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等到趙嘉離開了邯鄲的日子,郭開幾乎要敲鑼慶祝了,可是他並沒有馬上行動,他知道這種事情不能急,要配合尉繚的計劃,讓王翦先做出行動,要趙國大軍按兵不動才能絆倒趙嘉,
到了該行動的日子,郭開站在門外等待著王上的召見,他好像要去實行一個多麼偉大的祭奠,衣服也換了新的,帽子也不知道扶了多少次,深怕有一點歪了,直到見了趙王,他還是不經意的撫了撫。
「郭愛卿,有什麼緊要的事啊?」
「我的王,臣听說了一些事情。」
說完郭開顯出一副不知所措的事情,趙王皺了皺眉,不知道為了什麼事情讓平時在他眼中那樣穩重的郭開突然變成這副樣子,
「愛卿大可直說!」
郭開又是一陣躊躇,不敢開口,
「難道是前線出了什麼問題?」
趙王起身走到郭開身邊,郭開嘆了一口氣,
「正是!」
「愛卿快說!」
趙王抓住郭開的手,急切的想知道這件事情,
「諾,李牧將軍在前方始終按兵不動,臣覺得有點問題,便派人前去探查。結果發現……發現……」
「發現什麼?」
「兄公子嘉竟然暗中去了陣前。」
「王兄為何要去前線,王兄不是去地方巡視嗎?」。
趙王松開了郭開的手,開始走來走去,似乎很不安,只要每次提起兄公子嘉,趙王就會變得不安。
「臣也覺得奇怪,為何兄公子嘉會去前線,可是因為兄公子嘉去了前線,李牧將軍就讓大軍躲在境內,不再出兵進攻了。」
「這是為何?」
趙王變得更加不安,來回走速度變得更加快,可是郭開沒有回話,因為他知道趙王的秉性,這個時候要要讓王上自己去想,而不是臣子替他想,如果王上想出來的,不管是對是錯,都是對的,臣子要完全的服從,只有這樣才能得到王上的寵信,這一點郭開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王兄一直和李牧的關系很好,趙秦開戰,他也許是去看看李牧,並去安撫一下軍心。」
趙王說著,就好像是在安慰自己,郭開知道就憑這點還不能讓趙王相信趙嘉通敵賣國,可是郭開看到了趙王緊皺的眉頭,只要留下這一點信息,下一次他便可以順勢擊倒趙嘉。
「我的王想的也正是臣的想法!」
郭開拱手贊同趙王的話,趙王點點頭,
「那臣先告退了!」
郭開想要離開,可是趙王叫住了郭開,
「愛卿要繼續留意王兄的去向!」
「諾!」
離開的郭開暗暗笑了,看來王上真的相信了他的話,郭開知道會這樣,因為在趙國,郭開可以讓任何事情變得真的,這就是權利的魅力,郭開怎麼也不想放開的權利。
咸陽寢宮內,趙政坐在上林苑中,李斯站在堂下,看著身邊的尉繚,沒想到他竟然沒花費任何金銀寶物,就讓郭開答應了幫助秦國鏟除李牧,這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寡人已經讓蒙毅帶軍令去前線,命王將軍想盡一切辦法迫使趙國一直按兵不動。」
趙政雖然不知道為什麼尉繚有這樣的要求,可是他只關心結果,能夠得到李牧被替換的結果,趙政就已經滿意了,而且對于離間李牧和趙王的事情上,趙政並不像知道的太多,以免日後難難以面對王翦。
「至于聯合郭開的事情,不準傳出去!」
趙政突然說道,李斯和為了互看了一下,
「諾!」
王翦是個剛強的人,他還是希望能夠在戰場上戰勝李牧,這些李斯和尉繚也都明白,所以也不願意讓王翦日後痛恨他們,自然不會多說。趙政站起身來,想到王翦知道李牧被調離前線時王翦的心情,趙政就覺得可惜,要不是趙國地勢易守難攻,王翦絕對不會這樣久攻趙國不下,他也絕對不會用賄賂郭開這種小人的計謀。
趙遷絕對不是一個勤于政事的人,可是趙秦開戰以來,趙遷每天都呆在議事宮不進**半步。趙國不單單是秦國的敵國,趙政還曾經在趙國當質子,趙政在趙國過的是怎樣的日子,雖然趙遷沒有親眼所見,可是也是也有耳聞的事情,經歷過那樣的虐待,趙政又怎麼可能會不報復呢?如果落在趙政手里,趙遷可是不敢想象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的王,我的王!」
趙遷正在批改奏折,听到這個叫聲,就知道是郭開,忙放下奏折,
「怎麼了?愛卿。」
郭開上氣不接下氣的跑進來,趙遷看到這樣緊張的郭開,也變得緊張起來,
「秦國傳來了奇怪的傳言,我的王!」
「什麼傳言?」
趙遷馬上站了起來,走到郭開身邊,郭開緊緊的皺著眉,頭低低的,
「傳聞說,兄公子嘉和李牧將軍約定兵變,李牧將軍要輔佐兄公子嘉為王,李牧將軍暗中也和王翦將軍協議。我的王,這如何是好?」
听了郭開的話,趙遷直接坐在地上,嚇得臉色蒼白,郭開忙扶起趙遷,趙遷緊緊地抓著郭開的手,完全把郭開當成了自己的救命稻草,郭開眉頭緊鎖,臉色蒼白,完全一副忠臣的樣子,可是沒有人看到郭開心里面那張笑臉。
「我的王,是否應該傳召李牧先回邯鄲,問清楚事情原委?」
「對對!快快傳旨,詔李牧回朝。」
「可是我的王,李牧回朝,又該派誰去前線呢?」
此刻趙遷已經完全沒有了主意,無助的看著郭開,只是希望他能拿出主意來,
「臣以為宗室趙蔥翹勇善戰,可以頂替李牧將軍。」
听到宗室,趙遷不知覺得放下心來,在宗親中,高傲的趙嘉及受被排擠,他們都希望讓趙嘉不要再羅里吧嗦的讓他們勤于政事,不要再奢侈婬逸。這些冗長的說教是讓人厭惡,尤其是對于安于現狀的宗親們。所以如果由宗親去代替李牧,就不會出現倒戈的事情,這總算讓趙遷放下心來。
然而一直認為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李牧,並沒有回邯鄲,雖然副將將國內的傳聞告訴了李牧,可是李牧自信的認為,對付秦國,除了他沒有任何人可以勝任,就憑著這一分自信,李牧完全的忽視了趙王的軍令。
這個消息震驚了邯鄲,就連一直為李牧說話,並且一直支持趙嘉的大臣也變得沉默起來,種種的跡象看來,似乎李牧真的有造反的意思,邯鄲開始人人自危,不知道此刻該怎麼辦,尤其是那些和趙嘉關系交好的大臣們,更是害怕的連門都不敢出,直接稱病不去上朝。這些大臣們太知道趙遷的性格了,他一定會鏟除李牧,不管用任何手段,而且心眼極小的趙遷,一定會連帶責任,所以這個時候他們只能明哲保身。
「趙蔥,寡人派你去前線監戰!即日起程,不得遷延。」
趙遷傳趙蔥入宮,吩咐趙蔥去前線,趙蔥一直對李牧懷恨在心,本身為宗親,擁有至高的貴族身份,加上驍勇善戰,本應是戰場上的梟雄,李牧卻奪走了他的一切,所以趙蔥一直想取而代之。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一定會好好奏李牧一本,他單純的認為自己的能力在李牧之上,只要自己有機會上戰場,就一定能夠證明自己,他認為李牧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開始趙國將是他的時代。
「末將遵旨!」
趙蔥說完,正想退下,誰知道趙遷卻拉住趙蔥的手,看了看四周,貼在趙蔥的耳邊,
「暗中給寡人殺了他,這種禍害絕不不可留在世界上!」
趙蔥沒想到趙遷會下這樣的密旨,竟要他暗中殺了李牧,是何等艱難的事情啊!想想趙蔥也覺得可怕。可是趙遷堅定的眼神,讓趙蔥知道自己只能硬著頭皮去做。
回到府邸,趙蔥緊張的走來走去,從書房走出來一個人,正是從齊國投奔而來的顏聚,要說這個人,可說是第二個姚賈,並沒有太大的本事,卻總是希望弄些事端出來,顏聚就是因為這個個性,才會不溶于齊國,來到趙國卻沒有什麼作為,連趙王的面都沒有見過,不知道為什麼得到了趙蔥的賞識,一直留在趙蔥的府邸之中。
「將軍有什麼事情嗎?王上怎麼說?」
「王上竟然讓我去殺了李牧,這不是讓我去送死嗎?」。
顏聚想了想,的確想要殺李牧已經不容易了,加上在前線,軍士對李牧的崇拜已經遠遠超過了對趙王的崇拜,所以在前線殺了李牧,就等于將十萬大軍的長矛全部插到了自己的胸腔,那是有去無回的任務。
「明著殺李牧當然是不可能。」
顏聚的臉上卻是露出喜悅的神情,這讓趙蔥很驚訝!
「怎麼說?」
「明著當然殺不了像神一樣存在的李牧,可是如果暗殺我們還是有機會的,我們可以在李牧的酒中下毒藥,然後對軍中稱李牧回了邯鄲,由將軍接管軍權,李牧的尸體就由我帶回邯鄲,這樣軍中將士就會認為是王上下旨殺了李牧,也不至于遷怒于將軍,將軍也可以安全的接任將軍職位,這不是美事?」
趙蔥听到顏聚的建議,雖然也寫猶豫,畢竟他要對付的是比天還高的李牧。不過王命難為,他只能听從顏聚的建議去計劃實施。可是沒想到一切都比趙蔥想象的順利,李牧真的被他毒死,他的副將司馬尚也很順利的被關押回了邯鄲。
李牧,一代名將就這樣的死去了,在這場反間計中,出現了太多太多自私的人,無論是趙王、郭開還是趙蔥顏聚等人,他們就好像是為了設計趙國滅亡而存在的。他們在這場陰謀中,只想到了自己,完全忘記了趙國的存亡。
所以當鏟除了李牧的趙蔥和顏聚面對洶涌的秦軍,馬上潰不成軍,將趙國江山拱手讓出,最終被秦國俘虜,當王翦的鐵騎攻入邯鄲的時候,趙遷只能躲在桌下發抖,郭開以為自己為了秦國鏟除了李牧,會得到趙政的賞識,可是結果卻更為悲慘。
然而正是因為這些人的存在,促進了秦軍的腳步,趙國也在一瞬之間成為了秦國的囊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