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8章 李林甫傾軋同僚

所謂小人,就是那種人品差、氣量小,不擇手段、損人利己之惡徒。他們動輒溜須拍馬、挑撥離間、造謠生事、結仇記恨、落井下石。小人是琢磨別人的專家,敢于為芝麻大小的恩怨付出一切代價。?

唐朝李林甫是小人,他口蜜月復劍,為了官與權,他不惜一切代價用各種手段來算計別人,常在與他共事的同僚背後捅刀子。?

李林甫(?—公元752年)是李唐宗室的後裔,他于開元初年以宗室身份入仕,蠅營狗苟二十余年,竟然在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當上了大唐的宰相,而且一任就是19年。?

唐玄宗初年,李林甫因嫌官職太小,但又「無學術」,便巴結當朝侍中源乾曜的兒子源潔,代求司門郎中。李林甫仍不滿足,繼續鑽營。開元十四年,被御史中丞宇文融引薦,拜御史中丞。開元二十二年,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位列朝中三宰相之一。?

與李林甫同任的另外兩名宰相,一為侍中裴耀卿,一為中書令張九齡,都是學術淵博之人,敢于面諍直諫的賢相。張九齡曾阻諫玄宗說,李林甫恐異日為宗廟之憂,玄宗沒有听從,而李林甫則對他非常忌恨。張、裴二相由此成為李林甫的眼中釘。但蜥蜴之心的李林甫很善于偽裝和忍耐,盡管心中嫉恨,卻夾著尾巴,玩弄善身之術。當時唐玄宗在位已久,大肆奢欲,不管政事,張、裴二相常與皇上力爭,朝政矛盾日益暴露。李林甫則往往利用時機,巧伺上意。李林甫一面迎逢皇上,一面暗中尋端覓畔,排擠張、裴二相。?

李林甫對張九齡一直懷有敵意,把張九齡視為自己仕途上最大的障礙,因此他必須設法除掉這一眼中釘。?

李林甫探知玄宗雖欣賞張九齡的文學和氣度,卻對張九齡凡事固執己見,不符合皇上旨意不滿。李林甫要利用玄宗對張九齡不滿的情緒,攻其不備,加深君臣二人之間的矛盾,讓玄宗失去對張九齡的寵幸,而把寵幸的砝碼加在自己身上。于是,李林甫冷眼旁觀,等待時機,暗施陰謀,坐收漁利。?

張九齡常在一些大小問題上同玄宗展開爭論。大將張珪任幽州節度使後,大破契丹,玄宗非常欣賞張守珪的才干,想提升他做宰相,張九齡卻勸阻說︰「宰相一職,總理國家眾務,並不是賞賜功臣的官不同意玄宗的意見,玄宗又退步說︰「只是授給他宰相這個名份,不讓他擔任具體事務張九齡仍不同意,說︰「名與器是不可以隨意給人的這使玄宗感到非常惱火。在討奚、契丹時,安祿山恃勇輕進,為敵人所敗,按軍規應處以死刑。玄宗憐惜安祿山有才能,免其死罪,令他白衣自效。張九齡卻堅持說︰「安祿山違反紀律,喪失軍隊,而且觀其貌有反相,不殺必成後患玄宗見張九齡一再同自己作對,對他越來越不耐煩了,但又找不到罷免他的理由。?

李林甫一直都在暗中窺伺時機,終于在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牛仙客問題上找到了促使玄宗下決心驅逐張九齡的機會。?

牛仙客是朔方將領,目不識丁,但在理財方面倒有些旁門左道。玄宗一再想提拔他,都遭到張九齡的反對。李林甫乘機挑撥說︰「像牛仙客這樣的人,才是宰相的人選,張九齡是個書呆子,不識大體玄宗見李林甫支持,很高興,立即又找張九齡商議提拔牛仙客之事,張九齡還是不同意。玄宗這下可惱怒了,變色道︰「難道什麼事情都要由你作主嗎?你認為牛仙客低賤,你又有多高貴呢?」?

下朝後,李林甫又在玄宗面前離間說︰「只要有才識,何必考慮會不會吟詩作賦,天子用人,有什麼不可以的經李林甫這麼一說,玄宗心里更不是滋味,再也不顧張九齡的反對,賜牛仙客爵陝西縣公,食封300戶,又升之為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時罷去張九齡、裴耀卿的相位,任命李林甫為中書令,執掌政務大權。?

李林甫傾倒張九齡,當上首席宰相後,心里十分高興,他牢牢地控制住了朝中大權。為了爭寵固權,李林甫一方面處處迎合玄宗旨意,凡有奏請,他都事先賄賂玄宗左右親信,了解玄宗的意圖,從而投帝所好,故深得聖心。玄宗把政事全部委托給李林甫處理,寵之不疑。另一方面李林甫又想方設法把玄宗和百官隔絕開來,不讓玄宗了解下情。李林甫曾把諫官們召集起來,公開威脅說︰「現在皇上聖明,做臣下的只要按皇上的意旨辦事就行了,用不著大家七嘴八舌。你們沒有看到皇宮前的立仗馬嗎?它們吃的飼料相當于三品官的待遇,但是哪一匹馬要是叫了一聲,就要被拉出去不用,後悔也來不及了對上疏言事的人,李林甫一概打擊,諫官補闕杜鈸不听李林甫的話,偏上疏給玄宗提建議,結果第二天就接到命令,降職到外地做縣令。?

對玄宗賞識並有可能入相的人,李林甫也一概排斥和打擊。李林甫打擊異己手法十分巧妙,他要排擠一個人,表面上不動聲色,笑臉相待,做出一副十分關心人的樣子,在背後卻暗箭傷人。中書侍郎嚴挺之,為官清廉,又有才能,李林甫十分妒嫉他,把他排擠在外地當刺史。有一天,唐玄宗突然想起了嚴挺文,對李林甫說︰「嚴挺之還在嗎?這個人很有才能,還可重用呢!」李林甫說︰「陛下既然想他,我去打听一下退朝後,李林甫立即把嚴挺之的弟弟找來,對他說︰「你哥哥不是很想回京城見皇上嗎?我倒有一個辦法,只要叫你哥哥上一道奏章,就說他得了重病,請求回京城來看病嚴挺之的弟弟見李林甫這樣關心他哥哥,非常感激,馬上給嚴挺之去了一封信。嚴挺之接到他弟弟的信,果真上了一道奏章,請求回京城看病。李林甫拿著奏章去見玄宗,假惺惺地說︰「哎,真太可惜,嚴挺之現在得了重病,不能干大事了玄宗只好惋惜地嘆了口氣。?

在鏟除異己的同時,李林甫也大力培植自己的親信勢力。然而當這些親信權位漸盛,皇恩日隆,有可能危及到自己利益時,他同樣毫不留情地予以排斥和打擊。御史中丞楊慎矜在構陷太子的過程中,替他立下了汗馬功勞。當楊慎矜權位日重後,李林甫又非常忌恨,于是設計陷害,指使王拱誣奏楊慎矜行為不軌,楊慎矜遂遭滅族?

欲壑無窮的李林甫,「不懼盈滿」,貪求富貴又唯恐有才能的人上來與之競爭,表面上對這些人甜言蜜語,關心備至,實際上「崖阱深陰」,暗藏圈套,不斷地算計別人。李林甫不僅背後陷人,還慣于利用別人的矛盾,玩弄拉一派打一派的手法來排斥異己。戶部尚書裴寬,「素為上所重」,李林甫恐其入相,內心忌之。刑部尚書裴敦復「平賊有功」,受到皇上表彰,李林甫亦忌之。正好二裴互有矛盾,李林甫便從中挑唆,致使矛盾擴大,裴寬坐貶為睢陽太守,裴敦復貶為淄州太守。這樣就把二裴打下去,阻止了他們入相的機會。?

嫉妒成性的李林甫不僅注視朝廷官員升遷的動向,不斷加以排斥,還注意防止邊帥的競爭。邊帥皆用忠厚名臣,其中功績顯著的人往往會入朝拜為宰相。李林甫啟奏任用少數民族將領,少數民族將領不識漢字,駐邊領軍,才能再大,也不會入朝拜相。這樣從根本上杜絕了邊帥入相的路子,他自己的相位可長保無虞。玄宗競听信其言,選用安祿山之流,結果遺患于天寶末年。?

天寶後期,李林甫羽翼豐滿,其奸惡本質進一步暴露出來,變得氣焰囂張,凶狠猖獗,權勢欲惡性膨脹。李林甫網羅群佞,在朝中為所欲為。凡不順從李林甫的人,都蓄意打擊、陷害,無論怎樣有地位的官僚、貴戚、名士,只要與李林甫有隙,或不屈于李林甫,都難免遭其毒手。出于打擊陷害別人的需要,李林甫著意豢養了一批殘酷的「治獄吏」,充當幫凶。羅希奭、吉溫二人是李林甫的兩個心月復打手,被時人謂之「羅鉗吉網」。由于李林甫心狠手毒,驕橫無比,百官無不懼怕。尤其是玄宗皇帝嬉游于深宮之中,軍國機務皆由李林甫在家中決策,下官把李林甫決策好的文案送交給他,讓他書名而已。?

李林甫以誣陷殺人,必為人所諂。李林甫的親信吉溫,先附于李林甫,後來發現依附于他最終難以升遷,就離開李林甫去依附楊國忠。並為楊國忠出謀劃策,取代李林甫,首先除去了李林甫的心月復蕭炅。天寶九年,吉溫找到蕭炅的罪名,要楊國忠奏而逐之,以翦心月復。李林甫居然無能救援。接著,吉溫又和安祿山約為兄弟,激發安祿山共排李林甫。由是李林甫培植的黨羽潰裂。不久,玄宗發現了真相,于是疏遠了李林甫。李林甫此時竟也束手無策。天寶十一載,李林甫在憂懣中結束了奸惡一生。?

李林甫是個「無學術,僅能秉筆」之人,素質十分低劣。李林甫之所以能夠沐猴而冠並久居要津,首先是因為他「以諂佞進身」,善于逢迎君主,有阿諛諂媚之才。此外,善于玩弄陰謀詭計和政治權術、多方蒙蔽君主視听,也是李林甫小人得勢的重要原因之一。?

晚年的玄宗被早年的輝煌沖昏了頭腦,正因如此,李林甫才敢于或明或暗地在他面前行騙,也正因如此,李林甫才能夠把他騙了個實實在在,毫無知覺,所謂的奸臣誤國不假,而真正誤國的卻是一個是非不分的「明君」。?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