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1月11日的夜幕逐漸籠罩冰冷的北太平洋,我收回殘余的艦載機後繼續全速向西北方向撤退,40海里外美軍重巡洋艦部隊緊跟不放,一天之內沉掉8條航空母艦,換了誰都會咬牙切齒追來拼命了;每小時4節的速度優勢使美軍天亮前就能趕上我,而龐大的航空艦隊根本難以靠轉彎躲避美軍的追殺。2小時後白天被炸傷的龍鳳號再次出現故障,問清無法迅速修復後,我下令棄艦後由驅逐艦擊沉;速度最慢的龍鳳號被拋棄後,航空艦隊的速度也提高一點,不過從雷達屏幕上看著美軍還是不斷接近也格外揪心。

當12日終于到來的時候,終于有好消息了,大鳳號被炸傷的飛行甲板終于臨時修復,連同這‘解放’的30多架戰機,使我能用的艦載機終于恢復到180多架,不過其中慧星和天山分別只有40余架和20多架,還是不足以對後面緊跟的美軍巡洋艦隊構成大的威脅,為保存骨干飛行員,我還是不準備投入艦載機反擊價值不大的巡洋艦和很難打的驅逐艦;不過丟掉龍鳳號之後也使美軍每小時追上我的距離從4海里變成2海里,所以當天亮的時候,日軍後隊離美軍突前的驅逐艦距離還有22000米。這已在雙方重型巡洋艦203毫米主炮射程以內,當然真要炮擊的話,命中率幾乎可以不計;所以縱有12比5的巨大優勢,為維護美國海軍最後榮譽而戰的麥凱中將依舊一炮不發,只下令繼續全速接近在望遠鏡中清晰可見的日本艦隊。

「南雲君,軍令部和聯合艦隊再次發來電報。」草鹿參謀長提醒,「還是命令我們不得拋棄未損航母。」

我苦笑,「這就是你們第一時間向東京報告大捷的後果。」

「對不起!」草鹿鞠躬後又問︰「請問怎麼辦?」

「請三川君組織所有巡洋艦和第3水雷戰隊迎戰!」我想了想說︰「讓大林君(第3航空戰隊司令官大林末雄)自己照顧自己,我們(5艘大中型航空母艦及護航驅逐艦)走。」

這是在拋棄他們、自己逃跑了,草鹿龍之介滿臉愁容,「長官的名譽?」

「反正有昨天的大捷打底,我怕什麼?」我再次苦笑,「罵是罵不死人的。」

早有準備的日本航空艦隊終于分道揚鑣,5艘重型巡洋艦、2艘輕型巡洋艦、21艘驅逐艦組成水面戰斗編隊、返身迎戰;5艘大中型航空母艦在8艘驅逐艦掩護下全速月兌離,後面則跟著速度比較慢的、空空如也的2條輕型航空母艦。

雙方巡洋艦以合計超過60節的高速對沖過萬米海面,很快就開打了。數量佔優的美軍裝備先進火控系統的巴爾的摩級重型巡洋艦在技術上也呈壓倒優勢,在幾條30年代造的舊巡洋艦協同下,以總體3、4倍的命中率痛擊日軍最上、鈴谷、熊野、築摩、利根組成的雙橫隊,日本重巡洋艦偶爾命中也多被巴爾的摩級頗為強悍的裝甲吸收大部分威力(艦舷152毫米、甲板64毫米、炮塔203毫米、指揮塔152毫米),而日艦單薄的裝甲(艦舷100毫米、甲板60毫米、炮塔25毫米、指揮塔100毫米)根本禁不起203毫米大炮的轟擊,不少部位被打的支離破碎。隨著雙方迅速接近到5000米以內,各自大炮的威力更得以顯現,打頭的3艘最上級無不被轟成破爛,2艘築摩級也傷痕累累,而美艦雖被擊中多次卻無一艦重傷;然日軍如此自殺性沖鋒也是為掩護驅逐艦隊進入日軍特有的長矛魚雷近射射程,有重巡在前拼死掩護,2艘輕巡和21艘驅逐艦中的大部分都成功使過這萬米硝煙彌漫的海面。

5000米,越來越多的美軍艦長發覺不對,大炮炮口不由得移向跟隨重巡沖鋒的日軍驅逐艦,然此時不但日軍輕巡的140毫米大炮,連雙方127毫米大炮(巡洋艦副炮、也是驅逐艦主炮)也不斷加入射擊,越來越密集的炮彈交錯而過,日美雙方的巡洋艦和驅逐艦無不遭受槍林彈雨的洗禮,不斷爆炸起火。在如此近距離上,連巴爾的摩級重型巡洋艦152毫米厚的重甲也經受不住203毫米重炮的轟擊而崩裂,碎片橫飛,越來越多的美艦遭到重創;對美軍而言更糟糕的是日軍巡洋艦、驅逐艦上上百枚610毫米長矛魚雷在3000米甚至2000米距離上的齊射,雖然突前掩護的美軍驅逐艦也回敬533毫米魚雷,然無論數量還是質量,先後發射、未能形成合力的美軍在這次拼魚雷戰斗當中比之前日軍拼大炮輸的更慘;沖在前面的5艘重型巡洋艦接連中雷,一連串劇烈的爆炸及硝煙彌漫過後,只見3艘美軍重巡已經或即將沉沒,另2艘則被重創、歪歪斜斜漂浮在海面上;而不遠處日軍的5艘重巡也處于差不多狀態,可謂兩敗俱傷。

不過接下來的戰斗就呈一邊倒了,美軍其余重巡、輕巡以壓倒優勢的重火力控制戰場,日軍驅逐艦奉我的命令四散逃亡,即使如此,包括2條輕巡在內還是有一半艦只未能返航;接著美軍一面救死扶傷、一面又組織分隊追上單獨逃跑的千歲號和千代田號,見無法逃月兌,大林他們舀出我事前派交通艇送去的‘錦囊妙計’,一看居然是︰「打開船底閥後投降。」

不提美日雙方無數人破口大罵,我自率領剩下的5條寶貴的航空母艦及通過電報召集的殘存驅逐艦瀟瀟灑灑返航日本。

雖然損失慘重,然畢竟是海戰大捷,尤其是接近45年的戰爭後期,大肆宣傳的必需的;作為‘偶像’,我不得已到處露面接受祝賀;而與此同時,各軸心國的戰局卻一敗涂地。哪怕有日本進攻遠東幫忙,德國避免了斯大林格勒失敗卻還是無法避免43年起一路失敗,44年夏季諾曼底登陸雖未發生,然意大利慘敗及盟軍在法國南部登陸卻還是導致德國遭受兩線重創。對日本而言看似局面尚可,然隨著爪哇的逐漸陷落,日本唯一的‘加油站’已暴露在盟軍面前;在越來越多全新的p51戰斗機全程護航下,b17及新出現的b29重型轟炸機只要天氣許可,每天幾次輪番光顧,煉油廠早就成為一片廢墟,而廣大的油井也遭到越來越多炸彈的轟炸,產油量急劇下降。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