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等到赵嘉离开了邯郸的日子,郭开几乎要敲锣庆祝了,可是他并没有马上行动,他知道这种事情不能急,要配合尉缭的计划,让王翦先做出行动,要赵国大军按兵不动才能绊倒赵嘉,
到了该行动的日子,郭开站在门外等待着王上的召见,他好像要去实行一个多么伟大的祭奠,衣服也换了新的,帽子也不知道扶了多少次,深怕有一点歪了,直到见了赵王,他还是不经意的抚了抚。
“郭爱卿,有什么紧要的事啊?”
“我的王,臣听说了一些事情。”
说完郭开显出一副不知所措的事情,赵王皱了皱眉,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情让平时在他眼中那样稳重的郭开突然变成这副样子,
“爱卿大可直说!”
郭开又是一阵踌躇,不敢开口,
“难道是前线出了什么问题?”
赵王起身走到郭开身边,郭开叹了一口气,
“正是!”
“爱卿快说!”
赵王抓住郭开的手,急切的想知道这件事情,
“诺,李牧将军在前方始终按兵不动,臣觉得有点问题,便派人前去探查。结果发现……发现……”
“发现什么?”
“兄公子嘉竟然暗中去了阵前。”
“王兄为何要去前线,王兄不是去地方巡视吗?”。
赵王松开了郭开的手,开始走来走去,似乎很不安,只要每次提起兄公子嘉,赵王就会变得不安。
“臣也觉得奇怪,为何兄公子嘉会去前线,可是因为兄公子嘉去了前线,李牧将军就让大军躲在境内,不再出兵进攻了。”
“这是为何?”
赵王变得更加不安,来回走速度变得更加快,可是郭开没有回话,因为他知道赵王的秉性,这个时候要要让王上自己去想,而不是臣子替他想,如果王上想出来的,不管是对是错,都是对的,臣子要完全的服从,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王上的宠信,这一点郭开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王兄一直和李牧的关系很好,赵秦开战,他也许是去看看李牧,并去安抚一下军心。”
赵王说着,就好像是在安慰自己,郭开知道就凭这点还不能让赵王相信赵嘉通敌卖国,可是郭开看到了赵王紧皱的眉头,只要留下这一点信息,下一次他便可以顺势击倒赵嘉。
“我的王想的也正是臣的想法!”
郭开拱手赞同赵王的话,赵王点点头,
“那臣先告退了!”
郭开想要离开,可是赵王叫住了郭开,
“爱卿要继续留意王兄的去向!”
“诺!”
离开的郭开暗暗笑了,看来王上真的相信了他的话,郭开知道会这样,因为在赵国,郭开可以让任何事情变得真的,这就是权利的魅力,郭开怎么也不想放开的权利。
咸阳寝宫内,赵政坐在上林苑中,李斯站在堂下,看着身边的尉缭,没想到他竟然没花费任何金银宝物,就让郭开答应了帮助秦国铲除李牧,这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寡人已经让蒙毅带军令去前线,命王将军想尽一切办法迫使赵国一直按兵不动。”
赵政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尉缭有这样的要求,可是他只关心结果,能够得到李牧被替换的结果,赵政就已经满意了,而且对于离间李牧和赵王的事情上,赵政并不像知道的太多,以免日后难难以面对王翦。
“至于联合郭开的事情,不准传出去!”
赵政突然说道,李斯和为了互看了一下,
“诺!”
王翦是个刚强的人,他还是希望能够在战场上战胜李牧,这些李斯和尉缭也都明白,所以也不愿意让王翦日后痛恨他们,自然不会多说。赵政站起身来,想到王翦知道李牧被调离前线时王翦的心情,赵政就觉得可惜,要不是赵国地势易守难攻,王翦绝对不会这样久攻赵国不下,他也绝对不会用贿赂郭开这种小人的计谋。
赵迁绝对不是一个勤于政事的人,可是赵秦开战以来,赵迁每天都呆在议事宫不进**半步。赵国不单单是秦国的敌国,赵政还曾经在赵国当质子,赵政在赵国过的是怎样的日子,虽然赵迁没有亲眼所见,可是也是也有耳闻的事情,经历过那样的虐待,赵政又怎么可能会不报复呢?如果落在赵政手里,赵迁可是不敢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的王,我的王!”
赵迁正在批改奏折,听到这个叫声,就知道是郭开,忙放下奏折,
“怎么了?爱卿。”
郭开上气不接下气的跑进来,赵迁看到这样紧张的郭开,也变得紧张起来,
“秦国传来了奇怪的传言,我的王!”
“什么传言?”
赵迁马上站了起来,走到郭开身边,郭开紧紧的皱着眉,头低低的,
“传闻说,兄公子嘉和李牧将军约定兵变,李牧将军要辅佐兄公子嘉为王,李牧将军暗中也和王翦将军协议。我的王,这如何是好?”
听了郭开的话,赵迁直接坐在地上,吓得脸色苍白,郭开忙扶起赵迁,赵迁紧紧地抓着郭开的手,完全把郭开当成了自己的救命稻草,郭开眉头紧锁,脸色苍白,完全一副忠臣的样子,可是没有人看到郭开心里面那张笑脸。
“我的王,是否应该传召李牧先回邯郸,问清楚事情原委?”
“对对!快快传旨,诏李牧回朝。”
“可是我的王,李牧回朝,又该派谁去前线呢?”
此刻赵迁已经完全没有了主意,无助的看着郭开,只是希望他能拿出主意来,
“臣以为宗室赵葱翘勇善战,可以顶替李牧将军。”
听到宗室,赵迁不知觉得放下心来,在宗亲中,高傲的赵嘉及受被排挤,他们都希望让赵嘉不要再罗里吧嗦的让他们勤于政事,不要再奢侈婬逸。这些冗长的说教是让人厌恶,尤其是对于安于现状的宗亲们。所以如果由宗亲去代替李牧,就不会出现倒戈的事情,这总算让赵迁放下心来。
然而一直认为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李牧,并没有回邯郸,虽然副将将国内的传闻告诉了李牧,可是李牧自信的认为,对付秦国,除了他没有任何人可以胜任,就凭着这一分自信,李牧完全的忽视了赵王的军令。
这个消息震惊了邯郸,就连一直为李牧说话,并且一直支持赵嘉的大臣也变得沉默起来,种种的迹象看来,似乎李牧真的有造反的意思,邯郸开始人人自危,不知道此刻该怎么办,尤其是那些和赵嘉关系交好的大臣们,更是害怕的连门都不敢出,直接称病不去上朝。这些大臣们太知道赵迁的性格了,他一定会铲除李牧,不管用任何手段,而且心眼极小的赵迁,一定会连带责任,所以这个时候他们只能明哲保身。
“赵葱,寡人派你去前线监战!即日起程,不得迁延。”
赵迁传赵葱入宫,吩咐赵葱去前线,赵葱一直对李牧怀恨在心,本身为宗亲,拥有至高的贵族身份,加上骁勇善战,本应是战场上的枭雄,李牧却夺走了他的一切,所以赵葱一直想取而代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一定会好好奏李牧一本,他单纯的认为自己的能力在李牧之上,只要自己有机会上战场,就一定能够证明自己,他认为李牧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开始赵国将是他的时代。
“末将遵旨!”
赵葱说完,正想退下,谁知道赵迁却拉住赵葱的手,看了看四周,贴在赵葱的耳边,
“暗中给寡人杀了他,这种祸害绝不不可留在世界上!”
赵葱没想到赵迁会下这样的密旨,竟要他暗中杀了李牧,是何等艰难的事情啊!想想赵葱也觉得可怕。可是赵迁坚定的眼神,让赵葱知道自己只能硬着头皮去做。
回到府邸,赵葱紧张的走来走去,从书房走出来一个人,正是从齐国投奔而来的颜聚,要说这个人,可说是第二个姚贾,并没有太大的本事,却总是希望弄些事端出来,颜聚就是因为这个个性,才会不溶于齐国,来到赵国却没有什么作为,连赵王的面都没有见过,不知道为什么得到了赵葱的赏识,一直留在赵葱的府邸之中。
“将军有什么事情吗?王上怎么说?”
“王上竟然让我去杀了李牧,这不是让我去送死吗?”。
颜聚想了想,的确想要杀李牧已经不容易了,加上在前线,军士对李牧的崇拜已经远远超过了对赵王的崇拜,所以在前线杀了李牧,就等于将十万大军的长矛全部插到了自己的胸腔,那是有去无回的任务。
“明着杀李牧当然是不可能。”
颜聚的脸上却是露出喜悦的神情,这让赵葱很惊讶!
“怎么说?”
“明着当然杀不了像神一样存在的李牧,可是如果暗杀我们还是有机会的,我们可以在李牧的酒中下毒药,然后对军中称李牧回了邯郸,由将军接管军权,李牧的尸体就由我带回邯郸,这样军中将士就会认为是王上下旨杀了李牧,也不至于迁怒于将军,将军也可以安全的接任将军职位,这不是美事?”
赵葱听到颜聚的建议,虽然也写犹豫,毕竟他要对付的是比天还高的李牧。不过王命难为,他只能听从颜聚的建议去计划实施。可是没想到一切都比赵葱想象的顺利,李牧真的被他毒死,他的副将司马尚也很顺利的被关押回了邯郸。
李牧,一代名将就这样的死去了,在这场反间计中,出现了太多太多自私的人,无论是赵王、郭开还是赵葱颜聚等人,他们就好像是为了设计赵国灭亡而存在的。他们在这场阴谋中,只想到了自己,完全忘记了赵国的存亡。
所以当铲除了李牧的赵葱和颜聚面对汹涌的秦军,马上溃不成军,将赵国江山拱手让出,最终被秦国俘虏,当王翦的铁骑攻入邯郸的时候,赵迁只能躲在桌下发抖,郭开以为自己为了秦国铲除了李牧,会得到赵政的赏识,可是结果却更为悲惨。
然而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促进了秦军的脚步,赵国也在一瞬之间成为了秦国的囊中之物。