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爾首相簽署了新的貨幣管理法令,各大銀行紛紛通知了自己的儲戶,倫敦報紙上關于金本位制和信用貨幣制的爭論仍在繼續……
新貨幣制度實施給英國經濟帶來了明顯的影響。
大量新貨幣流入市場後,並不是像有些人預期的那樣造成了通貨膨脹,而是形成了短暫的物價下跌。皮爾派了很多人下去調查,最後模清了緣由。
「在貨幣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存在著大量以物換物的交易,現在買家拿著現鈔購買,理所當然的會得到商家的折扣。這種情況大面積的存在,導致物價水平全面降低。」皮爾說。
「哦,」我點點頭,表示對這種現象的理解,「但這種情況應該不會持續,畢竟銀行的貨幣是增加了,要防範的問題還是即將到來的通貨膨脹。」
「我知道,我們會密切留意這種傾向。」
果然,物價經過短暫的下跌後又開始回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通脹,不過,通過和政府智囊們交換意見後得知,通脹還是在溫和可控的程度,對經濟形勢有良性的影響。
在英國殖民地新貨幣的使用稍有波折,有些過去接受英鎊的商家突然要求用金銀來支付,在金銀不足的情況下,他們甚至寧願接受白紙條(欠條)也不接受英鎊。
不過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多久,殖民地的商家們看到英國經濟蓬勃發展,慢慢地改變了意願,英鎊的流通性好轉。這種情況又支持了英國本土工廠的生產,英國經濟以強者更強的姿態向前發展。
倫敦的股票市場因為流動性充沛而進入牛市,上市的股票越來越多,願意投資股票的人也越來越多。上市公司把從市場上募集到的巨量資金投入了遍布世界的業務領域,質優價廉的商品源源不斷的通過流通渠道送到消費者的手中。資本市場為大英帝國的經濟騰飛插上了強大的臂膀。
據後來通過那位神秘大神的線索得知,威廉四世國王于1837年去世,他的佷女維多利亞繼承了王位,成為史上最著名和在位時間最長的英國女王,大英帝國的版圖呈跳躍式的擴張,發展成為一個遍布五大洲四大洋的日不落帝國。
我們該走了。
內森的病情就是命令。我終于和他挑明了真相,當他確認了生命垂危的事實後,同意和我們一起再回漢江省。這個不難理解,相信絕大多數人面臨如此境地時都會做出和他一樣的選擇。
內森留下了遺囑,安排好了財產問題。我們用委婉的方式和皮爾以及威靈頓公爵告別,至此,一切該準備的都已安排就緒。
在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我們準備返回漢江。
我們早早地將內森接到號角樓,甜甜給他打了點滴,內森的精神狀態明顯好轉。也許是他想到了即將到來的穿越歷程,也許是人的肩上背負著重擔更能激發生存意志,內森慘白的臉上有了些許的紅潤,我稍稍心安了一些,只要他挺過今夜回到漢江就好辦了。
我讓凱特把號角樓的工作人員召集在一起,給他們開了會,通知他們放假一周。一周後,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管家會在這里給他們布置新任務。這些人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樂呵呵地回家去了。
我們將大門緊閉,七個人全都待在客廳靜靜等候著,等待著那風馳電掣的時刻到來。
「要離開了,真舍不得啊。」內森喃喃道。
「是啊,要離開了,生命是如此的無奈……」甜甜在一旁幽幽地附和。
羅伯特愣頭愣腦的問︰「信用貨幣制.度究竟是治國良方,還是洪水猛獸?在漢江不是有很多人批評凱恩斯主.義嗎?」
內森應答道︰「是啊,信用貨幣現在是良藥,未來必將成為洪水猛獸,到那時候人們用什麼來降伏這頭怪獸呢?」
凱恩斯白了羅伯特一眼︰「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信用貨幣制是現階段推動經濟發展的唯一道路,金本位已經無以為繼,是野蠻愚昧的桎酷。」
凱恩斯在這種辯論時一向剛毅決絕、不容辯駁,他的神態足以讓常人退避三舍。
我上前一步道︰「我們能弄清的是,信用貨幣制絕對優于金本位制,我們不清楚的是信用貨幣制之後,人.類向何處去。但是這問題其實是不需考慮的,人.類前進的道路上永遠擺不月兌未知,我們思考未來,未來總是讓我們迷茫,看不到盡頭。這不是今天才有的情況,也不會未來就迎刃而解。但我們知道,不管是在什麼階段,人.類總能找到克服困難的辦法,總能找到前進的道路。朋友們,我們不可能破除掉所有的未知,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不斷向前。」
古龍先生哈哈大笑道︰「怎麼了?大家真是越來越深沉了,我們應該高興才是啊,我們順利的實現了來倫敦的初衷,我們改變了歷史,我們太棒了!」
經他這麼一提醒,大家也哈哈笑了起來。
是啊,我們改變了歷史,我們有足夠的理由自豪!
該走了。無電力無電燈的倫敦入夜就漆黑一團,內森站起身來說︰「來吧,朋友們!」
「你行嗎?要不再歇會?」古龍關切的問。
內森臉上燦然一笑︰「我現在很好,正是時候,來吧!」
我們站起身來,手拉手呈心型結構,在空曠的號角樓中肅然佇立……
雖然我們盡量吐納平心靜氣,但要說心中沒有激動那是見鬼的話。一種豪邁之氣在我的心中隆隆升騰,心潮翻滾,熱血升浪……我相信,其他的六個人應該和我是差不多的……
空氣在我耳邊旋轉呼嘯,呼啦啦地如坐過山車一般。
我的腦海里像按了快播鍵的一樣,過往的片段一一閃現︰奇怪的雷陣雨、小酒館偶遇顛地、在內森別墅里初識威靈頓公爵、議會大廈與皮爾的促膝談心、草坪上托馬斯驟然倒地、哈德良長城腳下的野狼、教堂外密集的槍聲、國會上口沫橫飛的激辯……
別了,倫敦!
在這個城市呆久了,離開時似乎這城市也具有了人性,它有溫情、有血肉、有情感好惡、有挽留、有不舍、有留戀……
一個城市能夠成為你的戀人嗎?
似乎誰也不知道,既不能肯定,也無法否認。
再見!親愛的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