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02-05
第五章上差入楚
澄光十一年十一月初十,一隊將近百人的皇家親衛離開京城,風馳電掣般地往南方而去。
為首的正是百總寧有文。官道上的積雪有些融化,馬蹄揚起時帶著路面雪和泥的混合物,皇家親衛們全然不顧泥水髒了衣服,全力策馬趕路。
冷風吹在臉上,寧有文感覺到臉上肌肉快沒有知覺了,但他仍然沒有把皇家親衛特有的面罩放下。讓的肌膚和寒風抗爭,可以讓自己更加自信和強大。寧有文雖然面容冷峻而堅定,但內心的煎熬和掙扎卻一直沒有停息過。他不知道他自己做的事情是對還是錯,也不知道這一次南下執行任務會不會是踏上一條不歸路。「不管怎麼樣,我沒有選擇。」寧有文在心里告訴自己。
一路上不入大城,只進驛站,十天之後寧有文一行已趕到了鄂省的省城武昌。
從進入鄂省開始,寧有文便領教了南方冬天陰雨綿綿的滋味。小雨整天整天的飄著,似乎沒完沒了,有時候雨中又夾雜著雪花,溫度很低,讓感到刺骨的寒冷,而且無邊無際無有盡頭,不知道這樣的天氣什麼時候結束。更讓人惱火的是,雨水落在地上,一陣冷風吹過,沒多會便結成了冰,一陣小雨一陣風,地面的冰結了一層又一層。在一些石子路面,一顆顆石子上面裹著晶瑩剔透的冰,看起來竟有一種獨特詭魅的美麗,就像是地面上的路是由無數顆飽滿的石榴籽鋪就。
但寧有文一行被這樣的天氣害得不輕,他們有任務在身必須趕路。在官道上已經看不到別的行人,只有這群強悍的皇家親衛,冒雨頂風苦哈哈地繼續前行。如果是泥土地面還好點,踫上石子路,他們還不得不下馬牽著馬慢慢的走過。從武昌到萇沙他們竟然足足走了四天,而且還開始有人生病。盡管皇家親衛這些漢子身體強壯,但也架不住這種天氣,趕路時身體微微出汗,停下時冷風一吹,立即風寒入體,想不生病都難。
皇家親衛們大都第一次經歷南方的凍雨時期,寧有文的隊伍又累又冷,不少人開始咒罵這種鬼天氣。但他們不知道這種天氣確實讓人很難熬,但對匪軍同樣如此。這種難熬的冬季為大名王朝,至少為曾邦侯贏得寶貴的時間。
到萇沙城之後,寧有文立即去巡撫衙門拜見楚省巡撫魏鍔。他們是來給曾邦侯送聖旨的,不是來做賊的,于情于理都得先和巡撫魏鍔打個招呼,再說他們自己也找不到去曾大人老家的路。
魏鍔得知皇家親衛的人來了,立即抽身親自會見寧有文。雖然寧有文作為皇家親衛的百總不過是六品小官,魏鍔已是從二品的官員,但皇家親衛代表的是直屬于皇帝的特殊力量,有巡察緝捕之權,換句話說,他們要在楚省逮捕個把官員都不用得到掌管刑獄司法的按察使的同意,只要知會巡撫一聲即可。面對這種人,魏鍔自不敢怠慢。
得知寧有文帶著皇家親衛來是給曾邦侯大人送聖旨的,皇上已任命他為荊楚總督。魏鍔大喜過望,臉上卻不動聲色。魏鍔說︰「你們千里迢迢來到楚省,又踫上這種天氣,實在不容易,不如先在萇沙城里休息兩天。」
寧有文辭道︰「皇命在身,不敢耽擱。」
魏鍔笑道︰「上差有任務,我不敢多留。不過我見你們已疲勞不堪,先在此休整一晚吧,也好讓我盡地主之誼嘛。明天我便派人護送你們到肅毅公府中。」
寧有文知道自己隊伍的情況,確實需要休息一晚,當下道︰「多謝魏大人。」不過他听到「護送」一詞還是覺得別扭,作為皇家親衛還要別人護送,豈不是笑話?不過他也知道魏鍔是一片好意,至少得有個帶路的吧。
當天晚上楚省巡撫設宴招待寧有文一行,賓主盡歡,酒足飯飽。
在寧有文他們酒足飯飽之後酣然入睡之時,萇沙城里嘉勇侯府早已收到朝廷任命曾邦侯為荊楚總督的消息,三個人正坐在書房商談事情。
曾邦泉心情大好,笑道︰「守得雲開見日出啊。溫瑜你來說說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辦?」
劉溫瑜聞言看了看在曾邦泉和魏鍔。
魏鍔笑道︰「溫瑜,你就說吧。大人說過,由你統籌謀劃,何況他現在躲在鄉下偷懶,你更應該挑起大梁。」
劉溫瑜點點頭道︰「這個任命正遂我等之意。荊楚本是我等經營的重點區域,現在由曾大人擔任總督,我們行事就更加名正言順了。只是此事有點異常。」
曾邦泉問道︰「有什麼異常?」
「按照本朝的慣例不會任命官員擔任本土官職。」劉溫瑜道。
現在朝廷竟然任命曾邦侯擔任荊楚總督,江子毅擔任兩江總督,違背了慣例和一向以來的規矩。如果按照以前的人事安排,應該是江子毅擔任荊楚總督,而曾邦侯擔任兩江總督。
「現在匪軍的勢力越來越強大,朝廷沒功夫去顧忌這個了。只要能剿滅匪亂,其他的都可以放在一邊。」魏鍔的解釋也基本行得通。
「在我們的布局中本來已經啟動了爭取荊楚或者兩江總督的計劃,但近期從京城方面傳來信息說沒取得任何關鍵性的進展。現在竟然天上突然掉下一個餡餅,不用我們花費代價,就有人送了一份大禮來。但事有反常即為妖,而且這一次來送聖旨不是禮部的高官,而是皇家親衛的人,更是不尋常。」在座的三位都是曾家的核心人物,劉溫瑜的布局自然沒必要隱瞞。
「不管這些,只要拿到荊楚總督,其他的都好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曾邦泉慨然言之。
「不錯,這一步才是最關鍵的。取其重,棄其細,其他的自然迎刃而解。」魏鍔也道。
劉溫瑜笑道︰「兩位大人說的是。但在公爺上任這一步中不容任何閃失,所以我有兩點建議︰第一,由曾大人立即修書一封給公爺,魏大人和我聯名,派人連夜出發。此信的大意就是勸說公爺立即接受朝廷的任命,不要做任何的婉拒。」
曾邦泉和魏鍔點頭稱是,在這個關鍵時期,絕對不能做謙讓之態。
「第二,從現在開始由魏大人派兵時刻保護公爺。尤其是接到聖旨到正式就任這一段時間里要格外小心,免得出現變故。」劉溫瑜又道。
魏鍔爽快應下︰「我會讓曾守林帶他的本隊人馬作為大人的親衛隊」。
劉溫瑜輕描淡寫的做出一項一項應對布置。不過他看望曾邦泉和魏鍔的眼神里多了一絲感激,自他主持大局以來,曾邦泉和魏鍔對他全力支持,沒有半點掣肘。一個是功勛卓著的嘉勇侯,一個是方面大員一省巡撫,能對他鼎力支持,且言听計從,這是十分難得的。劉溫瑜在答應曾邦侯邀請的時候,最大的顧慮就是無法調動這兩位大人物。他甚至想拉著曾守山共同做事,一方面是因為欣賞曾守山的想法和觀念,另一方面是有曾守山在,可以避嫌,贏得更多的支持,劉溫瑜認為他自己畢竟是個外人。但現在看來這樣的顧慮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那麼其他事情,我們也應該同時著手進行,為公爺就任做準備。」劉溫瑜又道。
是夜,嘉勇侯書房的燭光一直亮到很晚。
……………………………………………………
第二天天氣竟然略有好轉,太陽雖然沒出來,但至少沒有再刮風下雨了。
寧有文啟程前往瀟湘府的和業堂。巡撫魏鍔派了撫標中一名千總帶了七八百人前來「護送」,寧有文頗為意外,這還真是名符其實的護送,聖使雖然懷揣聖旨,代表皇帝,但沒听說過能享受到如此隆而重之的禮遇。看來這個魏大人現在已開始巴結即將到任的總督了。
寧有文見那千總,長相倒也普通,但舉手投足之間皆有自信灑月兌之態。相互認識之後,寧有文得知此人竟是嘉勇侯之子,曾守林。雙方相伴而行,曾守林的隊伍在行軍途中並不是很整齊,但很安靜,對,安靜,所有人都在默默的行進,幾乎沒有人說話。寧有文注意到了這個特點,微微動容,能把隊伍帶到這種地步這是非常了不起的,要知道即使在他們皇家親衛里也很難做到這一點。他突然想起一句俗話「不叫的狗咬人」,不由得苦笑————如果讓曾守林一直跟著,這次任務只怕不會很順利。現在只能祈禱曾邦侯曾大人能夠明白事理。
行軍兩天,道路由寬廣的官道變為鄉間道路,兩邊是枯黃的茅草和灌木,中間道路的寬度僅容一輛馬車通過。隊伍開始拉成長長的一路。
「快到了吧?」寧有文和曾守林並轡而行,問道。
「快了。」曾守林道。「對了,我得讓人先行一步,通知他們做好迎接聖旨的準備。」
也不待寧有文說話,曾守林朝身後招招手,立即有士兵策馬過來,那人也不下馬,就在馬背上請示。曾守林道︰「讓老布帶他的人先去和業堂,做好迎接準備。」
等曾守林交待完,寧有文忍不住問︰「曾大人在鄉下都忙些什麼?」
曾守林大大咧咧地道︰「他呀,什麼也不干,每天就念叨著抱孫子。」
寧有文苦笑,別看曾守林大大咧咧,但從他那打探不出什麼有用的東西,每次問他都被滿不在意地扯到其他地方去了。
曾守林道︰「我們也快點吧,不然天黑之前趕不到和業堂了。」
正如曾守林所料,鄉間的路七繞八繞的,真不容易走,多虧加快了行程,眾人帶著一身疲乏和泥痕總算在天黑時分趕到了和業堂。曾守林的部隊和寧有文的百人隊大部分在村外安營扎寨,完全按照軍隊行軍的章程進行。兩人各帶了七八人下馬走進和業堂。
和業堂早已得知了消息,曾邦侯在中堂設香爐迎聖旨。
看著跪在面前的一等公和他的家人,寧有文突然有種滿足的奇妙感覺。
寧有文沒有讓情緒延續太長時間,清了清嗓子,展開一直用雙手捧著的印著祥雲瑞鶴的黃絹,大聲念道︰
「奉天承運
皇帝敕曰︰君虛中以求治,實賴股肱之任臣;拜手以陳謨,必恃學力之精。爾曾邦侯,學貫經史,才通世務,陳善有據,勞苦功高,賡歌佐社稷之光。茲以考績,特授爾荊楚總督,錫之敕命于戲,體國經野成蕩平之,上理移風易俗,懋修和之實功,克忠報國守信全身,嘉乃丕績,以洽朕意。欽哉。
敕曰,臣爰閫外之寄,必得閫內之賢。君美其夫之榮,必及其妻之貴,一體相成,同加獎諭爾曾邦侯之妻歐陽氏,溫柔靜正,懿惠慈宣,夫階益顯,國典益申是用,贈爾為淑人,錫之敕命于戲。」
此聖旨用料考究,華麗精美,用詞規整,書法上佳,但寧有文在念的時候頭有兩個大。聖旨的文辭佶屈聱牙,又羅里吧嗦,饒是寧有文這些年暗自苦讀學文,但還是有個別字不認識,更別說理解意思了。寧有文也算機靈,遇到不認識的字就含糊不清的混過去。好在在場的眾人也不在意,只要听懂「特授爾荊楚總督」就行了。
寧有文念完聖旨,等曾邦侯叩謝天恩之後,立即疾步上前扶起他,笑道︰「恭喜曾大人,賀喜曾大人。」
曾邦侯雙手接過聖旨,交由夫人收好。然後笑著跟寧有文說道︰「多謝上差,上差辛苦了。」一邊伸手示意,請寧有文一行進客堂吃酒食。
寧有文讓隨他進和業堂的幾個人去吃東西,他自己卻沒有去,而是跟曾邦侯說了一句︰「曾大人,請借一步說話。」
上差有命,曾邦侯自然不會拒絕,把寧有文邀至後院。
曾邦侯看著寧有文道︰「此處僻靜,上差但說無妨。」
寧有文環視左右,這里確實一個僻靜的好去處,也听不著前面中堂的喧鬧和笑語。于是道︰「曾大人,大名帝國正處于危難之際,民生凋敝,國事紛擾,皇上授你如此重任,希望大人能再奮神威,剿滅匪賊,還我帝國清平盛世。」
曾邦侯微笑點頭道︰「上差所言甚是,我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寧有文突然發現自己沒詞了,不知道如何把對話繼續下去。他本來在路上已經想好了如何跟曾邦侯挑明,更在腦海中想象了各種可能的局面,設計了相應的應對措施,但現在看著曾邦侯大人清 的面容,微動的胡須,更重要的是那雙似乎能看透人心的眼楮,寧有文發現場景不能像預設的那樣發展下去。
曾邦侯見寧有文欲言又止,淡然笑道︰「上差現在要跟我說的話是皇上口諭,還是別的什麼?」
寧有文沒想到曾邦侯突然如此發問,這完全超出了他設計的情景。
寧有文沉吟片刻,然後毅然道︰「曾大人,我在這里跟您實話實說,如果有些不中听的,您別見怪。」
「但說無妨。」
「我知道大人一向秉公持正,不亢不隨。平定洪天國之亂後又功成身退,悠游于山泉之中,是我朝萬千官員之楷模……」寧有文這些年一直在皇家親衛當差,習慣于命令式的詞語,對文才辭藻根本不熟悉,他現在幾乎超水平發揮,苦思幾日方才想出的說辭汩汩而出。
曾邦侯伸手止住他,道︰「長話短說。」
寧有文立即道︰「是。」這些說辭他自己說著也別扭,當下橫下心來。道︰「大人這些年可曾想過一個問題︰國家多災多難,大人卻無用武之地,這是為什麼?」
曾邦侯看著他不說話。
寧有文見曾邦侯不配合,只得自己繼續說下去,道︰「說白了,是有人怕您,怕您權力太大、地位太高了。但這一次蘇閣老以自己身家性命為您做擔保,在皇上面前力薦您出山,只因為您能夠扶大廈之將傾。所以才有這次荊楚總督的任命。」
曾邦侯只「哦」了一聲,沒有接話茬。
寧有文看著曾邦侯,希望能在他的神情和眼神中看到一些消息,卻什麼也沒有得到。心中暗嘆一聲,然後清了清嗓子,說道︰「大人?」
曾邦侯面無表情,連原先的微笑也沒有了。「你繼續說,有什麼話明明白白說出來,這樣比較好。」
寧有文開弓沒有回頭箭,只得接著說道︰「蘇閣老希望曾大人能夠盡快上任,組織力量阻止黎江成匪軍的繼續流竄,把他們阻止在萇江以南,再集中力量殲滅他們。另外閣老知道曾大人就任荊楚總督,需要人手鼎力相助以完成剿匪大業,所以閣老有些人才想推薦給曾大人您,您看…………?」
後面的推薦人才一說不是蘇子散的主意,而是寧有文自己的創意,他在蘇子散那領了這麼個艱巨任務,苦思冥想了很久,總不能直接跟曾總督說︰加入我們蘇黨吧,否則你會倒霉的。于是寧有文只得以另外的角度來證明曾邦侯的態度,例如是否允許蘇閣老的人進入總督衙門。如果曾邦侯同意,自然能說明他和蘇黨的親近態度,此後可以進一步發展;如果拒絕,就意味著曾邦侯不願意和蘇黨有任何瓜葛,不願意受到蘇黨的制約,那麼事情就很明顯了。
寧有文在等待曾邦侯的回答,他很緊張。
他希望曾邦侯能夠同意,因為只要曾邦侯同意,他此行的任務可謂是圓滿的完成——只在京城和楚省之間跑了一趟,沒有任何風險和代價,雖然來的路上天氣惡劣了點;如果不同意,他就不得不做一些事情,而後面會發展成什麼樣子誰也沒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