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9.美女的前世今生

第9节美女的前世今生

1992年,初春,周五的后晌,在锦鸡市商学院财会系学会计专业的19岁大三学生罗思文,放学后,准备回家。浪客中文网

罗思文是一个特别漂亮的女孩,骨架瘦削,身材高挑,瓜子小脸,白皙的皮肤没有丝毫杂质,似乎吹弹可破。长睫毛下,一双水旺旺、黑幽幽的眼睛顾盼生姿,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好象随时都能说出动听的话来。乍一看,明眸皓齿、冰肌玉骨,恰似出水芙蓉一朵,端庄、秀丽、婉约,总之,她是一个典型的、人见人爱的蛋白质一类的美人胚子。

罗思文从20路车下来,在人潮涌动的车站等了一会,9路车象一头喘着粗气的老牛,终于姗姗的开过来。站在门口的她,和一群人蜂拥着挤上去,找一个空座位坐下,车朝电机厂家属院方向驶去。

车上的人下去一拨,又迅速的朝上涌来一拨,罗思文看着外边不停的移步换景,心情惬意。

罗思文的爸爸罗福贵,在锦鸡市电机厂当一名车间工人。

锦鸡市电机厂是机械工业部布点在西北地区制造电机和发电设备的大型骨干企业,兴建于20世纪50年代,拥有职工3千余人,是锦鸡市国有大型企业之一。厂里有几款拳头产品,因此,生产的产品常常供不应求,厂里效益不错,在锦鸡市赫赫有名。

妈妈出生于陕西的一个县城,嫁给爸爸后,在罗思文5岁多的时候,迫于生计,回到爸爸远在大山的老家,后来又相继生下弟弟和妹妹。妈妈是外乡人,本地没有亲人,因此,全家饱受苦难和欺凌。

尘封的记忆中,小时候,爸爸节假日很少,平时几乎不回家,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住几天,家里只有妈妈和三个孩子。

罗思文上高二的时候,爸爸罗福贵因为连续三年获得厂里先进个人,单位破格允许农村的老婆孩子农转非,因此,家人的农村户口全部转为城镇户口。一家人由农村人全部变成城里人,从山里的农村老家到城里生活,这在他们村当时是很荣耀的事情。

在县城上高中的罗思文和全家搬着所有值点钱的家当,乘着爸爸单位给他们拉东西的两个卡车,拉着粮食、土豆和值点钱的家当进了城,成了城里人。所有关于农村生活的痛楚,到此为止,生活从此掀开了暂新的一页。

电机厂占地面积40多万平方米,厂区和家属区分别在一条马路的两边,马路的那边是单位的办公区和厂房区,马路的这边是单位的家属区。家属区也分两个很大的院子,1号区是楼房区,那是单位先前盖的一排排的楼房区,占了很大一块地方。楼房大多是早些年修建,住的也都是一些领导、老居民户、双职工或者和各个领导有各种关系的关系户。

2号区是平房区,也占了很大一块地方,那是单位最早所盖,后来没有及时拆除,住的大多都是单职工的家庭,或者孩子很多,通过各种方式陆续农转非进了城的家庭。罗思文家属于后者,他们家就住2号区。两边比较,楼房区,看起来象是达官显贵,平房区,更象一个经济拮据的平民。

他们家搬来的晚,当时孩子们都还小,单位后勤科就安排住在这一大片平房区中间部分的一间房子。小学在农村上学早,因此,罗思文16岁考入本市的商学院,上了大学。

罗思文在6点半一身轻松的进了平房区的家属区。她兴冲冲的进入自家院子的门洞,一排排井然有序的小平房映入眼帘。虽然是小平房,但是,房子与房子之间的距离很大,一排排小平房门口,盖着各式各样材质不同,大小各异,或高或矮,或大或小,大小不等,规模不一的厨房。

厨房的规模和大小显示了各家的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的多寡,经济好或人口多的厨房就盖的大一些高一些,反之就差一些。罗思文家人多,所以厨房就大一些,简陋一些。罗思文家的厨房与所有其他各式各样的厨房,构成了院子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各家门口堆放着各种东西,显得杂乱无章。有的人家门口种着一些太阳花、大荔花、葡萄之类,有的门口种着一点小葱、蒜苗、小白菜、萝卜等。院子里横七竖八的拧着铁丝,上边挂着各种内衣外衣,衣服裤子、床单被套等等,不一而足,大人的小孩的,长的短的,红的绿的,五颜六色,远远看上去,象万国旗一样迎风招展。

大杂院与楼房的不同,是每两排平房区都有一排很多龙头的公用水管,五个小单元大家公用一个很大的公共厕所。

往常这时候,全院的家庭妇女们,肯定都在自家的灶台上忙忙碌碌的炒菜、做饭,不时的听到铲子和锅碰在一起,或刀切菜的声音。偶尔,能听到院子里大人叫玩耍的淘气包们回家吃饭的声音,或者大声呵斥自己孩子的声音,声音传的很远,以至于院子里左邻右舍侧耳都能听着。

好在大家对此种种都习以为常,因此,院子里充斥着活色生香的、普通的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气息。罗思文家门口与别人家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在她家与隔壁邻居之间空着的地方,横着躺着两个硕大无比的银白色的大油罐,先前时常见人往里边输油和出油,后边空置在那儿。

罗妈妈是很普通的家庭妇女,这时候,妈妈也不例外,在自家搭建的厨房里灶台上炒菜、做饭,忙的不可开交、不亦乐乎。罗爸爸是个非常勤劳的人,一刻也闲不下来。每天,只要不工作,在家待着,就不停的劳动,不是劈柴,就是帮妈妈烧火,或者干家务,似乎要弥补多年不在家的亏欠。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弟弟和妹妹很懂事,是听话又学习好的好孩子,肯定在家里趴着埋头学习。爸爸的工资虽不高,家庭虽不很富裕,但是,一家人毫无怨言。

比起农村靠天吃饭、受人挤兑,干什么都不方便的种种辛苦,这些物质上的困顿,家人都习已为常,多年分离的日子终于结束,家人都很珍惜团聚的生活。一家人和和睦睦、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幸幸福福,日子过得知足、幸福、安康,有滋有味。

注:从这一节起是全文的开端,请大家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