔細端詳,似曾相識,突然想起一人,感到眼前一黑,幾乎站立不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