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七章 看看再說

唐休璟少以明經擢第,婁師德少以進士及第。浪客中文網而後,兩人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棄筆從戎,將自己一生砸在了邊軍。兩人年紀相仿,共事多年,志同道合乃是他們深厚友誼的基礎,嬉笑怒罵更是常有的事情。

婁師德以「仁而有忍」著稱,所謂「唾面自干」,乃是發生在長壽二年的一件事。當初,婁師德從邊軍調回洛陽,官拜夏官侍郎判尚書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算是真正的「出將入相」。

所謂「出則為將,入則為相。」往往都是形容某個人的本事很厲害,但是要說真正出廟堂為大將,入廟堂為賢相,則是很難做到。而唐朝,在武則天時期,一次性便出現了兩個!

即便那些對武則天深惡痛絕的人,在「識人之明」這一點上,也不得不贊服武則天,從他手中提拔起來的官員,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直接締造開元盛世的主要舵手!

婁師德拜相的同時,其弟也被授任代州刺史。「父之同朝」、「兄弟同朝」一直都是官場大忌,但是,若是得到皇帝和百官的認可,那麼此大忌便成了「大榮」。

婁師德兄弟同朝為官便是屬于後者。其弟將要赴任之際,婁師德問他︰「如今某備位宰相,弟復為州牧,榮寵太盛,定會為人人所疾,弟將何以自免?」

其弟跪下說︰「若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定然不為兄所憂心。」

婁師德听罷,面色不喜,反帶憂色,道︰「這正是為兄所擔憂的事情啊!別人唾汝面,乃是因為遷怒于你;弟拭之,乃拂逆其意,對方定會重其怒!」

婁師德的老弟一呆,訥訥道︰「那弟該如何?」

婁師德笑道︰「別人唾你,你不拭自干,當笑而受之。」

此論一直成為廟堂笑談,而廣為流傳。武則天听說後,想起以前婁師德的「評風」,卻不禁感嘆︰「宗仁既有識人之明,又有容人之量,還有仁人之忍,當屬不易!」

那些笑婁師德弱懦的人這才理會過來,至此,「唾面自干」便成了世人對婁師德「仁忍」的贊譽,但是唐休璟卻不吃這一套,唾面自干,便一直是他取笑婁師德的笑料,一直笑了五六年了還未笑夠。

「好了好了,跟你說些正經事!」唐休璟收住了嘲笑,正色道︰「這小子還真是一顆好苗子,武功底子很不錯,當初在國子監,武三思派出五十多人抓他,一個照面被他放倒四個,最後若不是亮出弓箭,估計還逮不住他!」

婁師德狐疑的看著唐休璟,唐休璟自是面不紅心不跳的說道︰「這小子性子張狂,但是心性倒是不錯,李昭德入獄的時候,他還為其到處奔走,放在這朝堂里面卻是有些可惜了•••」

婁師德皺著眉頭,卻忽然問道︰「李昭德之事究竟是怎生一回事,難道陛下還不知曉他的為人嗎?」

「正是陛下知曉其為人,為了耳根清淨,將他關幾天而已。」唐休璟笑了笑,道︰「你放心,等九鼎祭天大典後,陛下自會放他出來的,咱們先來說說這李劍凌!」

婁師德稍稍放心了下來,但是看著唐休璟那一臉的詭異,沒好氣的說道︰「你有屁就快放,拐彎抹角的也忒不痛快了!」

「好吧,我就直說吧!」

唐休璟干咳一聲,道︰「你我都是快要進土的人了,難道你就不想找一個傳人,好歹在我們之後,也可以為大唐豎起一座遮蔽風沙的大山來!」

婁師德越發的狐疑,滿臉的不信任,道︰「你唐休璟什麼時候這般好心了,竟然將這麼好的苗子讓給我?」

「且慢——」

唐休璟連忙伸手截住婁師德的話,道︰「是我們倆——我們倆的學生,不是讓給你!」

婁師德也是個人精,很快便發現了其中的貓膩,盯著唐休璟不住的冷笑,道︰「那我讓給你,如何?」

「咳咳——好吧,某也不瞞你了」唐休璟干笑一聲,道︰「這小子是狄仁杰看中的人,某找陛下都沒能要過來•••咳咳•••只好來求助于你了。」

唐休璟棄文從戎,感覺到了在邊軍要比在廟堂自在的多,加上他年紀也大了,對大唐隴右邊疆很是不放心,于是便越發的感覺,能文能武還會耍陰謀,但是品行又還不錯的李劍凌,最符合他的要求。

按照唐休璟的想法,只要自己開口,找武則天要一個人還是不成問題的。于是便給武則天上了一道疏,提了一下,卻是換回了武則天玩的一句玩笑話——「休景若想從朕手中要人,先過了國老,不過,朕可告訴你,國老家那丫頭可是跟那小子走的近,國老怕是不會這般輕易讓出的!」

唐休璟沒有得逞,心中那個恨啊,卻是恨上了自己的兒子兒媳,怎麼就沒給自己生一個適齡的孫女呢?

沒有小的,便找老的。所以,唐休璟便想起了婁師德。因為當朝之中,婁師德是唯一一個讓狄仁杰「事之以兄」的人。

當初,婁師德善忍近似窩囊,時人皆以為此乃婁師德明哲保身之故,也因此一直被狄仁杰所輕看,不屑與其為伍,還多次指責婁師德。婁師德知道後,笑而不語,並不反駁。

天授二年,狄仁杰被任命為地官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武則天找他對談,問道︰「狄卿以為師德賢否?」

狄仁杰笑了笑,道︰「婁將軍為將謹守,賢則不知。」

武則天繼續問道︰「師德可有知人之明?」

狄仁杰更加不屑,卻也不好當這武則天說太過難听的話來,便笑道︰「臣嘗與其同僚,未聞其知人。」

「狄卿啊狄卿!」武則天苦笑一聲,道︰「你大錯特錯矣!」

「你可知,朕用狄卿,乃師德薦所薦?狄卿之才能,當朝無人能及,由此可知,師德賢且知人矣。」

武則天隨手從御案之上拿出了一沓奏章,遞給了狄仁杰,道︰「此乃師德以往力薦狄卿所發之奏章,卿細閱之,便知朕所言非虛!」

狄仁杰翻閱了十多份奏章,里面全是婁師德對狄仁杰的品鑒,每一封奏章都是不遺余力,以自身相保,力薦狄仁杰之言。

狄仁杰看罷,心情復雜莫名,沉嘆一聲,道︰「婁公盛德,我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遠矣!」

至此,狄仁杰每見婁師德,必先快步相迎,拱手相禮,稱其「婁公」。

而這些年,狄仁杰先後向武則天推薦了張柬之、桓彥範、敬暉、竇懷貞、姚元崇等有才有識之人,朝中老臣都不禁感嘆︰「天下桃李,悉在公門。」

狄仁杰每次听到這樣的贊譽,總是回答說︰「薦賢為國,非為私人也,此乃婁公教我,某不及其萬一,不敢居功!」

是以,武則天,狄仁杰,婁師德三人之間君明臣賢的事跡,一直都是被廟堂江湖傳為美談,不管是什麼事情,婁師德出面,狄仁杰定然是要給面子的。

只不過,從證聖元年吐蕃進犯洮州,婁師德統軍迎戰,兵敗後,被貶為原州員外司馬,一直到今年三月,王孝杰兵敗戰死,婁師德一直都未曾回朝,後來朝議上,在李昭德的推薦下,武則天才有了復用婁師德的心思。

當然,主要原因也是近來吐蕃也蠢蠢欲動,河西營田的邊務也越顯重要,思來想去,武則天還是覺得,此任非婁師德難以承擔。是以,武則天便將婁師德從原州召回,復官為「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如今和唐休璟一起,共同主持制舉科考事宜,其目的還是打算讓婁師德繼續負責隴右諸軍軍務。

婁師德回京之後,唐休璟一直沒空去找他提及此事,此時,總算是逮住了機會,可謂是水到渠成,頓時讓唐休璟心情大好。

一番拐彎抹角的談話後,唐休璟暴露出了本意,想讓婁師德出面,找狄仁杰要人。算盤自是打得叮當響,然而,婁師德卻沒有搭話。

車外喧囂車內靜,沉默良久,婁師德輕輕的吐了一口氣,笑道︰「不急,看看再說!」

ps:

【無聲弦】人如其名,兩個月來,都是默默的給朝天投票,弦無聲,音繞梁,全憑心聞。【魔鬼慈善家】人如其名,從上一本書就給朝天提了無數狠厲的意見,可以說,【唐浮】資料查的這般狠,就是拜他所賜!哼哼哼!【左散騎常侍】資料上顯示的台灣同胞,某估計哥們兒也是一個史實控。【夫君大人】某一直懷疑,他是打算佔女作者的便宜才取這個名字•••不過我是男人,休想某喊「夫君」或者「大人」,阿夫如何?還有•••【devilˇ小】【黃河之子】【wtc007love】【飛翔的但丁】【愛華一萬年】【蕭拙言】,暫時就只知道這些了,朝天謝謝諸位兄弟的支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