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明講完這堂公開課,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自認為這堂課講得還不錯。周廳長走後,于小明還沉浸在講課後的得意與愉悅之中,這時校長過來喊道于小明︰「于小明,課講得不錯啊,你把周廳長都听得感動了,我代表學校感謝你!」
「講得不好,請校長提意見。」于小明掩飾不了自己心中的高興。
「小明,課雖講得不錯,我還是要給你提點建議。」于小明還沒有高興過來,校長對他說,「我說的你可能認為都是老一套,但是我仍然要說,講課不能只注重講得多麼好听,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讓學生知道課文的重點,特別是考試的重點,你整堂課我沒有听見你向學生提示重點。你這樣講,學生能考好試嗎?」
「校長,那種老師上課一本書,一個備課本,一支粉筆的老式教學方式,上課就講重點難點的授課法,我當學生的時候就厭倦了!現代教育要求教學模式和手段的創新,我可以講點我的看法嗎?」于小明對校長說。
「可以,當然可以。」校長回答于小明。
于小明說起他的觀點就來精神了︰「傳統教學模式下,老師講課照本宣科,學生上課讀課文,然後老師講考試重點,學生復習、做作業、考試,這種一成不變的僵化的教學方式簡直是對學生創新思維的摧殘!任何事物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前**中央總書記**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之林。」
「創新不是不要教學規律,教學應有它一般規律和程序教學,教學好壞的評價,要由它最終取得的成績來決定!」校長強調指出。
「教學創新需要想象力,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于小明說得有點激動了,「校長你知道這是誰說的嗎?這是大科學家愛恩斯坦說的!」
「于小明,你這是自我賣弄,還是在考我?你也太不夠謙虛了,我教書的時間比你讀書的時間還長!」校長似乎被于小明的話說得有點不高興了。
「校長,為什麼這麼多年來,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高分低能,就是因為我們的學生缺乏創新和想象能力。我們的培養出來的學生為什麼和美國學生有那麼大的差距,就是因為我們教育教學理念的落後……」
「我們培養出來中學生並不比美國差啊,哪一次中學生奧林匹克知識競賽,美國中學生做題做贏了我們!」校長不同意于小明的看法。
「對這個問題,美籍華裔科學家揚振寧幽默說美國科技和經濟發達是因為美國中學生做題不行。我們應該看到,美國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想象力是出類拔萃的,他們在中學時代就對做試驗和搞發明有極大的興趣,而我們中學生在這個時代卻在機械地背公式、定理和文言文……」
「于小明,你不要認為就你懂得多,我告訴你,你要清楚地認識到你是高三年級的老師,到時你拿不出成績,你如何去面對學生和學生家長?!我不反對任何教學改革和實驗,但我決不允許你在高三年級做試驗!我作為校長,我有權利要求你上課一定要和高考聯系起來。在教學上我看重的是教學成績和高考的上線率。因為在現行教育體制下,評價一個學校、一個校長、一個教師,最終還是看他的升學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