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在這個時候的另一個地球上,德軍采用的是魯登道夫創建的密集炮擊加步兵滲透攻擊戰法,18年春季攻勢也頗具成效;與之相比,此時奧匈部隊進攻的是同樣處于野戰狀態的美法聯軍,攻擊強度遠不如那時硬踫具備堅固防御工事的德軍。然由于雙方都處于機動狀態,對分隊指揮官的素質要求變得格外突出,而這正是開戰以來人員損失比例最小、傷愈歸隊官兵比例最高的奧匈軍隊的優勢,此時未經歷初期在南線血戰的部隊其軍士階層基本上都是從14年拼殺過來的;即使是經歷南線苦戰的部隊,班長一級也至少有2年以上作戰經驗。在雙方機動對機動,打的格外混亂當中依舊能夠牢牢控制自己的分隊,用手中的武器、有組織的不斷掃蕩周圍混亂的敵軍。相比之下,已經徹底換了幾次人的法軍和缺乏作戰經驗的、同樣充斥著大量新兵乃至新官的美軍基層干部則根本無法控制自己的分隊,一半士兵很快逃之夭夭,另一半則成為一團散沙,除美國‘牛仔’手中的步槍還能發揮效能外,其余輕重機槍和各種輕型火炮及相關分隊則大部分‘分家’。

美軍和法軍不是沒想法抵抗,然法軍那些落伍的輕重機槍一半已經掉隊,另一半一發射就成為奧軍輕迫擊炮分隊的活靶;至于美軍將校,則再次在齊聲責罵他們每次需要都找不到的機槍營。隨著奧軍大炮延伸射擊掃過後方的美軍,雙方一線的戰斗很快就以美法聯軍敗北而開始向西延伸,尤其是北側的幾師法軍劣等部隊居然已經出現潰逃?不但使潘興大怒,也使負責法軍指揮的達馬德上將大感羞愧。不過他們還不太擔心,因為失敗的僅僅是打前鋒的十幾個師,法美3個集團軍正從西、南兩路向此急速前進。

當日下午,沿鐵路線北上的法軍在一上午的前哨戰後終于開始強攻奧軍陣地,大量車廂像我當年一樣被掀翻在鐵軌兩邊,用火車運來的法軍特有的野戰速射炮不斷投入炮擊,步兵在天上地下強火力支援下一次又一次發動集團沖鋒。顯然,這種重點進攻遠比西線那種寬正面攻勢有成效,5次沖鋒死傷數千之後,法軍就沿鐵路線焀入奧軍3公里,不過突破面實在太窄;戰至下午3時,法軍被迫開始向兩側延伸攻擊以拓寬突破口。

與此同時,我在西邊的進攻也只能偃旗息鼓,畢竟徒步攻擊前進20多公里是對體力的巨大消耗,眼見原本落在後面的法軍炮兵連和美軍機槍連不斷投入戰斗、導致奧軍越來越多的傷亡,我只能下令略作後撤、整理隊形、轉入防御;美法聯軍也乘機將部隊調上一線,而一線也迅速向兩側延伸;不過雙方一線的小規模交戰整夜不斷,槍炮聲不絕于耳。然而這是臨時才想起來的戰役轉變,遠不及我早有準備;還在西路和南路聯軍試圖連夜取得戰役餃接之時,我預伏的突擊集群已從聖阿格雷沃和勒謝拉爾之間的森林中穿過,凌晨3時離開樹林掩護後直撲25公里外的伊桑諾。

‘不好意思,我作弊了!’在我躲在司令部里偷笑的時候,這支部隊一半穿美軍軍裝、另一半穿法軍制服,而且搜索幕由擅長法語和美式英語的專業人士擔任,踫到美軍冒充法軍,遇見法軍冒充美軍,反正我手里的從俘虜那里搞來的‘正版’美法軍全套裝具多的很,少數‘穿幫’也在普遍零零星星的強炮聲中被錯過。直到7時余離伊桑諾不足10公里的聖熱爾附近,從側翼迂回過來的奧軍才被一整隊恰巧經過的美軍發現,避無可避的情況下發生戰斗。奧軍在克勞斯指揮下迅速月兌掉美法軍軍服、迅速轉成攻擊隊形,向著遙望可及的美國遠征軍前線指揮部所在地伊桑諾發起強攻。

應該說潘興是很走運的,因為丟掉第1坦克旅的心月復巴頓上校正好被他調回來管理司令部直屬隊(歷史巴頓在18年初的確干過這個職務),才半個月工夫司令部直屬各分隊就被鐵血的、奉行軍紀第一的巴頓整理的頗為有型,此時外圍一遭遇攻擊,巴頓就準確判斷出來襲的奧軍規模很大,立即下令按計劃撤退。還在潘興猶豫不決當中就讓護兵架起潘興等高級將領上車逃命。然同樣早有計劃的克勞斯也早有預備,2個精銳騎兵團已經從南北兩翼迂回過去,潘興的車隊才離開伊桑諾幾公里、前面和兩側就已經是槍聲和爆炸聲一片,往來的美法軍成堆的倒下,巴頓見狀只能下令倒車,隨後又听見後面槍炮聲震耳欲聾,克勞斯指揮師規模的奧軍精銳部隊已經沙入伊桑諾。三面圍攻之下,巴頓只能放棄車輛,讓護送的騎兵讓馬,保護著潘興竄進北部的林地、向德利尼翁方向逃去;而遠征軍司令部的其余人等則被隨後從三個方向趕到的奧軍步騎兵幾乎一網打盡。

反正我不在乎南路被突破幾十公里,利用法國密集且良好的公路鐵路連夜廣泛調集部隊後,乘著美軍司令部失靈(我還不知道被端掉)的時間,32個師的奧軍再次發起全線進攻,等潘興和巴頓在少量騎兵保護下逃到德利尼翁、利用法第7集團軍的通訊系統恢復全面指揮,得不到主力增援的美法聯軍一線已經被我打的千瘡百孔了,10多個師和昨天一樣潰不成軍的逃離草就的野戰工事,比昨天更‘行’的是將部署在陣地後才幾公里的野戰炮丟了個一干二淨,唯一的區別是這10多個師並不是昨天那10多個損兵折將、已經撤下去整補的師;于是當潘興下令擔任預備隊的8師美軍和6師法軍反擊的時候,這些部隊發現周圍已全是潰敗的友軍及丟棄的裝備物資,全都亂成一團。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