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天竟然黑了,李若秋放下筆墨,此時試卷全部完成,少年滿意的點了點頭,將未干的試卷鋪在一旁,等風干了,免得污了卷子。
門口有了響動,卻見小吏將窗口的蠟燭點著,也沒有言語,只是微微的看了看里面默不作聲的走到下一個房間。
李若秋趁著蠟燭的光芒,舀起一張張試卷仔細的觀察起來,字字端正優美,雖然他年紀不大,但這字里行間透露出一種氣度來。
十五張試卷,一字不錯,卷面整潔不說,行列更是工整。
已經寫完的試卷,毫無例外,全部都是墨義,一日之間,一室之內,李若秋毫無堵塞的將所有的試卷完成,雖然不能說是史無前例,但也屬于鳳毛麟角。
除了一些絕世天才以外,李若秋的速度據對算是快速了,尤其如此速度之下,質量完美。
李若秋滿意的將試卷放下,整整一日顆粒未進,此刻一放下筆墨,頓時感到肚中一陣饑餓傳來。也不廢話,撥了雞蛋,撕下一只雞腿,也不管食物已經冷卻,大口的吃了起來。
今日過後,明天午時自然會有考官收卷子,這上卷算是完成,接下來的兩日便是中卷和下卷,難度自然是越來越大。
「幾家歡喜幾家愁,這功名利祿真是令人欲罷不能啊。」李若秋感慨一聲,也不管蠟燭如何,走到床榻上休息起來。
輪班的兵士來回巡邏,這夜間最是容易發生舞弊現象,每屆都是如此,已經成為了慣例。他們此刻不敢有絲毫的懈怠之心,來回的在自己負責的區域走動。
「還真是睡得早,誰家的兒郎,如此鎮定。」一位巡邏的官吏走到李若秋房間處,透過這紙糊的窗戶看不到桌前的人影,知道這是考生休息了,也不去打擾,搖頭低聲說了一句便走了開。
時間已經到了子時,半夜時分,主考官帶著兩位副官最後巡邏一次,這時若是還有考生答題,那就顯得有些晚了,畢竟明日還有中卷要完成,疲憊之下,何以為繼?
見李若秋已經熟睡,三人也不打擾,沒有發出大的聲響,中年男人抽出已經發干的考卷,取出來一看,臉上不自覺的露出一絲微笑來,隨後更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中年男人將試卷遞給一旁的副官,兩人輪流將試卷看過,隨後卷好放在桌上,默不作聲的退了出去。
「趙大人,沒想到此子如此厲害,字字上佳,毫無差錯,卷面更是上品,如此人物,以往卻沒有傳出名聲。」
魚躍龍門,這考取最低的秀才功名,考校的最多的便是字跡與基礎功底,無錯別字,試卷整潔,這樣的考生自然會留給判卷考官一個好印象。
「如此上卷的確是少見,不知道中卷與下卷如何了。」另一位年輕官員輕聲說道。
趙大人沉吟了片刻,說道︰「明日後日還有兩天,且看看吧,如果真是大才,我區中推薦,也算是好事一樁了。」
翌日一早,李若秋自然醒了過來,晌午閑來無事,只有小吏將籃子里的食物換上新的。
第二日的試卷只有五張,但這難度卻是加大了不少,依舊是墨義,這其中區別卻很大。
雖然出題有些偏離了主流,但李若秋有五運輪盤的加持,抄書更是海量,自然沒有難度。
五葉試卷,寫滿不過五千字,此刻少年胸有成竹,自然顯得悠閑,沒有了緊張色,只花了不過一個半時辰,將這中卷完成,此時,時間還沒有到了晚上。
這時,考官繼續昨日的巡考,來到李若秋的房間內,三人臉上都有異色,這答卷的速度的確快,不過一個多時辰,便完成了中卷。
這次,率先開口的是趙大人︰「不錯,你這少年,功底著實不淺,讓我等刮目相看。」
李若秋見到主管說話,自然也不敢坐著,待考官發話之後,李若秋拱手行禮,隨後說道︰「回大人話,學生家中貧困,外無期功強勁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家父早逝,只留下學生與母親相依為命,母親日夜操勞,學生不敢懈怠,只期望一舉考下這功名,以慰其心。」
「恩,很好,你有此心意很好,你是叫李林?上卷我看了,在這一區內絕對上品,我還要看你下卷。」說完這番話,趙大人不再開口,作為主考官,他此時過多言語,自然不合時宜。
伴隨著窸窸窣窣的筆墨聲,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李若秋吃了些食物,等待著第三日的下卷考試。
這第三日考的居然是經義,別說李若秋沒有想到,就連一些級位不高的考官都非常的震驚。
「趙大人,這下卷居然是經義,莫非是取錯了考題?」年輕考官滿臉的詫異。
「糊涂,上官兢兢業業,怎麼可能會弄錯,經義也好,墨義也罷,科舉選拔就是挑些人才,爾等無需多言。」
當日,趙大人開始通過渠道得知下卷的考題內容後也非常吃驚,這已經超出了童子考取秀才功名的範疇,一般來說,這是秀才考取舉人時遇到的試題。
果不其然,當一些考生舀到考題之後,冷汗順著臉頰流了下來,都知道這下卷不簡單,可任誰也沒有想到本屆下卷的內容居然是經義。
「考場重地,不得喧嘩。」
一道大喝聲響起,一些議論聲也被壓了下去,過了一會兒,一些考生沒有看到考官前來換卷,知道此次下卷的內容就是這考取舉人的經義了。
所謂經義,就是圍繞經文展開議論,以考生對經文的核心解釋來評判高低,當然,這引經據典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了。
李若秋心中雖然吃驚,但也沒有過多的擔憂,反而內心多了一份雀躍。
「天助我也。」
本身他的氣運薄弱,雖然得到了劉明的支持,但卻是無根浮萍,就舀這經義而言,突如其來的變故令所有的考生都措手不及,就算考生當中不乏天才,但其余九成的考生都會被這經義難住,如此一來,第三卷突出自己的成績,就算氣運不足,也可以引得上面的注目。這樣自然機會便大了幾分。
李若秋稍稍凝神,無論是這個世界還是地球,都有著千年的經典文章,每一條自然是精妙之極,李若秋寫這個自然不成問題,當下微微一笑,頓時捏住毛筆寫了下去。
李若秋雖然博采眾長,但也不敢太過妖孽,一個十五歲的童子,若是寫出了千古名篇,著實會引來不少的麻煩,如此,李若秋控制了自己的發揮,按照符合這個世界的規則來解釋經義,取其精華,在文章的最後加上一些新穎的理論,自然是點楮之筆。
寫到這里,李若秋不禁想到了今日所發生的事情,童試下卷如此出題,上面定是有所考慮,難不成是為了打破禁錮,大夏朝廷要逆天而行。
李若秋這卷寫的慢了下來,仔細思索琢磨,腦海中的名篇一一閃過,最後給文章潤筆,這才算完成。
雖然李若秋的速度慢了下來,但比之其他考生,可以說是快了數倍,這次,又是三位熟識的大人前來巡考。
一進門,主考官趙大人的眉頭皺了起來,這李若秋答題的速度未免太快了些。
此次他沒有多說話,直接上來,舀起卷子便讀了起來,隨著他目光不斷的向下移動,內心的震驚越大。
「這試卷就算是再秀才中也算是上品,簡直不可思議。字字珠璣啊。」趙大人平復了自己的情緒,此刻,他看向李若秋的目光已經與之前變得大不相同,就連身旁的兩位考官都感覺到了其中的變化。
兩位考官也關不了許多,當下將這試卷看完,二人心神搖曳,他們自問寫不出如此文章,這李若秋當真是文曲星下凡。
試卷沒有重新放在桌上,而是被趙大人舀了去,主官率先走出去,其余兩人緊隨其後,快速回到公堂。
「這李若秋一卷就定為本區第一如何?」
「趙大人,這卷當真十佳,下官毫無異議,但是否等齊了卷子再定論。」一個年輕官員說道。
「此言差矣,李若秋上中兩卷上佳不說,關鍵是這下卷,真可謂一語中的,精妙絕倫,字簡意深,就算是這舉子卷中也難得一見。」另一名官員卻是識趣,雖然有拍馬的嫌疑,但也稱得上是實話實說了。
趙大人正待說些什麼,卻听到外面傳來了腳步聲,出來一看,隨後躬身道︰「原來是曹大人,馬大人,周大人,這時也巡查嗎?」
來的這三位都是朝廷所派,地位非同一般,曹大人是一個正五品,其他二人都是正六品。
「是啊,本屆科舉是朝廷的頭等大事,我等豈能松懈,定要盡力而為。」曹大人嘆息一聲。
「咦?」周大人目光一撇,卻看到了桌上放著的試卷。
「怎麼又有人徇私舞弊?」曹大人發現了異樣,沉聲開口問道。
「曹大人,此次您可是猜錯了,這是有考生考完收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