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美女的前世今生
1992年,初春,周五的後晌,在錦雞市商學院財會系學會計專業的19歲大三學生羅思文,放學後,準備回家。浪客中文網
羅思文是一個特別漂亮的女孩,骨架瘦削,身材高挑,瓜子小臉,白皙的皮膚沒有絲毫雜質,似乎吹彈可破。長睫毛下,一雙水旺旺、黑幽幽的眼楮顧盼生姿,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好象隨時都能說出動听的話來。乍一看,明眸皓齒、冰肌玉骨,恰似出水芙蓉一朵,端莊、秀麗、婉約,總之,她是一個典型的、人見人愛的蛋白質一類的美人胚子。
羅思文從20路車下來,在人潮涌動的車站等了一會,9路車象一頭喘著粗氣的老牛,終于姍姍的開過來。站在門口的她,和一群人蜂擁著擠上去,找一個空座位坐下,車朝電機廠家屬院方向駛去。
車上的人下去一撥,又迅速的朝上涌來一撥,羅思文看著外邊不停的移步換景,心情愜意。
羅思文的爸爸羅福貴,在錦雞市電機廠當一名車間工人。
錦雞市電機廠是機械工業部布點在西北地區制造電機和發電設備的大型骨干企業,興建于20世紀50年代,擁有職工3千余人,是錦雞市國有大型企業之一。廠里有幾款拳頭產品,因此,生產的產品常常供不應求,廠里效益不錯,在錦雞市赫赫有名。
媽媽出生于陝西的一個縣城,嫁給爸爸後,在羅思文5歲多的時候,迫于生計,回到爸爸遠在大山的老家,後來又相繼生下弟弟和妹妹。媽媽是外鄉人,本地沒有親人,因此,全家飽受苦難和欺凌。
塵封的記憶中,小時候,爸爸節假日很少,平時幾乎不回家,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回家住幾天,家里只有媽媽和三個孩子。
羅思文上高二的時候,爸爸羅福貴因為連續三年獲得廠里先進個人,單位破格允許農村的老婆孩子農轉非,因此,家人的農村戶口全部轉為城鎮戶口。一家人由農村人全部變成城里人,從山里的農村老家到城里生活,這在他們村當時是很榮耀的事情。
在縣城上高中的羅思文和全家搬著所有值點錢的家當,乘著爸爸單位給他們拉東西的兩個卡車,拉著糧食、土豆和值點錢的家當進了城,成了城里人。所有關于農村生活的痛楚,到此為止,生活從此掀開了暫新的一頁。
電機廠佔地面積40多萬平方米,廠區和家屬區分別在一條馬路的兩邊,馬路的那邊是單位的辦公區和廠房區,馬路的這邊是單位的家屬區。家屬區也分兩個很大的院子,1號區是樓房區,那是單位先前蓋的一排排的樓房區,佔了很大一塊地方。樓房大多是早些年修建,住的也都是一些領導、老居民戶、雙職工或者和各個領導有各種關系的關系戶。
2號區是平房區,也佔了很大一塊地方,那是單位最早所蓋,後來沒有及時拆除,住的大多都是單職工的家庭,或者孩子很多,通過各種方式陸續農轉非進了城的家庭。羅思文家屬于後者,他們家就住2號區。兩邊比較,樓房區,看起來象是達官顯貴,平房區,更象一個經濟拮據的平民。
他們家搬來的晚,當時孩子們都還小,單位後勤科就安排住在這一大片平房區中間部分的一間房子。小學在農村上學早,因此,羅思文16歲考入本市的商學院,上了大學。
羅思文在6點半一身輕松的進了平房區的家屬區。她興沖沖的進入自家院子的門洞,一排排井然有序的小平房映入眼簾。雖然是小平房,但是,房子與房子之間的距離很大,一排排小平房門口,蓋著各式各樣材質不同,大小各異,或高或矮,或大或小,大小不等,規模不一的廚房。
廚房的規模和大小顯示了各家的經濟狀況和家庭成員的多寡,經濟好或人口多的廚房就蓋的大一些高一些,反之就差一些。羅思文家人多,所以廚房就大一些,簡陋一些。羅思文家的廚房與所有其他各式各樣的廚房,構成了院子里一道獨特的風景。
各家門口堆放著各種東西,顯得雜亂無章。有的人家門口種著一些太陽花、大荔花、葡萄之類,有的門口種著一點小蔥、蒜苗、小白菜、蘿卜等。院子里橫七豎八的擰著鐵絲,上邊掛著各種內衣外衣,衣服褲子、床單被套等等,不一而足,大人的小孩的,長的短的,紅的綠的,五顏六色,遠遠看上去,象萬國旗一樣迎風招展。
大雜院與樓房的不同,是每兩排平房區都有一排很多龍頭的公用水管,五個小單元大家公用一個很大的公共廁所。
往常這時候,全院的家庭婦女們,肯定都在自家的灶台上忙忙碌碌的炒菜、做飯,不時的听到鏟子和鍋踫在一起,或刀切菜的聲音。偶爾,能听到院子里大人叫玩耍的淘氣包們回家吃飯的聲音,或者大聲呵斥自己孩子的聲音,聲音傳的很遠,以至于院子里左鄰右舍側耳都能听著。
好在大家對此種種都習以為常,因此,院子里充斥著活色生香的、普通的社會底層勞動人民的生活氣息。羅思文家門口與別人家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在她家與隔壁鄰居之間空著的地方,橫著躺著兩個碩大無比的銀白色的大油罐,先前時常見人往里邊輸油和出油,後邊空置在那兒。
羅媽媽是很普通的家庭婦女,這時候,媽媽也不例外,在自家搭建的廚房里灶台上炒菜、做飯,忙的不可開交、不亦樂乎。羅爸爸是個非常勤勞的人,一刻也閑不下來。每天,只要不工作,在家待著,就不停的勞動,不是劈柴,就是幫媽媽燒火,或者干家務,似乎要彌補多年不在家的虧欠。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弟弟和妹妹很懂事,是听話又學習好的好孩子,肯定在家里趴著埋頭學習。爸爸的工資雖不高,家庭雖不很富裕,但是,一家人毫無怨言。
比起農村靠天吃飯、受人擠兌,干什麼都不方便的種種辛苦,這些物質上的困頓,家人都習已為常,多年分離的日子終于結束,家人都很珍惜團聚的生活。一家人和和睦睦、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幸幸福福,日子過得知足、幸福、安康,有滋有味。
注︰從這一節起是全文的開端,請大家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