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學生家長提意見
周末下午,學校召開了高三年級家長會,夏芸當班主任的高三年級一班是學校的重點班,校長專門來講了話,給家長們說了很多期望和鼓勵的話,校長要求家長們積極和學校配合,學校有信心使這班的學生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學。校長講過話後,夏芸作為班主任首先向家長們通報了學生近來的學習情況,並發放了半期學生各科的考試成績和排名。
趙小倩的父親代表家長發了言,他說感謝學校領導對孩子們的關心和幫助,感謝老師們的辛勤勞動,特別提到夏芸作為班主任對孩子們付了出的心血,家長們都很感動。但趙小倩的父親說家長們普遍反映孩子們的語文成績有所下降,是不是這次半期考試的語文試題偏難?
王大剛的母親說她問了市二中那邊學生家長,那邊的學生語文考得很好。
劉微微的母親問︰「是不是老師的講授沒有抓住重點?還是教學方法不對頭?」
王大剛的母親說︰「我家大剛回來說,她特喜歡听于老師的語文課,知識面廣,又講得活,課外作業又少,但不知怎麼考試成績不很好?」
趙小倩的父親說︰「語文可是主科,考不好會影響高考總分……」
家長們七嘴八舌地說過後,于小明就他的語文學科教學談了自己的一些意見和看法,他說如果只顧眼前利益,追求表面上的分數,他可以讓學生多做一些應付考試的試題,多背些資料,多考幾次試就能做到,但是從真正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上,他不能這樣做,這會害了學生。于小明還說,語文知識,特別是寫作,是一個不斷積累、厚積薄發的結果。未來的高考語文,出題靈活,知識面廣,作文寫作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只有全面而靈活地掌握語文知識和寫作技能,才能經得起檢驗。于小明希望家長們能理解他、相信他,他向家長們保證,一定給家長們一個滿意的高考成績。
家長會散後,于小明心情顯得有點沮喪,家長們提的意見使他感到心情很沉重。家長們走了很一會兒,于小明坐在板凳上久久沒有起來,夏芸看到他這個樣子,心里很是同情他,雖然平時夏芸不滿意于小明的一些做法,但她對于小明還是欣賞的,于小明是她見過不多的有才華有創新的青年教師,于小明只要改變他一些偏激的做法,于小明教好高中語文是完全能勝任的。
夏芸過來安慰于小明︰「小明,可能有些家長提的意見不正確,他們對教學上的有些問題不怎麼懂,但你要理解他們的心情,做家長的都期望自己的子女將來能考個好學校。」
于小明說︰「我真想用當初我們高考時,老師用在我們身上的那些方法來讓他們成為考試的機器,去達到那種表面上的好成績,滿足他們的眼前利益。但我鄙夷這樣的做法,靠背資料,搞題海戰術去得高分。難怪外國人說我們培養的學生高分低能……」
中國的教育改革改了一次又一次,但不是半途而廢,就是以失敗告終,在高考這個指揮棒下,一切都听從高考的指揮,一切都為高考服務,學校和學校之間的競爭越來激烈,學生的學業負擔越來越重,高考的壓力壓得學生和家長喘不過氣來。而這些一批又一批靠背資料、考試考出來的學生,機械呆板,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到頭來他們中又有多少人能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又有多少人能成為對國家有杰出貢獻的科學家?
于小明姐姐的孩子今年讀小學學前班就有了家庭作業,而且家庭作業還不少,他姐姐經常當「陪練」,因為沒有家長守著督促,學生是做不完的。于小明的姐姐憂慮地說,現在就逼成這樣,到了初中、高中,還不把人逼瘋!現在的孩子從小就厭學,覺得學習很累很苦。于小明經常听到他姐姐用「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現在刻苦學習,將來考上大學才能出人頭地!」這些話來教育他的佷兒。
于小明常常為此而苦惱,教育搞成這樣,他感到作為一個教師的悲哀!于小明認為教育是給人以科學與知識,而不應是一種精神和思想的重負!
本書最新章節來自言情最小說,請搜索︰言情最小說進入本站觀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