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芙蓉張貼尋人布告以後,一直就在羅田城「好客來客棧」內等候消息。一個月以後的某一天,突然,有一位農村老伯走進客棧,向客棧伙計打探牡丹、芙蓉的消息,伙計早就接受過牡丹、芙蓉的委托,說如有人來找,一定馬上通知她們。所以,店伙計一見有人來找,他絲毫不敢怠慢,便立即跑到她們居住的房內來稟報。
牡丹對伙計說道︰「此事系機密,不敢讓外人知道,所以,還要辛苦堂哥哥再跑一趟,將那位老伯帶到我們房間來,事後必有重謝。」
伙計去後,馬上就領來一位老人,年齡在五十五六歲左右,雖然頭發已經花白,但是j ng神依然矍鑠,話語朗朗,十分健談,一看便知是一把干農活的老把式。
牡丹安排老人家坐定後,詢問道︰「老人家,你找我們,不知所為何事?」
老人從隨身攜帶的衣褡子中取出一支旱煙袋,在煙袋鍋中裝滿煙葉,又取出火鐮與火石,左手捏住火捻火石,右手拿著火鐮,噌噌兩下,只見火星四濺,一下便把那火捻子點燃,然後用已燃的火捻再將煙鍋中的煙葉點燃,動作不緊不慢,用力吸了一大口,然後一股濃煙便從老人的口中噴出,整間屋子立時便被濃煙彌漫,煙霧繚繞,氣味刺鼻,牡丹與芙蓉被嗆得直咳嗽。
見此情形,老人深感歉疚,說道︰「莊稼人麼,從小養成的壞習慣,根深蒂固的老毛病,想改也難了。」
這時,芙蓉有些不耐煩了,便督促道︰「你老別只顧抽煙,快說說你的來意吧!」
老人抬起頭,又吸了一口煙,這才慢條斯理的說道︰「姑娘,我老漢實在佩服你們的膽量,竟敢在這光天化r 之下,公開張貼布告,去找你們的意中人,你們可知道,你們所要找的那個人是什麼人嘛?」
見牡丹、芙蓉瞪大了眼楮望著自己,並不言語,老人這才神秘兮兮的小聲繼續說道︰「你們所要找的那個人,可是捻軍中一個營官,朝廷正在四面發兵,到處找尋他們哩,與國家的反叛勾搭連環,可是要被滅門殺頭的呀!」
牡丹說道︰「我們是那個人的親戚,是他的表妹,只是相隔多年,要求見上一面,以釋我姐妹的思念之苦,並無他意,難道親人相見,這也犯法不成嗎?」
老人噗嗤一笑,然後胸有成竹地說道︰「二位小姐,你們就別再蒙我這老頭子了,你們要找尋的那位已經說過,他根本就沒有你們這樣二位親戚,何來表妹之說?」說完,用一種異樣的眼神望著牡丹和芙蓉,等待著她們最後的的回答。
牡丹心想,真是人不可貌相,面前這個農村老頭,看來也不是一個等閑之輩。她在思索著如何回答他的問話。
想了半天,牡丹長嘆一聲,說道︰「老伯,真神面前不說假話,我們也是受人之托,此事非同小可,而且關系十分重大,我們只是代為傳言,請饒恕我們現在還不能以實相告,還請老伯體諒我們的難處,此事可關系到我們全家人的x ng命呢。只要我們見上此人一面,將別人委托我們的事情向其轉達完畢,我們即算大功告成,今後再無瓜葛。但就我們姐妹而言,絕無加害此人之意。」
老人將煙袋鍋中的煙灰在鞋底上磕打干淨,對牡丹、芙蓉說道︰「既然二位姑娘有難處,我也就不便深加究問了,待我回去見到那人,轉達二位姑娘的意思,讓他來定奪是否與你們會面吧。我也是受人之托,只能如此了。」說完,背起錢褡子,向客棧外走去,他的身影很快便消失在了大街的盡頭。
第二天下午,那位老人又來到客棧,將一封信交給客棧伙計,說了一聲︰「請將此信轉交給二位姑娘。」說過之後,便頭也不回的匆匆離去了。
客棧伙計不敢怠慢,迅速將書信交到牡丹手中,待伙計走出房門,牡丹將信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道︰「既然表妹要相見,雖無此親緣,卻之也屬不恭。但城門口有團丁把守,我不便進城,只好另約見面地點。羅田城東葉家河村,村南有一顆大槐樹,你們就在槐樹下面等候,到時候必然有人去接頭。不見不散。表哥示言。」
牡丹看完書信後,對芙蓉說道︰「所謂表哥,本就是我們姐妹大膽杜撰出來的,人家處處防著我們,這也是人之常理。我們只好按他信中所說,屆時赴約了。」
第二天一早,姐妹二人雙雙洗漱完畢,將緊身衣穿好,佩帶好長劍,外面又套一件碎花紅袍,各自騎上快馬,向城東疾馳而去。
牡丹姐妹二人騎著快馬,直奔城東而去。一路所見,盡是殘垣斷壁,滿目的荒涼,路上很難遇見一個行人,只有那荒蕪的土地,雜草叢生的荒野,一閃而過。三三兩兩、斷斷續續結隊逃難的人,時不時從馬前走過,有的甚至餓斃在路旁田邊,看了使人心酸不已。
姐妹二人策馬前行,約莫一個時辰以後,面前便出現了偌大的一個村莊,村內一片靜謐,既無狗吠,也不見人影,她們騎馬穿街而過,一直走到村南,的確看見有一棵大槐樹呈現在面前。牡丹和芙蓉停下馬來,將自己的馬拴在一旁的兩棵小樹上,圍著槐樹轉了兩圈。突然,牡丹縱身一跳,只見她拔地而起,跳起來離開地面有一丈多高,然後舉起手中的利劍,只听喀嚓一聲,一枝茶碗粗的槐樹枝便被她砍斷,耳听得哎呀一聲,隨著樹枝的折斷,一個人從槐樹上掉落下來,眼看就要摔在地上了,只見那人一個鯉魚打挺,輕輕翻動一子,兩只腳便穩穩地站在了地面上,毫發未傷。由此可見,此人的武功也十分了得。
那人手拿一把寬背砍刀,始終心懷敵意,神經緊張,他遠遠站在一旁,用一對凶惡的眼神望著牡丹和芙蓉,並不說話。
牡丹首先發問︰「你是何人,竟然隱身于此槐樹上,是否y 行不軌?」見那人並未答話,牡丹又說︰「看來你的武功還沒有學到家,我還沒到樹下,就發現樹上有人藏匿,因此不得不用這種方式請你下來了。」
只听那人嘿嘿冷笑一笑,仍然用一種輕蔑的語調說道︰「你們充當清妖的ji n細,用這種方式來對付我們,圖謀進行偷襲,我看你們還女敕了點!今天是叫你們肉包子打狗,有來無回!」
他不容牡丹、芙蓉分辨,便手挺鋼刀,奔牡丹而來。牡丹本想解釋,但那人出招迅捷,且招招致命,牡丹只好以劍相迎。芙蓉站在一邊,並未動手,因為她想到,她們此來並不是來打仗的,這人明顯的是誤解她們了。
二人打斗了十幾個回合,牡丹騰身跳到一旁,對那人好意地勸解道︰「這位大哥,你誤解我們了,我們既不是朝廷的ji n細,更不是什麼歹人,而是來轉達一個人對我們的囑托……」
沒等牡丹說完,只見那人刀鋒一轉,又直奔芙蓉而去。二人一個掌刀,一個使劍,又廝打在一起。只見︰一個騰身一跳,離開地面足足有兩丈來高,劍刺穹頂,如鯉魚戲水,瀟灑有度,不慌不忙;一個像刀劈華山,刀帶風聲,風卷塵沙,如台風刮起。二人打斗了二十余回合,未分輸贏。只見芙蓉面無懼s ,氣不長出,好一個女中丈夫。芙蓉騰身一跳,跳出圈外,對那人說道︰「我們此來與你約會,真的並無惡意。請你停止打斗,听我們把話講清楚好不好?」
那人仍然嘿嘿的獰笑一笑,疑心十足的問道︰「二位過去與我是否認識?」
芙蓉答道︰「並不相識。」
那人又問道︰「你我是否沾親帶故?」
芙蓉回答︰「既不沾親,也不帶故。」
那人繼續說道︰「算你做人還算誠實,終于說了句大實話。我來問你們,既不沾親,又不帶故,那麼何來表哥一說?你們還說不是清妖的ji n細,都把我當做三歲孩童來戲耍了。你們用這種笨拙的辦法來對待我捻軍將士,真是瞎了你們的狗眼,找錯了對象,打錯了算盤!」一邊說著,一邊又向牡丹猛撲過去。
牡丹大喝一聲,罵了一句︰「你這不識好歹的孽種,姑n in i想給你臉,你卻不要臉!今天不教訓教訓你,看來你是不知道好歹了。」
牡丹使出家傳絕招——騰空凌雲劍,自上而下,力劈華山,但是,眼看劍刃就要砍到那人的頭頂時,牡丹並未再砍下去,只見那人一縮脖頸,啊呀了一聲,只好在那里等死。不想牡丹迅速縮回手中的利劍,一翻身,用單腳踢在了那人的後背上,只听咚的一聲,那人一個嘴啃泥,四肢伸直,趴在了地上。他雙眼一閉,只有在那里等死而已。
這時,芙蓉一個箭步竄上前去,用一只腳重重踩在那人的脊背上,用劍鋒指住那人,口中說道︰「不識抬舉的東西,給臉不要臉。今天落到姑n in i手中,是死是活,可就由不得你了!」
那人此時已是落水的老虎不如狗了,嚇得他全身哆嗦成一片,有氣無力地說道︰「小爺生是捻軍的人,死是捻軍的鬼,既然練武不j ng,藝不如人,就是死在二位女俠手下,我也就死而無憾了!」
牡丹撲哧一笑,說道︰「你現在不論如何吹噓,也是無濟于事了。你不會不知道︰斷翅的鳳凰不如雞,死活不是由你說了算的。不過,話又說回來,要是我們想叫你死,你說啥也活不到現在。一開始我們就對你說過,我姐妹二人是被人脅迫,來向你傳達一個口信的,說完之後,我們就算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至于你如何去做,就與我姐妹無關了。」
那人哀求道︰「今r 敗在二位姑娘手下,潘爺爺也只好認輸了。你這樣用腳踩著跟我說話,也太失公允了,讓我站起來講話好不好?」
芙蓉一笑,說道︰「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你要是一上來就這樣乖巧听話,也省去你姑n in i大動干戈了。」
牡丹說道︰「俗話說得好,咱們這叫不打不相識。不過,你不要有任何鬼主意和邪想歹念,我姐妹也是被逼無奈,才不得不履行此使命的。我首先必須搞明白︰你是不是潘四?」
潘四眨巴眨巴眼楮,說道︰「其實,我的大號叫潘貴升,因為我在兄弟排行中數第四,所以村里人都管我叫潘四,在捻軍中大家都叫我的大號潘貴升,從來無人知道我的小名。你們也太能鑽擠了,竟連我的小名也知道。自打從俺娘的肚皮里爬出來,爹娘就給俺取了潘貴升這個名字,至于小名潘四,卻很少有人喊叫。今r 你們喊我潘四,也是貨真價實,絕無假冒之嫌。這,二位姑娘如果不信,可到鳳台縣去查訪便知根底。」
牡丹又問道︰「不是我們鑽擠,鑽擠的是劉銘傳。我再問你︰你在加入任柱藍旗捻軍之前,在何處供職?」
潘四回答道︰「姑娘對我仍有懷疑,還在變著法兒考察我呢。我原先是苗沛霖手下的一個百夫長,苗沛霖被僧格林沁剿滅後,我無處躲藏,是任柱任旗主收留了我,我潘貴升這才能活到了今天。」
牡丹又問道︰「劉銘傳的大名你可曾听說過麼?」
潘四答道︰「知道。此人是合肥人,從小生天花落了一臉麻子,人都稱其為劉大麻子,他本是一個桀驁不馴、打家劫舍的強盜,後因辦團練有功,被李鴻章賞識重用,並將他的團練改編為淮軍,授之以兵權,他這才飛黃騰達,步步青雲,直到當上清軍的提督。但我是只知其名,並不識此人真面目。」
牡丹說道︰「看來你知道的並不比我們少哇。」
潘四回答說︰「在我們捻軍中,有學問、有文化的能人可是多著呢。就說我們的尊王賴文光吧。他本是廣西貴縣一個書生,加入太平軍後,因為他足智多謀,打仗勇敢,被太平軍授予尊王稱號。我這點學問都是從他那里道听途說學來的。」
牡丹說道︰「不管你是潘貴升也好,潘四也罷,反正你已經被劉銘傳給盯上了,他為你出了一個餿主意,讓你擇機刺殺任柱和賴文光,不管你是心甘情願也好,是違心而為也罷,反正我們姐妹只管傳信,也無殺害任柱和賴文光的意思,你做不做這件事,那就是你的事了,今後,我們再也不過問此事了。」
潘四咬牙切齒的說道︰「好你個劉銘傳,劉大麻子,你自己殺不了任柱、賴文光,卻叫我去干這種缺德的事情,你的手段實在是太損了!」
芙蓉插話說道︰「劉銘傳還叮嚀我們說,如果這件事干成了,也少不了你的好處,他說,殺死他們其中無論哪一個,賞黃金二萬兩,洋房美女任由你挑選,保你下半生吃喝不愁,美哉樂哉,愉悅終生。」
听了這話,潘四止不住打了一個冷戰,但嘴上卻說道︰「劉銘傳啊劉銘傳,我潘四罵你八輩的祖宗!這種缺德的事情,我潘四干不來,你還是另謀人選吧!」說完,頭也不回地向南而去,不久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望著潘四漸漸遠去的背影,芙蓉說道︰「姐呀,我們在兩個多月的時間里,四處張貼布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像大海撈針一樣,才將潘四找到,他卻一卜楞腦袋走了,這不叫我們白費勁了嗎?」
牡丹說道︰「許多變節**分子,起初都有超過常人的良好表現,因而才創下飛黃騰達的好口碑,但是,隨著官職的不斷升高,地位的不斷變化,便漸漸忘記以往的海誓山盟,甚至堅如磐石的決心。尤其是不管什麼人,從娘肚子里一生下來,都有一個最致命的弱點,就是在金錢美女這兩大關口,往往堅守不住自己原來的信守和承諾,就像一座堤壩,表面看起來它很堅固,但在洪水的不斷沖刷之下,總有決口潰壩的時候,一旦決口,便會一發不可收拾。這些人在臨死之前,還要為自己找一個冠冕堂皇的托詞,說什麼‘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芙蓉調侃的說道︰「姐呀,你是說潘四能死在你的裙擺之下嗎?」
牡丹微嗔的說道︰「二十多歲的大姑娘啦,還這麼不正經。潘四此人,他不會死在姐姐我的石榴裙下,而是要死在那兩萬兩黃澄澄的金子的許諾之下。」
芙蓉問道︰「你看潘四臨走的時候,也並沒有親口答應劉銘傳要他干的事情,你怎麼就能斷定他會為了那些金子去殺任柱和賴文光呢?」
牡丹說道︰「我在對潘四講每一句話的時候,總是注意他面部的表情變化,當我說到‘劉銘傳說,殺死他們其中無論哪一個,洋房美女任由你挑選’的時候,我親眼看見潘四全身一哆嗦,說明這句話對他的誘惑刺激極大,你不要看他表面信誓旦旦,一旦到了關鍵時刻,為了保全自己,他肯定會出賣別人,甚至是對他有大恩的人,這些都是叛徒的通病,無論哪朝哪代,或者潘四、李四、張四,都是如此。你若不信,那你就等著瞧好了。」
牡丹與芙蓉回到羅田城中,越想越覺得她們是做了一件不可饒恕的罪惡之事。她們輾轉反側,想了很多。第一,她們想到的是,如果去面向劉銘傳交差,那肯定是凶多吉少,因為在她們看來,劉銘傳此人是清廷的一條忠實走狗,他渾身的麻點,點點都透露著他的狡黠和詭計,只要是需要,他會下令殺死每一個對他不利的人。如果說策反潘四的使命已經完成,為了掩蓋他自己的罪行,他肯定不會放過一切知情的人。牡丹、芙蓉本就不是心甘情願的接受他的任務,使命一旦完成,她們也就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了,殺她們以保守機密,這,劉銘傳肯定做得出來。
第二,如果她們雙雙回到父親身邊,自身安全也無法得到保證不說,也會連累自己的父親,李兆受本來就與朝廷大員面和心不合,他們會借李兆受的女兒來發難,使李兆受迅速走向滅亡。思來想去,牡丹、芙蓉認為最妥善的辦法,就是使自己從此在地球上消失,使劉銘傳和清朝的大員們再也無法尋到她們的蹤跡……
芙蓉問牡丹道︰「姐呀,你所說的‘消失’是什麼意思?是不是我們自己了斷自己的x ng命,從今往後,世界上再沒有我們姐妹了哇?」
牡丹輕輕拍了一下芙蓉的腦袋,的說道︰「傻妹妹,我所說得消失,有很多理解法。死,從此世界上再沒有了你我,從此銷聲匿跡,固然也是消失;但你我問心無愧,為何去死呢?這種消失對你我來說都不公道。」
芙蓉著急的說道︰「姐呀,你看你,一會說死,一會又說不是死,把我都給搞糊涂了!你別賣關子了,你快說清楚吧!」
牡丹說道︰「以目前形勢來看,到安徽去依附咱們的父親,亦非妥善之舉,因為父親早已在曾國藩的掌控之中,他自己尚且自身難保,如何還能保證我們姐妹二人高枕無憂呢?如果投靠劉銘傳等人,我們等于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想來想去,只有一條路可走了。」
芙蓉著急的問道︰「姐呀,這是一條什麼路,請姐姐明示!」
牡丹斬釘截鐵地說道︰「我們去投靠捻軍去!」
芙蓉說道︰「我也是如此想來著,姐姐此舉,真是與我不謀而合呀。可是,捻軍到處游擊,居無定所,飄忽不定,我們又到哪里去找他們呢?」
牡丹說道︰「此事妹妹不必擔心,咱們鼻子下邊不是還有嘴嗎,可以去打听麼。听客棧伙計講,最近在襄陽、安陸一帶,有一個叫做齊二寡婦的貌美女子,帶領一幫女兵與清廷作對,曾經多次挫敗清兵,此人武藝高強,十分了得,听說她就是捻軍的一支,找到了她,還愁找不到張洛行和任柱他們嗎?」
芙蓉說道︰「姐姐你真英明,咱們是一母同胞,我怎麼就沒有你的腦子活翻呢!」
決定依然做出,兩姐妹馬上就打點好行裝,喂飽了坐騎,擇r 出發,二人走出羅田縣城,一路打听,向襄陽而去。
才剛走到城門口,牡丹像是想起了什麼,她突然勒住坐騎,對芙蓉說了一聲︰「請妹妹在此稍等,我回客棧一下,馬上就回來。」牡丹返回好客來客棧,連馬也未下,將那伙計喊出來,伸手遞給他紋銀一兩,說道︰「前面有言在先,這一兩紋銀,數量不多,就算是對你傳送信件的酬勞吧。」說完返身打馬而去。
二人早行夜宿,飽受路上艱辛,經過多r 長途跋涉,這一r 便進入襄陽境內。一路顛簸,鞍馬勞頓,姐妹倆早已是饑腸轆轆,饑餓難耐了。見路邊有一家「襄陽客棧」,門庭冷清,客人寥寥,便駐足下馬進店,高喊一聲「伙計!」
听到喊聲,一位姑娘聞聲而出。只見︰那姑娘發辮蓬松,兩眼惺忪,衣著不整,不修邊幅,好像剛從睡夢中醒來一般,看模樣也就在二十歲上下。牡丹、芙蓉仔細望去,但見那姑娘臉龐秀美,目光炯炯,走路帶風,手腳麻利,一看便知不是庸碌之輩。牡丹心想,兵荒馬亂之年,草寇強盜遍地皆是,鼠偷狗竊之人也大有人在,也不知此客棧是何等去處,店家是何等樣的人,因此就加倍提高了j ng惕。
那店家姑娘一言不發,走到牡丹、芙蓉面前,伸手將兩匹馬的韁繩接過去,牽到後院馬槽上栓牢,添加好草料,將馬匹飼喂好;然後返回身走到前院,仍是不言不語,抬起右手招呼牡丹、芙蓉走到她的身邊,將二人領進一間客房,看來這里就是她們姐妹二人的安身之處了。
芙蓉小聲對牡丹說道︰「姐呀,咱們今天恐怕是遇到啞巴啦。」
不想這話被剛剛走到門口的女孩听見了,她猛地翻轉身來,大聲呵斥道︰「說話積點y n德好不,你才是啞巴呢!」
牡丹假意訓斥芙蓉道︰「二十來歲的大姑娘了,說話總是口無遮攔,人家哪里是啞巴,分明是心中有事,不願啟口而已。」
誰知,姑娘聞听此話,竟然哇啦一聲哭出聲來,這可把牡丹、芙蓉給嚇壞了。她們認為是自己說話不夠檢點,不知哪句話刺傷了這位姑娘,她才因此哭泣。牡丹走到她的身邊,用女x ng的溫柔安慰她道︰「好妹妹,我這個妹妹說話總是口無把門的,哪句話得罪了姑娘,我給您賠禮便是了。」
那姑娘止住哭泣,用衣袖擦了一把眼淚,說道︰「我哭泣,是看到你們姐妹恩愛和氣,不免勾起我心內的傷心之事,因此才哭泣,這和你們毫無干系。」
牡丹將姑娘讓進屋中,三人落座,牡丹這才又問道︰「是何等事情,竟讓妹妹如此傷感?你能說出來讓姐姐听听嗎?」
姑娘哀嘆一聲,說道︰「二位一進門,看到二位相伴相依,就勾起我一片傷感的回憶。我家姓趙,父親名叫趙天才,母親趙張氏,還有一個姐姐叫趙秀華,我的名字叫趙秀敏,我們一家人在此開客棧已有十余年,生意雖然並不十分紅火,但南來北往,旅商不斷,生活也算混得過去。不想在一年前,安陸境內出了個齊彩鳳,此人專和官府官軍作對,她屢屢襲擊官軍,使官軍大傷腦筋,多次y 加剿滅,但都未能如願。十天前,齊彩鳳帶領她的部眾攻打襄陽官兵,曾經入住我家客棧,臨走時,齊彩鳳對我父母說道︰‘大伯大姨,這幾r 在此給你們添了不少麻煩,我齊彩鳳身在江湖,也是身不由己,不過咱們都是身賤命薄的窮苦之人,我這里有從官府手中奪獲的紋銀三十兩,現在全都交給你老,就算作為幾天來我們眾人吃住花銷的開銷吧。’」
說到此處,趙秀敏擦干臉上的淚珠,繼續說道︰「事情就出現在這三十兩銀子上。也不知是哪個多嘴的刀螂,將這件事對襄陽城守李雲麟透漏了風聲,他帶領一百多名清軍,來到我們客棧,不由分說,就把我父母姐姐用繩索捆綁結實,押往襄陽城里去了。在客棧中,我的職責就是負責外購,可巧那一天一大早,我就帶著兩個伙計到集市上去買蔬菜肉食等物去了,不在客棧內,因此躲過一劫。」
說到此處,趙秀敏又傷心的痛哭起來。她哭哭停停,停停哭哭,使站在身邊的牡丹、芙蓉也陪著傷心起來。趙秀敏說道︰「就這麼著,我時刻關心父母姐姐的安危,哪還有心思去做生意?都說樹倒猢猻散,這話可一點也不假。未過幾天,全客棧十幾個人就都不辭而去,剩下我一個人,生意是無法做了,一天復一天,早晨吃飽了睡到晚上,晚上睡不著了就胡思亂想,就這樣睡了吃,吃了睡,過著像小豬一樣的生活,我就從來沒有這麼悠閑自得過。」
芙蓉听了趙秀敏的比喻,止不住撲哧一笑,一邊笑,一邊說道︰「我說秀敏姐姐,你可真逗,哪有將自己比作小豬的?這不玷污了自己的名聲和身子麼!」
趙秀敏認真的說道︰「什麼玷污不玷污的,像我們這等心有天高、命如紙薄的窮苦人家的孩子,恐怕還比不上一頭小豬呢。」
牡丹問道︰「大伯大姨和你的姐姐被官府擄去之後,你也沒想想辦法去救救他們嗎?」
趙秀敏又掉起眼淚,說道︰「父母有生育之恩,姐妹本是同根苗、連心肉,我能眼看著他們受難而無動于衷嗎?可親朋鄰居都來阻止勸解,他們說,李雲麟是個吃人肉不吐骨頭的主兒,你去救他們,等于是自投羅網,還不如老老實實呆在家中更為安全,俗話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孩子,你就听天由命吧!」
正在牡丹她們說話之間,只見遠處有三輛馬車,趕車人揚鞭催馬,疾馳而來。走近了,這才看清楚車上裝的是三口黑漆棺材。待走到客棧跟前,為首一個頭戴紅頂子大鍋蓋帽,身穿官服的人跳下馬車,徑直朝趙秀敏這邊走過來。
還未等眾人開口,那人卻先開口問道︰「這里可是‘襄陽客棧’嗎?請問哪一位是管事的?」
趙秀敏向前一步,大聲回說道︰「我是客棧主人,官人有什麼吩咐?」
那人說道︰「我是李大人府上的一個管家,奉李大人之命,特將貴客棧幾位主人送回,請問你是他們的什麼人?」
趙秀敏說道︰「前幾r 被抓的有我的父母和姐姐,請問他們都怎麼了?」
那管家無奈的搖了搖頭,然後說道︰「我名叫劉二狗,在李府謀得管家一職,也是為了糊口活命。我一生從不得罪人,更不害人,人都叫我劉老好。前幾r 听說李雲麟大人從外面抓來幾個人,說他們勾連捻匪,連r 拷打逼供,叫他們承認,可他們一直大呼冤枉。不想昨r 一早我去給他們送吃食,發現他們用撕碎的衣服搓成繩子,一同吊死在了牢房中。李大人連連說晦氣,晦氣,出了這等不吉利的事,他也是悔不當初。他說,案子未搞清楚,他們就一同殉難,說明他們是清白的。為表示歉意,特令我購來三副棺木,一人一口,將他們裝殮送到客棧,這在李大人來說,可是從來未有過的事呀。」
趙秀敏一反常態,眼看三位親人如此死去,她倒是一滴眼淚也沒有掉,只是牙關咬得格格直響,她強忍心中悲痛,打掉門牙往肚子里咽啊。
這時周圍鄰居都聞訊趕來,有對趙秀敏好言勸慰的,有幫忙抬棺材的,一直忙到天黑,方才各自回家去了。在眾鄉鄰臨走之時,趙秀敏向他們哀求道︰「父母姐姐遇此不幸,給各位添麻煩了,明r 還要辛苦眾人一次,幫助我將死去的人入土為安,也好了卻我這活著的人的最後一個心願。」眾人答應,相繼散去。
第二天一早,眾人不約而至,有的先向南窪去挖墳坑,有的在客棧張羅出殯事宜,牡丹、芙蓉也幫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直忙活到r 中,才將三人尸體抬將出去,向南窪而去。到了r 頭偏西的時候,這將三人下葬掩埋,眾鄰人這才都各自回家,事情也算消停下來。
這麼一場意外災難,倒使得牡丹與芙蓉處于進退維谷的尷尬境地,就這樣離去吧,她們覺得太對不起趙秀敏,人家剛剛遭受一場劫難,自己卻撒手而去,不管不問,這與情與理都是說不過去的;不走吧,見趙秀敏r 子過得也實在太艱難,一家四口,有三口突然都撒手人寰,就剩下她孤苦伶仃的一個人,實在是太淒涼、太悲慘了。牡丹也不知道如何去安慰趙秀敏,這真使她處于進退維谷的境地。
送走父母和姐姐的第三天,趙秀敏突然走到牡丹、芙蓉的屋內,開口便說︰「牡丹姐,芙蓉妹妹,這幾天我翻來覆去的想,可算是叫我想通了一個道理,在這個毫無天理可講的世界上,要想生存,就要做強人,老實守業,最後只能落下一場空。我要像你們姐妹一樣,從這個客棧中走出去,去找張洛行,去找任柱,去找齊彩鳳,手持鋼刀長矛,和那些清妖們去斗爭,這,興許還有活路呢。」
牡丹瞪大了雙眼,望著面前這個剛強而倔強的小妹妹,覺得她在一夜之間,不但人長大了,也變得成熟起來。牡丹走到趙秀敏面前,緊緊握住她的雙手,深情地說道︰「好妹妹,你能如此說,做出這樣的決斷,太使姐姐我欽佩了。清廷走到今天,早已像一個爛透了的柿子,落在地上就是臭屎一堆。不要說一般百姓,就拿我姐妹來說吧,父親不管怎麼說也是清朝的一名將軍,可是他早已被人控制,不但毫無權利可言,還隨時都有生命之憂。我們姐妹也是被逼無奈,才走出家門,闖蕩江湖的。」
芙蓉也插話說道︰「秀敏姐呀,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你一旦做出決斷,可就像發出去的弓箭一樣,再沒有回頭路了哇,你可要仔細想清楚,然後再做決定。」
趙秀敏說道︰「這個麼,我是經過深思熟慮才這樣說的,世上沒有後悔藥,我趙秀敏雖是女兒之身,但人間大義我還是懂得的,說出去的話,如板上釘釘,絕不吃後悔藥!」
牡丹說道︰「既然秀敏妹妹決心已下,我說多了就是多余了。不過你不同于我們,你還有客棧這份家產,若是丟掉了,不是太可惜了嗎?」
趙秀敏說道︰「如果我的父母姐姐尚在的話,你們就是生拉硬拽,我也不會隨你們而去。可是今非昔比,我一個人實在再撐不起這個家業了,我曾想到過死,若不是偶然間與你們相遇,可能我早就命染黃泉了。是你們給了我生存的希望和活下去的勇氣。使我看見了,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另一批人,還有另一種活法。」
芙蓉說道︰「大千世界,人海茫茫,哪里是我等的安身之處,到現在也還是個未知數。我們也是一時心血來ch o,盲目地跑到襄陽來找什麼齊寡婦,這齊寡婦到底是何許人也,她在什麼地方,到哪里去找她,這些我們全都不知道,你要是跟上我們,那不等于是大海中撈針,像無頭的蒼蠅一樣,蒙頭亂撞嗎。」
這時趙秀敏也若有所思,一時拿不出好主意。突然,她一個驚詫,然後說道︰「這齊彩鳳為躲避官軍,整r 里處于游擊之中,前些r 子,就不知她從哪里冒出來,在我們客棧住了好幾r ,把官軍李雲麟打了個措手不及,使他吃了大虧。李雲麟無處撒氣,就拿我們小老百姓開刀,要不我父母姐姐也不會……」
一說到此,趙秀敏剛剛平復的心情又被勾起波瀾,不免眼楮又濕潤起來。
正在此時,只見遠處來了二十余人,攜老扶幼,拖家帶口,朝客棧走來。他們走到襄陽客棧門前,其中一位五十歲左右的老婦人,顫顫巍巍走到趙秀敏面前,幾乎是用哀求的聲音說道︰「兩天多了,一路走來,滴水未進,滴米未沾,實在是走不動了。大姐,你行行好,可憐可憐咱這遭難之人,給點水喝吧!」
趙秀敏看到此情形,這個老婦人突然間便變做了自己的母親,父親姐姐的影子也在自己面前晃動起來,她急忙跑進店堂,端出一大盆清涼的淨水,並在盆中放了一個大瓢,放在眾人面前。大家一擁而上,你爭我搶,最後竟有人端起大盆,咕咚咕咚將水喝光。牡丹代替秀敏,又進屋端來一大盆水,一連四五次,才使這群人喝足安靜下來。他們慌不擇地,東倒西歪,竟一個個躺在地下昏睡起來。
趙秀敏覺得這些人實在太可憐了,便與牡丹姐妹簡單商量了一下,瓦米淘洗,倒入鐵鍋內,點起柴薪,煮起飯來。約莫半個時辰以後,一鍋香噴噴的白米飯便呈現在了眾人面前,牡丹與芙蓉各自拿著空碗筷,趙秀敏一碗一碗的盛滿,遞給眾人,他們便狼吞虎咽的吃將起來。
不多時,滿滿一鍋米飯就被眾人吃了j ng光。這時,有那位老婦人帶頭,無論老人孩子,男人女人,都一同跪在地上,口中說道︰「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見義勇為,開恩施舍,救活我我們x ng命,此等大義之舉,我等皆終生不忘也!」
趙秀敏、牡丹與芙蓉,三人走向前去,又是拉,又是拽,好不容易才將眾人勸起來。牡丹趁機問道︰「你們這是從何而來?遭受了什麼災難?」
老婦人長嘆一聲,說道︰「看你們行此大義,與清妖絕不是一路人,實話實說,看來倒也無妨。听說一個叫齊彩鳳的女人,在老河口與官軍打起來了。當地邑紳孫福臣率領團勇迎戰,這小子無能,盡吃敗仗,便將胸中的怒氣撒在百姓身上,縱士兵搶掠不說,還ji n污婦女,燒毀民房,我等無家可歸,只好一路乞討,來到此地。我們已是多r 未吃未喝,不想在這危難時刻,遇到三位好心的姑娘,救了我們一命。」
牡丹她們心中十分難過,好端端一個華夏大國,竟讓一般清妖搞得烏煙瘴氣,國不國,民不民,山河破碎,民心散亂,這種苦難歲月,何時才是盡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