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初,日本航空艦隊重組,大鳳號和2艘翔鶴級組成第一戰隊,3艘雲龍級組成第二戰隊,大鷹級剩下的2艘和信濃號組成第三戰隊。而軍令部和聯合艦隊在我的一再糾纏下,我從拉包爾撈回來的老飛行員大部分都編入艦載機隊當中,總算在油料日益窘迫時保持了艦載機部隊的戰斗力。不過看看各船塢和碼頭上總共只有5條在建的航母、且其中2艘還是輕型(雲龍級第二批和2艘重巡改裝的伊吹級),想想美國正在8艘埃塞克斯級一批的大造,還有不久之後更巨大的中途島級航空母艦(雖然在這個地球上這個名字無意義),我靠這點零碎能多堅持多久?
不管如何,蘇門答臘那地方我是不會再去了,聯合艦隊也不想讓自己僅剩的精銳去群島之間跟鋪天蓋地的美軍陸基機拼消耗,那里自有戰列艦隊、陸基航空隊和海軍特別陸戰隊(舊日本海軍中的特別陸戰隊和我們現在意義上的海軍陸戰隊類似,而日海軍中的陸戰隊系警衛、臨時抽調的劣質隊伍。史實)去拼命。
‘咦!’想到陸戰隊使我突然想起一事,連忙下令驅車開赴第6艦隊,去和潛艇部隊的專家們商議下一步對策。
2月,就在我率航空艦隊停留在本洲的時候,爪哇陷落,日本陸軍投入的13個師團除部分先期撤退的傷病以外基本全軍覆沒,蘇門答臘防御戰即將開始,而美軍戰術飛機也開始光臨油田,在每天黑壓壓戰略、戰術飛機多重轟炸之下,日本唯一的‘加油站’快完蛋了。與此同時,德軍也在法國之戰中被絕對優勢的美陸軍航空兵炸的七零八落、輸掉了大半個法國,盡管東線還維持在白俄和烏克蘭境內、然防線也已千創百孔、大勢不妙。
4月,重整後的美航空艦隊由斯普魯恩斯率領出現在小笠原群島附近,‘大艇’在被擊落前辨認出9艘大型航空母艦的強大陣容,此外謹慎的斯普魯恩斯還投入20多艘小型的護航航母作為補充,光這些護航航母上的艦載機就超過700架!全面壓倒日本僅存的大小9條航母(艦載機僅500多架,相當于5艘埃塞克斯級);這是無法抵抗的巨大差距,我只能繼續待在日本內海準備最後一搏。
6月,美軍在蘇門答臘東南部搶灘登陸,雖然日軍兵力眾多,然南方軍的精銳師團除還留幾個在菲律賓和緬甸外都損失在瓜哇,大批劣等師團根本不是重裝備且具強大海空優勢的美軍對手,戰場很快就從灘頭延伸至縱深。眼見唯一的‘加油站’危急,陸海軍軍令部難得合作一把,各自投入重兵,那地方雖不適合航空母艦作戰,我也接到命令、耗費寶貴的油料庫存出擊中北太平洋,牽制哈爾西的航空艦隊,為所謂‘蘇門答臘決戰’貢獻一份力量。
經歷上次的戰斗,航空艦隊上下都確認速度決定一切,何況信濃號還特別耗油,于是4月7日,我率領第1、第2航空戰隊在2艘阿賀野級輕型巡洋艦和17艘驅逐艦護航下再次深入北太平洋。
這時候這種級別行動是無法保密的,無論是被美軍佔領的外圍孤島上起飛、每天光顧幾趟的遠程偵察機,還是已經遍布日本列島周圍的、正每個與擊沉數十萬噸日本商船的美軍潛艇,很快就多次發出日軍航空艦隊出航中北太平洋的信息,不過我進入北太平洋上千海里之後,美軍能夠獲取詳細情報的機會就微乎其微了。而屢戰屢敗之後美國海軍居然不敢用9條大航母跟我對拼?在大群護航航空母艦肯定無法趕上我的高速艦隊的情況下,尼米茨居然下令干脆不管,只提升夏威夷群島的防御規模,坐以待敵。混到這份上,我干脆打破無線電靜默,向東京詢問下一步行動目標。果然,聯合艦隊給我選的佯攻目標是阿留申群島;戰爭初期曾經搶佔過該群島西部幾個島嶼,以體現佔領美國領土,然年前主動撤退後美軍以幾十人的傷亡奪回(史實)。不過我卻不準備如此耗費已經很有限的油料去執行這種為佯攻而佯攻的無聊任務,繞了半個圈子還是直插入斯普魯恩斯艦隊之後,在擊落幾架‘過路’的美軍大型飛機之後,又急急忙忙掉頭北返,然斯普魯恩斯不是哈爾西,聚集在小笠原以東海域的美海軍主力突然南下,同時美軍一支龐大的登陸艦隊在一打護航航空母艦警衛下、離開馬紹爾群島殺奔馬里亞那方向而去。
塞班島!我立即醒悟美軍想去的地方,本來應該是另一個歷史當中南雲忠一陣亡的地方,此時當然是倒霉的齋藤義次指揮駐島陸海軍總共43000余人就地抵抗。我立即跟進、切入馬里亞那群島和馬紹爾群島之間,因為我想玩另一個世界小澤玩的‘穿梭轟炸’(從航母起飛轟炸敵艦後直飛到島上,在島上添油加彈後再起飛轟炸美軍後再返回艦上,然由于小澤戰術不當和飛行員素質太爛,導致被打成‘馬里亞那獵火雞’。史實),原因很簡單︰我不會犯小澤犯錯的戰術錯誤,我的飛行員素質遠高于小澤當時,美軍航空母艦規模不如另一個歷史中。
日軍6艘航空母艦及護航艦艇以超過30節的速度連夜南下,一夜之間飆過320海里,在離美艦隊超過200海里的地方,216架艦載機凌晨模黑起飛、從低空直撲位于塞班島東北方向的斯普魯恩斯。此時的斯普魯恩斯是極為小心謹慎的,為防止我的襲擊,其不但派出16艘新型驅逐艦擔任雷達哨艦,在離艦隊100海里之外部署,還在航母上專門搭載了復仇者魚雷機改裝的、攜帶機載雷達的偵察機,比我更早起飛開始巡邏;于是不幸的很,我依賴的三大優勢中的第一條就被斯普魯恩斯給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