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湛盯著她那媚眼微眯的迷人眼神,妖冶魅惑的模樣,簡直能使人魂飛魄散,從身到心到靈魂都燃燒起來。
什麼時候,他淪落到和別的男人分享一個女人了,
他氣恨地冷笑一聲,不明白自己怎麼就沉溺到了這個地步,怎麼就對這個女人上心了。
她那樣肆無忌憚,絲毫沒有把他放在眼里。被撞見這幅樣子也沒有絲毫羞慚。
可恨他還控制不住地對她起反應,沒有絲毫理智地瘋狂嫉恨那兩個在她身上馳騁的男人,心中怒火似乎能把靈魂都灼裂,
冷靜的面容下怒火洶涌,他狠狠地一拳砸在一邊的檀木屏風上,頓時嘩啦碎裂成片,木屑紛飛,他的手被尖銳的木刺扎出了血,他卻渾然不覺。
看著那個在別的男人身下露出歡愉表情的女人,他目光比任何時候都要冷靜,波瀾不起的聲音沉沉地,一字一頓道︰「晏錦,你這個沒有心的女人,總有一天……」
他狠狠閉目,一甩衣袖,猝然轉身,再也看不下去,大踏步朝樓下而去,腳步沉重,心口梗塞難受得喘不過氣來。
樓下的千夫長看著他沉郁的面容,小心翼翼道︰「大人,還搜查嗎?」
「不了,我們走。」他捂了捂胸口,聲音有些難以察覺的哽咽和消沉。
晏錦,我在你心底,到底是算什麼?
總有一天你會後悔這樣對我。
※※※
神武衛剛一退出,慕情就抱起晏錦,飛快地撤離那個男人,瞬息之間就用內勁卷起案幾上的衣裙裹住晏錦和自己赤/果的身子,還不忘把那焦尾琴挾在腋下,充滿敵意地盯那個男人的一舉一動。
男人慵懶地起身,漫不經心地系上衣袍,還一邊不忘用桃花眼脈脈含情地朝晏錦拋媚眼︰「郡主,我們這麼契合,你舍得就這樣翻臉不認人?要不,我們換個地方繼續?這可比動刀動劍來得有意思多了。」
慕情氣得想把這個男人撕成碎片,晏錦笑道︰「剛剛我們幫你擋過追兵,你欠我們一命,這琴就當是還債了。慕情,我們走。」
「等等。」男人急忙喊道。
「嗯?你還想怎樣?莫不是又要拿出霹靂珠子來威脅我們?可惜了,我這個人最討厭受人威脅,你若一定要這樣,我寧願玉石俱焚,大不了誰也得不到。我若有分毫差池,你可就要搭上你一條命。你還是,好好認清形勢吧,你現在就是砧板上的肉,我們留你一條命,算是我給你的嫖.資了。」晏錦輕笑道。
男人一語不發,只是神情復雜地注視著她,半晌才道︰「你就不問我是誰嗎?」
晏錦笑︰「問了你會說嗎?」
男人默然道︰「我是誰你會關心嗎?」
晏錦笑道︰「說對了,你是誰和我有什麼關系,我今天來嫖了听風閣的頭牌,至于盜竊國之重寶的小賊,我會認識這種人嗎?我可是遵紀守法的好公民,這柄焦尾琴也只是小倌院的听風和我難分難舍之後贈送的信物罷了。」
她說完嬌笑一聲「我們走」,瞬息之間,那個劍客就抱著她閃身不見了。
男子在房中默立良久,俊逸的面容有些許沉寂,些許漠然,眸光深不見底,他輕念一聲︰「晏、錦。」
※※※
晏侯府內,晏錦房中。
「慕情,給我劈開,我要看看,國之重寶到底是什麼?值得那皇帝老兒大動干戈。難道是傳國玉璽?」
慕情一掌劈開紅木桌上的焦尾琴,那勁力竟然教琴身如同流沙一般碎成粉末垮了下去,露出來的,是一柄黝黑的長劍。
晏錦驚喜地叫了一聲,愛不釋手模上劍身,喃喃道︰「不知道這是什麼寶器呢?」
慕情的目光瞬間閃爍驚人光華,習武者,沒有不愛名劍的。
劍,二尺七寸長,紫檀為柄,烏金纏耳,全不見半點多余的文飾,就只有劍脊上,刻著兩個小小的篆字——滄龍。
咋一看,只是一把普普通通的佩劍,式樣古樸,並無甚特別之處。
只是,晏錦手把劍鞘,正準備抽出。
慕情眉心一斂,雙目圓睜,大喝一聲︰「阿錦小心。」抱起她,縱身一躍上了房梁……
劍,離鞘,跌落。只抽開寸許,一股強烈的劍氣彈開來,清輝四射,整個房間都猛地光亮起來,而它旁邊的桌椅案幾,竟然在開鞘瞬間流瀉的劍氣之下,碎裂成片。
晏錦深吸了一口氣,竟然有這般厲害的劍,光開劍鞘一瞬流瀉的劍氣就足以如同實質般傷人。
只見那劍光映在玉石地板上,瀲灩如水波一般。饒是慕情在神劍山莊看慣了天下的神兵利器,也忍不住低呼了一聲「好劍」。
「阿情,你可認得這劍?」
「帝皇之劍——天子劍,天下劍尊,又名滄龍。它有著和傳國玉璽並肩的地位,傳說,得天子劍者得天下,當朝太祖皇帝蕭奕就是在一口枯井里得到了天子劍,由此揭竿而起,萬軍臣服,霸主之路順暢無阻,開闢了軒轅王朝。」
「那如果失了天子劍呢?」
「歷代,失去天子劍的皇帝,都成了末代君王,還有數位末代君王,最終死在了他們丟失的天子劍下。」慕情一板一眼回答。
晏錦听了,心中頓覺暢快,咯咯笑道︰「果真是國之重寶,皇帝老兒失了天子劍,怕是要寢食難安了。」
慕情溫柔地注目著她,絲毫不覺得她的話大逆不道。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比她更重要,她的快樂,她的願望,她的安全,才是他的道,他的信仰。
「想必過兩天,為了大夏和軒轅的十年一比,為了那五座邊境黃金貿易城池的歸屬,皇帝就要派人來下聖旨了。可是,我為什麼要為了他的城池勞碌呢?這幾天天氣轉涼,我沒準會感染風寒,病體欠佳,實在難以勝任呢。」她喃喃自語著,對于這個風寒怎麼個感染法,怎麼個名正言順,心中已經有了計劃。
「下帖,約,十一皇子蕭卿秀,明晚戌時正點,淮江之上,听風賞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