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起始于虛華 第六十四章.閑情十日(下).

.

第六十四章.閑情十日下.

「漠兒,你瞧瞧,這是應國公王家送來的求親帖子。這王氏有一族女,名叫王淳鴦,乃是當今應國公的小女兒,據傳一向最得應國公的喜愛,門第高貴,與我蕭家正是門當戶對,年方雙八,年齡也與你適合,而且端莊秀麗,才貌雙全,正是你難尋的良配,恩,漠兒你的意思如何?」

被蕭漠迎到房之中落座後,還沒來得及等蕭漠給諸位長輩請安問好,祖母劉氏已是從手中那一摞求親帖子中抽出了一份,遞給了蕭漠,聲音中滿是喜氣,快聲詢問道。

蕭漠拿起帖子看了兩眼,見面皆是該女子的出身八字之類,就並未細看,因為他知道,這些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王淳鴦所代表的是應國公王家。

蕭漠心中算計著厲害關系,沉片刻,還未來得及說話,卻讓劉氏誤會,以為蕭漠不喜歡,竟是又抽出一份帖子,再又遞給蕭漠,道︰「恩,這王淳鴦的年紀是有些稍大,不過如今你的年紀也不少了,雖然位高爵尊,卻也不能因此就挑三揀四,要知道這無價寶易得,好姻緣難尋。不過好在今天來求親的人不少,合適的人家也不止這應國公府。你瞧瞧這家女兒如何?她乃是輔國公的親孫女兒蘇眉容,年僅十五歲,出了名的知達理,溫順德惠,家世亦不下于王淳鴦,其父乃是輔國公的第四子,雖不是世襲的嫡長子,沒那世襲國公的資格,但也曾被皇封過忠文伯之爵,如今官居禮部i郎之職,才貌門第,與你也皆是相配。」

蕭漠心生怪異,這王淳鴦不過十六歲,在劉氏口中竟是「年紀有些稍大」。

見蕭漠還在沉,祖母劉氏卻又抽出一份帖子,繼續說道︰「那你再看看這張求親帖子,乃是護國公親自送來的,護國公羅裳有一佷女名叫羅瑾汐,據傳乃是京中第一才女,貌美無雙,如今早已是名滿京城……」

然而,這一次,蕭漠卻是出奇的干脆,還未待劉氏說完,已是沉聲道︰「祖母,明天一早兒,您就找人把這份求親帖子好言送回給護國公,我蕭家若是與那護國公府關系太過緊密,怕是不大合適。」

听到蕭漠的話後,劉氏卻不由一愣。

她來蕭漠這里之前,因為自覺關系重大的緣故,早已將今日所有求親人家的來歷地位都打探清楚了,這應國公、輔國公、護國公三家,雖然皆是大楚數一數二的豪門,但若論聖眷之隆,聲望之大,卻以護國公為最。而三家女兒當中,亦屬那羅瑾汐聲名最佳。在劉氏看來,護國公羅家正是蕭家最好的聯姻選擇,但不知蕭漠為何,竟會想也不想的就推掉了這門婚事,語氣間更是少有的干脆利落。

劉氏雖然掌管蕭家時雷厲風行、精明果斷,但畢竟只是一鄉間女子出身,見識短淺,對于朝堂之勢、為官之道、帝王心術,自是絲毫不懂,甚至連一知半解也算不,自是不明白蕭漠的想法。

事實,不僅僅劉氏不懂,家主蕭慎行也不懂,曾經當過官的蕭慎言,亦是不懂。

見眾人眼中皆是疑惑,蕭漠解釋道︰「各位長輩,我如今年紀輕輕,就已是成了世襲的衛國侯、從二品大學士了,日後入閣為相,恐怕亦是必然。雖說聖眷正隆,但也正因為如此,我蕭家下下、諸般事情,才都應該更加的謹慎小心才對。而那護國公一脈,世世代代都有子弟在軍中任職,在大楚軍中影響力不小,乃是軍中勢力在朝廷的代言人,然‘文武不相干’、‘文臣不涉武事」乃是我大楚的立朝之基、祖宗法制,我若是當真答應了這門婚事,日後文武結合,恐怕陛下就會不高興了。」

說到這里,蕭漠不由的搖了搖頭,又道︰「這護國公怕是有些糊涂了,如今朝廷因為草原蠻夷入侵的緣故,軍方勢力愈加的衰落,想要挽回頹勢,竟是把主意打到了我身,難道他就不知道避嫌嗎?當今的陛下雖然不喜政務,但其帝王心術,卻是自太祖以來一脈相承,又哪里能容得了他這般作為?他糊涂了不要緊,又怎能月兌我下水?怕是這會兒的功夫,今日護國公前來求親之事,已是讓人匯報給皇了。」

………

本來,在蕭漠歸朝受封之日,與那護國公羅裳初見之時,對這氣質穆肅一臉正氣的護國公羅裳,還是有頗多好感,覺得他應該是一位正直剛嚴之人。

然而,隨著蕭漠在「集英殿」受封之時,那羅裳只知道代表軍方勢力一味的與朝中文臣爭權奪勢,竟是厚著臉皮想方設法的去分蕭漠等人的功勛,絲毫不顧軍中將領們在領兵作戰時屢屢潰不成軍的事實,已是讓蕭漠對他好感驟降。

而今日羅裳這般不知進退、眼光短淺的做法,更是讓蕭漠對他的好感消失殆盡了。

事實,細細想來,楚朝軍隊近百萬,軍勢軍力竟是衰落成如今這般模樣,這護國公羅氏一脈世代在軍中經營,怕是也難月兌其咎。其他不說,單是在與草原蠻夷作戰時,那些一戰即潰的領軍將領們,就有不少是護國公羅家的門人。

再次見識到護國公羅裳的眼光能耐之後,蕭漠可以肯定的說,如若這護國公羅裳今後還是一味想著以借文權而強武勢,怕是羅家百年榮耀,就要毀在他的手中了。

待蕭漠解釋了緣由之後,卻沒有听到任何贊成或否定的聲音,不由詫異,抬言看去,卻見房中的蕭家老少,竟皆是欲言又止的樣子,尤其是祖母劉氏,欲言又止之余,又隱隱間滿是失落。

也難怪,這蕭家本只是邊遠州縣里的地主家族,哪怕是蕭漠的四爺爺蕭慎言曾擔任過官職,但也僅僅只是從八品的主簿罷了,還屢屢受人排擠,只是因為蕭漠如今得勢,才猛然間成為了京中望族,族人們的眼光見識,自是差了許多。

就像現在,蕭家的一眾族人听到蕭漠談論朝中事務,竟是連如何答話也不知道,就算有些想法,也害怕說錯,索皆是沉默不語。哪怕是曾經有過官場經歷的蕭慎言,此刻也是如此。

而蕭漠的祖母劉氏,此時更是心緒起伏。根本沒想到不過是簡簡單單的一樁婚事罷了,竟然會干系如此重大。

在蕭漠幼時,她可謂是寵極了蕭漠,加控制欲旺盛,對蕭漠的所有事情都要 一手,生怕蕭漠會有什麼事月兌離了自己控制,但如今此刻,卻發現自己的眼光能耐,已然跟不形勢,自己的所作所為,不僅對蕭漠幫不什麼忙,反而見識不明,有搗亂之嫌後,心緒之復雜,自是難以向外人表述。

蕭漠想明白了蕭家眾人的想法後,亦是在心底嘆息了一聲。

正所謂打虎親兄弟,陣父子兵,那「舉賢避親」雖是古語,但在中國封建王朝時期卻從未真正實現過,在楚朝,宗族觀念依然嚴重無比,一人當官後亦提攜自家族人進入官場,本就是常事。對此,蕭漠雖來自後世,但並沒有多少抗拒之意,畢竟他如今根基尚淺,正需要有信得過的族人來幫他做事。

可惜的是,蕭漠遍觀蕭氏族人,雖然數量不少,但這些人的能耐,最高也就是收收地租、管理一下家業的樣子,能進入官場幫他的,除了蕭慎言之外,竟是一個也沒有,而蕭慎言年紀已大,正是安享晚年的時候,蕭漠卻也不忍心讓他再繼續勞心勞力了。

否則,蕭漠營建勢力時,也不用這般費盡心思了。

………

氣氛在不知覺間有些冷場。

最終,還是蕭慎行輕輕咳嗽一聲,打破了平靜,從劉氏手中接過那一摞厚厚的求親帖子,放到蕭漠手邊,然後說道︰「漠兒,朝中的事情,我和你祖母都不懂,亦幫不了你什麼,四弟前些日子曾對我說,你如今的婚事,怕已經不是普通人家婚事那麼簡單了,我們這些當長輩的也不再適合 手,沒那眼界兒也沒那能耐,本來我還不信,但今日見到那些前來提親的人家,又听到你說的這些話後,也只能信了。所以,你的婚事,還是你自己來做主,我和你祖母就不管了。」

劉氏與蕭慎行對視一眼後,亦無奈的點了點頭,道︰「本來我好與護國公府聯姻的,但听你這麼說,卻是我這個老f眼光短淺了……漠兒,你自己拿主意。」

與蕭慎行的灑月兌相比,劉氏的語氣自是哀怨了許多。

其實,不管是蕭慎行還是劉氏,早就有了讓蕭漠自主婚事的心理準備。只是,蕭漠畢竟是他們的獨孫兒,蕭漠的婚姻大事他們又哪能不關心?不參與其中他們又怎能安心?所以待將一眾「媒人」送走之後,看著手中厚厚一沓求親帖子,心中興奮,就把原先的想法拋到腦後,興沖沖的找到蕭漠這里來為蕭漠「出謀劃策」。

但當他們發現自己終究沒這眼光,按照他們的想法去辦卻只能壞事後,又想起來了原先的決定,所以雖然心有失落,但終究還是把決定的權力還給了蕭漠。

見祖父祖母如此,蕭漠連稱不敢,並不斷的溫言安慰,蕭慎行還好,劉氏卻依舊顯得不開心。

就在這時,鄧尚全進入房中,手中拿著一份帖子,對蕭漠說道︰「少爺,張衍聖張學士送來了帖子,請您今晚到竹絲樓一聚。」

︰求推薦、訂閱、打賞、月票,謝謝大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