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5躲在後院混日子 02

「好個毛!」唐鷹正覺得自己寫出來的每個楷書都似是而非,練習的楷法非常之不給力,在那里郁悶著呢,馬屁就拍到了馬腿上。

和唐鷹前前後後接觸了幾回,大寶現在對他倒是不再那麼懼。又因為是少年心性,總是好了傷疤就忘了痛,已經在心里淡忘了和唐鷹的過節。听出唐鷹嘴里並沒有責怪的意思,便小心看了看唐鷹的臉色,道︰「小人覺得挺好看啊。一個個方方正正,像畫出來的似的

倒是形容得中肯,自己畫皮畫虎畫不出骨,哪里是在練字?可不正是跟畫字似的?唐鷹當即忍不住就笑了,道︰「可是送中午飯來了?不練了,回去吃飯,練得我一肚皮的氣!」

大寶見他當真不是真生氣,便垂手跟在唐鷹後頭往小木屋走。唐鷹隨口問道︰「向蘇二娘要到書了嗎?」

大寶老實的答︰「要了些

「都是些什麼書?」

「呃……小人不識字。不認得……」說著這話,口氣對唐鷹可以識字寫字的能力無比的羨慕。

唐鷹听出來了,笑道︰「有空教你認些個字

「啊?謝過小君!」大寶喜出望外,又心里覺得不安,驚喜交加的問︰「我可以麼?我可只是個下人。好像不合規矩。嗯……我非常想學,可是……會不會冒犯你?而且……」大寶猶豫著,又道︰「不說別人,就是我娘知道了,怕也會怪罪。謝謝小郎君的美意,還是……算了罷文人的地位,在大寶這樣的下人心里是至高無上的存在,心里歡喜著,更多的是忐忑。

對大寶這樣的顧慮唐鷹隱約有些明白,古代的等級制度森嚴,對人的約束極為厲害,說禮儀酷于刑罰也並不夸張。它對于大寶之樣的妓者之子,想來也是把他們死死壓制在社會底制,沉重得讓人難以喘息。像清代,就有明文規定,凡樂籍者不能讀書認字。而為妓者,只怕比樂籍的身份還要底下。也不知道如今的隋是不是也有清代那樣的不人道規定,不允許身份低下的人學習讀書。

心里想是這樣想,但唐鷹隨就滿不在乎的說道︰「怕什麼?」

今生的唐鷹性格明顯的極不安份——試想,以蘇容強自掩飾的對他流露出來的厭惡,還有雙魚這丫頭的警戒,乃至大寶先頭對他的懼怕,足以證明這具身體的原主人絕對是個不安份的爺。糊涂地府神仙小白也說過,身體決定性情,穿過來的唐鷹當然也隨之不安份起來。唐鷹甚至都沒覺出己這話說得囂張,又道︰「悄悄的,不讓人別人知道不就行了

這便是誘人犯罪,有教唆的嫌疑。可大寶被引誘得心神俱動,只覺得這小君大病一場後性子真是變了許多,變得平易近人了,又很慷慨大方。當即兩眼笑眯眯的,喜不自禁的跟在唐鷹後頭走路,幻想著自己也會寫字,別人又會怎麼因此尊重自己。為官?他倒是不敢想,反正心里就是開心得很。

兩人回到小木屋里,大寶獻寶一般指著桌上的一疊書,歡喜的道︰「小人從蘇二娘那里借來的書都在那里了。蘇二娘听說小君想要讀書,心里十分歡喜,又不知道小郎君已經學到了哪里,就試著挑了些讓小人送過來

听說自己想讀書了蘇容很歡喜?唐鷹卻是不信,覺得蘇容歡喜是假,找些書來把自己打發了不去煩她倒是真。

唐鷹轉頭看過去,只見桌上放著一小疊書,放在最上頭的那本赫然便是鼎鼎有名的《千字文》。好嘛,那位蘇二娘果然是把自己當幼童打整……

不過這本書《千字文》在古代學子的功課中的地位很重,相當于現代的兒童啟蒙讀物,識字認字便從這里開始。而後世又多了《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之類的啟蒙讀物。《千字文》雖不如《三字經》在以後流傳得廣泛,但它卻要比《三字經》、《弟子規》的出現早得多了,《百家姓》生于北宋初年,《三字經》出現在明代,《弟子規》則繼續後推到清代。

走過去翻開它,入目的便是極為熟悉的‘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當然它是沒有標點符號的,每一行前四字與後四字之間甚至都沒有間隙隔開,如果不是唐鷹曾經讀過後世的版本,只怕想要把它斷字斷句也要痛苦得很。

唐鷹隨手翻了翻,手里這本《千字文》全然由雕版印刷,可見手里這本書在當時已經流傳得極為廣泛。有些驚詫隋朝時代的就已經看到雕版印刷術,唐鷹以前一直以為它的出現是在初唐,沒想到它的出現比自己知道的更加久遠。

再隨手翻了兩下,只看到以這個時代的雕版印刷技藝而言,那質量真是不好說,字跡看上去微微有些殘破,雖不至于缺胳膊少腿的,但筆劃中缺墨少跡的現像不少,看上去倒有些像殘缺版的飛白體,唐鷹便呵呵的樂了。

「小郎君,你笑什麼?」

唐鷹揚揚手里的書,笑道︰「你知不知道這書叫啥名?」

大寶搖頭,那斗大的三個字印在那里,他卻是不識。只瞧得眼前這人好似渾不在意的揚著手里的書本當扇子扇,他就瞧得心疼。書本,是很昂貴的,貧窮人家擁有不起,像他這樣的賤格下人更是把書本當神龕里的供品一樣看待。這人倒好,隨手揚起來當扇子,活活折騰得大寶心里七上八下的,就怕他把這本書弄壞了。

大寶卻不知道唐鷹還是唐胤的時候,生活的是一個信息爆炸的年代。在那樣的年代里,書籍多如牛毛,大大小小、公營的、私營的出版社都在拼著命往外印書。印刷術早已經在高科技下發展得登峰造極,打印機更是普及了到家庭,只要心里高興不介意多花錢,想打印一本書就打印一本書己看,都不必去書店買。寫書之人也不必像眼下這樣必須得是大家名家,名不經傳的牛鬼蛇神也可以跳出來著書,連芙蓉姐姐和鳳姐都可以出書了,還有誰不行?網絡寫手更是鋪天蓋地,良莠不齊作品比比皆是,就連裝避孕套的小盒里都會附送一小本精美的說明書,上附新人類雨衣的使用方法,更有甚的還傳授床第十八式的武功秘籍。在這樣的時代書本極為便宜,也造就了唐鷹對待書本的態度遠不如這個時代人的珍惜。在他看來,無外乎只是書罷了,用來疊桌角、烤燒烤或是應急時撕了來擦也不什麼新鮮事兒。僅從這個對待書本的態度就可以見得古代人和現代人的巨大差別。

大寶在那里心疼著呢,情急之下真想從唐鷹手里搶過那書藏起來,嘴里開口道︰「小人不認得

唐鷹接著道︰「這三個字,寫的是千字文。也就是說這書里一共有一千字,字字不同,是用來教人認字的範本。這本書還有個趣事,你知道嗎?」

大寶搖頭,唐鷹便笑道︰「說這本書編足了千字,實則不足千字。南朝梁武帝時期,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奉皇命從王羲之書法中選取一千個字,編纂這本《千字文》,文中一千字本來不得有所重復。可在編纂文章時,周興嗣卻重復了一個‘潔’字(潔、絜為同義異體字)。因此,《千字文》實際只運用了九百九十九個字,少一個字呢!」說罷,自己又笑︰「滿招損,謙受益。三九已是頂天之數,一千則滿過了,照我看來,正印合了滿則過的天地循環之道,倒是有趣。我看哪,沒準兒周興嗣是故意的,這人有大智慧!哈哈哈!」

大寶听得似懂非懂,只覺得千字因為重復而變成三九之數的故事極為有趣,又听唐鷹出口皆是典故,雖然自己並不完全听得懂,也知道這個小郎君大有才華,半點不像蘇二娘說的那般不學無術。這心里便大為的佩服,看向唐鷹的眼光也變得崇拜起來。同時心里也更熱了,覺得書本里的東西,當真是極有趣的。

接著再翻看下面的書,卻是儒家經典書籍四書五經里的一些,有《論語》、《孟子》,有《詩經》、《周易》,全是些正經書,就是見不到真正只作消遣用的雜書。再看書里的字體,個個娟秀柔美,已經具有了小楷的雛形,而且書寫的工夫頗有功底。看那字體,力道不足,清麗有余,像是出自于女子之手。而且除了頭一本《千字文》,下面有著娟秀字體的書本都帶著一股淡淡的胭脂水粉味道,心里便忍不住猜想這些書都是蘇容親自抄錄。

如此便有點讓人吃驚,要知道要抄完這些,那字數可當真不少,人又不是打印機,要抄完這些,所費的時日必定很多。真要是這樣的話,沒有耐心和毅力,以及包括喜愛讀書的性情辦不到,這位蘇容姐姐還真不能小看了她,怕不僅是位妓院的老板那麼簡單。

又想到她拿給自己看的書的內容,不是吧……唐鷹有些發楞,下意識揉揉鼻子。這位蘇容姐姐盡拿這些給自己看,是她自己便是個女才子,才學高了喜歡看這類的書,還是對自己期望甚高,指望著用這些書讓自己讀出個子丑寅卯來?估計兩者都有。

唐鷹就有些搞不懂了,自己跟她到底是毛關系?僅見過一次面唐鷹就隱隱有種感覺,這位姐姐對自己心里是不喜的,可又要強自按捺著這份厭惡對自己強顏和善,關柴房時保護的意味大過懲罰,其中的原由很是有點耐人尋味。想不通啊想不通。

既然想不通,唐鷹也懶得多去想這種想了也想不通的事。雖然蘇容叫大寶拿過來的書不能拿來消遣用,倒頗合唐鷹現在想學點東西的想法。有道是技多不壓身,讀書更有出頭之日,將己學識豐富了,成了有用之人才能更好的在這亂世中活下去。再說那《千字文》,雖然只有九百九十九個字,又何嘗不是自己學習書寫繁體字的好東西?想來那蘇容也是怕自己當真是個不學無術的,連這樣的啟蒙讀物也送來了。

當下也不再說別的,讓大寶擺上飯,一邊吃著一邊去翻看那些《論語》、《詩經》,面帶微笑的去看那里自己熟悉而又陌生的內容。

大寶被唐鷹的態度又雷到了,他雖沒讀過書,也知道別的學子讀書時都是極為莊重的,不說沐浴薰香那麼夸張,也會規規矩矩的會著看書,身形挺立,目光專注,神情肅然,身體緊靠著案牘。哪像這位爺,身子歪歪扭扭的斜著趴在飯桌,一手拿筷,一手拿書,眼沒閑著,嘴巴也沒有閑著,嘴巴里嚼著肥肉,眼光給人的感覺一目十行看得很不認真……這可是吃肉看書兩不誤?當真是吃沒吃相,坐沒坐相,對待讀書的態度更是讓人痛恨。

大寶瞧得替唐鷹手里的書本心里生出了一肚子的委屈,心里是萬般看不慣的,可又舍不得離開。因為這人說過要教自己認字,那可是天大的造化,便在那里陪著,只盼得這小爺突然想起自己說過的話,得暇來指點自己一下。

兩人便呆在小屋里,一人坐著悠然吃飯看書,另一人站著滿懷期盼,氣氛詭異而又融洽。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