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卷一 萬千世家 第二十一章 元宵佳節(下)

一路前行,忽見路邊有一處人群密集處,眾人走近一打听才得知是一名賈姓員外新建成了一座庭院,趁此元宵佳節之際向眾人征集匾額對聯。

眾人走進庭院正門,只見那門欄窗,皆是細雕新鮮花樣,並無朱粉涂飾,一色水磨群牆,下面白石台磯,鑿成西番草花樣。左右兩邊,都是雪白色粉牆,下面虎皮石,隨勢砌去,果然不落富麗俗套。往前望去,只見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如猛獸,縱橫拱立,上面苔蘚成斑,藤蘿掩映,其中微露羊腸小徑。

在小徑入口處的一棵海棠樹下,有一側面而立的紫衣少女,一只縴縴玉手輕拈花葉,微踮起腳尖,閉著眼楮,正自嗅著花香,嘴角邊就那麼綻放出一縷淺笑,宛如玉盤承珠,花凝曉露。她的衣袖,仿佛籠上了一片輕輕流動的寒煙,她的臉寵,有若雪光映照下的白蓮,神思恍惚之間,讓人忍不住沉醉下去。

「嵐姐姐,我哥說元宵節是一個浪漫的節日,許多年輕男女都會借著賞花燈的名義來和自己的情人約會。你呢,有情人了嗎?」邊上,一紅衣女子忽摟住紫衣女子那不足一握的小蠻腰,半開玩笑道。

「傻丫頭,情人豈是那麼好找的?」紫衣女子微微搖頭,繼而低吟道︰「眾里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什麼?那人在哪?」紅衣女子只听清了後半句,猛得回頭,突然尖叫道︰「啊,納蘭紓予,怎麼會是你?」

在眾人詫異的目光中,紫衣女子緩緩轉過頭,有些疑惑地看向納蘭紓予等人。不用多說,她身邊那個嘴巴張得大大的紅衣女子自是唐爽爽無疑了。

「嵐姐姐,你的情人不會就是他吧?」唐爽爽撲閃著一雙驚訝的大眼楮。

「你胡說什麼呢!我根本就不認識他。」紫衣女子一時為之氣結。

「哦……」唐爽爽的小腦袋已經開始浮想聯翩。這時,秋先生一行人也已經走了過來。

「紓予,你們認識?」秋先生問道。

「老師,這紅衣女子是唐家的人,至于紫衣女子我沒見過。」納蘭紓予恭敬道。

略一思索,秋先生對那兩個女子道︰「不知兩位是否也是來給這庭院題對額的?」

「不敢,我們只是瞧見這里人多,所以過來湊下熱鬧。」紫衣女子答道。

「我是東坡書院的先生,這些都是我的學生,兩位若是不介意,就隨我們一起吧。」秋先生淡淡道。

「這樣也好,那就謝過先生了。」紫衣女子的語氣明顯恭順了些,而一邊的唐爽爽則小聲嘀咕道︰「他什麼時候成東坡書院的學生了?」

眾人沿著小徑往里走,不多時就看見一座假山,抬頭見山上有鏡面白石一塊,正是迎面留題處。此時已聚集了不少人,忽听一個華服老者笑問道︰「諸位請看,此處題以何名方妙?」

眾人竊竊私語起來,也有說該題「疊翠」二字,也有說該提「錦嶂」的,又有說「賽香爐「的,又有說「小終南」的,種種名色,不止幾十個,但那華服老者似乎都不滿意。

忽從某個角落傳來一道儒雅的聲音︰「嘗聞古人有雲︰‘編新不如述舊,刻古終勝雕今。’況此處並非主山正景,原無可題之處,不過是探景一進步耳。莫若直書‘曲徑通幽處’這句舊詩在上,倒還大方氣派。」那華服老者听了,不由贊道︰「是極!是極!」

納蘭紓予順著那道聲音望去,「原來是他!」後者似有所覺,轉過頭來,正好迎上納蘭紓予的目光,微微一笑,隨即便把目光落在了納蘭紓予身邊的秋先生身上,睿智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復又搖了搖頭,才轉過頭去。此人正是晝錦堂溪城堂主——周頤。

接著,華服老者便引著眾人繞過假山,只見佳木蘢蔥,奇花灼,一帶清流,從花木深處曲折瀉于石隙之下。再進數步,一路向北,漸漸平坦寬豁,兩邊飛樓插空,雕甍繡檻,皆隱于山坳樹杪之間。俯而視之,則清溪瀉雪,石磴穿雲,白石為欄,環抱池沿,石橋三港,獸面餃吐。

橋上有一座涼亭,華服老者領著諸人上了亭子,問道︰「諸位以何題此?」有人道︰「當日歐陽公《醉翁亭記》有雲︰‘有亭翼然’,就名‘翼然’。」又有人道︰「‘翼然’雖佳,但此亭壓水而成,還須偏于水題方稱。依我拙裁,不如取歐陽公‘瀉出于兩峰之間’的‘瀉’字。」此語一處,人群中立即有人叫好道︰「是極,是極,竟是‘瀉玉’二字妙。」

此時,那紫衣女子突然開口道︰「有用‘瀉玉’二字,則莫若‘沁芳’二字,豈不更雅?」聞得此語,眾人紛紛迎合,贊那女子才情不凡。

那華服老者喃喃道︰「‘沁芳’……‘沁芳’……妙極!妙極!」又轉向紫衣女子道︰「匾上二字已有了,不知閣下可否再作一副七言對聯來?」

聞得此語,紫衣女子立于亭上,四顧一望,略一思索,便念道︰「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眾人听了,紛紛點頭稱贊不已。

出亭過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眾人莫不著意觀覽,忽抬頭看見前面一帶粉垣,里面數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眾人步入其中,只見入門便是曲折游廊,階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兩三間房舍,一明兩暗,里面都是合著地步打就的床幾椅案。從里間房內又得一小門,出去則是後院,有大株梨花兼著芭蕉。後院牆下忽開一隙,得泉一派,開溝僅尺許,灌入牆內,繞階緣屋至前院,盤旋竹下而出。

華服老者撫須笑道︰「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讀書,不枉虛生一世。」接著又道︰「不知此處的匾該題何字?」

有人道「淇水遺風」。

「俗。」

又有人道「睢園雅跡」。

「也俗。」

「莫若‘有鳳來儀’四字。」納蘭紓予忽道。眾人都哄然叫妙,華服老者點頭道︰「可否再提一聯來?」

納蘭紓予抿了抿嘴,道「綠衣捧硯催題卷,紅袖添香伴讀書。」話落,在眾人拍手稱贊的同時,那紫衣女子也投來一道好奇的目光。

接著,眾人一路行去,或清堂茅舍,或堆石為垣,或編花為牖,或長廊曲洞,或方廈圓亭,眾人集思廣益,留下了不少精妙的題額對聯。最後,一行人繞著碧桃花,穿過一層竹籬花障編就的月洞門,出了庭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